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地理统计图等图像的判读应用与计算能力的培养 知识点一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与应用 坐标图的判读与应用 1 二维坐标图 即直角坐标 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 坐标中的点 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这一种应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 也好识别 但要注意横 纵坐标不唯一时的切换 2 三维坐标图 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 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 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 如图1 图2所示 阅读三角形坐标时 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因为是构成现象 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 即 比重 或 比例 不表示绝对量 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 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是三项 而不像其他构成图要素可以任意增减 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 向上延伸方向也必然一致 而不是既可以向右上方 又可以向左上方 3 多维坐标图 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 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 如图3土壤的成分组成 图4气候的气温 降水资料 图5风频玫瑰图等 对于风频玫瑰图这一特殊的坐标图而言 我们要弄懂它的绘制原理 在此基础上也就不难看懂了 它是在一个八方位 或更多 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 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 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越大 一般而言 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 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 在图5中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该市的西南方向的郊外 以减少或避免对城市产生大气污染 2 结构图的判读与应用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 比重变化 演变趋势等 是某一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形 常采用几何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 通常对结构图题型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第一 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仔细读图 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 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其关系 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第二 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纵向上可以对比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 结构特征 认识其发展变化 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在结构特征上的差异或联系 第三 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并提出相应对策 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 饼状 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 矩形结构图等 1 扇形 饼状 结构图 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 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 以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 图形能表示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是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如中国地形组成结构图 图甲 饼状结构图除了可以反映扇形结构图反映的两方面内容外 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的量 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两方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 如某市工业结构图 图乙 既表示了工业总产值是300亿元 又表示了各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 此类结构图的判读步骤为 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 明确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 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异同点 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 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 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 2 柱状结构图 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 一般横坐标表示相对独立的各个地理事物 纵坐标表示数量 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用柱 线 的形态表现出来 具有直观性 判读柱状结构图 首先要了解横 纵坐标的含义 出现左右两个纵坐标时 更要仔细观察 辨析 例如 阅读下面的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和人口百万以上城市数柱状图 先要明确横坐标表示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90年四个年份 左纵坐标表示城乡人口所占比例 右纵坐标表示人口百万以上城市数 然后分析得出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为3 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个 到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13 6 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增加 到11个 1950年这两个指标仍在增长 到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已达44 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增加到281个 从图中可以看出 前100年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只增长了约10 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只增加了10个 后100年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30 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增加了270个 这充分表明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特点 3 矩形结构图 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 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例如 阅读上图 首先需明确该图横坐标表示的是1925年至1989年的时间段 纵坐标表示各种能源消费所占的百分比 各种能源是指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能 核能 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 费构成状况 由图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 煤炭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能源 但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与20年代相比 70年代的消费量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 而50年代后 