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取样系统管道水压试验措施.doc_第1页
化学取样系统管道水压试验措施.doc_第2页
化学取样系统管道水压试验措施.doc_第3页
化学取样系统管道水压试验措施.doc_第4页
化学取样系统管道水压试验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版次日期章节页码修改范围及依据Rev.A 全部全部初版Rev.B 全部全部按照LANG003180LCLS意见修改目 录1. 目的2. 范围3. 定义4. 相关文件5. 职责6. 程序7. 记录8. 附录1.目的检查2SIT化学取样系统管道安装严密性2.范围2.1 连续取样从各个系统的取样隔离阀经一级冷却器到二级冷却器的入口阀门。不参与水压试验的区域为二次冷却器到CMR盘入口阀的管道以及各个盘和水箱的疏水、排污管道。各取样盘厂家已打压,现场用临时管道隔离。水压范围见所附系统图。2.2 手动取样从系统的取样隔离阀到现场的各个就地取样盘包括各个就地取样盘。根据CRCLSP2SIT01644就地取样盘SIT018CQ上的L383管线取消现场安装,不参与水压试验。水压范围见所附系统图。3.定义C.M.R:chemical monitoring room (化学成分监测间)4.相关文件安装程序(PLX34900001GKTK44SS)质量计划(PL234900001CSNG04GN)系统图(PLX17SIT503G2GL45DD/PLX17SIT504G2GL45DD/PLX17SIT505G2GL45DD)设计手册(PLX17SIT003GEPM45GN)安装图纸5.职责为使水压安全、顺利地进行,分工如下:试验技术负责人:袁怀民安全负责人:胡德清班组负责人:郭玉存配合工种:电工、起架工、电工及管道安装工6.程序6.1 水压试验介质除盐水,取自SER系统。6.2 试验方法采用分盘、分区域、分压力进行水压试验。以连续取样的一级冷却器和手动取样的就地取样盘作为进水点和升压点,连接到同一个一级冷却器或者同一个就地取样盘上的取样管道采用同一的压力进行水压试验。连续取样盘SIT002CQ(REVERSE)盘上的GSS取样管线和ARE取样管的设计压力差别很大,采用分开进行水压试验的方式,即与GSS相连的管线和与ARE相连的管线单独进行水压试验。手动取样盘SIT019CQ和020CQ上的GSS取样管和GPV取样管设计压力差别很大,采用分别水压试验的方式。6.3 试验压力值及计量表计6.3.1 试验压力值为方便水压试验的现场运作,把同一取样盘上的压力最高的管线的设计压力的1.5倍作为试验压力。由于连接到SIT002CQ(REVERSE)、SIT019CQ、SIT020CQ盘上的取样管线的设计压力差别很大,这些盘上的管线分别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值如下表:6.3.1.1 连续取样一级冷却器相连管线1.5*设计压力=试验压力(Bar)SIT001CQCEX/ACO/ADG取样管 1.5*36=54SIT002CQ(FRONT)AHP取样管 1.5*35=52.5SIT002CQ(REVERSE)GSS取样管 1.5*20=30ARE取样管 1.5*123=184.5SIT003CQVVP取样管 1.5*86=1296.3.1.2 手动取样就地取样盘相连管线1.5*设计压力=试验压力(Bar)SIT015CQABP取样管 1.5*5=7.5SIT016CQAHP取样管 1.5*35=52.5SIT017CQCEX取样管 1.5*4.5=6.75SIT018CQADG取样管 1.5*11=16.5SIT019CQGSS取样管 1.5*86=129GPV取样管 1.5*11.5=17.25SIT020CQGSS取样管 1.5*86=129GPV取样管 1.5*11.5=17.25SIT021CQSRI取样管 1.5*6=9SIT004CQSVA/STR取样管 1.5*14=216.3.2 计量表计由于各个取样盘的试验压力不相同且相差很大,使用三种不同量程的压力表,量程分别为:02.5MPa,010MPa,025MPa。6.4 试验前准备试验前系统硬件、软件的检查。检查系统是否有潜在的影响水压试验的因素,检查现场工作还有未完善的地方;统计系统进行水压试验的管线是否已全部管线检查完毕。为保证水压试验安全、可靠的进行,试验区域作明显的标识,挂警示牌、围警戒绳。试验工机具的准备:a. 做两个小联箱作为水压试验辅助管道,准备胶皮管若干米,b. 准备手动打压泵1台(型号SB16)、电动打压泵1台,针形阀3只。c. 小型扳手、手电筒各三把,对讲机3台。d. 紫铜管DN6 10米。6.5 试验步骤:6.5.1 连续取样6.5.1.1 SIT001CQa. 按附图所示接好水压试验临时管路,打开一级冷却器的进出口取样阀,打开各系统的取样隔离门CEX068VL、CEX069VL、CEX097VL、CEX096VL、ACO121VL、ACO221VL、ADG027VL、ADG028VL、ADG014VL、ADG015VL、ADG017VL、ADG029VL、ADG016VL、ADG026VL阀门,打开二级冷却器的入口阀026VL、046VL、071VL、096VL、116VL。b. 向管线中充水。c. 等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各系统的取样隔离阀和二级冷却器的入口阀,开始升压。d. 当压力升到2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e.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即36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f. 若无泄漏,继续启动打压泵升压直至试验压力(54Bar),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g.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1.2 SIT002CQ(FRONT)a. 按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临时管路,打开AHP系统取样隔离阀门AHP139VL、140VL、239VL、240VL、136VL、137VL、236VL、237VL,打开二级冷却器上的取样进口阀门141VL、161VL、181VL、201VL,打开一级冷却器上的进、出口取样阀门。b. 向管线中充水。c. 等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各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和二级冷却器的入口阀,开始升压。d. 当压力升到2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e.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即35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f. 若无泄漏,继续启动打压泵升压直至试验压力(52.5Bar),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g.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1.3 SIT002CQ(REVERSE)6.5.1.3.1 GSS系统取样a. 按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临时管路,关闭一级冷却器上的进、出口取样阀门255VL、280VL、260VL、285VL。b. 打开一级冷却器上的进出口取样阀门215VL、235VL、220VL、240VL;打开GSS系统取样隔离阀门GSS172VL、173VL、240VL、241VL,打开二级冷却器上的取样进口阀门221VL、241VL。c. 向管线中充水。d. 等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GSS系统的取样一次阀门和二级冷却器的入口阀,开始升压。e. 当压力升到2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即20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g. 