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答案.pdf_第1页
土木工程测量答案.pdf_第2页
土木工程测量答案.pdf_第3页
土木工程测量答案.pdf_第4页
土木工程测量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学 习 题 集 目 录 第一 部分 习题 一 测量基本知识 二 水准测量 三 角度测量 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五 全站仪及其使用 六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七 控制测量 八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九 建筑施工测量 十 GPS 测量 第二部分 综合试题 一 名词解释题及参考答案 二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 三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四 判断题库及参考答案 五 简答题库及参考答案 六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 部分 习题 一 测量基本知识 题1 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题1 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 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法线的概念 题1 3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是什么 题1 4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使用的平均海水面与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使用的平均海 水面有何关系 题1 5 测量中所使用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有何区别 题1 6 我国领土内某点A 的高斯平面坐标为 x A 2497019 17m Y A 19710154 33m 试说明A 点所处的6 投影带和3 投影带的带号 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题1 7 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在大地原点处 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相切 其天文经纬度分别等于其大地经纬度 1954 北京坐标系 的大地原点在哪里 1980西安坐标系 的大地原点在哪里 题1 8 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距离和高程各有什么影响 题1 9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二 水准测量 题2 1 何谓视准轴 何谓管水准器轴 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起什么作用 题2 2 水准仪有哪些轴线 各轴线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题2 3 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 题2 4 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 后视距相等 题2 5 水准测量时 在哪些立尺点处要放置尺垫 哪些点上不能放置尺垫 题2 6 何谓高差 何谓视线高程 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与高差 视线高程各有什么关系 题2 7 与普通水准仪比较 精密水准仪有何特点 电子水准仪有何特点 题2 8 用两次变动仪器高法观测一条水准路线 其观测成果标注在图2 35 中 图中视线上 方的数字为第二次仪器高的读数 试计算高差hAB 图2 35 水准路线测量观测结果 题2 9 表2 4 为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 试计算A B C 三点的高程 表2 4 图根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题2 10 在相距100m 的A B 两点的中央安置水准仪 测得高差hAB 0 306m 仪器 搬到B 点近旁读得A 尺读数 2 a 1 792m B 尺读数2 b 1 467m 试计算仪器的i 角 三 角度测量 题3 1 什么是水平角 瞄准在同一竖直面上高度不同的点 其水平度盘读数是否相同 为 什么 题3 2 什么是竖直角 观测竖直角时 为什么只瞄准一个方向即可测得竖直角值 题3 3 经纬仪的安置为什么包括对中和整平 题3 4 经纬仪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题3 5 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 为什么要用盘左 盘右进行观测 题3 6 用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 为什么要用盘左 盘右进行观测 如果只用盘左 或只用 盘右观测时应如何计算竖直角 题3 7 竖盘指标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什么 题3 8 整理表3 6 中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 表3 6 水平角读数观测记录 测回法 题3 9 整理表3 7 中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 题3 10 整理表3 8 中竖直角观测记录 题3 11 已知A 点高程为56 38m 现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直反觇观测 观测数据见表 3 9 已知AP 的水平距离为2338 379m 计算P 点的高程 题3 12 确定图3 41 所示竖盘结构的竖直角计算公式 题3 13 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 规范规定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 竖轴VV 倾斜引起 测角原理与光学经纬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用于什么行业 么 有哪些方法 如何进行 用相对误差 它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 38m 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 3000 0 45 00m 仪器高i 1 520m 竖盘 题3 14 盘左 盘右观测可以消除水平角观测的那些误差 是否可以消除 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题3 15 电子经纬仪的 题3 16 与电子经纬仪比较 电子激光经纬仪新增了什么功能 可应 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题4 1 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 题4 2 简述用钢尺在平坦地面量距的步骤 题4 3 钢尺量距会产生哪些误差 题4 