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逐渐取代煤炭居于首位 作为新能源的核能自60年代在能源消费中出现之后 消费比重不断上升 水能的消费变化较小 自50年代起有所增加 最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图示时间段内 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 金字塔图 金字塔图多用于人口的年龄结构统计上 又称人口百岁图 是用几何图形来描述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一种图示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左右两栏 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 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 横轴分别表示年龄组中男 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它具有说明人口年龄结构现状 分析由人口年龄特征反映的人口生产类型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作用 人口金字塔的基本类型分三种 如下图所示 为增长型 下宽上窄 表示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增长趋势 为稳定型 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 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稳定趋势 为收缩型 上宽下窄 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 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减少趋势 另外由于人口生育 死亡水平的变化以及迁移 战争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 如纺锤型 葫芦型 圣诞树型等 3 地理表格的分析技巧解读表格题 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字 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欲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 切不可被表格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 一般而言 解读表格题 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 要注意以下要点 1 抓主线要素 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 表格题中虽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 但有主次 轻重之分 主线要素往往体现命题意图 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 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研究 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也就是从理性认识上作定性认识 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 大小 多少等规律变化 若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 就必须要整理数据 计算数据 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 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 3 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 相异 相反 相似点 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 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发展思维 4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技巧判读关联图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 搞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 把握图的核心 认真读懂图意 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2 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的知识进行联想 把相 关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 并使其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 判断 3 做这类题时 先把联系最紧密的 自己觉得最好填的先填出来 剩余越少就越好选了 4 解答后进行验证 以确保判断的正确 5 地理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1 地理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分析其分布的一般规律 成因及特点 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 例如 读 世界气候模式图 可以看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 北纬30 40 大陆西岸 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那么只要在南 北纬30 40 大陆西岸的地方都可能会有这种气候的分布 我们应该在世界地图中熟悉一些典型的地区 比如 地中海沿岸 美国西海岸 旧金山 洛杉矶 非洲南端的西海岸 开普敦 澳大利亚的西海岸 珀斯 南美洲的西海岸 圣地亚哥 等 2 地理过程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地理过程模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 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的一般步骤 了解图意 图文转换 从图中获取答题的信息 知识回顾 寻找依据 就是在读图了解图意的基础上 结合题目的要求整理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 紧扣题意 准确答题 6 地理分布图的判读技巧地理分布图在图形系统中所占比例大 类型复杂多样 主要有政治区域图 如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等 自然要素分布图 如世界气候分布图 地形分布图 气温分布图 水系分布图 降水量分布图 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 人类活动分布图 如中国工农业要素分布图 中国铁路分布图 人口分布图等 区域综合图 如南方地区矿产 铁路和城市等多要素分布图等 地理分布图的解读程序如下 1 读图名 图下可能没有分布图的名称 但往往题干部分会加以说明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 从中提取已知条件 2 读图例 一般的分布图中都有图例 只有先阅读图例 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读图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新设定的图例 同时将图例信息标注到与题目相关的地方 3 定位置 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一般按照由宏观到微观 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对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图尤为重要 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 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点状地理分布图 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表示分布地点 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 只表示其空间位置 表示类别 用不同图例 如我国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表示数量 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 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 线状地理分布图 线状地理分布图 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 河 流 山脉 洋流 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 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 粗细表示量的大小 读线状地理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 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向 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 3 面状地理分布图 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 