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人民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人民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人民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人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解析】所加官员成为皇帝的亲信,汉武帝通过他们“讲议朝政,奉诏治事”,形成新的“中朝”决策机构,以制衡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汉朝史实明显不符,排除。【答案】a2(2016临沂质检)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解析】隋唐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审议和执行,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决策失误,故选a项。 【答案】a3(2016济南模拟)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解析】图示是汉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它是在吸收秦朝郡县制基础上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封国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封国中王国独立,容易与中央形成对抗,故c项正确;郡国中王国独立性较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4(2016广州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解析】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制是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b、c项错误;唐代“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科举制,“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并且两种制度对中国传统政治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 【答案】d5(2016湖南联考)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意味着()a宰相行政效率不断提高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c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加强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题目涉及中书、枢密院和三司之间的分权,这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故选b。【答案】b6(2016武汉质检)“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该材料可证实的史实有()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元朝在全国共分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元朝的行省设置和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题干并未说明元朝设置行省的数量,且初置的是江淮行省,后才改名为江浙行省,不可证实,故选c项。【答案】c7(2016深圳模拟)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解析】解读题意,在地方设立行省,维持复杂的局势,大量任命官员,使行省有诸侯的形制却没有诸侯的权力,故b项正确;题中没有涉及选官,故a项错误;行省不局限于边疆,钳制边疆地区片面,故c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减少财政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b8(2016揭阳测试)“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首先判断,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然后依据所学知识,这种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最后由材料得出,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民已困”却仍旧“不已”,由此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答案】c9(2016襄樊模拟)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唐宋时期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威胁到皇权,因此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故c项正确;唐宋时期实行的仍然是专制政体,故a项错误;宰相参与讨论军国大事,皇帝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6湖北联考)元史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解析】由“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且拥有较大的权力;“与都省为表里”,说明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必须接受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d项错误;由行省“统郡县”可知其并没有否定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故c项错误。【答案】b11. (2016湖北联考)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的转变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解析】“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是启创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a项错误;从梁启超的论述可以看出,“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实现了血缘国家向地域国家的转变,故b项错误;“汉朝的革命”主要是实行察举制,实现了选贤任能,改变了汉以前的世卿世禄制,故c项正确;实现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的是秦朝,故d项错误。【答案】c12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解析】题干主旨是科举制度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表现就是打破专制特权,实行民主政治,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近代社会特有的价值取向,排除。【答案】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6哈尔滨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太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获取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及分析教育与选官的联系;第二小问实则比较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两种选官制度的共同点,可从选拔方式、目的和特点等方面分析比较。第(2)问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二信息从科举制的作用、选拔方式和发展状况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信息中综合概括。【答案】(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相同: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4(2016南通模拟)中央集权制是国家政体的一种形式,它规定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特殊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意为民故秦得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东汉)荀悦前汉纪孝惠皇帝纪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然诸侯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材料三行省有政令则布于天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明)宋濂元史百官志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秦朝“暴虐天下”的制度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为“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在地方制度上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容易“害身丧国”的根源。(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行省的主要职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节制行省权力的。(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行政体制”建设的认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问,第一小问,通过解读材料,材料一中省略号前后显然是因果关系,应抓住关键信息“郡县”;第二小问,联系秦的统一等史实回答。第(2)问,汉初的“创新”是“郡国并行制”;和郡县制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