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浮阀式精馏塔设计.doc_第1页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浮阀式精馏塔设计.doc_第2页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浮阀式精馏塔设计.doc_第3页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浮阀式精馏塔设计.doc_第4页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浮阀式精馏塔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目录 前 言 1 1 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说明 3 2 精馏工艺设计 4 2 1 物料衡算 4 2 2 平衡关系和塔内操作温度的确定 4 2 3 回流比的确定 5 2 4 理论板数的计算 6 2 5 实际板数的计算 7 2 5 1 全塔效率 7 3 精馏塔设备设计 8 3 1 塔盘结构设计计算 8 3 1 1 塔板初步设计 8 3 1 2 溢流装置计算 9 3 1 3 浮阀数目及排列 10 3 2 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11 3 2 1 塔板压力降 hp 11 3 2 2 液泛 11 3 2 3 雾沫夹带 13 3 2 4 漏液 13 3 2 5 液面落差 13 3 3 2 液相负荷上限线 14 3 3 3 液相负荷下限线 14 3 3 4 液泛线 14 3 3 5 漏液线 16 4 结果与讨论 1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4 1 设计结果 1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前 言 课程设计是 化工原理 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 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 在 整个教学计划中 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 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 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 在化工 炼油 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的驱动 下 有时加质量剂 使气 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 利用液相混合物中 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 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 难挥发组分由气相 向液相转移 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 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 传 热的过程 主要设备 精馏装置系统一般有精馏塔 塔顶冷凝器 塔釜再沸器等相关 设备组成 芳香族化合物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 而苯和甲苯各有其重要作用 苯是化工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 可用来制备染料 树脂 合成农 药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和洗涤剂等等 甲苯不仅是有机化工合成的优良溶 剂 而且可以合成异氰酸酯 甲酚等化工产品 同时还可以用来制造三硝基 甲苯 苯甲酸 对苯二甲酸 防腐剂 染料 泡沫塑料等 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定处理量的精馏塔 实现苯 甲苯的分离 精馏塔 是大型的设备组装件 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又有筛板塔 泡 罩塔 浮阀塔等 鉴于设计任务的处理量不大 苯 甲苯体系比较易于分离 待处理料液清洁的特点 设计决定选用浮阀塔 浮阀塔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在工业上开始推广使用 由于它兼有泡罩塔 和筛板塔的优点 现已成为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塔形 特别是在石油 化学工 业中使用最普遍 浮阀塔板的结构特点是在塔板上有若干大孔 每个孔上装 有一个可以上下浮动的阀片 浮阀塔具有以下优点 生产能力大 由于浮 阀塔板较大的开口率 故其生产能力比泡罩塔大 与筛板塔相似 操作弹 性大 由于阀片可以自由升降以适应气量的变化 故维持正常操作所容许的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负荷操作范围比较宽 塔板效率高 气体压强降及液面落差较小 塔 的造价低 结合以上浮阀塔的特点 决定使用浮阀塔来精馏分离此混合液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1 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说明 进料时可以采用离心泵直接进料的方式 同时采用饱和液体进料 这种进 料方式使原料也加入后不会在加料板上产生汽化或冷凝 进料全部作为提馏 段的回流液 两段上升蒸汽流量相等 原料液在 25 时从贮罐 R 101 用离 心泵输送到塔前预热器 E 101 中预热 然后再加一个换热器直至接近泡点 温度为止 由精馏塔 T 101 进料口进入塔内 塔顶上升蒸汽采用全凝器 在进料板上液体有一部分与自塔上部下部的回流液体混合后逐板溢流 最后 流到塔底 料液的一部分与自塔底上升的蒸汽相互接触进行热和质的传递过 程 上升的蒸汽由塔釜再沸器 E 104 经饱和蒸汽换成 108 08 蒸汽由塔最 下面一块板上进入塔内 逐层上升与溢流液体进行传质 最后经塔顶冷凝器 E 102 循环水冷凝成 81 13 下的饱和液体进入回流罐 R 104 一部分 重新回流 一部分经塔顶冷却器 E 103 用进口温度 15 的井水冷却到 25 输入苯贮槽 塔底产品甲苯经换热器 E 101 冷却至 25 输入甲苯贮 槽 R 102 再沸器内水蒸气换热后变成同温度水可用于工人取暖和淋浴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2 