气候区 农业地域 工业区等地理事物 表示分布范围 在地图中用 封闭的界线 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 表示类别 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 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 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 表示数量 常用散点法 点数多少 等值线法 读面状地理分布图 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2009 江苏地理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甲 图乙回答 1 2 题 甲 乙 1 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 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d 劳动力成本下降 2 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第 1 题 从图中看出 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逐渐减少 必将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 而少年儿童人数的减少 将加速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第 2 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人口年龄结构也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化 答案 1 b 2 d 1 地球公转示意图绘图内容 二分二至日 太阳位置 近远日点 公转方向 自转方向 特别注意 1 太阳位置与近 远日点的关系 2 太阳位置与地球上太阳直射半球的关系 3 地球南北极与公转方向的关系 2 黄赤交角示意图特别注意 1 地轴与赤道垂直 2 黄道与赤道的交角为23 26 黄道与地轴交角为66 34 3 黄赤交角的大小等于回归线度数 90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极圈的度数 知识点二地理绘图能力的培养 3 光照图特别注意 1 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 冬 夏至日时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2 晨昏线与地轴 经线 的关系 冬 夏至日时 晨昏线与地轴 或经线 呈23 26 的夹角 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 地轴 重合 3 在光照图转绘时要注意极圈内的极昼 极夜的范围和各条经线的地方时 4 注意不同光照图的绘制 4 热力环流图特别注意 1 首先确定近地面的冷热状况 2 根据冷热确定垂直气流方向 近地面冷 气流下沉 近地面热 气流上升 3 根据气流上升和下沉 判断近地面和高空中的气压高低 气流下沉 近地面为高压 高空为低压 气流上升 近地面为低压 高空为高压 4 空气的水平运动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5 注意海陆 湖陆的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5 等压线图绘图内容 绘制等压线 风向 低压槽 高压脊 冷暖锋等 特别注意 1 在绘制等压线图时要将各点顺次连好 并用平滑线连接起来 2 画风向时 首先判断出高低气压 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然后根据南北半球确定出风向 北半球向右偏转适当的角度 南半球向左偏转适当的角度 3 低压槽位于低气压向外延伸的部分 等压线由低处向高处凸 并且画在最弯曲的部分 如下面图1左图 4 高压脊是高压中心向外延伸的部分 等压线由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凸出 并且画在等压线最弯曲的部分 如图1右图 5 冷暖锋的位置均位于低压槽上 气旋的前方为暖锋 气旋的后方为冷锋 如下图 6 气候图绘图内容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特别注意 1 绘制气温曲线时 要找准点 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2 绘制降水柱状图时要找准数值 7 气压带风带图特别注意 各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 一般情况下 赤道低压带位于0 纬线两侧 30 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 60 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 90 附近为极地高压带 风带介于两气压带之间 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北半球为东北风 南半球为东南风 西风带与信风带风向相反 北半球西风带为西南风 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 8 扇形比例图特别注意 首先根据提供的资料算出各部分的比例 然后一般按由大到小逐步画出 也可例外 在画之前可将圆根据需要分成四等份或八等份等等 以便准确绘出各部分的比例 9 等高线图和地形剖面图绘制内容 画出河谷 分水岭 标出水库坝址的位置 绘制地形剖面图 特别注意 1 画集水区域 沿山脊线与鞍部画 若集水区域为一盆地且修建水库的话 则集水区域为这一水库的最大集水范围 2 画脊线与槽线 在等高线最弯曲处 若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 可画上脊线 若等高线由低处指向高处 可画上槽线 3 画示坡线 在等高线上由地势高处向低处画一短线即可 4 画地形剖面图 作用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情况 制图基础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 画图步骤 第一步 先量出剖面线的长度 并在地形图下方画一根长度与剖面线相等的线 x轴方向 第二步 根据水平比例尺 合理确定垂直比例尺 一般垂直比例尺为水平比例尺的5 20倍 第三步 根据垂直比例尺画出适当的双y轴高度 并标上海拔高度 等高线值 第四步 量出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及其相互位置 第五步 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 根据各交点的海拔高度在剖面图上相应的位置上画一个点 第六步 把各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在曲线内画上阴影以示剖面起伏情况 第七步 在剖面图的下方 标上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5月5日 阳光灿烂 东南风3 4级 小明和小畅相约到 媚尼风景区 去旅游 材料二 媚尼风景区 略图 1 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 这座古寺是 填数码 2 乘船游览尼湖风光 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 均直线航行 理由是什么 3 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 漂流探险 的乐趣 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 漂流 可能有的特点吗 4 c处的海拔高度为米以上 5 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 如图 水坝建成后 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6 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 想去登山项c 想知道两地的温差 能帮忙计算吗 写出温度范围 解析第 1 题 结合图示指向标 位于尼湖之南的古寺为 古寺 第 2 题 该日吹东南风 从a到b顺风航行 速度较快 第 3 题 a b两支流落差大小的差异导致漂流效果的不同 第 4 题 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判定c处海拔高度 第 5 题 d处修建大坝后 由于 古寺海拔较低可能被淹没 第 6 题 由于c地海拔h的大小范围为900 h 1000 米 与 古寺相差高度h的范围为800 h 900 米 之间 由于每相差 100米 温度相差0 6 故而可知两地温差范围t为4 8 t 5 4 答案 1 2 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 从a到b是顺风航行 3 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 说明河流的落差大 水流急 漂流时速度快 更加惊险刺激 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 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 水流平缓一些 漂流时速度慢一些 4 900 5 6 大于4 8 小于5 4 1 地图的计算 1 比例尺的计算 依据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在比例尺计算过程中 要将实地距离单位千米或米换算成厘米 求实地距离则要把得出的厘米换算成千米或米 方法 第一步 先求出该图要表示的实地距离 第二步 量出图上距离 第三步 根据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 知识点三地理计算能力的培养 依据比例尺公式还可以进行实地距离或图上距离的计算 图幅的变化与比例尺的变化的关系是比例尺放大2倍 图幅扩大4倍 2 地面高度的计算 