4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为什么采 题4 5 说明视距测量的方法 题4 6 直线定向的目的是什么 题4 7 标准北方向有哪几种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题4 8 用钢尺往 返丈量了一段距离 其平均值为167 问往 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较差不能超过多少 题4 9 试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 其中测站高程H 指标差 全站仪及其使用 些部件组成 轴补偿器的功能是什么 在施工测量中有何用途 站点与后视 差的基本知识 是什么 在测量工作中如何消除或削弱 了7 次 观测结果分别为168 135 168 148 168 120 差 中误差m0 6 试计算该仪器一测回观测一个水 角的测量中误差为 15 容许中误差为中误差的2 倍 求该三角 求得图中P 点的高程 从A B C 三个水准点向P 点进行了 五 题5 1 全站仪主要由哪 题5 2 电子补偿器分单轴和双轴 单 题5 3 全站仪如何进入参数设置 有何设置内容 题5 4 全站仪有几种测量模式 各有何功能 题5 5 GTS 105N 全站仪对边测量的功能是什么 题 5 6 按 放样 键 调用一个放样坐标文件后进入放样模式时 应先设置测 点才可以开始放样测量 当测站点 后视点与放样点分别位于不同坐标文件中时 应如何进 行操作 六 测量误 题6 1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题6 2 测量误差分哪些 各有何特性 题6 3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题6 4 对某直线等精度独立丈量 168 129 168 150 168 137 168 131 试计算其算术平均值 每次观测的中误差 应用误 传播定律计算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题6 5 DJ6 级经纬仪一测回方向观测 平角的中误差mA 题6 6 已知三角形各内 形闭合差的容许中误差 题6 7 如图6 7 所示 为了 同等级的水准测量 高差观测的中误差按式 6 25 计算 取单位权中误差m0 m km 试计 算P 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单位权中误差 七 控制测量 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何优缺点 AB AC 的水平距离D与坐标 Y 坐标 m 边长 AB 边长 AC 题7 1 建立平面 题7 2 已知A B C 三点的坐标列于下表 试计算边长 方位角 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点名 X 坐标 m A 44967 766 23390 405 B 44955 270 23410 231 P 45022 862 23367 244 7 3 平面控制网的定位和定向至少需要一些什么起算数据 容 题 题7 4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内 题7 5 在图7 19 中 已知AB 的坐标方位角 观 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 试计算边长B 1 1 2 2 3 3 4 的坐标方位角 坐标和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观测了图 题7 6 附和导线与闭合导线的计算有哪些不同 题7 7 某闭合导线如图7 20 所示 已知B 点的平面 中6 个水平角和5 条边长 试计算1 2 3 4 点的平面坐标 题7 8 某附合导线如图7 21 所示 已知B C 两点的平面坐标和AB CD边的坐标方位 角 观测了图中5 个水平角和4 条水平距离 试计算1 2 3 4 点的平面坐标 题7 9 计算下图 a 所示测角后方交会点P3 的平面坐标 题7 10 计算下图 b 所示前方交会点P1 的平面坐标 题7 11 计算图 c 所示侧方交会点2 P 的平面坐标 八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题8 1 地形图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哪些 何为大 中 小比例尺 题8 2 测绘地形图前 如何选择地形图的比例尺 题8 3 何为比例尺的精度 比例尺的精度与碎部测量的距离精度有何关系 题8 4 地物符号分为哪些类型 各有何意义 题8 5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 等高线 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是如何定义 的 等高线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如何定义与绘制 题8 6 典型地貌有哪些类型 它们的等高线各有何特点 题8 7 测图前 应对聚酯薄膜图纸的坐标方格网进行哪些检查项目 有何要求 题8 8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解析测绘方法有哪些 题8 9 试述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法在一个测站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 题8 10 下表是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法在测站A 上观测2 个碎部点的记录 定向点为B 仪器高为 i A 1 5m 经纬仪竖盘指标差X 0 12 测站高程为 H A 4 50m 试计算碎部 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题8 11 根据图9 18 所示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勾绘等高距为1m 的等高线 加粗并 注记45m 高程的等高线 碎部点展点图及等高线的绘制 题 8 12 根据图 10 20 的等高线 作 AB 方向的断面图 题题 8 13 场地平整范围见图场地平整范围见图 10 20 方格网所示 方格网的长宽均为方格网所示 方格网的长宽均为 20m 要求按挖填平 衡的原则平整为水平场地 试计算挖填平衡的设计高程 要求按挖填平 衡的原则平整为水平场地 试计算挖填平衡的设计高程 0 H 及挖填土方量 并在图上绘出 挖填平衡的边界线 及挖填土方量 并在图上绘出 挖填平衡的边界线 题 8 14 图解地图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题 8 15 数字测图有哪些的方法 各有什么特点 答 有草图法 笔记本电脑电子平板法 PDA 数字测图法 九 建筑施工测量 九 建筑施工测量 题题 9 1 施工测量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 施工测量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 题题 9 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 题题 9 3 水平角测设的方法有哪些 水平角测设的方法有哪些 题题 9 4 试叙述使用水准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试叙述使用水准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题题 9 5 试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试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题题 9 6 