若无泄漏,继续启动打压泵升压直至试验压力(30Bar),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h.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1.3.2 ARE系统取样a. 关闭一级冷却器上的进、出口取样阀门215VL、235VL、220VL、240V L;关闭SIT278VL阀门。b. 打开一级冷却器上的进、出口取样阀门255VL、280VL、260VL、285VL;打开ARE系统取样隔离阀门ARE073VL、074VL、075VL、076VL,打开二级冷却器上的取样进口阀门261VL、286VL。c. 向管线中充水。d. 等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ARE系统的取样一次阀门和二级冷却器的入口阀,开始升压。e. 当压力升到2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即123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g. 若无泄漏,继续启动打压泵升压直至试验压力(184.5Bar),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h.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1.4 SIT003CQa. 按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临时管路,打开一级冷却器上的进、出口取样阀门305VL、330VL、310VL、335VL;打开VVP系统取样隔离阀门VVP508VV、509VV、510VV、511VV、512VV、513VV,打开二级冷却器上的取样进口阀门311VL、336VL。b. 向管线中充水。c. 等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VVP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和二级冷却器的入口阀,开始升压。d. 当压力升到2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e.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即86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f. 若无泄漏,继续启动打压泵升压直至试验压力(129Bar),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g.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1.5 SIT004CQa. 按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临时管路,打开一级冷却器上的进口取样阀门350VL、360VL;打开各系统取样隔离阀门STR086VL、SVA326VV、SVA327VV、STR069VL。b. 向管线中充水。c. 等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以上各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d. 当压力升到2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e.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即14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f. 若无泄漏,继续启动打压泵升压直至试验压力(21Bar),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g.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2 手动取样6.5.2.1 SIT015CQa. 按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临时管路。b. 打开就地取样盘上的进口阀门370VL、371VL、372VL、373VL,关闭374VL;打开ABP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428VV、429VV、430VV、431VV、528VV、529VV、530VV、531VV。c. 向管线中充水。d. 当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ABP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e. 当压力升到2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5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g.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即7.5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h.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2.2 SIT016CQa. 按手动取样的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好管线。b. 打开就地取样盘上的进口阀门375VL、376VL、377VL、378VL;打开AHP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AHP129VV、130VV、131VV、132VV、229VV、230VV、231VV、233VV。c. 向管线中充水。d. 当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AHP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e. 当压力升到2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35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g.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即52.5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h.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2.3 SIT017CQa. 按手动取样的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好管线。b. 打开就地取样盘上的进口阀门379VL,关闭380VL;打开CEX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CEX011VD。c. 向管线中充水。d. 当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CEX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e. 当压力升到2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4.5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g.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即6.75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h.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2.4 SIT018CQa. 