依据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数值 或对流层中温度变化规律 高度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0 6 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等高线数值均为海拔 即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 绝对高度 依据两点的海拔可求其相对高度 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高度 等温线表示地形 因不同高度的气温不同 等温线的分布可反映地形特点 并可依据温度变化求出地形相对高度 3 陡崖高度的计算 依据 等高线地形图 方法 崖顶部海拔高度的计算 a h a d 崖底部海拔高度的计算 b d h b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n 1 d h n 1 d 其中n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表示等高距 a表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 b表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4 坡度大小的计算 依据 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及比例尺 方法 坡度 如 读等高线示意图 若该图的比例尺是1 50000 则b c之间的坡度是 b a 1 5b 2 5c 3 5d 4 5b 计算时 算出b c两点的相对高度和b c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 找出坡度的三角形对应关系 算出坡度的正切值 由图可知 b 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即30000厘米 图上距离 投影到平面上的距离 约是1 5厘米 b c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1 5 50000厘米 即图中坡角的邻边长为 1 5 50000厘米 对边长 即两点的相对高度 是30000厘米 可得出答案为2 5 注意 不能将图中b c的图上距离看成b c之间斜坡的图上距离 5 地球表面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计算 依据 地球大圆的每1 的弧长约为111千米 通过球心的截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叫地球的大圆 方法 同一条经线上两点的实地距离 两点纬度差 111千米 赤道上两点的实地距离 两点经度差 111千米 其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间距 两点经度差 111cos 为纬度 如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昆仑站 80 25 s 77 06 e 在2009年1月底建成 昆仑站至南极点的距离约为 c a 600千米b 999千米 c 1050千米d 1500千米昆仑站的纬度是80 25 s 与南极点相差9 35 地球上任意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 距离约为111千米 则昆仑站与南极点的距离为111 9 35 1060千米 与c项最接近 2 有关地球与地球运动的计算 1 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 依据 两地经度相差15 地方时就相差1小时 东加西减 方法 已知经度求时区 时区数 经度 15 按四舍五入法取整数 东经为东时区 西经为西时区 已知某地地方时 求另一地方时 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经度差 15 时 所求地在已知地以东用 反之用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区差 东 西 时区差 甲时区数 乙时区数 同时区加 异时区减 已知两地地方时及一地经度 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 已知经度 地方时差 4分 1 两地同为东经且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用 两地同为西经且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用 如一地为东经 一地为西经需讨论计算 已知某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 求该地经度 所求经度 120 e 北京时间 12时 4分 1 已知日出或日落的北京时间及昼长 求经度 先求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 日出 昼长 2 日落 昼长 2 再根据 中公式计算 2 两个日期范围比的计算 此类问题有两种情况 一是已知某地的时间求全球的日期范围 二是已知全球的日期范围求某地的时间 一般方法 关键是确定两条日期分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日界线 理论上是180 经线 和0时经线 方法 向东跨过180 经线日期减一天 向东跨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 新的一天 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到180 经线之间的范围 旧的一天 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西到180 经线之间的范围 特殊方法 一般题目不必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南 北半球 和具体的经线 可直接运用新的一天跨过的时区数等于180 经线地方时数这一规律解题 若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日期范围 可先运用时间的换算方法 求出180 经线的地方时 再运用 规律 得出 新的一天 与 旧的一天 的日期范围 即新一天 旧一天 15 n 180 15 n n为180 经线上的地方时 若已知全球的日期范围求某地的地方时 也可以运用 新的一天跨过的时区数等于180 经线的地方时数 这一规律 首先得出180 经线的地方时数 进而运用时间问题的换算方法求出某地的地方时 3 昼夜长短的计算 依据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 方法一 昼 夜 长 昼 夜 弧所跨经度 15 小时 方法二 昼长 日落地方时 日出地方时 12时 日出时刻 2 日落时刻 12时 2 方法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点 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4 日出 日落时刻的计算 依据昼长公式可得 日出 12时 昼长 2 日落 12时 昼长 2 晨线上各点均为日出 昏线上各点均为日落 赤道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 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5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依据 所求地与直射点纬度相差多少度 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即h 90 纬度差 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点的纬度之差 方法 第一步 计算纬度差 第二步 利用图解法或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右图 某地水平地面上垂直立一h高的竹竿 竿影长l 则此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tanh 6 对跖点的计算 依据 地面上某点通过地心的延长线与地球表面交会的另一点 即为对 跖点 计算的方法是对跖点的纬度数不变 但南北纬正好相反 对跖点的经度数之和为180 而东西经相反 7 地球自转与公转线速度的计算 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快 为1670千米 小时 在南北纬60 处 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任意纬度的线速度 1670cos 千米 小时 为纬度 地球公转平均角速度1 天 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 秒 在远日点 7月初 较慢 在近日点 1月初 较快 故从春分到秋分的时间约为186天 从秋分到春分的时间约为179天 3 关于大气温度的计算依据 1 对流层温度的变化规律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每升高100米 温度下降0 6 2 逆温现象 当对流层中温度的垂直递减率小于0 6 100米时的现象叫逆温现象 对流层辐射逆温的全过程为发生 发展 消亡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 大气逆辐射减弱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变小 地面很快冷却 贴近地面的大气层随之降温 方法 假设近地面空气的温度为t0 上升到高空 h时的理论温度为t t t0 0 6h 100 h处的实际温度为ts 当ts t时 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 即出现逆温现象 当地面进一步冷却 逆温层逐渐向上扩展 厚度加大 日出前 黎明时 达最强 即逆温层厚度最大 日出后 随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地面很快升温 大气温度也随之升高 逆温层向上不断收缩 逐渐变薄 当对流层任意高度上气温ts t时 逆温层消失 逆温现象结束 