建筑轴线控制桩的作用是什么 龙门板的作用是什么 建筑轴线控制桩的作用是什么 龙门板的作用是什么 题题 9 7 校正工业厂房柱子时 应注意哪些事项 校正工业厂房柱子时 应注意哪些事项 题题 9 8 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的方法有哪些 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的方法有哪些 题题 9 9 管道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有何工作内容 管线纵 横断面图的作用是什么 管道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有何工作内容 管线纵 横断面图的作用是什么 题题 9 10 什么情况下使用顶管施工 如何测设顶管施工中线 什么情况下使用顶管施工 如何测设顶管施工中线 题 9 11 如图 12 31 所示 A B 为已有的平面控制点 E F 为待测设的建筑物 角点 试计算分别在 A B 设站 用极坐标法测设 E F 点的数据 角度算至 1 距离 算至 1mm 题 9 11 如图 12 31 所示 A B 为已有的平面控制点 E F 为待测设的建筑物 角点 试计算分别在 A B 设站 用极坐标法测设 E F 点的数据 角度算至 1 距离 算至 1mm 题 9 12 建筑变形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题 9 13 变形测量点分为控制点与观测点 控制点是如何分类的 选设时应符合什么要 求 题9 14 编绘竣工总图的目的是什么 有何作用 题题 9 15 什么是路线交点 如何确定路线交点 什么是路线交点 如何确定路线交点 题题 9 16 转点有何作用 如何测设 转点有何作用 如何测设 题题 9 17 某里程桩号为某里程桩号为 K25 400 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题题 9 18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题题 9 19 横断面测量有哪些方法 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横断面测量有哪些方法 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题题 9 20 直线 圆曲线的横断面方向如何确定 直线 圆曲线的横断面方向如何确定 十 GPS 测量 十 GPS 测量 题题 10 1 GPS 有几颗工作卫星 距离地表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有几颗工作卫星 距离地表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题题 10 2 简要叙述简要叙述 GPS 的定位原理 的定位原理 题题 10 3 卫星广播星历包含什么信息 它的作用是什么 卫星广播星历包含什么信息 它的作用是什么 题题 10 4 测定地面一点在测定地面一点在 WGS 84 坐标系中的坐标时 坐标系中的坐标时 GPS 接收机为什么要接收至少接收机为什么要接收至少 4 颗工作卫星的信号 颗工作卫星的信号 题题 10 5 GPS 由那些部分组成 简要叙述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由那些部分组成 简要叙述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题题 10 6 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的单差法和双差法各可以消除什么误差 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的单差法和双差法各可以消除什么误差 题题 10 7 什么是同步观测 什么是卫星高度角 什么是几何图形强度因子什么是同步观测 什么是卫星高度角 什么是几何图形强度因子 DPOP 测量学 习题集答案 第一 部分 习题和作业 一 测量基本知识 题1 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 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 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 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 规 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 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 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作为施工的依 据 题1 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 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法线的概念 答 铅垂线 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 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 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 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 能用 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 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 NESW 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 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 其表面称为参考 椭球面 法线 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题1 3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是什么 答 绝对高程的基准面 大地水准面 相对高程的基准面 水准面 题1 4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使用的平均海水面与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使用的平均海 水面有何关系 答 在青岛大港一号码头验潮站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使用的平均海水面高出 1956 年 黄海高程系 使用的平均海水面0 029m 题1 5 测量中所使用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有何区别 答 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 第 象限位置相同 象限顺指针编号 这样可 以使在数学上使用的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照常使用 题1 6 我国领土内某点A 的高斯平面坐标为 x A 2497019 17m Y A 19710154 33m 试说明A 点所处的6 投影带和3 投影带的带号 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答 我国领土所处的概略经度范围为东经73 27 东经135 09 位于统一6 带投影的 13 23 号带内 位于统一3 带投影的24 45 号带内 投影带号不重叠 因此 A 点应位 于统一6 带的19 