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两篇短文是古今传颂的名篇,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陋室铭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爱莲说描绘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教学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2、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陋室铭一文中,这“陋室”是什么意思?简陋的屋子,“铭”呢?原指金属器物上所刻的文字,用以歌颂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成了一种用韵的文体。比如说:座右铭(“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能告诉大家,你的座右铭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唐代的一位诗人刘禹锡,他在陋室铭中又要向我们表露怎样的心迹?谁来介绍一下刘禹锡?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早年参与王叔文派政治革新运动。王叔文派政治革新运动失败,从此踏上了漫长的贬谪之路,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在艰苦的环境里作了几十年地方官,晚年任太子宾客。那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写上这一篇陋室铭的呢? 写作背景简介: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和州知县策某是个势力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到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某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到一间半。新宅位于德胜河,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环境还不错。刘禹锡也没有计较,他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其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狗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二、朗读,理解文意。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需要掌握的字词。山不在高:在:在乎 有仙则名: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灵气,神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只 德:品德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谈笑有鸿儒: 儒:大 儒: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白丁:原意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调:调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劳:使劳累行:形体,身体 孔子云: 云:说 何陋之有:何:什么 三、分析文章。1、作者在陋室里过得怎么样?(从生活环境,往来人员,日常生活方面来分析。)讨论后教师总结:生活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清幽雅静往来人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博学多才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劳形。高雅脱俗2、你觉得作者写陋室铭的目的是要突出什么? 找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借陋室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的品质。3、品德高尚,这屋子就不简陋了吗?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 陋:房子的简陋。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意思是说如果住在简陋屋子里的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想借陋室表现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的品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历:喜欢做的事,做了很多都不觉得累,不喜欢做的事,一听说,心里就烦。看来,在很多情况下,心情决定你完成任务的情况。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心态决定状态。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摆正心态,这样才可能事半功倍。4、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有远大的抱负。5、文章一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点,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作者借写陋室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6、师生共同完善本课要点,板书:山(仙)名 (喻) 陋室(德馨) 诸葛庐水(龙)灵 托物言志 自比 “何陋之有?”景 人 事 不陋 子云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 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三、总结拓展。陋室铭一文,自问世以来,仿写的最多。你能不能用陋室铭一文的形式,仿写几句表明你的想法?附例: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想女友。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网虫铭 电脑好坏,能玩就行;网速快慢,能上则灵。斯是卧室,唯我独尊。夜深人静时,网上任我行。谈笑有网友,往来无病毒。可以玩游戏,聊QQ。无妈妈之唠叨,无爸爸之叮咛。美国小盖茨,中国李嘉诚。心里云:何错之有?作业铭 作业不多,乱写一通。仔细检查,错误百出。人人能做对,到我就不行;老师一批评,马上就脸红;回到座位上,立即就改正,同学嘲笑我,无地容。写作业太粗心,挨批评天天有。众人曰:白字先生!。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句,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 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朗读背诵,掌握重要实词。教学难点:以花喻人的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爱莲说”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谈谈?“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叙事、写人、咏物的形式来阐述见解、说明道理。“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说说爱莲的道理。荷花因其美丽高洁,很得诗人喜爱,你还知道哪些写荷的诗?请起来背诵一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教师讲述: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出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欢快心态。小池: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头上。多么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爱莲说,在众多的写荷花的作品中,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又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文章,看看他是如何喜爱莲花的。谁来介绍一下作者? 简介作者及背景: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历任州县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创始人,古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后人将他的著作编为周元公集。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检查预习:蕃fn 淤y 濯zhu 清涟lin 亵xi 周敦颐 dn y 噫yi 鲜xin少 如“鲜为人知”的“鲜”就是这种用法。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疏通文意。学生看注释,教师提示: 蕃:多。自:从。予:我。濯,洗涤。清涟: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益:更,越。亭亭:耸立的样子。植:古义:树立;今义:种下。亵玩:玩弄。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噫:感叹词,相当于“唉”。鲜:少。宜:应该。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三、品读课文。1、找出描写莲花的那句话并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教师提示:角度 特点 品质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味 香远益清观赏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这些语句对莲花作了生动逼真,尽善尽美的描绘。你们觉得作者仅仅只是在描写莲,赞美莲吗? 不是。文章后面说“莲,花之君子者也。”3、看来,作者是把莲比作君子的,君子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的文化中“君子”与“小人”是一个相对应的词。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4、结合莲的形象,发挥想象,说说作者赋予莲花哪些君子的品格?角度 特点 品质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 不媚于世形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香味 香远益清 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观赏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坚守节操 端庄严肃 被人敬仰5、文章咏莲,却还写了菊和牡丹,在作者的眼里,这两种花还指代什么人? 菊:隐逸者 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称为隐士。 牡丹:富贵者 追逐名利富贵的人。6、这三种花都有人喜欢,哪一种花喜欢的人最多?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当时的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写菊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7、三种花作者都喜欢吗?从中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予独爱”三字表明作者只喜欢莲,也可以说成是只有作者才喜欢莲。可见当时的社会追名逐利已蔚然成风,道义已荡然无存。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作者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验科操作技能考核标准与评分细则血常规生化等
- 新能源汽车保养检查及简单故障处理手册简述初级版
- 年后诊所开诊通知书
- 广州工商入学通知书
- 庐山观音桥闭园通知书
- 度假区开业预售通知书
- 延津企业停工通知书
- 建工临港项目停工通知书
-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处罚通知书
- 建阳解除封路通知书
- 绵竹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药物制剂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 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 公安审讯技巧讲解
- 2025昆仑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职业培训学校2025年学生满意度与教学效果评估报告
- 房地产开发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范文
- 医院制剂定价管理办法
- 水滴石穿班会课件
- 色斑的区分和诊断
-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课件 第4章 Transformer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