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三讲a卷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时间:45min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1(2016西安测试)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缺镁培养液培养的番茄幼苗对红光的吸收减少b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co2的总量等于固定的co2的总量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d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答案b解析镁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元素,缺镁则叶绿素的量减少,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正确;在适宜光照下,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用于光合作用,故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小于固定二氧化碳的总量,b错误;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和物质,故再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c正确;光照条件下,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其光反应阶段合成atp,故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d正确。2(2016许昌测试)鲁宾卡门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h2o还是co2。其实验思路是设法将h2o和co2中的氧区分开来研究。下列实验中与这个实验的思路相似的有()验证镁离子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两种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达尔文研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a2个b3个 c4个 d5个答案b解析根据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可知,伞藻的形态结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去侵染细菌,单独研究它们的作用;达尔文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或尖端下面一段来研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因此与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h2o还是co2的实验思路相似的实验有3个。3(2015武汉测试)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目的是避免色素扩散进入层析液中c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快,故叶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实验中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会扩散进入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则绿光强度基本不变;光合作用需要多种色素的参与,且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多种酶的参与,因此仅仅有叶绿素,光合作用是无法进行的。4(2016株洲模拟)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o2,表示co2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只有d增加光照强度,c3的含量将减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识图析图方面的能力。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光反应,这一阶段中产生h(即nadph)、atp和氧气,因此,表示氧气,表示暗反应中与c5反应的co2;co2先与c5反应生成c3,然后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参与下被还原成(ch2o);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则在暗反应中有更多的c3被还原,故增加光照强度,c3含量减少。5(原创题)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下图表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h)b停止光照,叶绿体中atp和nadph含量下降c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到基质d植物在暗处可大量合成(ch2o)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在暗处植物不能大量合成(ch2o)。6(2016潍坊质检)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有两种: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如下图),基质类囊体能将单个基粒类囊体连接起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于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类囊体上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基粒类囊体上d在类囊体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h2o的光解在两种类囊体上都能发生,因为其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co2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7(2016宁德质检)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正确的是()试管叶绿体结构光照c18o2atp、h五碳化合物甲类囊体乙基质丙基质丁基质和类囊体注:表中的“”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a甲试管可得到18o2b乙试管可得到三碳化合物c丙试管可得到葡萄糖和淀粉d丁试管可得到乳糖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源于水的光解,甲试管中没有h18o2,所以没有18o2;乙试管中有c18o2和五碳化合物,可得到三碳化合物;丙试管不含atp、h,所以得不到葡萄糖和淀粉;乳糖是动物细胞内合成的二糖。8(2015安徽卷,2)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答案c解析由图解可知,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参与c3的还原,而不参与co2的固定,a项、b项错误;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一部分合成了(ch2o),另一部分又形成了c5,c项正确;光照强度变弱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故短时间内c5含量会降低,d项错误。9(2015上海卷,21)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 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答案b解析色素提取过程中,研磨速度慢会影响色素的提取,加入石英砂目的是使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a项不符合题意。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不加碳酸钙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导致提取液颜色偏黄绿色,b符合题意。脱脂棉过滤彻底不会出现混浊现象,主要影响的不是提取液的颜色,c不符合题意。而一次加入无水乙醇过多时提取的滤液中色素会偏少,整体颜色变浅,d不符合题意。10(2016宁波模拟)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稳定时,atp与adp的转化也相对稳定;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使c3骤减,atp因失去作用对象而终止水解,此时的光反应继续利用adp合成atp。当adp和nadp耗尽后,光反应也停止,不再产生o2。11(2015福建卷,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指反应过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b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确;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过程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12.(2016广州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选项组别滤纸条编号判断依据a绿叶组甲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较宽b嫩黄叶组甲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较宽c绿叶组乙上起的第一和第二条带较窄d嫩黄叶组乙上起的第一和第二条带较窄答案a解析绿叶较嫩黄叶含有更多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滤纸条上,上起的第三和第四条带分别代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绿叶组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代表的两条色素带更宽。13(2016泰安测试)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结构a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体中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答案d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o2首先和c5结合生成c3,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c3的生成量减少,而其消耗量不变,因此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减少。二、非选择题(共35分)14(11分)(2015新课标卷,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1)高于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光照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atp和h(或者atp和还原型辅酶)解析(1)因为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c组光照黑暗交替处理,同时时间相等,d组全为光照,所以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由此说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即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对比a、b、c三组实验,在总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也增加。