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CADA系统概述一、概念: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运行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实现数据采集、测量、各类信号报警,设备控制和参数调节等各项功能。广义的来说凡是具有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功能的软件,都可称为 SCADA 软件。一般来说全部SCADA系统主要由位于监控中心的SCADA软件系统、位于现场监控站的各远程终端单元(RTU/PLC)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系统(有线、无线、光纤、卫星)组成。二、应用和发展情况:SCADA系统可以应用到包括电力、石化、钢铁冶金、供水供气、隧道交通、环保、航空航天、楼宇、食品、医药、建筑、科研等众多领域。早期的SCADA系统主要运行在DOS、UNIX、VMS操作系统中,现在多数运行在Windows、UNIX及Linux系统中。SCADA系统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到今天已经经历了第三代。第一代SCADA系统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采用专用计算机和专用操作系统。如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为华北电网开发的SD176系统以及日本日立公司为我国铁道电气化运动系统设计的H-80M系统。第二代SCADA系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通用计算机技术,广泛采用VAX机和PDP机,操作系统使用UNIX或类UNIX。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所以一般采用集中控制,计算机用量少,同时由于技术复杂,系统不具有开放性,少有人熟悉。第三代SCADA系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其通信部分基于网络技术,管理部分结合数据库技术,控制系统采用小型微型计算机或使用单片机,网络协议开放,易于多系统互连,数据库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存储大量数据,从而进行数据挖掘,运行分析等。目前,第四代SCADA系统技术正逐渐发展成熟,Internet、FCS、GSM、GPRS等网络技术的采用,GIS,GPS、面向对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JAVA技术的融入,Windows、Linux、RTOS等软件的使用,SQL、ODBC、OPC等标准的完善,预示着第四代SCADA系统将会更加社会需求,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三、主要厂商品牌:1、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海得开发的NetSCADA远程监控系统软件已成功应用于空调、锅炉、立体车库、港口机械等大型设备生产厂家,以及水处理、环保、能源等行业中。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开发平台,实时数据库和管理软件,数据、语音、图象的透明、安全、快速的同步传输,面向行业应用的专用监控软件和工艺流程画面。并为用户提供开放维护的平台和长期支持服务。特点: (1)、窗口、通信、变量、报表、统计等可组态;(2)、启动、运行速度快;(3)、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脚本语言;(4)、支持数据库自动维护;(5)、安全性高,提供电子签名;(6)、可追溯,工艺数据、报警数据、日志数据可追溯;(7)、配方功能强大; (8)、实时、历史趋势曲线直观、操作方便; (9)、可组态式报表和统计图; (10)、局域网、互联网远程集中监控;(11)、支持动态切换多国语言;(12)、提供欧姆龙、施耐德、西门子、AB、松下、三菱等PLC和仪表的OPC驱动。2、Citect悉雅特(中国)有限公司 CitectSCADA是基于Windows环境的工控软件,采用流行的C/S、B/S结构体系、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通过组态可对各项任务(如I/O处理、报警、趋势、报表等)进行分配来平衡和协调系统的负荷,各项任务可按需要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来分担负荷,基于这种结构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性能,系统扩展时不会改变原有的系统结构,扩展方便。对从而确保系统工作在最佳的状态,也为系统的扩充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CitectSCADA软件内部免费为客户打包了几乎全世界所有品牌的PLC、DCS、RTU等控制器的驱动程序,对于不断更新的PLC主流产品I/O驱动,Citect公司提供免费升级服务。