精馏工艺设计 2 1 物料衡算 计算基准 以 1h 进料量为基准 年产 6 5 万吨 即hkgGF 8125 8000 1065000 3 WF 0 40 4402 0 92 60 0 78 40 0 78 40 0 1 BFAF AF F MwMw Mw x WD 0 95 9573 0 92 05 0 78 95 0 78 95 0 D x WW 0 05 0584 0 92 95 078 05 0 78 05 0 W x 84 8592 4402 0 1 784402 0 1 FBFAF xMxMM hkmol M G F F F 65 94 84 85 8125 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有 F D W F D W F x D x W x 即 94 65 D W 94 65 0 4402 D 0 9573 W 0 0584 解得 D 40 20kmol h W 54 45kmol h 2 2 平衡关系和塔内操作温度的确定 表 2 1 苯 甲苯物系在总压 101 3kPa 下的平衡数据 溫度 PA0 kPaPB0 kPax P PB0 PA0 PB0 y PA0 x P 80 1101 339 0112 597 84114 144 50 8160 9192 564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88128 450 80 6510 8252 528 92144 157 80 5040 7172 493 96161 365 60 3730 5942 459 100180 074 20 2560 4552 426 104200 383 60 1520 3002 396 108222 494 00 0570 1252 366 110 6237 7101 3002 346 2 564 2 366 2 2 465 根据表中数据画 t x y 图 由 XF 0 4402 查图可得 tF 94 由 XD 0 9573 查图可得 tD 81 13 由 XW 0 0584 查图可得 tW 108 08 则塔内的定性温度 t 81 13 108 08 2 94 61 2 3 回流比的确定 进料方程 x xF 0 4402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平衡方程 x x x x y 465 1 1 465 2 11 联立两方程组可得 y yq 0 6592 得 Rmin 1 3612 4402 0 6592 0 6592 0 9537 0 qq qD xy yx 取 R 1 6Rmin 2 1779 2 4 理论板数的计算 由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 见图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012 0 6853 0 11 x R x x R R y D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由图可得共有 12 5 块理论塔板 精馏段有 6 块 提馏段有 6 5 块 包括 再沸器 2 5 实际板数的计算 2 5 1 全塔效率 由塔内定性温度为 94 61 可查得 苯 0 270 mPa s 甲苯 0 278mPa s 则 L 0 4402 0 27 10 3 1 0 4402 0 278 10 3 0 2745 mPa s 则 L 2 46 0 2745 0 6752 由此查精馏塔效率关联图可得 E 0 51 取浮阀塔的系数为 1 2 ET 0 51 1 2 0 612 2 5 2 实际板数 精馏段塔板数为 6 0 612 9 8 圆整 10 块 提馏段塔板数为 5 5 0 612 8 99 圆整 10 块 则第 11 块板为加料板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3 精馏塔设备设计 3 1 塔盘结构设计计算 精馏段操作数据如下 物料 苯 分子量 78 操作压力 101 325kPa 操作温度 86 8 液相密度 L 807 5kg m3 气相密度 v 2 66 kg m3 液相表面张力 20 3mN m 液体最大流量 LS 0 0023 m3 s 气体最大流量 VS 1 040m3 s 精馏塔的气相负荷 1 L RD 87 55kmol h LS LM 3600 L 0 0023 m3 s 2 V R 1 D 127 75 kmol h VS VM 3600 V 1 040m3 s 3 1 1 塔板初步设计 1 暂定溢流型式 初选单溢流 取板间距 HT 400mm 2 估计塔径 0 04 2 1 2 1 66 2 5 807 040 1 0023 0 V L h h V L 板间距 HT 0 400m 取板上液层高度 hL 0 06m 则 HT hL 0 40 0 06 0 34m 根据以上数据 可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得 C20 0 08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又物系表面张力 20 3mN m 无需校正 即 C C20 0 08 则 极限空塔气速1 3916m s 66 2 66 2 5 807 08 0 max V VL Cu 取安全系数为 0 8 则空塔气速 u 0 8umax 0 83m s 则塔径m u V D S 287 1 83 0 040 1 44 按标准塔径可圆整为 D 1 4m 则塔截面积 AT 2 22 54 1 4 4 1 4 m D 实际空塔气速 u VS AT 0 68m s 塔径 D 1 4m 2 2m 单溢流合适 D 1 5m HT 0 40m 合适 3 1 2 溢流装置计算 由于圆形降液管只适用于小直径塔 且易造成液相流量增大 形成淹塔 故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 不设进口堰 各项计算如下 1 堰长 lw 取堰长 lw 0 60D 即 lw 0 60 1 4 0 84m 2 出口堰高 hw hw hL how 采用平直堰 则 3 2 1000 84 2 W h OW l L Eh 取 E 1 mhOW023 0 84 0 36000023 0 1 1000 84 2 3 2 hw hL how 0 06 0 023 0 037m 3 弓形降液管宽度 Wd和截面积 Af lw D 0 6 由图可查得 Af AT 0 055 Wd D 0 11 则 Af 0 055 1 54 0 0847m2 Wd 0 11 1 4 0 154m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 5s s L HA S Tf 7304 14 0023 0 40 0 0847 0 降液管尺寸合理 4 降液管底隙高度 ho ho hW 0 006 0 046 0 006 0 040m 3 1 3 浮阀数目及排列 1 浮阀数 此次实际采用的是 F1型重阀 Fo 9 12 时 板上所有阀全开 