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结构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1页
某桥梁结构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2页
某桥梁结构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3页
某桥梁结构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4页
某桥梁结构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主桥上部结构施工1、 工程设计情况 主桥上构采用2根刚性系杆刚性拱,柔性吊杆,计算跨径80米。主桥总长82.8米。主桥上部结构由拱肋(A)、系梁(B)、横梁(C)、横撑(D)、桥面板(E)、吊杆(F)等组成。 -A、拱肋:拱肋计算矢高16m,计算矢跨比1/5 ,拱轴线抛物线方程为:Y=4x(L-x)/L2。其中=16m,L=80m.拱肋采用C50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截面为箱形,高2.0*宽1.5米,腹板厚度0.4m;在拱脚处拱肋变为实体截面,高2.0*宽1.5m。 -B、系梁:2根系梁轴线为圆凸曲线,曲线半径根据桥面设计竖曲线(R=4900m的圆凸曲线)推算。 系梁采用C5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个系梁配置12束15S15.2钢绞线。标准截面为箱形截面,高2.0*宽1.5米,腹板厚0.4m;在拱脚处系梁变为实体截面,截面高由2.0米过渡至3米,宽1.5m。如图(2-1)示。 沿系梁外侧通长设C50人行道挑臂,挑臂宽度2.75米,如图2-2示。 -C、横梁:两系梁端部设端横梁相连,中部每隔5米设中横梁联结,均为C5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1)端横梁:全桥共2道,为箱形截面,高度2.42-2.55米,长度17.5米。其截面型式见图2-3。端横梁配置6束10S15.2钢绞线。 (2)中横梁:全桥14道,T型截面,高度1.5-1.631米,腹板宽度0.6米,顶板宽度3米。长度17.5米。其截面型式见图2-4. 每道中横梁配置4束10S15.2钢绞线。行车道桥面横坡度(1.5%)由横梁顶面变高形成,横梁底缘与系梁底缘平齐。-D、横撑:在K25+287.5及K25+312.5处,两拱肋之间横桥向设置2道横撑,横撑轴线与拱肋轴线对应垂直。横撑截面为C50矩形普通钢筋混凝土实体,高1.5米*宽0.6米*长度17.5米。2道横撑共31.5m3。 -E、桥面板:在横梁之间设现浇桥面板,其中中横梁之间桥面板截面尺寸为顺桥向宽度2.3米,横桥向宽度17.5米,厚度0.25米,共13块,每块9.54m3;在两端横梁与中横梁之间桥面板截面为顺桥向宽度3.3米,横桥向宽度17.5米,厚度0.25米,共2块,每块13.91m3.桥面板均为实体普通C40钢筋混凝土,全桥共计151.8m3。其截面型式见图2-5。 -F、吊杆 每根拱肋共设14根厂制吊杆,全桥共28根。吊杆间距5米。吊杆采用PES7-85低松弛镀锌高强钢丝,标准强度fPK=1670Mpa,破断力Nb=5463KN,弹模E=1.9*105Mpa,全桥共用9.5T。外包双层高密度聚乙烯(PE)护套,配套锚具采用带有纠偏装置的冷铸墩头猫,共56套。吊杆猫垫板上下套管外设加强螺旋筋及钢筋网格,以弥补吊杆锚固对纵梁额拱肋截面的削弱。吊杆采用一端张拉,张拉端设置于纵系梁底部,固定端设于拱肋顶部。吊杆构造如图2-6所示。2、 优化的施工方案 本桥监控、控制质量、安全、进度的重中之重,就在于主桥上部结构施工,该结构施工主要采用筑岛地基上满堂支架法现浇方案。 1、合理的施工顺序 主桥上构合理施工顺序为: 筑岛支架地基加固处理系梁、横梁支架搭设及预压端横梁浇筑系梁及悬臂浇筑端横梁张拉中横梁浇筑中横梁张拉系梁N1、N2钢束张拉、压浆桥面板浇筑拱圈支架搭设、拱肋、横撑施工拆除拱圈支架张拉系梁N1、N4钢束安装、张拉吊杆拆除系梁支架系统。 