CitectSCADA也全面支持OPC Server、OPC Client、ODBC、OLEDB、 DDE、ActiveX、API等流行的数据交换技术,可方便实现与第三方软件或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CitectSCADA软件提供丰富的图形库和强大的图形编辑能力,尤其是提供独特的3D管道绘制功能,从而使得上位机监控画面的开发工作变得简单轻松。画面上所有图形均可采用3D或立体显示,同时CitectSCADA支持真彩显示方式,令上位监控画面更显精彩。CitectSCADA监控画面采用标准的、人性化操作界面,符合通用的操作和显示习惯,全面支持汉字显示,并且支持运行状态下的多国语言动态切换。CitectSCADA软件内置的趋势,报警,事件功能,以及包含弹出窗口和操作指导在内的其他功能更是丰富了画面的可观性和易操作性。3、 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监控组态软件ForceControl 7.0的特点: (1)、互联网时代的骄傲 提供在Internet/Intranet上通过IE浏览器以“瘦”客户端方式来监控工业现场的解决方案;支持通过PDA掌上终端在Internet实时监控现场的生产数据,支持通过移动GPRS、CDMA、GSM网络与控制设备或其它远程力控节点通讯;力控软件内嵌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数据库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互连功能,可以与MES、SIS、PIMS等信息化系统进行基于XML 、OPC、ODBC、OLE DB等接口方式进行互连,保证生产数据实时地传送到以上系统内。 (2)、强大的移动网络 支持通过移动GPRS、CDMA网络与控制设备或其它远程力控节点通讯,力控移动数据服务器与设备的通讯为并发处理、完全透明的解决方案,消除了一般软件采用虚拟串口方式造成数据传输不稳定的隐患,有效的流量控制机制保证了远程应用中节省通讯费用。 (3)、完整的网络冗余及软件容错解决方案作为民族产业的大型SCADA、DCS软件,力控软件支持控制设备冗余、控制网络冗余、监控服务器(双机)冗余、监控网络冗余、监控客户端冗余等多种系统冗余方式。力控软件支持控制设备冗余如SIEMENS公司的S7400H,GE的GE9070系列PLC的冗余模式,支持普通的232、485、以太网等控制网络的冗余,支持控制硬件的软冗余切换和硬冗余切换。 (4)、稳定的通讯处理支持通过RS232、RS422、RS485、电台、电话轮循拨号、以太网、移动GPRS、CDMA、GSM网络等方式和设备进行通讯。支持主流的DCS、PLC、DDC、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等1000多种厂家设备的通讯。支持离线诊断,在开发环境下可以诊断是否正常通讯。支持不同协议的设备在一条通讯链路进行通讯。支持在大型SCADA系统中的远程通道冗余通讯。 (5)、图形系统主要特点:方便、灵活的开发环境,提供各种工程、画面模板、可嵌入各种格式(BMP、GIF、JPG、JPEG、CAD等)的图片,方便画面制作,大大降低了组态开发的工作量;强大的分布式报警、事件处理,支持报警、事件网络数据断线存储,恢复功能;支持操作图元对象的多个图层,通过脚本可灵活控制各图层的显示与隐藏;强大的ActiveX控件对象容器,定义了全新的容器接口集,增加了通过脚本对容器对象的直接操作功能,通过脚本可调用对象的方法、属性;全新的、灵活的报表设计工具:提供丰富的报表操作函数集、支持复杂脚本控制,包括:脚本调用和事件脚本,可以提供报表设计器,可以设计多套报表模板,报表文件格式兼容Excel工作表文件,支持图表显示自动刷新,可输出多种文件格式: Excel、TXT、PDF、HTML、CSV等。 (6)分布式的结构 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在软件功能模块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体现在各个组件程序间的关系上,图形界面系统VIEW和实时数据库DB之间是分布式的,力控科技在图形VIEW级率先提出了数据源的概念,使一个图形界面可同时连接多个不同的机器上的实时数据和数据源,而各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分别对连接自己的I/O Server进行采集数据和处理,如输入数据的量程变换、流量累积、报警检查,以及PID运算等,这种体系结构的优越性在于,各组件任务分配更合理,使您的系统实时性更好,稳定性更高。4、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 SCADA 系统PVSS / SIMATIC WinCC Open Architecture (WinCC OA) 专注于在客户定制化方面有着高要求、大型和复杂应用中,以及具有特定的系统要求和功能要求的项目中。PVSS / WinCC Open Architecture 体系所具备的特定功能与属性,使之可以满足各种具有较高要求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轨道交通解决方案、楼宇自动化和公共电力(能源、水、石油和天然气等)供应等行业。 