究其根本原因是光照与黑暗的交替频率越高,光下产生的还原型辅酶和atp越能及时利用并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15(12分)(2016厦门质检)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它由_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4)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答案(1)h水在光下分解用于c3的还原(2)太阳光能(ch2o)(3)c3co2与c5结合形成c3和c3不能被还原(4)c5c5与co2结合形成c3,且c3不能被还原为c5解析(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h和atp,由此可确定a是h,h是由水光解后经一系列过程产生的,其作用主要是用于c3的还原。(2)光反应中,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等化合物中,14co2的同化途径为14co214c3(14ch2o)。(3)、(4)题干中已说明曲线a、b表示c3和c5的含量变化,光照停止后,光反应停止,h和atp减少,c3的还原减弱直至停止,而co2的固定仍在进行,因此c3含量相对升高,c5含量相对下降,即a表示c3,b表示c5。16(12分)(2016南通模拟)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分析回答:(1)提取色素时为了研磨充分应加入_,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_,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3)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分别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_光区域。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 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_。(4)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置换。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_的颜色相似,呈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_。答案(1)二氧化硅(sio2)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快,反之则慢(2)橙黄色、黄色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3)红叶绿素不稳定,在强光下易分解(4)碳酸钙(caco3)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解析(1)在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时要在研钵中加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高,扩散速度快;溶解度低,扩散速度慢。(2)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据图可知,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橙黄色、黄色;根据实验流程图可知,韭黄和韭菜的区别是生长过程中是否有光照,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韭黄的色素带缺少叶绿素,故可推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3)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的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红光区域;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 h后,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叶绿素不稳定,在强光下易分解。(4)叶绿素能被酸性物质破坏,所以加入5%hcl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碳酸钙的颜色相似。通过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可推测,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b卷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时间:45min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6济南模拟)下列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b图中y因素可表示温度c图中b点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同d图中z因素可表示co2浓度大小答案c解析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小。2(2016株洲测试)下图是某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导致甲图b点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叶绿素量有限b土壤溶液中镁离子增加,甲图中b点右移c随着叶芽萌发、张开,乙图ob距离可延长d落叶植物由夏季到秋季,dc距离将缩短答案c解析甲图b点的含义是co2饱和点,b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co2,而是co2以外的因素,如温度、叶绿素量有限等,a正确;镁离子是合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离子,土壤溶液中镁离子增加,合成叶绿素增多,从而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甲图中b点右移,b正确;乙图中的b点的含义是co2补偿点,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随着叶芽萌发、张开,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呼吸作用也增加,乙图ob距离变化不确定,c错误;落叶植物由夏季到秋季,温度降低,色素减少,光合作用减弱,dc距离将缩短,d正确。3(2016西安质检)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与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相同c图2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光饱和点的变化d图3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答案b解析题图中co2的吸收速率指的是净光合速率,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应该是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与15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由于呼吸速率不同,故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也不相同。4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答案d解析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和对光合作用曲线分析的能力。图中,a点为甲乙植株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傍晚(图中18:00点)时的点,此前的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进行有机物的净积累,此后细胞呼吸将大于细胞光合作用,出现有机物净消耗,b错误;曲线bc段下降,是因为光照过强,蒸腾作用旺盛,导致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而de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c错误。5(2016九江模拟)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将图甲(a表示叶片、b表示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根据实验要求应该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bx中该元素转化为三碳化合物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乙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大答案b解析检测光合产物的运输途径,应标记c元素;c元素转化为三碳化合物的途径为卡尔文循环;t1表示叶片中标记的光合产物全部运输到茎或果实内,此时光合作用并没有停止;呼吸作用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适当升高温度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s1、s2的值均变小。6(原创题)某研究小组在水肥充足条件下,观测了玉米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15:00b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12:00c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阻抗d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co2浓度答案c解析由甲图可知,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12:00;由乙图可知,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15:00;该图中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7(2015重庆,4)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a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答案b解析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从外界吸收氧气,并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增大、减小,故a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不能满足线粒体的需求,细胞还需从外界吸收氧气而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导致、增大、减小,故b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和消耗的二氧化碳量恰好分别与线粒体消耗的氧气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故、不变,c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一部分被线粒体利用外,其余的则释放到细胞外,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全部被叶绿体利用,故减小、增大,d正确。 