但是,因业主在做出结构型式、桥跨等工程重大变更的同时,却并不考虑因此而应追加到合同工期上的合理延迟工期,受工期条件限制,为加快施工进度,使后续工序能及时进行,必须改变原施工方案,增加投入,围绕工期目标的实现而优化施工方案。 2、优化的施工方案 简单地说,投标时计划的施工方案是这样的:即先施工一端(端横梁+系梁端部+拱脚),养护后张拉该端端横梁,再施工另一端(端横梁+系梁端部+拱脚),养护后又张拉端横梁,第三步施工系梁主体,第四步施工中横梁,最后进入相应张拉程序。 设计变更后,技术可行、经济节约、安全可靠也即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则变为先施工端横梁,再施工系梁和拱脚,张拉端横梁,然后分次施工中横梁,最后进入张拉程序。但是由于业主在施工工期上的限制条件,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着重从争取时间这个角度,采取进一步优化的施工方案。最快速的方案当然是加大支架和模板投入,一次性将系梁、端横梁、中横梁全部浇筑完毕,养护一段时间后,直接进入相应张拉程序。但是由于它的混凝土总量(端横梁282+中横梁420+系梁438.5+2拱脚15M3)合计达到1156M3,需要水泥600T、碎石1000m3、中粗砂620余方,客观地讲,按照现场的储料、拌合和输送能力,再计入一些影响质量、进程和安全的估计不到的因素,要想一次性完成全桥主梁体的浇筑,面临的挑战较多,非常困难。所以,最理想的的方案就是:仍然将系梁、端横梁、中横梁、拱脚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支架和底模一次搭设安装完成,通过预压以后,在施工上按照某一轴线高程,水平分为2层浇筑。这样一来,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量将锐减一半,达到500-600立方左右,现场施工的质量、进度控制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发挥,结构的安全性也必然进一步得到保证。这就是最后的优化施工方案。 其基本施工程序见框图12-1.施工中应认真对照该程序,一步一步,安全、稳妥、优质地做好每道程序的工作。图12-1 陆羽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基本程序框图自检筑岛软弱地基处理监理检查验收 N安全检查搭设满堂支架 N监理巡查安装盆式支座测出标高、调整自检铺底模监理检查验收 N自检堆载预压、沉降观测监理检查 N自检卸载、底模精放样、调整监理检查验收 N预应力束波纹管道安装;吊杆及其它预留孔安装系梁、横梁、挑臂钢筋制作安装自检 N监理检查自检立侧模、芯模监理检查 N浇第一次砼(横梁、系梁1/2层)制作试块施工员、质检员旁站监理旁站 N施工员、质检员巡查养护、凿毛、清理监理巡查 N自检拱脚钢筋和侧模安装 N监理检查验收系梁、横梁顶板钢筋加工、安装及安放预埋件自检监理检查验收 N施工员、质检员旁站浇第二次砼(1/2系梁、1/2横梁、拱脚)制作试块 N砼养护监理旁站预应力筋加工和穿束就位 砼养护 强度检验横梁预应力工程施工监理检查 N 系梁N2、N3预应力施工安全质量检查、自检中横梁落架 拆模监理检查 N安全质量检查、自检 桥面板模板吊装监理检查 N监理检查自检桥面板钢筋制作安装监理检验 N 质检员跟班检查制作试块桥面板砼浇注养护砼监理旁站 N安全质量检查拱肋及横撑支架搭设 底模安装 监理检查 N质检员自查拱肋及横撑钢筋制安;吊杆预埋件预埋监理检查 N 自检拱肋横撑侧 (芯)模板安装监理检查 N全程安全质量巡检制作试块拱肋横撑砼浇注砼养护监理旁站 N安全员巡检拱圈横撑支架拆除自检系梁N、N4钢束张拉压浆监理旁站1 N自检吊杆安装张拉监理旁站 N全程安全巡检系梁支架拆除筑岛清理掘除 恢复河道 为确保该桥主体工程施工安全,首先必须对有关受力情况进行基本分析,据此确定支撑方案。下面结合各部位受力情况,对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方案逐一展开论述,对于本文中提出的有关要求,望施工中严格遵守。 