PVSS / SIMATIC WinCC Open Architecture 产品亮点: 面向对象,可进行高效的工程组态和灵活的系统扩展 分布式系统架构,多达 2,048 台服务器 具有可扩展性从小型的单用户系统到多达 1,000 万个变量的分布式冗余高端系统 与所使用平台无关,可用于 Windows、Linux 和 Solaris 热备冗余和灾备系统,确保了最高等级的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作为客户特定解决方案的软件平台 具有大量的驱动程序和连接选件:OPC、OPC UA、S7、Modbus、IEC 60870-5-101/104、DNP3、XML 和 TCP/IP5、 武汉舜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汉舜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QTouch2.0跨平台自动化软件是国内第二代组态软件的佼佼者和领头羊,不仅跨越多操作系统,更跨越多CPU平台。 我们提出用一套自动化系统软件兼容当前主流的处理器,以及跨越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将自动化系统所依托的监视、控制、逻辑、转换等功能进行封装,用一套简易化的软件平台开放给用户。 QTouch跨平台自动化软件就是基于这种理念,采用跨平台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这样的构想。支持当前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平台:ARM-Linux,WinXP/E,WinXP/Win2K,Win 7,Linux(redhat),Unix(Solaris10)等。 QTouch运行部件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HMI系统、设备级通讯、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用户可以利用QTouch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动画显示、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和报表输出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案。 此外QTouch嵌入版还带有一个模拟/运行环境,用于对组态后的工程进行模拟和运行,方便用户对组态过程的调试。6、美国Interlution公司Intellution的iFIX是一套实现现场数据采集,过程可视化及过程监控功能的高性能的工业自动化软件解决方案。iFIX可以帮助您精确地监视、控制生产过程,并优化生产设备和企业资源管理。它能够对生产事件快速反应,减少原材料消耗,提高生产率,从而加快产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用户收益。 (1)易于扩展和集成 由于运用了直观的图形工具,iFIX的用户可以快速上手,简单快捷地为他们的生产过程创建高性能的过程窗口。无论是简单的单机人机界面(HMI),还是复杂的多节点、多现场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SCADA),iFIX都可以方便地满足各种应用类型和应用规模的需要。iFIX灵活的系统结构意味着:iFIX不但可以满足当前系统应用的需要,还可以在将来需要的时候随时方便地扩展系统规模。 (2)组件技术解决方案 iFIX是Intellution DynamicsTM工业自动化软件解决方案家族中的HMI/SCADA解决方案,用于实现过程监控,并在整个企业网络中传递信息。基于组件技术的Intellution Dynamics还包括了高性能的批次控制组件,软逻辑控制组件及基于Internet 的功能组件。所有组件能无缝地集成为一体,实时、综合地反映复杂的动态生产过程。今天,Intellution DynamicsTM 自动化软件解决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包括: 离散/连续生产制造、包装、食品和饮料、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公用事业、化工、制药等众多工业领域。 (3)iFIX 最新特点 支持Windows 2000 支持终端服务(Terminal Server)的iClientTSTM支持VBA6增强图形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内置VisiconXTM增强报警管理增强FIX 到iFIX 图形转换功能新增演示系统无可比拟的易用性和极大的灵活性使iFIX 成为工程师、操作员和系统集成商的首选软件。7、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KingSCADA 系列产品是亚控科技经过大量的用户需求调查,并根据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精心设计的一款新时代的组态软件。它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引入了模型概念,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使传统的以工程为单位的组态开发面向系统化、模块化发展。 