号带内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0 L 6 19 3 111 去掉带号与500km 后的A y 210154 33m A 点位于111 子午线以东约210km 取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 6371km 则210 154km 对应的经度差约为 180 210 154 6371 1 88996 1 53 则A 点的概略经度为111 1 88996 112 88996 题1 7 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在大地原点处 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相切 其天文经纬度分别等于其大地经纬度 1954 北京坐标系 的大地原点在哪里 1980西安坐标系 的大地原点在哪里 答 1954 北京坐标系 的大地原点位于前苏联普尔科沃天文台中央 1980 西安坐标系 的大地原点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径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题1 8 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距离和高程各有什么影响 答 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规律见下表 当距离D为10km 时 所产生的相对误差为1 120 万 相当于每km 的误差为0 83mm 因此 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 可以用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而不 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高成的影响规律见下表 用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 对高程的影响是很大的 距离为200m 时就 有3mm 的高差误差 这是不允许的 因此 高程的起算面不能用切平面代替 最好使用大 地水准面 如果测区内没有国家高程点时 可以假设通过测区内某点的水准面为零高程水准 面 题1 9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测量工作的原则之一是 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从高级到低级 前一步工 作未做审核不得进行下一步 测量控制网应由高级向低级分级布设 如平面三角控制网是按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5 10 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 城市导线网是在国家一等 二等 三等或四等控制网下按一级 二级 三级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 一等网的精度最高 图根网的精度最低 控制网的等级越 高 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大 点的密度也越稀 控制的范围就越大 控制网的等级越低 网 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小 点的密度也越密 控制的范围就越小 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大范 围的高级网 再逐级布设次级网加密 二 水准测量 题2 1 何谓视准轴 何谓管水准器轴 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起什么作用 答 视准轴 望远镜物镜中心 或光心 与十字丝中心点的连线 管水准器轴 管水准器轴内圆弧中点的切线 圆水准器的格值 一般为8 比较大 圆水准器用于粗略正平仪器 管水准器的格值 一般为20 比较小 管水准器用于使望远镜视准轴精确水平 题2 2 水准仪有哪些轴线 各轴线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 竖轴VV 圆水准器轴L L 视准轴CC 管水准器轴LL 要求VV L L CC LL 十字丝横丝 VV 题题2 3 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 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 答 物像没有准确地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人眼在目镜端观察的位置不同时 物像相对于十 字丝分划板的位置也相应变化 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 旋转目镜调焦螺旋 使十字丝十分清晰 照准目标 旋转物镜调 焦螺旋 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题2 4 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 后视距相等 答 视准轴CC 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LL 的夹角称i 角 校正水准仪时 很难使i 0 当i 0 时 如果使每站水准测量的前后视距相等 i 角对前后尺中丝读数的影响值相同 计算一 站观测高差时 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可以抵消i 角的影响 另外 还有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的影响 题2 5 水准测量时 在哪些立尺点处要放置尺垫 哪些点上不能放置尺垫 答 转点需要放置尺垫 已知点与临时点上不能放置尺垫 题2 6 何谓高差 何谓视线高程 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与高差 视线高程各有什么关系 答 高差 过任意两点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视线高程 水准仪观测某点标尺的中丝读数 该点的高程 常用Hi 表示 或者后视点高程 后视尺读数 视线高程 设后视点A 高程为HA 后视读数为a 前视点B B 点标尺读数为b 则有 题2 7 与普通水准仪比较 精密水准仪有何特点 电子水准仪有何特点 答 精密水准仪的特点是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大 分辨率高 如规范要求DS1 不小于38 倍 DS05不小于40 倍 管水准器分划值为10 2mm 精平精度高 望远镜物镜的 有效孔径大 亮度好 望远镜外表材料应采用受温度变化小的铟瓦合金钢 以减小环境 温度变化的影响 采用平板玻璃测微器读数 读数误差小 配备精密水准尺 电子水准仪的特点是 用自动电子读数代替人工读数 不存在读错 记错等问题 没有 人为读数误差 精度高 多条码 等效为多分划 测量 削弱标尺分划误差 自动多次测 量 削弱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速度快 效率高 实现自动记录 检核 处理和存储 可实现水准测量从外业数据采集到最后成果计算的内外业一体化 电子水准仪一般是设 置有补偿器的自动安平水准仪 当采用普通水准尺时 电子水准仪又可当作普通自动安平水 准仪使用 题2 8 用两次变动仪器高法观测一条水准路线 其观测成果标注在图2 35 中 图中视线上 方的数字为第二次仪器高的读数 试计算高差hAB 图2 35 水准路线测量观测结果 答 将图2 35 的结果记入下列表格中 在表格中进行计算并检核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水准测量记录 