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鼠不是贼落叶之谜培养一代机器2、白鼠不是贼(教室2)胡博士一行走访了一所新型学校。一走进教室,小杨就觉得有些特别。一是班很小,只有20个学生。二是教室和一间活动室相连,里面有一个大沙盘和几盒花。上课的是位女教师。她原本要讲“花的构造”,但下面所发生的事,完全改变了计划。教室里争吵了起来,一个学生连声吼道:“谁倒了喷水壶里的水?”教师一看,这学生叫小华,对植物有兴趣,活动室里的几盆花就是他负责照看的。“怎么回事?你慢慢地讲。”老师平和地说。小华由天气愤,说了好长时间,才说清。原来几天前,他把喷水壶盛满了水,放在窗台上,可现在几乎没有水啦。他怀疑是小洋同学和他过不去,故意把水倒掉。“你有根据吗?”教师问道。“有,上星期二,我和他争篮球,打了架。过后两天,路上遇到时,他还直瞪眼。”小华说道。“是什么时间倒的?”老师问。小华说:“今天是星期一,水是上星期四放在窗台上的,当时同学们都放学回家了。这样一推算,小洋是在上星期五倒的。”老师笑了,并说:“水不是小洋倒的。上星期五,他没有来,有病请假。”小华傻了:“那水为什么不见啦?”没有人碰过喷水壶。一个女孩只好提出了一种解释:“水可能被小白鼠偷吃了。”原来,活动室里,孩子们还养着一只小白鼠。“水减少,一定是小白鼠偷吃的?”老师说。“肯定是。”学生们说。“若小白鼠没有偷吃,那水就不会变化。”一个学生推理道。为了证明这点,孩子们把喷水壶盖上,这样小白鼠就喝不到水了。第二天早晨,果然水位没有下降,推理被证实了。小白鼠是贼,偷吃了壶里的水。对此,孩子们更加相信了。“小白鼠一直在笼子里,没出来,怎么会偷吃水呢?”老师问。“不,夜里,小白鼠跑了出来。”学生解释说。“它跑出来过?证据呢?”老师不服地问。这下,学生全愣了。好半天,一个学生才说:“若夜里它出来过,在笼外,就会留下脚印。”可地板上没有找到脚印。但孩子们却受此启发,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把关着小白鼠的笼子,提到活动室沙盘的中间,并将沙抹平。孩子们坚信,它会出来,在沙上留下脚印。可几天几夜过去了,沙上始终没有脚印。“小白鼠不可能从笼子里出来。”学生有点失望。“慢!”有个学生叫道,“小白鼠不傻,看到水是盖着的,它为什么还要出来!?”“对啊!”学生们猛然醒悟了过来。更好的实验设计出来了。笼子和敞开着口的喷水壶,都放在沙盘上,中间隔着一段距离。水位下降了,可沙上看不到任何脚印。“可以肯定,不是小白鼠!它没有偷吃水。”这下,学生彻底死心了。“水跑到哪里去了?”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老师意识到,是给出谜底时候了,于是她说道:“水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无影无踪地跑到空气中。若不信,回家在桌上放杯水,每天可看到,水都在减少。”学生在回家里做了实验。几天后,碰头会上,他们又提出一个疑问:“水确定少了,但少了的水总得有一个去处,它会跑到哪里呢?”几个学生都说:“可能在天花板上。”大家就在活动室里,这么一说,都抬起头,伸长脖子,往天花板上看,但什么水迹也没有。几个男生仍死心,抬来书桌,叠了起来,便上去观察。老师说:“水就在空气中。”学生指着活动室空间问:“就在这里空气中?”“可以这样说。”老师答道。空气中有水蒸气,没有学生相信。一个学生卷起手袖,把赤裸的手臂静静地放在空中,说道:“如果有水蒸气,应感到湿湿的。”引得其他同学,也纷纷仿效。还一个学生笑着说:“若空气中真的有水,那口渴时,只要吸几口空气就行了。”看着充满童趣的孩子,老师也开起了玩笑,她大声地说道:“我有神力,只要用镜子,就能使隐藏在空气中的水蒸气显出原形!”学生们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向老师。只见她从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拿出一面大镜子,并举到空中。光亮的镜面很快就模糊了,变花了;一分钟后,就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哇,真是魔镜,可以照出水蒸气!”学生兴奋得真嚷。一个细心的学生摸了摸镜子,大叫道:“镜子是冰的!”老师承认,镜子刚从冰箱里拿出来。这下学生明白了:由于镜子温度低,空气中水蒸气,就在镜面上冷凝,形成了小水珠。4、落叶之谜(教室3)快要上课了,教室里只有几个学生。“其他同学哪里去了?”老师有点不安地问。一个学生指着窗外说:“跑去看树了!”老师纳闷,树有什么好看。他移步近窗,往远处一看,在操场边的树下,确实有许多学生。细看那三棵树的叶子,老师也吃了一惊。只见操场头的那棵的叶子全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中间的那棵的叶子全变黄了;只有第三棵仍绿叶满枝,充满着生机。印象中,这三棵树不久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呢?就要上课了,学生还没有回教室。要是平时,老师肯定怒发冲冠;但今天却仍笑呵呵,并请人火速去通知:“上课后,学生仍可留在操场看树。”看得出,老师很高兴。实际上,他也该高兴。他要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探究的课题,一直找不到。没想到,它就在操场边,就是学生现在所看的那三棵树。十分钟后,学生回到了教室。趁着学生的热情还在,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那棵树的叶子全掉光了,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老师问。明明说:“秋天到了,有些树会比其它树早些落叶。”丽丽说:“我爷爷的头发全变白了,还老是掉,现在快要掉光了。我想,掉光了叶子,可能也是树的年龄大。”清清说:“可能是害虫。前不久,家里栽的一盆花快死了,我爸一检查,发现叶子后生长着许多蚜虫。”文文说:“可能是水太多。”“不会的,植物需要水。”明明接口说。“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说话了,“赞同水太多的,请举手。”有4个同学举起了手。“你们4个组成水组,负责调查是不是水太多引起的,行吗?”老师问道。“行”这4位同学回答。类似地组成了“害虫”组、“树龄”组和“树品种”调查组。利用科学课的时间和课外时间,各组分头进行调查。“树龄”组最先到操场上。一个学生指着树说:“有证据了!三棵树的高度有差别,掉光叶的树比较高,说明它的年龄大。”后来,又到学校会计处,他们查到购买树苗的原始单据,然后到苗圃去核实。出乎预料的是,这三棵树品种相同,树龄也一样!在这之前,“树品种”组采摘到三棵树的叶子,叶子形状很想像,但是否为同一品种,争论不休。直到前组公布了结果,争论才自然终止。这两组的成员只好加入“害虫”组和“水”组。从落叶上,学生没有发现虫害的迹象。从叶子变黄的树上,也没有找到什么。