三、主梁上部结构施工荷载分布 1、 结构自重1)1.1系梁(每根) 219.25M3*2.65T/m3=581.01T/(82.8*1.5)=4.68T/延m2(顺桥向);2)1.2端横梁(每座) 141M3*2.65T/m3=373.65T/(17.5*4.07)=5.25T/延m2(横桥向);3)1.3中横梁(每片,中部60CM最大荷载)1.6*0.6*17.5=16.8M3*2.65T/m3=44.52T/(17.5*0.6)=4.24T/延m2(横桥向);4)1.4中横梁(每片,两翼120CM段) 【(1.6-1.1)+0.25】/2*1.2*17.5=7.88m3*2.65=20.9t/(1.2*17.5)=1t/延m2(横桥向);5) 1.5桥面板B(一片):27.8m3/2=13.9m3*2.65=36.84t/(3*17.5)=0.71t/延m2(横桥向);6) 1.6桥面板A(一片):124m3/13=9.54m3*2.65=25.28t/(2*17.5)=0.72t/延m2(横桥向);7) 1.7拱肋(一座):404m3/2=202*2.65=535.3t/【1.5*(82.8-0.9*2)】=4.41t/延m2(顺桥向,作用力与系梁重叠);8) 1.8横撑(一道):31.5m3/2=15.75*2.65=41.74t/(0.6*17.5)=3.98t/延m2(横桥向);9) 1.9悬挑梁(一道):147.9m3/2=74*2.65=196t/(2.75*82.8)=0.86t/延m2(顺桥向);2、 施工活载1)2.1人群+施工材料、机具堆放或行走荷载:当计算支架立柱时取0.1t/延m2;当计算模板或模板支承小棱时,取2.5KPa。 2)2.2砼振捣荷载:在h内,对水平模板2.0KPa;对垂直面模板为4Kpa。 3)2.3新浇筑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参见图12-2) h H PMAX 图12-2 砼侧压力示意图 PMAX=砼的容重r*有效压头高度h=0.22rt0K1K2v0.5 其中: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K1=1.2,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K2=1.15砼容重r=2.6KN/m3,砼初凝时间t0按2h.计;砼浇注速度v=6m/h.则有PMAX=2.6*(0.22*2*1.2*1.15*60.5)=2.6*1.487=3.87kPa.4) 2.4倾倒砼产生的水平荷载:对于本桥输送设备导管,取2kPa.3、模板、木格栅自重1)3.1模板:采用1.0cm厚竹夹板,取值6KN/M3*0.01=0.006t/m2;2) 3.2木格栅:对于系梁和拱肋,横桥向采用1010cm方木,顺桥向用15*15cm方木,取值0.1KN/m2;对于端横梁,顺桥向采用1010cm方木,横桥向采用12*15cm方木;对于中横梁,纵横均采用10*10cm方木,为方便计算,均取值为【0.15*0.15*(1.5/0.5+1)/1.5+0.1*0.1/1】*6KN/M3=0.042t/m2。 4、支架自重:采用碗扣式建筑钢管件作为支撑排架。 1)4.1 对于系梁支架,取跨中K25+300处,最长杆高度(35.469-0.1-2-0.01-0.15-0.1)-27=6.1米计算,可采用2根3米钢管加底托和顶撑组成,其自重为:17.31KG2/1=0.035t/m2,扣件重量按71.4%的建筑管自重计,排架产生自重荷载为:0.0351.714=0.06t/m2;(注:因为具体施工时的情况可能与本设计有所出入,所以系梁考虑支架配件时重量取较大系数值)。 2)4.2 对于拱肋支架,取跨中K25+300处,最长杆高度(51.574-2-0.01-0.15-0.1)-35.369=13.94米计算,可采用3米*4根+1.2米*1根加底托和顶撑组成,其自重为:(4*17.31KG+7KG)2/1=0.15t/m2,扣件重量按22.2%的建筑管自重计,排架产生自重荷载为:0.151.22=0.18t/m2; 5、其它可能产生的荷载:本计算仅考虑风荷载。、基本风压值:1200pa=1.2KN/m2;、5.1 横向风压按下式计算:按照基本风压乘以迎风面积计算。