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测试-水土流失及治理.doc_第1页
晚测试-水土流失及治理.doc_第2页
晚测试-水土流失及治理.doc_第3页
晚测试-水土流失及治理.doc_第4页
晚测试-水土流失及治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一中2014年春季高二文科地理晚测试系列 测试时间:2014年 月 日水土流失及防治命题 肖振锋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I卷的机读卡和第II卷的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B C D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会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图示区域泥沙主要来源区为()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4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倾斜抬升 B流水搬运沉积C地壳断裂陷落 D海水顶托淤积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57题。5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6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7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厂,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茶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据此回答89题。8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4月 B7月 C11月 D4月和11月9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 B枯枝落叶少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 D微生物缺乏采用小流域为单位的整体模型试验,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规划的合理性。据下表数据完成1012题。 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C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D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11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A20%40% B40%60% C60%70% D70%85%1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一个坡面在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下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314题。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注:实线为坡面线,虚线为原始坡面线,黑色区域表示侵蚀量13由上图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A坡顶 B坡面中段 C坡麓 D沟底14从上图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A保塬,平整土地 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 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防淤地A B C D16.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图a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图,图b是沿图a中46纬线上M、N两点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盐渍化程度和蒸发状况有关,所以气温越高,盐渍化越严重B该地盐渍化程度在春季较高C可以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治理盐渍化 D整体来说该地区盐渍化程度南高北低18图b中a、b、c三地的土壤含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abc Bba Ccab Dabc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1920题。19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20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2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2223题。22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海拔4 5004 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D海拔4 3004 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23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水分气温 B土壤水分坡度C气温光照 D光照坡度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425题。24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25下列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A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淮地区的洪涝 第卷 综合题部分 (共50分)26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1)(5)题。材料一见图1。图1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材料二见图2。图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材料三见图3。图3重庆三峡市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_、_、_等。(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 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5)(5) 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27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南方红壤区,如江西、湖南、湖北等亚热带地区,降水量达1 000毫米,降水集中,夏秋季节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该区域红壤土层深厚,在降水集中季节,土地侵蚀非常严重,而且陡坡容易崩塌。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单位:米)。(1)图示区域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2)比较M、N河段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3)简述A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4)举例说明A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答案提示DBCBB DDBCC CBBBA DBCAB CDBCD26答案:(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任选三个)(2)旱地增大(3)BCD(4)自然因素: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5)治理对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27答案:(1)受东南季风、台风等影响,夏秋季节降水多,高温多雨;受西北风的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少,温暖少雨;7、8月份受副高控制,有伏旱,降水少,气候干旱等。(2)M河段河流径流量较大,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较少;N河段河流径流量大,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