KingSCADA 是一款面向高、中端市场的高端SCADA产品,它具有集成管理、模块式开发、高度复用组态、性能稳定、易学易用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这款产品还具有强大的图形开发工具、绚丽的图形对象、丰富的属性设置等构成的组态开发环境,使您将数据在图形上的展示发挥到极致。产品的模块化架构,突破地域以及站点规模的限制,更加灵活的实现部署,同时,这种模块化软件结构不仅提高了开发者的开发效率, 更能够便于现场操作员对系统进行维护,从而降低成本并确保整个系统更安全、稳定的运行。另外,该产品将构建一个开放性数据平台,将任何控制系统、远程终端系统、数据库、历史库以及企业其他信息化系统进行融合,更好的为企业构建完整的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Kingview 组态王开发监控系统软件,是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 它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通常可以把这样的系统划分为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三个层次结构。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发的重要作用。尤其考虑三方面问题:画面、数据、动画。通过对监控系统要求及实现功能的分析,采用组态王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组态软件也为试验者提供了可视化监控画面,有利于试验者实时现场监控。而且,它能充分利用Windows的图形编辑功能,方便地构成监控画面,并以动画方式显示控制设备的状态,具有报警窗口、实时趋势曲线等,可便利的生成各种报表。它还具有丰富的设备驱动程序和灵活的组态方式、数据链接功能。 8、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监视与控制通用系统)是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主要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前端数据的处理与控制,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95/98/Me/NT/2000/xp等操作系统。 MCGS组态软件包括三个版本,分别是网络版、通用版、嵌入版。 具有功能完善、操作简便、可视性好、可维护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与其他相关的硬件设备结合,可以快速、方便的开发各种用于现场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的设备。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模块化组态就可构造自己的应用系统,如可以灵活组态各种智能仪表、数据采集模块,无纸记录仪、无人值守的现场采集站、人机界面等专用设备。四、SCADA系统的应用开发过程以电力监控系统为例,说明SCADA系统的开发流程:(1) 针对电力监控项目具体的应用问题明确系统需求,设计SCADA系统架构,选择计算机系统硬件、网络设备以及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相关类库。(2) 根据工程项目要求,确定SCADA系统需求、现场测控设备、RTU/PLC以及通讯管理机,确定数据类型和I/O点变量的个数。(3) 进行分布式控制系统组态,确定系统组成节点以及网络控制方式。(4) 进行数据库组态、通信组态,确定SCADA系统的厂站、现场设备以及数据测控点、报警点,确定实时数据库以及采集系统通信方式、属性,设置系统的安全限制。(5) 进行图形组态,同时连接数据库,将监控图形中的图元对象与实时数据库测控点变量建立对应关系,生成监控界面。监控界面图形包括接线图、棒状图、曲线图、趋势图、动画等。如果有脚本文件需要进行编写,则规定动画属性、事件以及动作。将图像组态存为文件或存至关系数据库。 图形组态的手段是以工具的形式出现的,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组态工具栏中的按钮或者相应的菜单命令选择需要的图形,包括简单图形(直线、矩形、园)、特殊图形(按钮、趋势曲线、位图)、用户自定义图形等,实现监控系统设备与元器件的矢量图形化描述。(6) 进行报表组态,生成相关报表并保存。报表中有两个概念:描述表和数据表。数据表是用户最终得到的报表,描述表是通过组态设计得到的报表,它是对数据表的一种描述和定义。外观上描述表和数据表一样,包括页面参数设置、格式设计(表头设计)、内容制定等。(7) 进行系统测试。分为部分和整体测试,视调试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与完善。一般来说,一个SCADA系统进行完组态后在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不会改动。除非系统本身添加了测控设备或者采集的数据格式有所改动。