8(2016安庆质检)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对于甲植物而言,a点时co2净吸收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在a点之前,甲植物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大,a点将左移;co2浓度为b时,甲、乙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而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由图可知,甲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乙,故b点时,甲的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乙;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大,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随co2浓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9(2016济宁模拟)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在光照下和黑暗中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h)的影响情况。已知除了温度变化之外,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照强度等)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曲线,无法确定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b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光合作用所同化的二氧化碳量c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环境温度超过25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减少答案a解析曲线显示在黑暗中随着温度上升,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增加,没有出现最大值,a项正确;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的二氧化碳量包括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b项错误;图中a点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真正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2倍,c项错误;环境温度超过25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并没有减少,仍在不断积累,d项错误。10(2016泉州质检)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答案b解析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光照强度为a时,氧气增加量为0,此时仍然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产生量。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故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3分)(2015江苏卷,27)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的释放量。(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_,消耗的c5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_;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_。(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答案(1)光照强度、co2浓度o2(2)c3c3(3)h和atp参与光合作用的酶(4)p2光合作用能力强,但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解析(1)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o2的释放量或co2的吸收量来表示,一般选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相同的光照强度、co2浓度下进行测定。(2)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而后c3在h和atp的作用下生成(ch2o)和c5。(3)由图可知,p1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产生更多的h和atp;二是其含有更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4)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由于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较少,最终获得的籽实产量并不高。12(13分)(2016合肥质检)下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其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叶绿体中消耗co2的场所是_。(2)图甲曲线中,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当bec时,可采取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若遇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光最有效。(3)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_移动,b点将向_移动。(4)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的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5)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6)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_。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ba叶绿体基质(2)增大光照强度(增加co2浓度)co2浓度遮光(遮阴)红光或蓝紫(3)下下(4)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5)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co2减少水中co2的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6)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解析b点光反应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叶绿体吸收co2,图甲中a为细胞呼吸释放量,b为光合净吸收量;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适宜的条件下,调整光合速率主要从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两方面考虑;将温度调节到30,光合速率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实验中光照强度为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必须是相等的;改变距离的过程中,光照强度在变化,水中co2的含量也在变化;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实现控制。13(14分)(2015北京卷,31)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 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1)在开始检测后的200 s内,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_,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_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和热能。(2)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在_molm2s1范围内,在300 s时co2_达到2.2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总(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_mol co2m2s1。(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3)从图中还可看出,在转入黑暗条件下100 s以后,叶片的co2释放_,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提示在光下叶片可能存在一个与在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4)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于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_技术进行研究。答案(1)水细胞呼吸atp中的化学能(2)0.20.6释放量2.42.8(3)逐渐减少(4)14c同位素示踪解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而细胞呼吸是把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把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供生命活动利用。(2)分析题图,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在0.20.6 molm2s1范围内,此值为净光合速率。在300 s时co2的释放量达到2.2 molm2s1,该值为呼吸速率,则得出叶片的总(真正)光合速率约为2.2(0.20.6)2.42.8(molm2s1)。(3)转入黑暗条件下100 s以后,也就是在300 s以后,可以看到“点”的重心逐渐上升,也就是说明叶片释放的co2量在逐步减少。(4)探究化学元素的去向,往往采用的是14c同位素示踪技术。c卷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时间:45min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6武汉模拟)如图表示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b点和点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答案d解析在b和点时,该植物吸收co2和释放co2的量相等,即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故a项正确;影响野外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夜间温度有起伏,故de段不是一条直线,b项正确;s2s4代表白天有机物的积累量,s1s3s5代表夜间有机物的消耗量,当s1s3s5s2s4时,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故c项正确;野外环境两昼夜内co2浓度变化非常小,导致s2与s4不同的最可能原因是光照强度,如前一天为阴天,而第二天为晴天,故d项错误。