W横=K1K2K3W0*AW0基本风压;K1设计风速频率换算系数,取1.0;K2风载体型系数,取1.3(与抗倾覆稳定系数同);K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1.13;K4地形、地理系数,取1.0;推算得地面处:W横max=2.03KN/m2; 5.2 支架顺桥向风力:取W顺=70W横=1.421KN/m2.施工前要针对不同部位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以最大宽容度法验算支架地基、支架、模板及其支撑棱木的强度、刚度(挠度)、稳定性,并据此来修正整个支撑系统的设计方案。四、支架筑岛地基加固处理1、 竖向最不利荷载组合: I:系梁范围(顺桥向)地基 FI=(1.1)+(1.7)+(2.1)+(3.1)+(3.2)+(4.1)+(4.2) =4.68+4.41+0.1+0.006+0.042+0.06+0.18=9.5T/M2 II:端横梁范围(横桥向)地基: FII=(1.2)+(2.1)+(3.1)+(3.2)+(4.1) =5.25+0.1+0.006+0.042+0.06=5.5T/M2 III:每段中横梁中部60CM范围(横桥向)地基 FIII=(1.3)+(2.1)+(3.1)+(3.2)+(4.1) =4.24+0.1+0.006+0.042+0.06=4.5T/M22、 地基加固处理: 由于该现浇段跨越天门河,河床成U形断面,河床面宽(两堤间)120余米,河堤高程29-30M,河床底面高程18-20米左右,最低水位22.45,常水位24.6。两岸河堤为人工填土,河中河床面以下4-6米为灰色亚粘土粉砂软塑淤泥层,其地基基本容许承载力0仅140KPa,其下为深灰饱和软流塑粉细沙亚粘土层,其0=100kPa;再下为不透水粘土成分占30%的亚粘土层,0=100-280kPa. 下部结构施工之初,已结合支架地基施工需要对原有河床面进行了分层填筑粘性土、清宕渣筑岛,将整个河床面隔断,形成工作平台,下设1D150CM涵管泄水。筑岛高度6-8米,筑岛面高程在28.5-29.5M之间,其0在100-300KPa之间。由于河床下淤泥层较深,加上下部结构承台开挖对其扰动,在河道两岸及二个主桥墩承台基坑的回填范围内土壤承载性能很低,加上上部结构施工荷载高达每平米100KN,仅仅单一地采取地基表层硬化将难以确保系梁及拱肋梁浇筑时的工程质量,而且可能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支架搭设前必须对筑岛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理的基本办法是:在系梁、端横梁、中横梁等最不利连续受力地带,以小头直径D80mm的木桩,桩长6米,按照受力大小不同,不同的结构分别以不同间距=0.4-0.6M打设入筑岛面以下5.9米,以增强地基承载力,再铺筑20CM厚C25素混凝土,将木桩连成整体刚性地基。计算一根木桩的桩顶承载力:按照摩擦沉入桩计【P】= =1/2*0.08*3.142*(0.6*4*50+1.0*1.9*40)+1.0*0.042*3.142*140 =24.99KN. 假定地基面层以上竖向荷载95%均通过砼面层传递至由桩基承受,则: (1)系梁范围内每1M2地基木桩加固需要的平均根数为: FI*95%/24.99+1=9.5*10*95/100/24.99+1=4.61=5根桩(取整); 系梁宽度1.5米,则每延米米应布置木桩1.5*5+1=9根(取整)。结合支架体系考虑,实际取顺桥向每60CM布置一排,则每道系梁共锤击沉桩或压入桩(83M/0.6+1)*9=140排*9=1260根,全桥2道系梁共用木桩2520根。 任一道系梁木桩加固和地基面层硬化的横断面布置(见图12-3,CM)为: 70 275 75 75 45 侧模拉杆 挑臂 系梁 横担方木 纵梁方木 (60*60网格)碗扣支架(90*90网格)碗扣支架 30 基座垫木 90*3=270 60 60 60 60 C25混凝土面层,厚20CM 930 清宕渣厚40cm 26.8400筑岛填土 300 60 30*8=240CM 木桩D8cm,30,L=600cm,排距60cm 600 图12-3 陆羽大桥一道系梁支架地基处理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系梁范围内地基混凝土面层受力计算:地基处理后地基容许承载力取0=300+(9*3*24.99)/(1.5*1.8)=550KPa(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上,经C25砼硬化并木桩加固的地基,其地基容许承载力均远远超出于此。)