(8) 将全部内容调试完成以后,系统投入正式运行(或试运行),系统实时运行的大致流程为:运行组态好的SCADA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接收通讯系统传上来的实时数据,进行规约解释后放入共享数据缓存区,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传送至实时数据库,监控界面调用实时库中的数据并显示刷新。用户需要时可以用鼠标点击相关图元,显示设备及测控点的基本数据。可以登录获得控制权限下发命令至数据采集系统,从而进行遥控、遥测操作,系统将需要保存的数据及事件保存至历史数据库、可以调用历史曲线、历史报表显示、查询、打印历史数据。5、 SCADA系统接口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连接方式主要可归纳为三种: (1) 标准通讯协议:CANBUS、Profibus、Modbus等。(2) 标准的数据交换接口:DDE或者OPC。(3) 绑定驱动:针对特定硬件或目标设计的驱动,不同的SCADA软件需要不同的驱动支持。1、CANBUS协议作为ISO11898CAN标准的CAN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Bus),是制造厂中连接现场设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面向广播的串行总线系统,最初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开发用于汽车工业,后日渐增多地出现在制造自动化行业中。CANBus系统通过相应的CAN接口连接工业设备(如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管道阀门、电机启动器、过程传感器、变频器、显示板、PLC和PCI工作站等)构成低成本网络。直接连接不仅提供了设备级故障诊断方法,而且提高了通信效率和设备的互换性。CANBus数据传输速率为1Mbit/s时,传输最大距离为40m,速率为5kbps是传输最大距离为10km,基本站点数64,传输媒体是屏蔽双绞线或光纤。CANBus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平等式(Peer to peer)通信方式,即使主机出现故障,系统其余部分仍可运行(当然性能受一定影响)。当一个站点状态改变时,它可广播发送信息到所有站点。CANBus的信息传输通过报文进行,报文帧有4种类型:数据帧、远程帧、出错帧和超载帧,其中数据帧格式如图8所示。CANBus帧的数据场较短,小于8B,数据长度在控制场中给出。短帧发送一方面降低了报文出错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其他站点的发送延迟时间。帧发送的确认由发送站与接收站共同完成,发送站发出的ACK场包含两个“空闲”位(recessive bit),接收站在收到正确的CRC场后,立即发送一个“占有”位(dominant bit),给发送站一个确认的回答。CANBus还提供很强的错误处理能力,可区分位错误、填充错误、CRC错误、形式错误和应答错误等。 CANBus应用一种面向位型的损伤仲裁方法来解决媒体多路访问带来的冲突问题。其仲裁过程是:当总线空闲时,线路表现为“闲置”电平(recessive level),此时任何站均可发送报文。发送站发出的帧起始字段产生一个“占有”电平(dominant level),标志发送开始。所有站以首先开始发送站的帧起始前沿来同步。若有多个站同时发送,那么在发送的仲裁场进行逐位比较。仲裁场包含标识符ID(标准为llbit),对应其优先级。每个站在发送仲裁场时,将发送位与线路电平比较,若相同则发送;若不同则得知优先级低而退出仲裁, 不再发送。系统响应时间与站点数无关,只取决于安排的优先权。可以看出,这种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不像Ethetnet的CSMA/CDCA协议那样会造成数据与信道带宽受损。CANBus除配置设备网(DevicnNet)协议外,还提供基于CAL(CANA pllicationlayer) 的CANopen协议(CiA DS-301),即支持设备参数的直接访问,又可实现有苛刻时间要求的过程数据通信。 CANBus的DeviceNet协议具有开放性,用户无须购买加入系统所需的硬件、软件和允许权,多厂家设备能够在单一网络上相互操作。CANhs也允许与Ethernet或其他局域网相连,接人控制算法组态及管理信息PC系统,从而形成管控一体化的工业网络。2、 Profibus协议PROFIBUS是过程现场总线的缩写,于1989年正式成为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目前在多种自动化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全世界的设备节点数已经超过2000万。它由三个兼容部分组成,即PROFIBUSDP( Decentralized Periphery)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 )PROFIBUS-FMS (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 )。