2(2016徐州质检)下列关于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两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是净光合速率为0时的温度b图2中,c点对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c图3中a、b两点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d若呼吸作用的原料全部为葡萄糖,则图1中30时10 h需消耗葡萄糖15 mg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图解的分析、理解。图1中,虚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的是呼吸速率,a错误;图2中c点表示整个植物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但对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b错误;图3中a、b两点都表示co2浓度变化的转折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正确;由图1可知,30时植物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3 mg co2,根据呼吸作用的总反应式可知:6co2c6h12o6,设1 h需消耗葡萄糖x mg,则(644)/3180/x,x2.045 mg/h,则10 h需消耗葡萄糖20.45 mg,d错误。3(2016石家庄质检)下列是四幅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b图乙中如果再提高co2浓度,则b点一定上移c图丙中,温度为t4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d图丁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e代表类胡萝卜素答案d解析图甲中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同,但消耗葡萄糖的量为31,故a错误。若图乙曲线是在co2浓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得的,再提高co2浓度,b点不会上移,故b错误。图丙中,温度为t4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故c错误。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其波长较短,对应曲线e,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对应曲线f,故d正确。4(2016镇江质检)下面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代谢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处于黑暗环境中,该细胞单位时间释放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b细胞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的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细胞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d分析细胞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n2小于m2答案d解析结合图示可知,细胞中仅线粒体中有气体的消耗和生成,故应处在黑暗环境中,此时细胞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可表示呼吸速率;细胞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细胞需要从外界环境吸收co2,并向细胞外释放o2,此时细胞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大于光补偿点,细胞所利用的co2包括呼吸作用产生的n2和从环境中吸收的n1;细胞中,线粒体利用的o2除来自叶绿体外,还要从细胞外吸收,说明此时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o2的净消耗量(吸收量)m2与co2的净生成量n1相等。5(2016常州模拟)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光照强度(klx)o2变化量(mg/h)温度()0510100.53.04.02012.05.0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在5klx光照条件下5 h,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多2.5 mgb在20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 h,黑暗14 h,o2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c在10、10 klx光照4.8 h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2 h,o2变化量为0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答案d解析黑暗中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量代表呼吸速率,光下测定的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是净光合速率,在5 klx光照条件下5 h,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3.5517.5(mg),2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3515(mg);在20时,用10klx和5 klx光照10 h,黑暗14 h,o2增加量分别是51011436(mg)、2101146(mg),前者比后者多30(mg);在10、10 klx光照4.8 h,积累o2 44.819.2(mg),20黑暗环境19.2 h,消耗o2 119.219.2(mg),o2变化量为0;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与温度,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6(2016烟台质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答案c解析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积累量,黑暗中放出co2的量代表的是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昼夜不停地光照,35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为3 mg/h,能正常生长;昼夜不停地光照,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为25;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3.25121.51221(mg),同理可算出其他温度条件下有机物的积累量,在所有的温度中2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10时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1.75120.751212(mg),在30时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3.5123.0126(mg),在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30时的2倍。7(2016淮南质检)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况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原因是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答案a解析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信息:24 h,温度较低;1115h温度较高,会造成气孔关闭等。由图可知,在d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光合作用从d点之前已始,bc段所处时间为24 h,温度很低,呼吸作用减弱,co2浓度增加减慢;fg段温度过高造成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因此co2浓度下降不明显;h点对应时间为18 h,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8(2016龙岩质检)将生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均分成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相比质量变化/mg3.5331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 mg/h答案b解析绿叶暗处理1 h,再光照1 h,那么绿叶进行了2 h的呼吸作用和1 h的光合作用。结合表中数据可计算出2730的呼吸速率分别为1 mg/h、2 mg/h、3 mg/h、1 mg/h,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总光合速率)分别为3.5115.5(mg/h)、3227(mg/h),3339(mg/h)、1113(mg/h),故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均约为29,a项错误,b项正确,d项错误;2729净光合速率分别为5.514.5(mg/h)、725(mg/h)、936(mg/h),c项错误。9(2016郑州质检)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投资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
- 产科护理月度工作总结与改进方案
- 生产线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
- 匿名网络环境对社会舆论的双重影响
- 小学四年级小数运算与单位换算辅导
- 稀土色层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合成氨装置操作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环境监测员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石英玻璃冷加工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职高课件模板
- 【生物】第四节 激素调节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卫生院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医院信息安全保密培训课件
- 物流紧急事件应急预案方案
- 期中专题复习-词汇句型训练-2025-2026学年 译林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原卷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科普知识竞赛题库(+答案)
- 2.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矿山爆破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四川成都专用)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四川成都专用)解析卷
- 高陡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及其工程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