两次仪器高法 注 括号为计算值 题2 9 表2 4 为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 试计算A B C 三点的高程 表2 4 图根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题2 10 在相距100m 的A B 两点的中央安置水准仪 测得高差hAB 0 306m 仪 器搬到B 点近旁读得A 尺读数 2 a 1 792m B 尺读数2 b 1 467m 试计算仪器的i 角 答 第二设站观测的高差为 AB h 1 792 1 467 0 325m 两次高差之差为 三 角度测量 题3 1 什么是水平角 瞄准在同一竖直面上高度不同的点 其水平度盘读数是否相同 为 什么 答 水平角 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的两面角 当竖轴VV 铅垂 竖轴VV 横轴HH 视准轴CC 横轴HH 时 瞄准在同一竖直面上高 度不同的点 其水平度盘读数是相同的 如果上述轴系关系不满足 则水平度盘读数不相同 题3 2 什么是竖直角 观测竖直角时 为什么只瞄准一个方向即可测得竖直角值 答 竖直角 地面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角度一定是两个方向的夹角 竖直角测量的其中 一个方向是水平面方向 题3 3 经纬仪的安置为什么包括对中和整平 答 用量角器测量平面上的一个角度时 有两个要求 1 量角器平面应与角度所在平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2 量角器的中心应对准待量角度的顶 点 经纬仪整平的作用是使水平度盘水平 对中的作用是使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点 水平角的顶 点 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题3 4 经纬仪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答 经纬仪由基座 水平度盘和照准部三部分组成 基座 其上安装有竖轴套 水平度盘与照准部 其下有三个脚螺旋 一个圆水准气泡 用于粗平仪器 水平度盘 圆环形的光学玻璃盘片 盘片边缘刻划并按顺时针注记有0 360 的角 度数值 照准部 水平度盘之上 能绕竖轴旋转的全部部件的总称 包括竖轴 望远镜 横轴 竖盘 管水准器 竖盘指标管水准器和读数装置等 管水准器用于精确整平仪器 竖盘指标管水准器用于指示竖盘指标铅垂 题3 5 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 为什么要用盘左 盘右进行观测 答 因为盘左 盘右观测取平均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 横轴误差 照准部偏心误差对水平角 的影响 题3 6 用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 为什么要用盘左 盘右进行观测 如果只用盘左 或只用 盘右观测时应如何计算竖直角 答 因为盘左 盘右观测取平均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x 的影响 只用盘左观测竖直角时 设竖盘读数为L 则考虑指标差改正的竖直角为 90 L x 只用盘右观测竖直角时 设竖盘读数为R 则考虑指标差改正的竖直角为 R 270 x 单盘位观测竖直角之前 应观测某个清晰目标一测回 计算出经纬仪的竖盘指标差x 再用该x 改正其后进行的单盘位观测竖直角 题3 7 竖盘指标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 用于指示竖盘指标铅垂 题3 8 整理表3 6 中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 表3 6 水平角读数观测记录 测回法 题3 9 整理表3 7 中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 题3 10 整理表3 8 中竖直角观测记录 题3 11 已知A 点高程为56 38m 现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直反觇观测 观测数据见表 3 9 已知AP 的水平距离为2338 379m 计算P 点的高程 题3 12 确定图3 41 所示竖盘结构的竖直角计算公式 题3 13 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 规范规定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 主要轴线有竖轴VV 横轴HH 视准轴CC 照准部管水准器轴LL 圆水准器轴L L 应满足下列关系 题3 14 盘左 盘右观测可以消除水平角观测的那些误差 是否可以消除竖轴VV 倾斜引起 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答 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 横轴误差 照准部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 不可以消除竖轴 VV 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题3 15 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与光学经纬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电子经纬仪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和微处理器自动测量度盘的读数并将测量结果输出到仪 器显示窗显示 不需要估读 读数不存在估读误差 题3 16 与电子经纬仪比较 电子激光经纬仪新增了什么功能 可应用于什么行业 答 电子激光经纬仪新增加了与望远镜视准轴同轴的可见激光指示视准轴方向 可用于准直 测量 准直测量是定出一条标准的直线 作为土建安装 施工放样或轴线投设的基准线 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题4 1 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么 有哪些方法 如何进行 答 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 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 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目估法 通过人眼目估 使分段点位于直线起点与终点的连线上 经纬仪法 在直线起点安置经纬仪 照准直线终点 仰或俯望远镜 照准分段点附近 指挥分段点位于视准轴上 题4 2 简述用钢尺在平坦地面量距的步骤 答 在直线两端点A B 竖立标杆 后尺手持钢尺的零端位于A 点 前尺手持钢尺的末端 和一组测钎沿AB 方向前进 行至一个尺段处停下 后尺手用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 直线上 后尺手将钢尺的零点对准A 点 当两人同时将钢尺拉紧后 前尺手在钢尺末端的 整尺段长分划处竖直插下一根测钎 量完一个尺段 前 后尺手抬尺前进 当后尺手到达插 测钎或划记号处时停住 重复上述操作 量完第二尺段 后尺手拔起地上的测钎 依次前进 直到量完AB 直线的最后一段为止 题4 3 钢尺量距会产生哪些误差 答 尺长误差 温度误差 钢尺倾斜和垂曲误差 定线误差 拉力误差 丈量误差 题4 4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为什么采用相对误差 答 角度测量误差与角度的大小无关 而距离测量误差中一般含有与距离长度成正比的比例 误差 所测距离越长 