操作性能 好 初取阀孔动能因数 FO 10 则 sm F u V 13 6 66 2 10 0 0 do 0 039m 142 13 6 039 0 040 1 4 4 2 0 2 0 u d V N S 2 浮阀的排列 取无效区宽度 WC 0 05m 安定区宽度 WS 0 075m 由于塔径 D 1 3m 需采用分块式塔板四块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因为这种叉排方式气液接触效果较 好 取同一横排的孔心距 t 75mm 0 075m 考虑到塔径较大 必须采用分块式塔板 而分块式的支承与衔接也要占 用一部分鼓泡区的面积 因此排间距不宜太大 故可取 t 65mm 0 065m 按 t 75mm t 65mm 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画出浮阀排列图 见图 5 排得阀孔数为 140 个 按 N 140 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子 其中 sm N d V u S 22 6 140039 0 040 1 4 4 22 0 0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则 仍在 9 12 范围内 作出的阀数能15 1066 2 22 6 00 V uF 满足要求 塔板的开孔率 在 10 14 范围内 合适 5 12 22 6 78 0 0 u u 3 2 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3 2 1 塔板压力降 hp hp h板 h液 h表 1 干板压降 h板 液柱 板 m g u h L V 035 0 5 80781 92 66 222 622 6 34 5 2 34 5 2 0 2 板上充气液层阻力 h液 本物系是苯和甲苯的混合液 液相为碳氢化合物 可取充气系数 o 0 5 h液 ohL 0 5 0 06 0 030m 液柱 3 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 h表 对于浮阀塔 此阻力很小 可忽略不计 因此 hp 0 035 0 030 0 065m 液柱 3 2 2 液泛 为了防止液泛现象的发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Hd HT hw Hd hp hd hL 1 hp 0 065m 液柱 2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 因不设进堰口 故按下式计算 液柱m hl L h W S d 00685 0 040 0 84 0 0023 0 153 0 153 0 2 2 0 3 板上液层高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前已选定板上液层高度为 hL 0 06m 则 Hd 0 065 0 00685 0 06 0 193 m 液柱 取 0 5 又已选定 HT 0 40m hw 0 046 则 HT hw 0 5 0 40 0 046 0 223 m 可见 Hd HT hw 符合防止液泛的要求 降液管高度足够 HT 0 40m 合适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3 2 3 雾沫夹带 100 36 1 bF LS VL V S AKC ZLV 泛点率 板上液体流径长度 ZL D 2Wd 1 0 2 0 154 1 092m 板上液流面积 Ab AT 2Af 1 54 2 0 0847 1 3706 m2 苯和甲苯物系为正常系统 按物性参数表中 K 1 0 又查得负荷系数 CF 0 125 内差法 2 31 100 3706 1 125 0 0 1 092 1 0023 0 36 1 66 2 5 807 66 2 040 1 泛点率 由于泛点率 80 故可知雾沫夹带量能够满足 ev 0 1kg 液 kg 气 的要求 3 2 4 漏液 6 故不漏液 08 10 0 F 3 2 5 液面落差 对于浮阀塔板 在塔径不很大时可忽略液面落差 3 3 塔板负荷性能图 3 3 1 雾沫夹带线 100 36 1 bF LS VL V S AKC ZLV 泛点率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100 3706 1 125 0 0 1 092 1 36 1 66 2 5 807 66 2 SS LV 按泛点率为 80 计算并化简结果如下 VS 40 9LS 4 39 由上式知雾沫夹带线为直线 则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 LS值 依式算出 相应的 VS值 LS 0 时 VS 4 39m s LS 0 008m s 时 VS 3 44m s 因此可作 出雾沫夹带线 3 3 2 液相负荷上限线 以 5s 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下限 则 sm HA L Tf S 006776 0 5 40 0 0847 0 3 max 求出的值为常数 在负荷性能图上为一条竖直线 max S L 3 3 3 液相负荷下限线 取堰上液层高度 how 0 006m 作为液相负荷下限的条件 即 m l L Eh W S OW 006 0 3600 1000 84 2 3 2 min smLS 0007 0 3600 84 0 84 2 1000006 0 3 2 3 min 值为常数 在负荷性能图上该线也为一条竖直线 min S L 3 3 4 液泛线 液泛线由下式确定 HT hw hp hd hL ohL hL L V g u 2 34 5 2 0 2 0 153 0 hl L W S 即 0 5 0 40 0 04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0 5 0 06 0 07 5 80781 9 2 66 2 140039 0 4 34 5 2 2 S V 2 041 0 0 153 0 S L 则可将上式简化为 Vs2 10 64 26103 02LS2 64 77LS2 3 在操作范围内 任取若干个 LS值 列于表 3 1 中 据表中数据做出液泛 线 液泛线的 VS LS关系 LS m3 s 0 0020 0040 0060 008 VS m3 s 2 882 742 572 3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3 3 5 漏液线 取 Fo 5 作为发生漏液的下限 则 smNdV V S 476 0 66 2 5 130039 0 4 5 4 32 2 0min 据此可做出与液体流量无关的水平漏液线 将以上五条线标绘在同一 Vs Ls 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见 将设计点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