竖向荷载组合:9.5T/m2 换算成枕木底下应力为:(每平方米内枕木面积为(3*3)*0.10/(1.2*1.5)/2=0.5m2)=9.5/0.5=47.5KN/m20 ( 满足要求 )(2)端横梁范围内每1M2地基木桩加固需要的平均根数为: FII*95%/24.99+1=5.5*10*95/100/24.99+1=3.09=3根桩(取整);计入一座端横梁横截面宽度4.07米(忽略端横梁挑臂1.2米),则端横梁横桥向每延米需要木桩4.07*3+1=13根.考虑实际支撑时,采用60*60cm碗扣式支架网格支撑,则实际取每60cm为一排,则每座端横梁共需压入桩(M/0.6+1)*=排*=585根,全桥2座端横梁共用木桩1170根。 任一座端横梁支架地基木桩加固和面层硬化的标准横断面见图12-4(CM): 227 300 120 90 242.3-255.4 133.6-146.7 60*60网格碗扣支架 2*30 2*30 26.8 底座垫木 30*4 60*4 30*4 C25混凝土面层,厚20CM 宕渣40cm厚度 筑岛填土 木桩D8cm,L=600cm,排距60cm 图12-4 一座端横梁支架地基木桩加固和面层硬化标准横断面图(3)中横梁范围内每1M2地基木桩加固需要的平均根数为: FIII*95%/24.99+1=4.5*10*95/100/24.99+1=2.7=3根桩(取整);计入一道中横梁横截面宽度0.6米(忽略两端各1.2米挑臂),则中横梁横桥向每延米需要木桩0.6*3+1=2根.考虑实际支撑时,采用60*90cm碗扣式支架网格支撑,则实际取每90cm为一排,则每道中横梁共需压入桩(17.5M/0.9+1)*2=21排*2=42根,全桥14道中横梁共用木桩588根。 任一道中横梁支架地基木桩加固和面层硬化的标准横断面见图12-5(CM): 120 60 120预留桥面板吊模孔 60*90网格 5*60 面层C25砼,厚20CM 碗扣式支架 清宕渣,厚40cm 筑岛填土 400 60 木桩D8cm,L=600cm,排距90cm 图12-4 一道中横梁支架地基木桩加固和面层硬化标准横断面图(4) 筑岛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总设计图及施工要领根据以上系梁、端横梁、中横梁支架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综合后绘制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陆羽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承压地基筑岛设计图,见施组图12-5.全桥支架筑岛地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1。 表12-1 陆羽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承压地基筑岛工程主要数量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1土方筑岛M378857.152宕渣基层M31940.243C25面层M3493.24D8-10cmL=6M木桩加固地基延米/根23136/38565D1500mm涵管延米/道128/2注:木桩数量分配:2道系梁2574根;2端横梁计750根;14道中横梁计532根施工要领: a、填筑材料:筑岛地基采用素填土,岛面宽度54米,岛面边坡1:1.25.岛顶面标高27.0,面层采用C25砼,厚度0.2米,宽度27.4米,长90米。基层采用宕渣填筑,厚度0.4米,宽度39.5米,二侧比面侧宽出6.05米,作为行车道路,并方便吊车作业。两侧岛基比宕渣基层宽出8.75米,并加高填筑至28.5M构成拦河防洪坝,用于抗冲刷并作为防汛安全保护平台使用。素土填料不得使用腐质土,可采用粘土或普通土。 b、施工顺序和方法:施工时要按照本设计做好施工放样测量控制工作。主桥桩基施工前要先做好素土填筑,同时埋设涵管。填筑时要注意在水面以上加强分层压实,施工时从中间往两边向外侧挤压河床淤泥。