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课堂教学中的错误--数学(查小平).doc_第1页
善待课堂教学中的错误--数学(查小平).doc_第2页
善待课堂教学中的错误--数学(查小平).doc_第3页
善待课堂教学中的错误--数学(查小平).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度安庆市数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善待”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安庆市高花亭小学 查小平有人说: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帮助学生不犯同样的错误是教师的义务。我认为说得非常好,因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没有错误的课堂是不真实的,也不是完美的,而帮助学生解惑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因此,面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以积极的心态接纳错误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挑水工有两只水桶,一只水桶有一条裂痕,另一只水桶完好无损。完好的水桶总能把一桶水运到主人家里,而那个有裂痕的水桶在到达主人家时,里面总是少了一些水。有裂痕的水桶对自己天生的缺陷感到十分惭愧,心里一直很难过。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说“在我们回到主人家的路上,请你注意小路旁的那些美丽的花儿。”当他们上山时,那个有裂痕的水桶看见太阳照着小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非常快乐。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那美丽的花,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有裂痕,就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回来的时候,从你裂痕中漏下的水就浇灌了它们。我经常摘下这些美丽的鲜花去装饰主人的房间。”这则故事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接纳学生的错误,并善待学生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计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只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理智地对待错误,并精心地去经营错误,那么错误将会点亮我们的课堂。因此,学生出错并不可怕,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没有必要采取回避的姿态,相反,我们应该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当成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合理利用,用心经营。二、悉心“经营”错误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正说明了人的性格难以改变,其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具有同样的秉性,如果教师只顾自我陶醉地讲解,不顾学生的感受,不管教师的方法是多么巧妙,学生也是记不住的,甚至拒绝接受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从他们的思维角度出发,教他们想学的,思他们所想的,进而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比较、分析、争辩、反思,然后加以点拨,归纳正确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变式、延伸,从而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契机,将错误变“废”为“宝”。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地实例,谈谈“经营”错误的几种策略。1、静心倾听,留住精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错误,课堂上认真倾听是可以发现的。其实倾听本就是老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许多精彩的教学细节只有教师用心倾听才会发现。例如:在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下册“循环小数”时,有这样的一道计算题:14.211=1.2909,练习时,当我顺势问到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90,但有一个学生(成绩较好)举起了手:生:老师,我认为这个小数的循环节不是90,而是09.师:你能说说理由吗?生:因为09在小数部分,又不断重复出现。(这时。其他同学已举起了手,有的甚至都快站起来了,急切地想回答。但我却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微微一笑。)师: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生:不同意。(学生边说边摇头。)师:你们是怎么看的?生1:书上讲了,(边说边翻书。)一个小数,从某一位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才叫这个小数的循环节。生2:09虽然不断重复出现,但9在小数点后第三位就出现了一次,比0先出现,所以,我认为这个小数的循环节是09而不是90.(其他同学纷纷点头)师:(面向出错的同学)现在你知道1.29090的循环节是多少了吗?生:是90而不是09。上述案例中学生对“循环节”这一新的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因而出现错误,这时其他同学及时帮他找出并纠正了错误,在对错误的比较、分析、争辩与反思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一新内容,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课堂上,这一显露出来的细节,通过静心倾听,深入地挖掘,教师及时纠正了学生的模糊概念,同时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也更加合理化、智慧化。我想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满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留住精彩。2、因势利导,鼓励创新曾见过这样一则案例:教师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学生正在认真地画着4厘米长的线段,可他发现班里的调皮大王小欢抓耳挠腮,看起来很苦恼,老师快步走到他的面前,看着他手里的尺,明白了一切。“我早上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他很机灵,赶紧把理由说了出来。)“老师,他是与别人争吵时故意折断的。”同桌的同学告了他一状。这时我看到小欢的脸已经涨得通红。望着他手里那把“0”刻度早已消失的断尺,看着他那局促不安的神情,老师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刚买的尺没用就断了,太可惜了。”“但是,老师要考考你,能用你手里的尺画出4厘米长的线段吗?”老师趁机追问。他使劲地点了点头。不到一分钟,就画好了。在后来的学生交流汇报中,老师发现只有他的方法是独特的,而其他学生都是统一从“0”刻度开始画起的很庆幸,对于小欢的错误,教师并没有用训斥的方法对待意外的,学生偶尔一次犯错,在老师的利导下,学生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创新机会,这样的错误并非错误,而是一种很好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课堂才是一节完美的课堂。3、审题指导,注重方法有些学生看到试题中有“多”字就加,有“少”字就减,还以为自己找到了规律,不论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地教,可学生仍然出错。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就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更重要地是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例如:15.7与4.3的和除以1.3与1.26的差,商是多少?这类题目是学生非常熟悉且反复做的题型,可相当部分学生列四则混合运算综合算式时仍会出错。如:15.7+4.31.3-1.26。这类题在教学时不妨指导学生借鉴语文缩句与扩句的方法,把原题缩为:“和差=商”,然后扩句,和就是(15.7+4.3),差就是(1.4-1.26),最终列综合算式(15.7+4.3)(1.4-1.26)。文字题是介于计算题与应用题之间的一种题型,是计算题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应用题的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概括,是沟通计算题与应用题的桥梁。文字题的教学,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理解,牢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解答应用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文字题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经常造成解题差错。强化文字题的审题教学,教给学生基本的审题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性。本例的“缩句与扩句”审题方法,“缩”就是抓主干缩句,即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表示出来“和差=商”再列式计算。和就是和就是(15.7+4.3),差就是(1.4-1.26),于是列式为(15.7+4.3)(1.4-1.26),这样学生就容易解决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避免出错。4、将错就错,拓展延伸师:(出示图)先说说下图中涂色部分分别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再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生1:4/9.(其他学生显然不同意该生的答案,纷纷举手)生2:错了,错了,是5/9。师:我们一起数一数涂了其中的几份。生(齐声数):1、2、3、4、5.师:(面向学生1)现在你认为该填几分之几?生:(迫不及待)填5/9,刚才我数错了。师:以后要细心点。谁能让4/9在这题中变为正确答案?(师抛出问题后,学生立即议论开了,随后便陆续有人举手)生3:如果在图中只涂4个小方块,涂色的部分就是整个大正方形的4/9.生4:把题目改为“说说下图中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再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这样空白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4/9.师:看来啊,题目中只要稍微改变几个字,我们的答案就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同学们做题目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案例中,教师对答错的学生并没有直接给予评价,而是将错就错,提出“谁能让4/9在这题中变为正确答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分数意义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我们不妨将错就错,突破原有的条件和问题的束缚,进行修正条件或问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