距离误差就越大 因此只用距离测量的绝对误差不能表示距离测量误 差的真实情况 例如 测量100m 的距离误差为5mm 测量1000m 的距离误差也为5mm 显然 不能 认为这两段距离测量的误差相同 用相对误差表示距离测量误差更准确 前者的相对误差为0 005 100 1 2 万 后者的相对误差为0 005 1000 1 20 万 显然 后者的 精度比前者要高 题4 5 说明视距测量的方法 答 在测站安置经纬仪 量取仪器高i 盘左望远镜照准碎部点竖立的标尺 读取上丝读数 l1 下丝读数l2 竖盘读数L 依据下列公式计算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D与高差h 式中x 为竖盘指标差 题4 6 直线定向的目的是什么 它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 答 目的 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区别 直线定线是用钢尺丈量距离时 使分段丈量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 题4 7 标准北方向有哪几种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 标准北方向 真北方向 磁北方向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北方向 磁偏角 地面任一点的真北方向与磁北方向的水平夹角 磁北方向偏离真北方向以 东 0 磁北方向偏离真北方向以西 0 地面点位于高斯平面直角坐 标系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0 题4 8 用钢尺往 返丈量了一段距离 其平均值为167 38m 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 3000 问往 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较差不能超过多少 答 题4 9 试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 其中测站高程H 0 45 00m 仪器高i 1 520m 竖盘 指标差 题 4 10 测距仪的标称精度是怎么定义的 电磁波测距误差有哪些 如何削弱 答 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一般是以mm 为单位的固定误差 以ppm 为单位的比例误差定义的 ppm 1mm km 例如 标称精度为3mm 2ppm 的测距仪 表示 测量1km 的距离 含有3mm 固定误差 2mm 的比例误差 五 全站仪及其使用 题5 1 全站仪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 答 全站仪是由电子测角 光电测距 微处理器与机载软件组合而成的智能光电测量仪器 它的基本功能是测量水平角 竖直角和斜距 借助于机载程序 可以组成多种测量功能 如 计算并显示平距 高差及镜站点的三维坐标 进行偏心测量 悬高测量 对边测量 后方交 会测量 面积计算等 题5 2 电子补偿器分单轴和双轴 单轴补偿器的功能是什么 答 单轴补偿的电子补偿器只能测出竖轴倾斜量在视准轴方向的分量 并对竖盘读数进行改 正 此时的电子补偿器相当于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 题5 3 全站仪如何进入参数设置 有何设置内容 答 同时按住键开机 进入 参数 菜单 可以进行单位设置 模式设置与其它设置 题5 4 全站仪有几种测量模式 各有何功能 答 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坐标测量 菜单 星键等5 种模式 题5 5 GTS 105N 全站仪对边测量的功能是什么 在施工测量中有何用途 答 对边测量可以计算或测量出所立棱镜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斜距 高差与方位角 其中 镜站点的坐标可以测量获得 也可以从坐标文件中调用 对边测量用于测量起始点A 至相临目标点之间的平距 高差 斜距与方位角 施工测量中 用于检查已放样的任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非常方便 题 5 6 按 放样 键 调用一个放样坐标文件后进入放样模式时 应先设置测站点与后视 点才可以开始放样测量 当测站点 后视点与放样点分别位于不同坐标文件中时 应如何进 行操作 答 在 放样 界面下 按键进入 放样 界面 执行 选择文件 命令 更改当前文件 完成操作后 再按键返回 放样 界面 设置测站点 再按键进入 放样 界面 执行 选择文件 命令 更改当前文件 完成操作后 再按 键返回 放样 界面 设置后视点 再按键进入 放样 界面 执行 选择文件 命令 更改当前文件 完成操作后 再按 键 返回 放样 界面 设置放样点 六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题6 1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答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 仪器误差 观测误差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题6 2 测量误差分哪些 各有何特性 在测量工作中如何消除或削弱 答 测量误差分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的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 单个偶然误差没有 规律 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 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 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多次观测取平均值可以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 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检验和校正 操作时应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进行 布设平面与高程控制 网测量控制点的坐标时 应有一定的多余观测量 可以将系统误差限制到很小的范围 题6 3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答 偶然误差有界 或者说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有限次观测中 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 过一定的限值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大 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小 绝对值相等的正 负误差出现的频率大致相等 当观测次数 n 时 偶然误差的 平均值趋近于零 题6 4 对某直线等精度独立丈量了7 次 观测结果分别为168 135 168 148 168 120 168 129 168 150 168 137 168 131 试计算其算术平均值 每次观测的中误差 应用误差 传播定律计算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解 7 次丈量的平均值为 168 135m 或168 136m 一次丈量的中误差为 0 011m 11mm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题6 5 DJ6 