承台、墩座施工完毕后,再按设计打入木桩,然后施工基层和面层,作为支架承压面。五、系梁、横梁支架搭设及预压 系梁、横梁支架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以筑岛木桩加固地基作为支架承压的平台,前面已经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计算、设计。这个平台的顶面高程为27.0米。下面接着就系梁、横梁支架和模板受力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出支架施工方案。 1、系梁支架及底模设计(1-1)、施工排架每平方荷载值: 排架为48mm碗扣式支架,按照60*60CM网格布置。 竖向荷载:FI=(1.1)+(1.7)+(2.1)+(2.2)+(2.4)+(3.1)+(3.2)*2+(4.2) =4.68+4.41+0.1+0.4+0.2+(0.006+0.042)*2+0.18=10.1T/M2 半幅承压面积83*1.5=124.5m2;共布置139排*5根/排=695根立杆,则每平方立杆数为695/124.5=5.582根。每根垂直杆件平均荷载:10.1/5.582=1.81t;横向-风力:1.421KN/m2;排架按照最长杆高度(35.469-0.1-2-0.01-0.15-0.1)-27=33.109-27=6.11米计算时,取风力平均荷载8.68KN;(1-2)、风力弯矩当风力作用点取值6.11m时,钢管的风力弯矩值:6.546.111.2(遮挡系数增大值)=47.95KN*m; (1.3)、排架单元结构截面几何特性值:(1-3-1)、立杆截面积(48mm):1809.6mm2=1.81*10-3m2,取每单元3/2=1.5个立杆截面积:F=2.71510-3m2;(1-3-2)、单元截面抵抗矩单元截面惯矩公式:I=2.4(I0+I0+a12F+I0+a22F),当忽略I0时,I=2.4F(a12+a22);单元截面惯矩值为:I=2.4*2.715*10-3 (0.62+0.62)=4.69210-3m4;单元截面抵抗矩:W=I/y=(3.9110-3)/0.6=7.8210-3(m3);(1-4)、排架单元结构压弯强度计算:=N/AefnMW/Wefnf;式中:正应力,KN/m2;N轴心力,18.1KN;Aefn有效净截面积,1.8110-3m2;Mw风力弯矩,47.95KN.m;Wefn净截面抵抗矩,7.8210-3m3; f查相关碗扣式支架资料,按照步距0.9*1.2米保守计算时,每根立杆设计能承压极限荷载为31.25KN,则有f=31.25/1.8110-3=17265KN/m2;代入公式得: =18.1/(1.8110-3)47.95/(7.8210-3)=100006132 =16132(3868)17265KN/m2;最大值为设计值的93.4%,满足强度计算要求。在施工支架时必须注意,由于受到桥面纵坡影响(竖曲线R=4900m)及考虑预拱度的需要,桥面标高会沿纵向连续变化,故每一纵断面支架顶面标高不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1-4)系梁竹夹板底模受力计算取竹夹板截面100cm1.0cm,竹夹板下枋木板搁栅间距25cm,竹夹板跨度按25cm跨径计算。活荷载:Q=(2.5+4+2)0.25=1.625KN/m; 静荷载:G=46.8KN/m2*0.25=11.7KN/m 均布荷载:q=YGG+YQQ=1.2*11.7+1.4*1.625=16.315KG/CM 受荷载后最大弯矩:M=qL2/10=16.32252/10=1020Kg*cm; 抗弯截面模量及应力计算:W=bh2/6=1001.02/6=16.67cm3;=M/W=1020/16.67=61.2kg/cm2=110kg/cm2(按普通杉木计,符合要求);挠度计算:竹夹板截面惯性矩I=bh3/12=1001.03/12=8.33cm4;竹夹板弹性模量:E =0.1106kg/cm2 按均布荷载f=qL4/128EI=16.32254/ (1280.11068.33)=0.0598cm f/L=0.0598/25=1/418f/L=1/400 (不能满足外露模板要求)由最大容许挠度反算竹夹板跨度即横向方木布置最大间距:【(46.8*1.2/100+1.4*8.5*/100)*4/(1280.11068.33)】/1/400推出25cm,因此本桥取横向方木布置间距为250mm(+0,-50).