所以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4 有关人口的计算 1 人口密度 该地区人口总数 总面积 2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3 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迁移率 迁出为负 迁入为正 4 资源 产值等人均占有量 总量 人口总数 5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总数 人口总数 6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 地区总人口 100 7 人口性别比 100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即 男 女 x 100 5 各种构成比例的计算主要有人口就业比例的计算 农业产值的计算以及工业产值的构成 能源消费的构成 出口贸易的构成的计算等等 这些计算内容大都以各种统计图表的形式出现 需要对图表进行分析 归纳和总结 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计算 如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 回答下题 该地区10年内森林覆盖率下降的百分比和耕地面积增加的百分比分别是 b a 9 30 3 b 9 43 5 c 13 9 30 3 d 13 9 43 5 将两年的森林覆盖率相减即得出下降了9 耕地面积增加的百分比 1995年的耕地面积 1985年的耕地面积 1985年的耕地面积 100 478 333 333 100 43 5 2009 宁夏文综 南极中山站 69 22 24 s 76 22 40 e 时间 区时 2009年2月2日9时25分 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 25 01 s 77 06 58 e 正式开站 据此完成 1 3 题 1 昆仑站正式开站时 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 5时25分b 6时25分c 12时25分d 13时25分 2 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 820千米b 1020千米 c 1220千米d 1420千米 3 与中山站相比 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 年降雪量较大b 气压较高 c 年太阳辐射较强d 年均风力较小 解析第 1 题 根据经度位置可知 昆仑站位于东5区 而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比东5区的时间早3个小时 故昆仑站正式开站时 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 第 2 题 昆仑站与中山站大致位于相同经度地区 而纬度大致相差11 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 距离相差111千米可以估算出两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220千米 第 3 题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与中山站相比 昆仑站纬度高 地势高 因此 昆仑站年降雪量应较少 气压更低 年太阳辐射也较弱 答案 1 c 2 c 3 d 示例1 2009 上海地理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协调人地关系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图表回答问题 考向一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与应用 苏州 徐州1990年 2006年耕地年递减率变化 耕地年递减率为上年年底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年底耕地面积与上年年底耕地面积的比值的百分数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 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1 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2 读图比较1999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 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 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 比较两地 gdp 和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 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4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就两地 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提出合理建议 对苏州的建议 对徐州的建议 答案 1 2 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均呈减少的趋势 苏州耕地面积减少快 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3 苏州和徐州gdp都呈上升趋势 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 苏州和徐州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 均在下降 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4 苏州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努力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徐州地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 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的发展 解析 1 本题结合两城市的位置差异 淮河南北 不难得出结论 2 图中曲线表示耕地年递减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据此总结两曲线所体现的内涵差异 3 考查表格数据的获取与整合 从共同性 差异性两个角度展开 主要从变化特征上进行比较 4 现状决定方向 区域实际决定发展战略 本题中的区域实际主要包括耕地 gdp 人均gdp等 示例2下面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 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向二有关地球运动的绘图与计算能力培养 1 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约占全球经度的 a 一半b 三分之二c 三分之一d 四分之一 2 等太阳高度线c的数值是 d点的经纬度位置为 3 图中a b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千米 4 此图表示的日期 南京 32 n 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 在图示中画出位于东半球且昼夜相等的点 b 70 70 n 120 e 7700 或7770 78 解析本题图为等太阳高度线与经纬网叠加图 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计算与绘图能力 据图可知b点为直射点 最外圈大圆为晨昏圈 故北纬70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bd所在经线为120 e 且为正午12时 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的经度范围为60 w向东到180 约占全球经度的三分之二 d的纬度为此刻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 与直射点纬度互余 球面之间的距离ba等于bn bn间的纬度差为70 故距离约为70 110 111 千米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 该日昼夜相等的点在赤道上且位于30 e向东到160 e之间 方法技巧在理解太阳高度的相关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并非正午太阳高度 2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度 也是正午太阳高度 3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 某一时刻 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示例1索马里自1991年以来一直战乱不断 其沿海地区更是因海盗活动猖獗被国际海事局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 结合下面图片 回答问题 1 在图甲中 a 处直线上添加箭头 表示7月份海域的洋流方向 并分析该洋流的性质和成因 2 图甲中 b 处的气候类型为 其同纬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为 导致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 根据图乙提供的信息 结合我国资源与能源状况 分析我国派军舰护航和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必要性 4 根据图丙提供的信息 简要概括索马里所在区域的经济特征 答案 1 箭头指向东北 原因 受西南季风影响 