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3分)1. (5分)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当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 .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 .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 . 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D .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2. (2分)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 . 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 . 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 .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3. (2分)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A .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 .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只有内能的转移4. (2分)物体的温度在0时,分子( )A . 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 一部分分子开始停止运动C . 可能运动也可能不运动,要看哪种物质D . 不运动5. (2分)质量、初温相同的铜球和铅球(c钢c铅),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将它们放在一起,不计热损失,则( ) A . 两球之间不发生热传递B . 热传递的方向是铜球到铅球C . 热传速的方向是铅球到铜球D . 无法判断6.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 .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 . 在空调房间里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7. (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 .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 . 炒菜时油烟上升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8. (2分)初温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4: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 . 4:1B . 1:4C . 2:9D . 9:29.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 .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同D . 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10. (2分)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 .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D . 物体克服摩擦做功,内能会减小二、 填空题 (共7题;共7分)11. (1分)如图所示是嫦娥4号的中继卫星“鹊桥”由长征4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火箭中的燃料燃烧时,燃气推动火箭和卫星上升,卫星的机械能会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火箭外壳的温度会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鹊桥”最终在距地球约45万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由此可知,从地球上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经过_秒后就会被“鹊桥”接收到。 12. (1分)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交替进行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是_联的若把1.5kg的清水放入豆浆机中,从25加热到85,水吸收的热量是_J,在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能c水=4.2103J/(kg) 13. (1分)星期天小星帮妈妈包馄饨。拌馅时闻到了阵阵香味,这是_现象,煮馄饨时,馄饨的内能_(填“增大”“减小”),水面上漂着油花,这是因为油的_比水小。 14. (1分)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说明通过做功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甲中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图乙中用打气筒向瓶内充气,空气推动瓶塞跳起,瓶内空气的内能_(选填“增大”或“减小”),我们会看见瓶内出现_,这是瓶内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说明瓶内气体温度_。 15. (1分)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16. (1分)2017年5月,“蓝鲸一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即将交付使用的“蓝鲸二号”最大钻井深度比“蓝鲸一号”增加10米,则钻头承受的压强增加_帕,每平方米面积增加的压力为_牛(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可燃冰通常出现在深海海底以下数百至一千多米的沉积层内,据推测可能是地层断裂导致气体逸出,上升的气流与海洋深处的冷水接触而形成。基于以上信息可知,影响可燃冰形成的因素可能是气源、_和_。17. (1分)汽油机的顶部有_(火花塞/喷油嘴),除了做功冲程外,其它冲程是靠飞轮的_来完成的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4分)18. (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的关系(物体A、B质量不变)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选填“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来反映的 (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通过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5)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_(6)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_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 19. (2分)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下: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水300203012煤油30020306(1)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的不同;也_(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吸收的热量多,表明_的吸热能力大(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升高的温度更高(4)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叫_法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1分)20. (6分)使20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来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水的比热熔4.2103J/(kg). 21. (15分)小明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0kg。液化气的热值取5107J/kg。 (1)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2)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 (3)小明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以把多少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c水4.2103J/(kg)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3分)1-1、2-1、3-1、4-1、5-1、6-1、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