(1-5)系梁底横向方木格栅计算横向方木截面10cm10cm,按25cm间距布置,跨度60cm: 活荷载:Q=1.63kg/cm 静荷载:G=(46.8+44.1+0.06)0.25=22.74kg/cm 均布荷载:q= YGG+YQQ=1.222.74+1.41.63=29.57kg/cm 受荷载后最大弯矩:M=qL2/10=29.57602/10=10645.2kg/cm 抗弯截面模量及应力计算:W=bh2/6=10102/6=166.67cm3 =M/W=10645.2/166.67=63.87kg/cm2=110kg/cm2(符合要求)挠度计算:横向方木截面惯性矩:I=bh3/12=10103/12=833.3cm4木材弹性模量:E=0.1106kg/cm2f=qL4/128EI=29.57604/(1280.1106833.3)=0.036cmf/L=0.036/60=1/1669f/L=1/1000(符合要求)由110*166.67*10/6021.2*(46.8+44.1+0.06)*+1.4*(2.5+4+2)*经反算,知横向方木布置间距最大不能超过max【110*166.67*10/602】/【1.2*(46.8+44.1+0.06)+1.4*(2.5+4+2)】0.40M,且必须满足不超过25CM(0,-50).故只能取横向方木布置间距为250mm(+0,-50).(1-6)、顺桥向方木计算方木截面采用15cm15cm,按60cm间距布置跨度60cm 60*90活荷载:Q=(2.5+4+2)0.6=5.1kg/cm 静荷载:G=1.05【46.8+44.1+(0.06+0.42)*2+1.8】*0.6=59.02kg/cm 均布荷载:q= YGG+YQQ=1.259.02+1.45.1=77.97kg/cm 受荷载后最大内力:M=qL2/10=77.97602/10=28069.2kg/cm 抗弯截面模量及应力计算:W=bh2/6=15152/6=562.5cm3=M/W=28069.2/562.5=49.9Kg/cm2=110kg/cm2(符合要求)同理:a、若采用12*15cm方木,按照12*15cm计算,有W=bh2/6=12152/6=450cm3 =M/W=28069.2/450=62.4kg/cm2=110kg/cm2(将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可见施工时,木料的就位方向很重要,在没有富余及容易混淆的情况下,就位高、宽要按照设计要求放置。 c、若顺桥向方木截面仍然采用15cm15cm,按60cm间距布置,但跨度按90cm布置,经计算=168.4=110kg/cm2(将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挠度计算:按照120*150MM方木简算,顺桥向方木截面惯性矩:I=bh3/12=12153/12=3375cm4木材弹性模量:E=0.1106kg/cm2假设按照集中荷载计算f=5qL4/384EI=577.97604/(3840.11063375)=0.039f/L=0.039/60=1/1539f/L=1/1000(符合要求)综上所述,一道系梁、人行道悬臂支架和底模结构可确定为:支架:可采用碗扣式或普通建筑钢管架,直径D48mm,网格间(排)距600*600mm,立杆最高为6000mm。立杆为5根/排,每一道系梁143排,立杆之间用横杆四面联结成整体。排与排、列与列之间间隔或交叉采用钢管剪刀叉联结。人行道挑臂端每横截面设3根立杆,间距900mm,排距900mm,共96排,立杆间用横杆联结成整体。-支架上顺桥向纵梁:采用120*150mm或150*150mm方木(大枋),在系梁施工设计支承范围内顺桥向全桥通长平行摆放在顶托上(且横截面长边为高度方向),一道系梁5根纵梁。禁止采用100*150、100*120、100*100mm等方木作为支承纵梁使用。悬臂纵梁可采用120*150或100*150mm枋木,一侧挑臂共设3道纵梁枋木。纵梁上横木檩:采用截面100mm100mm方木(中枋),按250mm等间距布置于纵梁上。为保证系梁底部美观,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其间距误差(0,-50mm).