北印度洋夏季表层洋流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泛补充表层海水 形成补偿流 性质 寒流 原因 底层海水上泛 使该海域的表层水温偏低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地势 3 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我国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很高 西亚与北非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进口地区 南部非洲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进口地区 索马里海域是我国与欧盟 中东 非洲发展贸易往来的最便捷通道 海运是当今世界上贸易往来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派遣军舰护航和打击海盗 对 维护我国正常的贸易往来 保证能源 资源的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 本区在经济和贸易中 以出口矿产资源或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是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区 方法点拨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包括两方面 一是能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 分布和发展变化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二是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通过比较 判断 分析 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第 1 题 紧密结合时间 7月份 和 洋流性质和成因 回答 索马里海域大 部分地区位于北印度洋上 夏季北印度洋为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季风洋流 根据季风洋流的成因 对比教材上熟悉的 秘鲁寒流 即可顺利得出由南向北流经索马里海域的洋流的性质及其成因 第 2 题 对于气候类型的判断必须把握 同纬度大陆西岸 的信息 第 3 题 要紧密依据 我国资源状况 和 必要性 的信息回答 通过图乙得出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再根据题目要求迁移我国资源与能源的供求状况 可以得出索马里海域航运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结论 第 4 题 在阐释索马里区域特征时要紧密依据图丙中提供的信息 简要概括 出该区域的 经济特征 易错点 不理解逆温产生的原因及气温计算依据示例2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 读 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 100米 时空变化图 回答 1 2 题 1 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 9时 17时b 18时 次日8时 c 17时 次日9时d 19时 次日6时 2 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 100米b 200米c 400米d 500米 b c 错因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能正确理解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含义 不能对图中不同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是不理解对流运动发生的条件 三是读图能力较差 不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题干做出判断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含义可知图中数值为正值表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 而为负值则表示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不降反升 零表示气温没有变化 可见在18时 次日8时出现逆温现象 大气的对流运动受到抑制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出现逆温的最大高度约为400米 纠错感悟大气增温主要是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因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一般情况下随海拔的升高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减少 因而气温降低 但有的时候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如地形 大气运动等 会出现逆温现象 也就是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不再降低 逆温按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地面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 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 与地面接近的大气层冷却降温快速 而上层空气冷却降温缓慢 因此产生逆温 现象 二是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时 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 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最大 气温降低快速 上层降温缓慢 从而形成逆温 三是锋面逆温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 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 冷气团在下 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形成逆温 逆温的存在抑制了大气的对流运动 使近地面的污染物不易扩散 容易造成大气污染 一 选择题 2009 东北三校联考 下图为 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 读图完成1 3题 1 如图所示 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月份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 2 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 a 洪水b 风暴潮c 调水调沙d 水土流失3 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 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河床变深b 含沙量变小c 河口后退d 扩大灌溉面积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统计柱状图的判读与应用 由图示可明显看出7月份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 这是黄河调水调沙造成的结果 由于径流量异常增大 侵蚀作用增强 河床变深 答案1 c2 c3 a 原创题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 我国返乡民工达2200多万人 结合产业模式图 回答4 6题 4 返乡民工主要集中的产业模式是 a b c d 5 下列产业中最适宜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是 a 房产建筑业b 家电维修业 c 广告业d 餐饮服务业6 金融风暴期间 物价普遍下降 但两会期间 我国煤电价格人为调高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市场需求b 节约资源c 与国际接轨d 淘汰中小企业 d d b 解析民工一般技术素质较低 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 返乡自主创业 道理与上题相同 煤电价格上调主要是唤起人们的能源意识 节约能源 有农业专家预言 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 马来西亚总理2008年4月19日宣布 计划扩大水稻种植区 增加水稻产量 以应对粮价上涨造成的粮食安全危机 据此回答7 9题 7 下列选项中 与亚洲水稻种植业面临危机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8 影响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国家政策b 高温多雨的气候 c 便利的水陆交通d 国际市场需求 9 读上图 如果a b 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 生产资料投入和科学技术投入 下列各点最能代表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的是 a b c d 解析第7题 亚洲水稻种植业面临危机与耕地面积的减少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业科技水平低有关 a b d三个选项分别表示了这些原因 第8题 气候是影响水稻种植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