级经纬仪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m0 6 试计算该仪器一测回观测一个水 平角的中误差mA 解 水平角 与方向观测值L1 L2 的观测为 L 1 L 2 由误差传播定律得 题6 6 已知三角形各内角的测量中误差为 15 容许中误差为中误差的2 倍 求该三角 形闭合差的容许中误差 解 设三角形闭合差为 1 2 3 1800 内角的中误差为m 由误差传播定律得 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题6 7 如图6 7 所示 为了求得图中P 点的高程 从A B C 三个水准点向P 点进行了 同等级的水准测量 高差观测的中误差按式 6 25 计算 取单位权中误差m0 m km 试计 算P 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单位权中误差 七 控制测量 题7 1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何优缺点 答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法 含边角测量与交会定点 导线测量法与GPS 测量 法 三角测量法 需要观测水平角 不需要测量边长或只需要测量少量的起算边长 光电测距 仪没有出现以前普遍使用 每个点观测的方向数比较多 对通视要求高 所以 三角点通常 选择在高山上 每个点都需要建立三角觇标 测量人员需要爬山 外业工作比较艰苦 导线测量法 需要观测水平角与每条边长 不需要测量边长或只需要测量少量的起算边 长 光电测距仪没有出现以前 测边的工作量很大 导线布设比较灵活 只需要与前后点通 视即可 常用于城市控制网的加密 尤其是在建筑密度比较大的城区测量时经常使用 GPS 测量法 不要求控制点之间相互通视 只要在没有障碍物遮挡天空卫星的点上 安置GPS 都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卫星数据采集 题7 2 已知A B C 三点的坐标列于下表 试计算边长AB AC 的水平距离D与坐标 方位角 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题7 3 平面控制网的定位和定向至少需要一些什么起算数据 答 网内至少需要已知一个点的平面坐标 已知一条边长的水平距离与方位角 当平面控制 网观测了至少一条边长时 可以不需要已知边长 题7 4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内容 答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与支导线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包括 踏勘选点 建立标志 测角与量边 题7 5 在图7 19 中 已知AB 的坐标方位角 观 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 试计算边长B 1 1 2 2 3 3 4 的坐标方位角 题7 6 附和导线与闭合导线的计算有哪些不同 答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方位角闭合差 而闭合导线有时为多边形内角和闭合差 附合 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是边长推算的端点坐标差减端点的已知坐标增量 而闭合导线的坐标 增量闭合差为各边长的x 或y 坐标增量之和 题7 7 某闭合导线如图7 20 所示 已知B 点的平面坐标和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观测了图 中6 个水平角和5 条边长 试计算1 2 3 4 点的平面坐标 角 题7 8 某附合导线如图7 21 所示 已知B C 两点的平面坐标和AB CD边的坐标方位 角 观测了图中5 个水平角和4 条水平距离 试使用fx 5800P 程序PM3 1 计算1 2 3 4 点 的平面坐标 X1 m 3748 091 Y1 m 2132 244 X2 m 3779 479 Y2 m 2281 100 X3 m 3733 812 Y3 m 2395 007 题7 9 计算图下图 a 所示测角后方交会点P3 的平面坐标 XP m 2774 716 YP m 5604 213 题7 10 计算下图 b 所示前方交会点P1 的平面坐标 XP m 2797 671 YP m 4565 799 题7 11 计算图 c 所示侧方交会点2 P 的平面坐标 XP m 3081 290 YP m 2883 243 八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题8 1 地形图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哪些 何为大 中 小 比例尺 答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 1 万 1 2 5 万 1 5 万 1 10 万 1 25 万 1 50 万 1 100 万 七种比例尺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 1 5000 1 2000 1 1000 1 500 中比例尺地形图 1 1 万 1 2 5 万 1 5 万 1 10 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 1 25 万 1 50 万 1 100 万 题8 2 测绘地形图前 如何选择地形图的比例尺 题8 3 何为比例尺的精度 比例尺的精度与碎部测量的距离精度有何关系 答 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0 1mm 设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 M 则图上0 1mm 所 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0 1M mm 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测绘地形图的距离测量精度是根据比例尺精度确定的 例如 测绘1 1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 时 其比例尺的精度为0 1m 故量距的精度只需到0 1m 因为小于0 1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 不出来 题8 4 地物符号分为哪些类型 各有何意义 答 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比例符号 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 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如房屋 较宽的道路 稻田 花圃 湖泊等 非比例符号 三角点 导线点 水准点 独立树 路灯 检修井等 其轮廓较小 无 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 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 而是采用规定的符 号表示 半比例符号 带状延伸地物 如小路 通讯线 管道 垣栅等 其长度可按比例缩绘 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题8 5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 等高线 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是如何定义 的 等高线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如何定义与绘制 答 