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大气 生物 水 岩石 地形 土壤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水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 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 大气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 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 搬运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 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活动1 p90阅读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归纳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改变原始大气 co2 co ch4 nh3 n2 o2 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参与沉积岩的形成 加快岩石风化 促进土壤形成 改造自然 维护生态平衡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a 生产功能 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 平衡功能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整体 部分之和 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p93案例2 1 阅读资料 你能完成黄土高原水文 地貌 土壤 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 黄土高原 土壤肥力 形成 地貌 人类破坏植被 黄河下游 河道 河流 形成了 地貌 下降 沟谷 泥沙沉积 淤高 改道 泛滥平原 流水侵蚀 2 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黄土高原是在水文 地貌 生物 土壤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干旱 发育差肥力低 风蚀地貌 河流少内流河 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堂总结 森林减少 土壤腐殖质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肥力下降 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 滞留降水功能降低 洪水断流 沟谷综合纵横岩石裸露 风化加速 东北森林的例子 p95 活动 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p95 活动 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1 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b 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c 生物的出现 改造了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d 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c 2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 气候会影响植被 但不会影响土壤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a 3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 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 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a 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 整体性c 不可替代性d 数量的有限性 b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一 自然带概念和命名 1 由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形成了自然特征大致相似 呈带状分布的区域 纬度位置 热量差异 气候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2 自然带往往以植被来命名 海陆位置 水分差异 结合书本 1 世界上主要有哪些自然带 大致上可分为哪几类 2 每一类自然带都包含有若干种自然带 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量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经度 干湿度 地带分异规律 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东西更替 活动一 在非洲从赤道出发 沿东经20 经线依次向南 向北前进 想一想 自然景观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 它反映的是哪种分异规律 活动二 从欧洲西海岸出发 沿北纬45 纬线向东到中亚 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 它反映的是什么分异规律 p93案例2 1 阅读资料 你能完成黄土高原水文 地貌 土壤 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 黄土高原 土壤肥力 形成 地貌 人类破坏植被 黄河下游 河道 河流 形成了 地貌 下降 沟谷 泥沙沉积 淤高 改道 泛滥平原 流水侵蚀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66 34n 23 26n 0 西岸中部东岸西岸中部东岸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 思考 该山地垂直自然带沿什么方向延伸 沿什么方向更替 主要原因是什么 珠穆朗玛峰南 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有哪些 珠穆朗玛峰南 北坡垂直自然带发育程度有何差异 为什么 珠穆朗玛峰南 北坡的雪线哪边低 为什么 珠穆朗玛峰南 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南低 地处迎风坡 降水多 纬度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南坡常绿阔叶林带 北坡为高山草甸草原带 南坡复杂 原因 纬度低 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大 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水分条件随高度的变化大 相对高度大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变化大 二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非洲沿20 e经线自然带的变化 水分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亚欧大陆中纬度从沿海向内陆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山地垂直自然带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 整体性是相对的 差异性是绝对的 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2 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在高山地区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 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 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 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 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 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愈低愈复杂 纬度愈高愈简单 山体海拔 海拔愈高愈复杂 有极限 海拔愈低愈简单 与山顶 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 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 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 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低 海拔高 纬度高 海拔低 坡向 同一山体 阳坡高 阴坡低 迎风坡低 背风坡高 5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 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低 雪线海拔高 纬度高 雪线海拔低 坡向 阳坡雪线海拔高 阴坡雪线海拔低 迎风坡降水多 雪线海拔低 背风坡降水少 雪线海拔高 例1 2003年上海综合卷 在以下山地中 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a 秦岭南坡b 喜马拉雅山北坡c 阿巴拉契亚山脉d 乞力马扎罗山例2 2003年广东地理卷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图回答 1 4 题 1 图中 依次代表a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原带b 高寒荒漠带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高山草原带c 高寒荒漠带 积雪冰川带 高山草原带d 高山草原带 山地针叶林带 高寒荒漠带 2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 山体坡度b 海陆位置c 山脉走向d 纬度位置 3 决定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b 降水量c 大气环流d 太阳辐射 4 该山可能位于a 40 n附近b 40 s附近c 赤道附近d 极圈附近 d a d a c 想一想 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 鸣沙山和月牙泉 三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地带性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按照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指与上述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洋流等 典型代表区域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无苔原带 针叶林带 陆地缺失北极地区没有冰原带 陆地缺失为北冰洋 洋流 欧洲温带落叶阔叶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向北延伸 地形起伏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为温带荒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入内东非高原本应为热带雨林 由于地势高 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马达加斯加岛上东部为热带雨林西部为热带稀树草原 水分 昆仑山麓温带荒漠的绿洲 因为冰川融水地下水丰富 陆地环境 整体性 要素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分异 本章知识梳理 附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自然带的分布无地带性规律 第一章行星地球 存在生物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水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石 土壤 基础上 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 全面系统 因地制宜 地理思想 必修一总结 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 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 1 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这种现象称为 a 纬度地带性b 经度地带性c 非地带性d 垂直地带性 a 练习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 南北纬25 35 之间的大陆东部b 南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c 南北纬35 50 之间的大陆东部d 南北纬50 70 之间的广大地区 a 3 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a 北美大陆b 南美大陆c 亚欧大陆d 非洲大陆 c 4 温带森林中 在大陆东 西部都有分布 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5 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 美国b 俄罗斯c 加拿大d 中国 b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 概念 人类直接从中获取 并用于的物质和能量 2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 土地 水 生物 气候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资源 3 能源 自然环境 生产 生活 矿产 能源 能源的分类 转化或固定的太阳能有 石油 天然气 煤 生物能 风能 水能 波浪能 沼气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 概念 人类直接从中获取 并用于的物质和能量 2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 土地 水 生物 气候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资源 3 能源 自然环境 生产 生活 矿产 4 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大洲 最多 其次南美洲 最少洲 国家 最多 其次俄罗斯 我国居 亚洲 大洋 巴西 第六 1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2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a环太平洋c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这和地热资源的绝大部分分布一致 3 c所在的地震带处于亚欧板块同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 4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 震级越高 震级每增加1级 能量约增加30倍 大于5级为破坏性地震 同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 多个烈度 5 地震发生时 在震中的人一般是先感到上下颠簸 然后是前后左右摇晃 原因是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6 此图反映出地震和火山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关联性特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及防御1 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 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如我国川 滇 黔接壤地带 形成了以地震 滑坡 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 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如地震可诱发火灾 海啸和滑坡等灾害 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 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可诱发泥石流发生 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可诱发滑坡发生 4 为最大限度减小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同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1 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a 受西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中心影响b 受我国东部沿海洋流运动影响c 受太平洋中部高压中心影响d 受我国东部沿海明显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a 2 从气象原因试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主要成因是a 强盛的南下冷空气或寒潮影响形成b 强盛的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形成c 在江淮地区形成的准静止锋控制时间较长d 因流域各干支流河道淤积大量泥沙 排水不畅 c 3 关于陆地水及水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a 通常所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好友生日提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关联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 往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教科研服务提升计划
- 一年级书法教育实施计划
- BIM技术应用中的分包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 钢筋混凝土施工班组岗位职责详解
- 儿童托育机构卫生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2025年护理工作创新总结及2025年计划
- 绿色施工节能措施推动钢结构建筑节能创新
- 工业设计方法学
-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
- 销售公司和生产公司的合作协议
- 新生儿气管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第三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
- 商品精修教案项目5服装精修
- 小升初简历模板2020免费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DI定向井难度系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