挑臂支架上横木檩采用截面100mm100mm方木(中枋),按300mm等间距布置于纵梁上。 底模:采用容许应力不小于110kg/cm2的竹胶板,每板块尺寸为1200*2400*(101)mm.2、 端横梁支架及底模设计 同理,经计算,最后选择一道端横梁支架和底模材质和结构为:支架:可采用碗扣式或普通建筑钢管架,直径D48mm,网格间(排)距600*600mm,立杆最高为5000mm。立杆之间用横杆联结成整体。排与排、列与列之间间隔或交叉采用钢管剪刀叉联结。-支架上横桥向纵梁:采用120*150mm或100*150mm方木(大枋),在端横梁施工设计支承范围内,在二道系梁间1750CM间距内,设10根方木横桥向通长平行摆放在顶托上。端横梁挑臂范围(宽900mm,外挑长度2750mm)支架设立杆3根,间距600mm,排距600mm,一道端横梁一端挑臂设4排立杆。 纵梁上横木檩:采用截面100mm100mm方木(中枋),按25050mm等间距布置于纵梁上。 底模:采用容许应力不小于110kg/cm2的竹胶板,尺寸为1200*2400*(101)mm.3、 中横梁支架及底模设计 同理,经计算,最后选择一道中横梁支架和底模材质和结构为:支架:可采用碗扣式或普通建筑钢管架,直径D48mm,网格间(排)距600*900mm,立杆最高为5000mm。立杆之间用横杆联结成整体。排与排、列与列之间间隔或交叉采用钢管剪刀叉联结。-支架上横桥向纵梁:采用120*150mm或100*150mm方木(大枋),在中横梁施工设计支承范围内,在二道系梁间1750CM间距内,设6根方木横桥向通长平行摆放在顶托上。纵梁上横木檩:采用截面100mm100mm方木(中枋),按25050mm等间距布置于纵梁上。 底模:采用容许应力不小于110kg/cm2的竹胶板,尺寸为1200*2400*(101)mm. 4、系梁支架预拱度设置 (4-1)考虑施工挠度(弹性变形)原因设置预拱度1 根据上述支架设计挠度计算值,叠加后为:1=0.0598cm+0.036+0.039=0.14cm, (4-2)考虑支架沉降原因设置预拱度2 考虑支架沉降不大于1.5cm,并按万分之一跨径取值,故最大跨设置预拱度为:2=1.5+8000/10000=2.3cm。 (4-3)考虑混凝土的收缩设置预拱度3 3=0.3cm。 (4-4)最后,得到系梁跨中预拱度 max=1+2+3=0.14+2.3+0.3=2.74cm, 取30mm。 (4-5)系梁相应各点预拱度x 以2号墩中心(K25+260)为坐标原点,已知系梁跨径L=80米,轴线半径R=4900m,跨中max=30mm,按照二次抛物线法求算各点(x=0-80m)的预拱度值。未设预拱度时,跨中矢距f=R-(R2-L2/4)0.5=0.163m 系梁纵向各点矢距Y=(4f/L2)*(L-x)*x=4*0.163/802*(L-x)*x=1.019*10-4*(L-x)*x设置预拱度后,跨中矢距f=f+max=0.163+0.03=0.193m 系梁纵向各点矢距变为Y=(4f/L2)*(L-x)*x =4*0.193/802*(L-x)*x=1.206*10-4*(L-x)*x 故施工时系梁相应各点预拱度x设置为:x=Y-Y=1.87*10-5*(L-x)*x 预拱度值在支架预压前进行设置,预压后,根据预压观测的情况,对底模的标高(底标高+预拱值)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模板标高由测量(量测)工程师进行核验,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才能制作安装系梁钢筋。 考虑了上拱度,并按照系梁轴线半径计算各系梁底面标高,即为底模表面标高,其计算公式为: H梁底=34.574+Y-1=33.574+1.206*10-4*(80-x)*x 系梁底部每道中横梁底面标高(与系梁底面平齐)见下表12-2,同时在施组图12-6中也有对应标识,施工放样控制(量测)时请予参照采用。表12-2 陆羽大桥系梁底逐段施工标高表里程位置描述对应系梁底标高里程位置描述对应系梁底标高+2602号墩中心32.674+302.58号中横梁33.766+267.51号中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