等高线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首曲线 计曲线和间曲线 首曲线 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用0 15mm 宽的细实线绘制 计曲线 从零米起算 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用0 3mm 宽 的粗实线绘制 间曲线 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 当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 可按1 2 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 间曲线用0 15mm 宽的长虚线绘制 可不闭合 题8 6 典型地貌有哪些类型 它们的等高线各有何特点 答 山头和洼地 山脊和山谷 鞍部 陡崖和悬崖 山头的等高线由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增加 洼地的等高线由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减小 山脊线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 也称分水线 山脊的等高线均向下坡方向凸出 两侧基 本对称 山谷线是谷底点的连线 也称集水线 山谷的等高线均凸向高处 两侧也基本对称 相邻两个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 鞍部是山区道路选线的重要位置 鞍 部左右两侧的等高线是近似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组山谷线 陡崖是坡度在70 以上的陡峭崖壁 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如用等高线表示 将是非常密 集或重合为一条线 因此采用陡崖符号来表示 悬崖是上部突出 下部凹进的陡崖 悬崖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 与下部的等高 线相交 下部凹进的等高线部分用虚线表示 题8 7 测图前 应对聚酯薄膜图纸的坐标方格网进行哪些检查项目 有何要求 答 将直尺沿方格的对角线方向放置 同一条对角线方向的方格角点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偏离不应大于0 2mm 检查各个方格的对角线长度 其长度与理论值141 4mm 之差不应超过0 2mm 图廓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应超过0 3mm 题8 8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解析测绘方法有哪些 答 解析测图法又分为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法 经纬仪联合光电测距仪测图法 大平板仪 测图法和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等 题8 9 试述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法在一个测站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 答 测站准备 在图根控制点A 安置经纬仪 量取仪器高A i 用望远镜照准另一图根控 制点B 点的标志 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为0 在经纬仪旁架好小平板 用透明胶带纸将聚 酯薄膜图纸固定在图板上 在绘制了坐标方格网的图纸上展绘A B C 等控制点 用直 尺和铅笔在图纸上绘出直线AB 作为量角器的0 方向线 用大头针插入专用量角器的中心 并将大头针准确地钉入图纸上的A 点 在碎部点i 竖立标尺 使经纬仪望远镜照准标尺 读出视线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i 竖盘读数i C 上丝读数i a 下丝读数i b 则测站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i d 及碎部点 高程i H 的计算公式为视距法碎部测量公式为 式中 H S 为测站高程 i S 为仪器高 Xi 为经纬仪竖盘指标差 当以图纸上A B 两点的连线为零方向线 转动量角器 使量角器上的 1角位置对 准零方向线 在 1角的方向上量取距离M D1 式中M 为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值 用铅笔 点一个小圆点做标记 在小圆点旁注记其高程值1 H 即得到碎部点1 的图上位置 题8 10 下表是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法在测站A 上观测2 个碎部点的记录 定向点为B 仪器高为 i A 1 5m 经纬仪竖盘指标差X 0 12 测站高程为 H A 4 50m 试计算碎部 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题8 11 根据图9 18 所示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勾绘等高距为1m 的等高线 加粗并 注记45m 高程的等高线 碎部点展点图及等高线的绘制 题 8 12 根据图 10 20 的等高线 作 AB 方向的断面图 题题 8 13 场地平整范围见图场地平整范围见图 10 20 方格网所示 方格网的长宽均为方格网所示 方格网的长宽均为 20m 要求按挖填平 衡的原则平整为水平场地 试计算挖填平衡的设计高程 要求按挖填平 衡的原则平整为水平场地 试计算挖填平衡的设计高程 0 H 及挖填土方量 并在图上绘出 挖填平衡的边界线 及挖填土方量 并在图上绘出 挖填平衡的边界线 解 根据等高线内插得到方格网各顶点的高程见题图 10 4 1 所示 计算挖填平衡的设计高 程 使用 Excel 计算挖填土方量的结果见题图 10 4 2 所示 其中填方比挖方多 12m3 属于计 算凑整误差 绘制直线 AB 的纵断面图 挖填平衡土方量计算 题 8 14 图解地图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答 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数字化两种 手扶跟踪数字化是将图解地形图的聚酯薄膜原图固定在数字化仪上 在数字测图软件上 完成坐标系校准后 用数字化仪的定位标代替鼠标 在聚酯薄膜原图上描绘地物与地貌 生 成数字地形图 这种方法需要数字化仪 一台数字化仪只供一人操作 硬件成本比较高 操 作员在数字化仪上的移动范围比较大 劳动强度比较大 现已很少使用 扫描数字化是用扫描仪将图解地形图的聚酯薄膜原图扫描 生成PCX 或BMP 格式的图像 格式文件 在数字测图软件中执行AutoCAD 的Image 命令 将图像格式文件插入当前图形 中 在数字化测图软件中校正图像格式文件 然后执行数字化测图软件的绘图命令 操作鼠 标描绘地物与地貌 生成数字地形图 这种方法只需要数字测图软件 在普通PC 机上都可 以操作 硬件成本比较低 如果使用专用的扫描数字化软件 还可以实现等高线的自动跟踪 题 8 15 数字测图有哪些的方法 各有什么特点 答 有草图法 笔记本电脑电子平板法 PDA 数字测图法 草图法 外业使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三维坐标的同时 领图员手工绘制碎部点构成的 地物形状和类型并记录碎部点点号 应与全站仪自动记录的点号一致 内业将全站仪内存中 的碎部点三维坐标下传到PC机的数据文件中 将其转换成CASS 坐标格式文件并展点 根 据野外绘制的草图在CASS 中绘制地物 特点 不能实现现场连线 领图员现场手工绘制碎部点并连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