其中PROFIBUSDP应用于现场级,它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之间的通讯;PROFIBUSPA适用于过程自动化,可使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在一根共用的总线上,可应用于本征安全领域;PROFIBUSFMS用于车间级监控网络,它是令牌结构的实时多主网络,用来完成控制器和智能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使用主-从方式,通常周期性地与传动装置进行数据交换。PROFIBUS协议结构是根据ISO7498国际标准,以开放式系统互联网络(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作为参考模型的。该模型共有七层。(1) PROFIBUSDP:定义了第一二层和用户接口。第三到七层未加描述。用户接口规定了用户及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调用的应用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PROFIBUSDP设备的设备行为。(2) PROFIBUSFMS:定义了第一二七层,应用层包括现场总线信息规范(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 - FMS)和低层接口(Lower Layer Interface LLI)。FMS包括了应用协议并向用户提供了可广泛选用的强有力的通信服务。LLI协调不同的通信关系并提供不依赖设备的第二层访问接口。(3) PROFIBUSPA:PA的数据传输采用扩展的PROFIBUSDP协议。另外,PA还描述了现场设备行为的PA行规。根据IEC11582标准,PA的传输技术可确保其本征安全性,而且可通过总线给现场设备供电。使用连接器可在DP上扩展PA网络。注:第一层为物理层,第二层为数据链路层,第三层为网络层,第四层为传输层,第五层为会话层,第六层为表达层,第七层为应用层。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六层在Profibus中没有具体应用,但是这些层要求的任何重要功能都已经集成在低层接口(LLI)中。Profibus可使分散式数字化控制器从现场底层到车间级网络化,与其他现场总线相比,Profibus的重要优点是具有稳定的国际标准EN50170作保证,并经实际应用验证具有普遍性,它包括了加工制造、过程和数字自动化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可同时实现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混合控制三种方式。该系统分为主站和从站:主站决定总线的数据通信,当主站得到总线控制权(令牌)时,没有外界请求也可以主动发送信息。在Profibus协议中主站也称为主动站。 从站为外围设备,典型的从站包括:输入/输出装置、阀门、驱动器和测量发射器。它们没有总线控制权,仅对接收到的信息给予确认或当主站发出请求时向它发送信息。从站也称为被动站。由于从站只需总线协议的一小部分,所以实施起来特别经济。3、 Modbus协议Modbus协议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出来,在1979年末该公司成为施耐德自动化(Schneider Automation)部门的一部分,现在Modbus已经是工业领域全球最流行的协议。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当在网络上通信时,Modbus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应答并使用Modbus协议发送给询问方。 Modbus协议包括ASCII、RTU、TCP等,并没有规定物理层。此协议定义了控制器能够认识和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标准的Modicon控制器使用RS232C实现串行的Modbus。Modbus的ASCII、RTU协议规定了消息、数据的结构、命令和就答的方式,数据通讯采用Maser/Slave方式,Master端发出数据请求消息,Slave端接收到正确消息后就可以发送数据到Master端以响应请求;Master端也可以直接发消息修改Slave端的数据,实现双向读写。 Modbus协议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串行协议中除有奇偶校验外,ASCII模式采用LRC校验,RTU模式采用16位CRC校验,但TCP模式没有额外规定校验,因为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另外,Modbus采用主从方式定时收发数据,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某Slave站点断开后(如故障或关机),Master端可以诊断出来,而当故障修复后,网络又可自动接通。因此,Modbus协议的可靠性较好。 下表是ASCII协议和RTU协议进行的比较: 协议开始标记结束标记校验传输效率程序处理ASCII :(冒号)CR,LF LRC 低 直观,简单, 易调试RTU 无 无 CRC 高 不直观,稍复杂通过比较可以看到,ASCII协议和RTU协议相比拥有开始和结束标记,因此在进行程序处理时能更加方便,而且由于传输的都是可见的ASCII字符,所以进行调试时就更加的直观,另外它的LRC校验也比较容易。