按手动取样的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好管线。b. 打开就地取样盘上的进口阀门381VL、382VL、384VL,关闭383VL;打开ADG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013VL、021VL、038VL、041VL。c. 向管线中充水。d. 当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ADG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e. 当压力升到2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11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g.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即16.5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h.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2.5 SIT019CQ6.5.2.5.1 GSS系统取样a. 按手动取样的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好管线。b. 拆下取样管线SITL531的止回阀SIT506VL,安装一排空阀。c. 关闭就地取样盘上的进口阀门386VL、387VL、388VL,打开385VL和安装的排空阀。d. 向管线中充水。e. 当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排空阀,开始升压。f. 当压力升到2 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g.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86 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h.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129 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i.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j. 水压完后,恢复止回阀SIT506VL。6.5.2.5.2 GPV系统取样a. 关闭就地取样盘上的取样进口阀门385VL,打开386VL、387VL、388VL;打开GPV系统取样隔离阀门GPV100VV、101VV、104VV、105VV、108VV、109VV。b. 向管线中充水。c. 当系统中充满水时,关闭GPV系统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d. 当压力升到2 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e.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11.5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17.25 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g.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2.6 SIT020CQ6.5.2.6.1 GSS系统取样a. 按手动取样的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好管线。b. 拆下取样管线SITL527的止回阀SIT502VL,安装一排空阀。c. 关闭就地取样盘上的进口阀门390VL、391VL、392VL,打开389VL和排空阀。d. 向管线中充水。e. 当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排空阀,开始升压。f. 当压力升到2 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g.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86 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h.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129 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i.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j. 水压完后,恢复止回阀SIT502VL。6.5.2.6.2 GPV系统取样a. 关闭就地取样盘上的取样进口阀门389VL,打开390VL、391VL、392VL;打开GPV系统取样隔离阀门GPV102VV、103VV、106VV、107VV、110VV、111VV。b. 向管线中充水。c. 当系统中充满水时,关闭GPV系统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d. 当压力升到2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e.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11.5Bar)时,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17.25 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g.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5.2.7 SIT021CQa. 按手动取样的水压试验接线图连接好管线。b. 打开就地取样盘上的进口阀门393VL;打开SRI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SRI217VD、218VD。c. 启动打压泵,向管线中充水。d. 当管线中充满水时,关闭SRI系统的取样隔离阀门,开始升压。e. 当压力升到2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有泄漏,泄压处理;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f. 当压力升到设计压力(6Bar),关闭打压泵,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现象。若无泄漏启动打压泵继续升压。g. 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即9Bar)时,关闭打压泵。30分钟后,检查管线无泄漏(没有泄漏为合格)。记录压力表的读数。h. 打开泄压阀,慢慢泄压。6.6 注意事项:6.6.1 整个压力试验过程要统一指挥,各小组要相互配合,行动积极。6.6.2 升降压时要缓慢,升降压速度不超过4Bar/min。升降压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有问题及时通过对讲机联系。严禁未经允许擅自操作阀门、擅自行动。6.6.3 试验区域要挂警示牌、围警戒绳,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操作,特别是GSS、VVP、ARE系统取样管线水压试验时。6.6.4 系统查漏时一定要小心,不要弄坏设备及小口径管道。6.6.5 试验完成后泄压时,将水排到雨水井中。6.6.6 充水排气时,应打开相关大口径管道的疏水阀门,排除管道积水。7.记录水压过程中,分项工程师要随时记录有关数据,认真填写水压试验记录单。记录单格式见附页3。8.附录附录1:为连续取样管线水压试验接线原理图附录2:为手动取样管线水压试验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