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义,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与朋友分别时候的心情。 2.通过归纳总结,体会送别诗的表达特点,并从中汲取习作营养。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送别诗的表达特点以及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体会这首宋词与其他送别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用一首歌曲、一首诗歌将学生带入离别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心境,话锋一转,导入在离别诗中别树一帜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二、 理解诗意,把握诗意1.读诗题,汇报获得的信息。 2.采取自读,汇报读及教师范读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感受这首词的感情色彩。 3.自学理解词意,探讨交流所发现的问题。 4.设疑检验自学效果,板书点拨,体会感情色彩。 5. 探讨表达特点,体会写作方法。三、主动质疑、研读探究在把握诗此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质疑。小组讨论、课堂交流解决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诗词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拓展延伸,总结提高1分析送别诗的写作特点,并为己所用,提高写作水平。2引导学生以王观的这首词为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并用意味深长的祝福结束本节课。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实录一、 激情导入,初步感知师:同学们,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马上就要面临人生的一次离别小学毕业。刚刚这首离别让我们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和离别时的珍惜之情。听完离别的歌,再让我们看一首关于离别的诗。出示芙蓉楼送辛渐师: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离别诗,谁想背一下。生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师:同学们,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离别的诗歌?生: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树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生: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师:看来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我们再来看看这一首:出示送都十四之江南,生读。师:我们来看最后两句,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这些离别诗句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生:难过、不舍师:人生自古多离别,是不是所有的离别诗都带着愁苦和不舍呢?让我们来看看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同学们已经注意了这个读音,“卜”读作“b”。那么“卜算子”在诗词中叫什么呢?生:词牌名出示:卜算子师:“卜算子”是词牌的名。凡是词牌名是“卜算子”的词都用一种曲调吟唱。你们还知道那些词牌名呢?生:清平乐、西江月师:词牌名和词的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才是这首词的名字。你读懂题目的意思么?生:送鲍浩然去浙东师:鲍浩然是谁?生:作者的朋友师:“之”的意思呢?生:到,去师:浙东就是浙江的东部。知题意,晓作者对于作者,你们有没有什么了解?生:王观,字通叟,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作者的简介,我们来看一下。坐着的一生可谓经历了大悲大喜,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作者的作品里应该会留有他心情的痕迹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一读,读准字音生自由读、指名读、生评价师: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这里有一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谁发现了?师:同学们,那边的“那”读三声。学友之间交流一下,为什么这个字读三声呢?生:这是一个问句。师:是的这是一个疑问句,应该是疑问的口气,应该读三声。其实这是一个通假字,古代没有这个字,就用另外一个字来代替。不过现在这么用就是错别字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师:请同学再读课文,把握诗词的内容。请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大意,不解释不通的词语或句子标出来。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生自学,小组交流。师:先看上阙,请同学来解释一下,其他同学们认真听。生: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师:我们再来看看下阙。生: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三、主动质疑、研读探究师:诗句的大体意思我们已经了解。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疑问。把你的问题标出来。生:千万和春住的“住”字的意思?生:意思是“留住”。生:若到江南赶上春的“赶”生:追上,赶上。生:欲问行人去那边,行人要去哪里呀?生:为什呢一定要和春住呢?师:带着问题我们诗中找答案。师: 哪一组派代表来回答一下?生:诗中讲到眉眼盈盈处,我们认为,行人要去“山水交汇处”师:文中盈盈一次就带代替了山水交汇、在这里用了一个叠词“盈盈”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意境。这个盈盈处其实是指鲍浩然的家乡。鲍浩然的家乡美吗?生:美师:你们从哪里看出美来的?生:水是眼波横。把水比喻成了眼波。师: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有神,用词“秋水”,清澈又明亮。而这里,作者把他们反过来。你们觉得怎么样?像这样的句子还有没有?生:山是眉峰聚。师:谁来说说你的的理解。诗人又把那连绵的群山比喻成了美人皱起的眉毛,这个比喻形象吗?谁能做给大家看看。生:(相互表演,表情各异,哈哈大笑)我们经常形容眉毛如远山,作者也被他们反过来了。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把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作者现在的心情怎么样?生:轻松、愉悦。师: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面对好友的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刚刚把春天送走,现在又要总走你,我是多么的舍不得。师: 我们的感情是美好的,就像这美丽的春天啊,但是深厚的友情也是要分离的。那我们接着看,为什么说一定要和春天在一起呢?生;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师:大家说的太好了,这里的春不仅指的是春天的景物,还可以比喻成美好的时光。想象一下,如果鲍浩然回到了家,家人会怎样?生:泪流满面。师:同学们这是怎样的泪水?生:高兴的泪水。师: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想到朋友将要享受幸福。作者的心里还会难过吗?还有什么离别之苦啊。于是作者说若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难道不是人生的春天吗?原来。这是诗人对友人美好的_?学生:祝愿师:从这首词当中,你认为王观是一个怎样的人?生:重感情生:积极乐观的人师:我想他也是一个造诣高超的人。大家看黑板,“眉眼盈盈处”是描写山水,这是写生:景师: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这是在抒发-生:情。师:因此这首师的写作手法是生:借景抒情师: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试着把节奏划分一下。读出感情。四、拓展延伸,总结提高师:其实,借景抒情是送别诗的重要写作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代那些热爱生活的诗人寄情自然、对话山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情境相生、风神摇曳的写景抒情诗。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出示学习要求: 1、每个小组从课后十首古诗中选择一篇诗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完成相对应的阅读记录卡。 2、思考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勾画出相关语句。题目表达的情感通过什么景物或事情表达的表达方式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生交流,小组汇报。生:我们小组选择了芙蓉楼送辛渐。生:我来读。生:本诗表达了作者离别的伤感,表明了不变的志向。生:诗中的景物有寒雨、江水、楚山。生:表达方式是借景抒情。生:文中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找的很准确。那么请同学来尝试着写一下出示:(造句运用下列一两种景物表现自己的心情。心情或感受:烦燥、苦恼、昏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中国历史 第二册统编版(五四学制)
- 人教版高中 必修二教学设计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 2025供电合同范本(律师)
- 2025中小学食堂承包合同样本
- 8.3 俄罗斯(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湘教版河北专版)
- Unit 5 Fun Clubs Section A 1a~1d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山西公务员真题试卷
- 5.1.1 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加聚反应(教学设计)高二化学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机械厂员工奖励申请执行规章
- 印刷厂员工生日补贴管理规定
- 《保密意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物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课件 第1章 劳动和劳动形态
- 生鲜店加盟合同模板
- 电影刮痧课件教学课件
- 游戏厅转让合同范本样本
- DB34∕T 4253-2022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程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题
- 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表
- 《中国诗词大会》必背经典古诗词100首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1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