(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漳浦县绥安中学 李惠婉教学目标: 20170603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课时安排:1.5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孔子及其文化介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vv “三孔文化”。v 孔府:位于曲阜城中,是现在孔子后裔居住的地方,是清朝乾隆间赏赐给孔氏家族的,府内陈设保存完整,历史文物十分丰富,有著名的“商周石器”。孔庙: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庙内藏有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等,以示对孔子的纪念。民间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是南京夫子庙,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观赏夫子庙灯会是南京旅游的传统节目。v 孔林,也称为“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家族古墓群,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课文朗读安排:个别朗读和全班齐读 1-3则 4-7则 8-10则 1-10则全班再齐读 四.翻译并理解课文合作探究 要求 1.词句点拨、句子翻译 2.找出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3、内容探究vv 探究过程:(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重要字词:为人谋(替)可以为师(做) 传不习乎(传授的知识)空谷传响(传出) 传不习乎(复习,温习)益习其声(熟悉)v 提问: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拓展(语意相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v (3)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v 重要字词:言、可以、其、施v 成语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v 道理:讲恕道vv 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看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甲: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这种原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与人之间应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将心比心 。这是孔子的一种处世准则。v 乙:社会这个大集体是由个体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有些我们不喜欢的东西仍然要存在,比如“监狱” 、“死刑”等。如果任何情况都要考虑个人的喜好,社会秩序就会混乱。所以这句话不能一概而论,现代社会还应该依法而治。v (5)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v v 成语:任重道远字词:士不可以不弘毅指读书人 虽执鞭之士 小官v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 vv 曾子说这番话要表达什么见解?v 要有追求,有抱负vv 关于追求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v 吾将上下而求索v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好事,不应该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 与此相反。v 重要字词: 美:好的 恶:坏的v 是:这 成:成全v 成语:成人之美 v 名句: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v 道理:君子应具备的品德-能成人之美vv 讨论:如何贯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处世原则?联系实际说说。v 明确:如同学交往中不能意气用事,对朋友的过错不能视而不见,要勇于批评改正等。(7)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先实践想要说的话,再说出来。” 名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道理: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拓展实践诗文: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重点字词:而: 求: 虽: 执鞭之士: 为: 从: 好:道理:孔子赞成人们追求“富与贵”,但是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拓展: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重要字词:图:料想 为:欣赏 斯:这成语:三月不知肉味 道理:要欣赏音乐-(10)(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重要字词:莫: 既: 成: 冠( ): 欲乎沂( ):风乎舞雩: 风: 咏: 喟然: 与:童子:少年 伛偻:老人 提携:小孩道理:表明人要亲近自然,要锻炼身体。五、概括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板书明确:道德修养 : 多自省 、 讲恕道 理想抱负:要有追求、能成人之美、要重实践 艺术修养 : 欣赏音乐、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六、学以致用 , 用论语中的词句作答1、提示儒家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或推己及人)的句子是_,_。2 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3、 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我们班来,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榜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4、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5 、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6、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7、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8、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是-。9、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可谓-。10、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的警告:-。11、越是最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12、一个人要经常反省,孔子是-;曾子是-。13、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1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15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16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17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 _?_,_?18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 并阐述为_,_。七、论语成语集锦1、 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 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当仁不让 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 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 发愤忘食 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 犯上作乱 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 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 好行小惠 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 惠而不费 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 见义勇为 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 举一反三 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 理屈词穷 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0、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21、 内省不疚 省:省察,反省;疚;因歉疚而内心不安。自己反省没有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的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23、 年富力强 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24、 匹夫不可夺志 匹夫: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 轻裘肥马 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26、 三复斯言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27、 杀身成仁 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28、 善贾而沽 贾:同“价”。等好的价出卖。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也用来比喻怀才未遇,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或得到高职位才出来做官。 29、 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0、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肢;勤:劳动。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论语微子记载:有一次子路跟随孔丘出外,途中子路落在后面找不到孔子了,正好遇上一位锄草的老大爷。子路问他说:“子见夫子乎?”那老大爷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 31、 驷不及舌 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32、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 33、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在。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5、 循序渐进 循:依照,沿着。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36、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37、 言必有中 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