“水”组发现地面有积水,为了判断是否总是这样,他们决定,尽量每隔两小时察看一次地面,轮流值日,并作记录。连续进行两周后,小组向全班报告:“掉光叶子的那棵树,一直淹在水里;中间那棵,有时淹在水里;长满绿叶的那棵,虽地面潮湿,但从没淹在水里。”一个同学解释说:“就像人要呼吸一样,可能树根也要呼吸,也要空气。在水里,树根吸不到空气,生命就停止了。”同学们觉得这种解释有道理。不久前,他们刚做过一个实验,把几粒大豆放在水下,由于隔绝了空气,大豆不发芽。同学们继续工作,调查水的来源。他们注意到水是从一条小沟来的。沿着小沟追踪,发现根源在办公楼前的草坪。学校后勤管理员,一周三次打开草坪的洒水系统,喷水时间太长,过量的水流到那三棵树下,地势低凹处的树就淹在水中。在教师的建议下,学生给管理员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上述调查结果。收到信后,管理员调整了洒水系统。结果得到了初步的承认,但要真正证明其正确,同学们讨论后决定,必须看明年这些树是否真活过来。几个月后,光秃秃的树枝又长出绿叶。在这些小孩子眼中,绿叶有了新的含义:它是生命,更是自信和力量!对这次科学探究,胡博士有如下评论。胡博士:对成人来说,只要到实地一看,一眼就可认出,树掉光叶子,是水淹造成的。但对十多岁的小孩,这是一个天大的疑难问题,必须经过一番周折、一番探究、一番讨论,才能彻底搞清。为什么树会掉光叶子?小孩子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提出了种种猜想;有些猜想被否定了,有些猜想被证实了。这很像科学家在做研究!8、培养一代机器(教室4) 这是一堂实验课。做实验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了研究蚯蚓适于生活在什么环境”严老师说,“今天做两个实验。实验1把蚯蚓放在半明半暗的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具体步骤如下:1) 在纸盒顶开一个窗。2) 在窗上贴一块透明的薄膜。3) 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4) 在布上放上5条蚯蚓。5) 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6) 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与暗处蚯蚓的数量。”“听清了没有?”严老师大声问道。“清楚了!”学生课时声回答。严教师说:“不要忘了,今天做两个实验。实验2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具体操作是:(1) 在盒底垫上一块塑料薄膜。(2) 一边放干土,一边放湿土。(3) 在盒中间放5条蚯蚓。(4) 用一块玻璃将盒盖上。(5) 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量。”“上面说的都听清了吗?”严老师问道。“听清楚了!”学生齐声说。“我所说的,书上都有。若记不住,可以边实验,边查书。一切按规定的进行,千万别乱来。”老师唠唠叨叨。“听清了吗?”“听清了!一切按规定进行,千万别乱来。”学生齐声说,好像经常背诵似的。“做实验,两人一组。”严老师交待着,“各组现在来领器材。动作快点,实验必须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严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监视着学生活动。学生很少说话,都忙着做实验。他们很认真,严格地按着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十分钟后,严老师走下讲台,缓缓地在教室走动。看到各小组都没有什么问题,严老师把视线转向窗外。一个调皮的学生认为机会到了。他悄悄地把一条湿乎乎的蚯蚓放到了一个女生的脖子上。女生吓得尖叫起来,其他学生忍不住笑出了声。严老师转过了头。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在严老师严厉的目光下,捣乱那个学生忙低下头,继续做实验。二十分钟后,实验圆满地结束了。各小组交上了实验所报告。就象约好一样,写的都是同一句话:“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如何评价这堂课呢?请听胡博士、老王、小杨的讨论。老王:这堂课看上去没什么,但为了准备实验,老师课前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就说蚯蚓,虽容易得到,但要给每两个学生提供5条蚯蚓,也要费很多时间。因为费事,很多学校,学生不做实验,而是“听”实验,“背”实验。胡博士:什么是“听”实验?老王:实验不是做,而是由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坐在下听。胡博士:为什么出现这种怪事?老王:当然是图省事喽。小杨:不单是图省事,主要的是,“做”也不见得效果好到那里。胡博士:“听”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物流系统性能评估-洞察及研究
- 特许权税与法律适用-洞察及研究
-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概述》7500字】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以M信息服务公司为例》8500字(论文)】
- 个人进修心得体会
- 2025年护工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化合物二极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含氟表面活性剂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工业芴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车队充电服务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丘成桐少年班选拔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服务合同
- 服装款式图模板谭敏31课件
- 2025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章节千题
- 医院医患纠纷处理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培训
- 镇痛类药物应用与管理规范
- 休克患者急救
- 2025年工行客户经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