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十) 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北京东城期中)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a.b.c. d.解析:选b魏源的“长技”指西方的自然科学,陈独秀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故正确;魏源的“长技”属于器物层面,故错误;“制夷”体现了反侵略,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故正确;两者思想均来自于西方,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2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解析:选b在1895年4月以后,之所以“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是因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引发了国人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考,开始意识到不能只学习技术,更要学习制度,故b项正确。3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指的是()a.经济近代化 b.政治民主化c.军事科技化 d.文化大众化解析:选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应是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西方制度,即由洋务运动变为维新变法,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故b项正确。4(2016河南中原名校摸底)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这是因为此书()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解析:选b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认为几千年以来人们信奉的儒家思想不是孔子开始提出的思想,是后世不断修订的,并没有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相反地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动摇了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也就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故b项正确。5(2016湖北联考)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a.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解析:选a“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说明a项正确;“今日立宪之声”,反映了社会舆论,但不等于“立宪运动”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立宪运动是改革,故c项错误;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的标志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故d项错误。6“但是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因为那仍然是中国统治阶级信仰的命根子。”(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这可以用来诠释()a.抵抗派的师夷制夷思想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d.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解析:选c康有为维新变法的思想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维新变法的思想,故c项正确。7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解析:选b材料中的所述人物“多变”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是中国社会剧烈变迁在思想领域的反映。8“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严复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a.救亡图存 b.实现民主c.发展经济 d.解放思想解析:选a材料中“祛异族之侵横斯真刻不容缓之事”说明中国当时由于列强入侵,面临被瓜分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救亡图存,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9(2016武汉调研)严复在1913年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实际表达了()a.对物质文明的崇拜 b.对“国性民质”的质疑c.对西学的全盘否定 d.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肯定解析:选d“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说明严复对物质文明持批判态度,故a项错误;“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说明严复认为“国性民质”十分重要,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表现出严复对西学全盘否定,故c项错误;“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体现出了严复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肯定,故d项正确。10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培、陈汉章、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者。他们政见不同,在学术上也各抒己见。这一现象()a.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b.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c.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解析:选c当时北大的教员中,既有革新营垒又有旧派学者,这体现了蔡元培提倡并实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11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a.语言发展的规律性b.传统文化的传承性c.中华文明的完整性 d.中西文化的关联性解析:选b从“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可知,林纾强调欧洲文艺复兴也没有将他们的“古文”拉丁文废除,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以古代汉语为载体的,要学习、研究、继承古代文化,也不能废除古代汉语文言文,也就是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性,b项符合题意。12“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解析:选d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且逐渐占据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相对于传统的资产阶级思想宣传,由此开始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可以看作是一场突破,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13(2016黄石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总理衙门大臣奕等就批驳那种“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者”是“不识时务”。奏折说:“西洋各国,雄长海邦,各不相下者无论矣。若夫日本,蕞尔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中国犯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于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重儒学轻艺事,文武两途,舍章句弓马未由进身”。读书人穷读四书五经,与实用技术“隔膜太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仿西法”,重视学习、研究技艺,激励掌握技艺的人才。京师同文馆聘请英、法、俄、德四国教师,分馆教授英语、法语、俄语、德语。后来增设的算学馆、格致馆,教授的西学课程有各国地图、史略、机器、万国公法、富国策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创办初期,曾国藩聘请英国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三人专译“有俾制造书”,译出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等。以后,该局陆续访购西书数十种,厚聘“西士”,选派局员,相与口述笔译。其中,有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等。至光绪元年(1875年),计译出40余种,刊印24种。摘编自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意义和相关历史背景。(1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思想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批驳那种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者是不识时务”“重儒学轻艺事改变这种状况”“请英、法、俄、德四国教师,分馆教授西学课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聘请英国人专译有俾制造书,译出西书数十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根据“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并结合所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学习西方程度的深入,推动思想解放,有利于维新变法等方面归纳。答案:(1)意义:突破了“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的传统对外观念,迈出向西方学习重要步伐;批判重儒轻艺的传统技艺观,提倡经世致用,推动思想近代化;通过新式学堂、聘请外教、派遣留学生等方式培养大量新式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组织编译外文书籍,进一步引进和传播西学;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筹划了近代海防,推动军事的近代化。背景:传统华夷观念和技艺观念严重束缚着国人的思想;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西方列强侵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2)进步: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意义:有助于向西方学习的深化,促进思想启蒙;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14(2016永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洋军阀统治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北洋军阀曾是历史书中的白脸奸臣,但随着如今民智渐开,重新引发民间的热议。在军阀二字的掩盖下,隐藏着一颗颗“爱国”“自强”“尊师”“西化”的心。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有:(1)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较快;(2)思想文化比较繁荣;(3)爱国运动如火如荼等。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两个突出特点进行简要论述。(16分)解析:根据材料中列举的突出特点,选择典型史实论证,史论结合,如特点(1)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较快,可选择民族工业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进行论述,特点(2)思想文化比较繁荣,可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史实进行论述,特点(3)爱国运动如火如荼,可结合五四运动的史实进行论述。答案:(1)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较快。由于中华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售票员个人工作总结例文(四篇)
- 南京工大规划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维修电工比武试题及答案
- 仓储服务合同的法律责任
- 昆明历史试卷高三及答案
- 银行技能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短波通信中级题库及答案
- 口腔科拔牙后护理细则
- 2025年高级保洁考试题目及答案
- 眼科青光眼手术后眼部护理规范
- 2024年职业技能:NACE调整涂装检查员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发展
- 韭菜栽培技术课件
- 美导下店标准化流程
- 生产保密配方管理办法
- 草莓授粉培训课件图片
-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范本
- 阴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GB/T 2820.5-2025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5部分:发电机组
- 书法机构印章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