但是因为它传输的都是可见的ASCII字符,RTU传输的数据每一个字节ASCII都要用两个字节来传输,比如RTU传输一个十六进制数0xF9,ASCII就需要传输F9的ASCII码0x39和0x46两个字节,这样它的传输的效率就比较低。所以一般来说,如果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可以考虑使用ASCII协议,如果所需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最好能使用RTU协议。下表是Modbus支持的功能码:功能码 名称 作用 01 读取线圈状态 取得一组逻辑线圈的当前状态(ON/OFF) 02 读取输入状态 取得一组开关输入的当前状态(ON/OFF) 03 读取保持寄存器 在一个或多个保持寄存器中取得当前的二进制值 04 读取输入寄存器 在一个或多个输入寄存器中取得当前的二进制值 05 强置单线圈 强置一个逻辑线圈的通断状态 06 预置单寄存器 把具体二进值装入一个保持寄存器 07 读取异常状态 取得8个内部线圈的通断状态,这8个线圈的地址由控制器决定 08 回送诊断校验 把诊断校验报文送从机,以对通信处理进行评鉴 09 编程(只用于484) 使主机模拟编程器作用,修改PC从机逻辑 10 控询(只用于484) 可使主机与一台正在执行长程序任务从机通信,探询该从机是否已完成其操作任务,仅在含有功能码9的报文发送后,本功能码才发送 11 读取事件计数 可使主机发出单询问,并随即判定操作是否成功,尤其是该命令或其他应答产生通信错误时 12 读取通信事件记录 可是主机检索每台从机的Modbus事务处理通信事件记录。如果某项事务处理完成,记录会给出有关错误 13 编程(184/384 484 584) 可使主机模拟编程器功能修改PC从机逻辑 14 探询(184/384 484 584) 可使主机与正在执行任务的从机通信,定期控询该从机是否已完成其程序操作,仅在含有功能13的报文发送后,本功能码才得发送 15 强置多线圈 强置一串连续逻辑线圈的通断 16 预置多寄存器 把具体的二进制值装入一串连续的保持寄存器 17 报告从机标识 可使主机判断编址从机的类型及该从机运行指示灯的状态 18 (884和MICRO 84) 可使主机模拟编程功能,修改PC状态逻辑 19 重置通信链路 发生非可修改错误后,是从机复位于已知状态,可重置顺序字节 20 读取通用参数(584L) 显示扩展存储器文件中的数据信息 21 写入通用参数(584L) 把通用参数写入扩展存储文件,或修改之 2264 保留作扩展功能备用 6572 保留以备用户功能所用 留作用户功能的扩展编码 73119 非法功能 120127 保留 留作内部作用 128255 保留 用于异常应答 在这些功能码中较长使用的是1、2、3、4、5、6号功能码,使用它们即可实现对下位机的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读写操作。 4、 DDE技术DDE的含义(1)DDE即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2)两个同时运行的程序之间通过DDE方式交换数据时是Client/Server关系。 (3)DDE的方式有冷连接(Cool Link)、温连接(Warm Link)、热连接(Hot Link)。DDE通信数据交换过程及原理:DDE Client程序向DDE Server程序请求数据时,它必须首先知道DDE Server程序的名称(即Application名)、DDE主题名称(Topic名)、数据项(Item名)。当一个DDE Client向一个DDE Server请求数据时,DDE Client必须向系统报告DDE Server的Application名和Topic名。只有当Application名和Topic名与DDE Server内部设定的名称一致时,系统才将DDE Client的请求传达给DDE Server。当S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小区安全管理方案
- 适应新工作职责带来的变化
- 传统中医养生与西医结合的应用
-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策划与申报流程
- 八年级数学分数与代数引导课稿
- 成人教育英语考试历年真题
- 塔吊租赁合同与安全管理标准
- 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与精细化运营策略
- 电动调节阀产品使用说明书
-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模拟试卷
- 2025合伙制合同协议书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工建筑电气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招聘真题
-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课件
- 乡镇人大主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用户反馈收集及问题分析表
- 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手册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