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doc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doc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doc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doc_第4页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唐雎不辱使命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1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使”选择正确的义项。 A使命 B听、讲 C派、遣 D出使 E使臣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2)唐雎不辱使命( )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 2请为下列句中加粗字选出正确的读音或义项。 (1)秦王色挠( ) A骚挠 B屈服 (2)长跪而谢之曰( ) A道歉 B谢意 (3)天下缟素( ) Ago Bko (4)弗敢易( ) A交换 B交易 3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4找出下列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 (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译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难道不是轻视我吗?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因此没有错认为是其他意思。 D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安陵君能够答应我吗? 5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5)“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秦王色挠( ) 2唐雎面对秦王以_相威胁时,他以_作答,列举_、_、_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_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则是一个_、_、_的君王形象。 3翻译下列句子大意。 (1)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译文:_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 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5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_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的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师旷论学)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活用现象。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_ 2识别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并领悟其作用。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_ _ (2)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_ _ 3根据这则短文,能概括出一个成语:_。 4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发? 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1)C (2)D (3)C D 2(1)B (2)A (3)A (4)A 3C 4B 5(1)E (2)D (3)B (4)C (5)A 【能力提高】 1(1)通“苍”,青灰色。(2)屈服。 2天子之怒 布衣之士之怒 专诸 聂政 要离 有胆有识,正义凛然 骄横狂暴、阴险、狡诈 3(1)摘掉帽子,脱光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 4D 5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开放探究】 1炳,点燃。炳烛,这里是使动用法,把蜡烛点燃的意思。 2(1)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作用:叙事透辟,讲出一个人应终身向学,并且条分缕析;内容集中,不枝不蔓,增强气势;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富有感染力,不能不打动晋平公。 (2)此两句运用了顶针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前一句的句末短语“炳烛之明”作下句的开头,构成顶针辞格,具有蝉联续接的特点。增强了语气语势,更加有说服力。后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表示确定的意思,加强了语气,对说服、打动晋平公更具有作用,更显得情真辞切。 3“炳烛之明”“举烛之明”。 4刘向的这篇文章,勉励人们要终身向学,活到老学到老。这则故事概括为成语“炳烛之明”或“举烛之明”,告诫人们即使到了老年,也要努力学习。现在用此成语形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或用于自谦。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 1给加粗字注音。 (1)秦王怫然怒( ) (2)以头抢地耳( ) (3)亦免冠徒跣( ) (4)聂政之刺韩傀( ) (5)休祲降于天( ) (6)天下缟素( ) 2解释加粗词语。 (1)请广于君( ) (2)非士之怒也( ) (3)岂直五百里哉?( ) (4)弗敢易( ) (5)休祲降于天( ) (6)长跪而谢之( ) (7)秦王色挠( ) (8)寡人谕矣( )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 (4)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 _ (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 (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其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感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_ _ 5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_ 6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_ _ 7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_ _ 8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_ _ 9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_ _ _ (二)课外阅读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10“海大鱼”有何喻义? _ _ 11请你说一下对“谏止三言”的理解。 _ _ 12“靖郭亦纳谏,乃辍城薛”,反映了什么问题? _ _ 参考答案 1(1)f(2)qing(3)xin(4)gu(5)jn(6)go 2(1)扩充(2)有才能有胆识的人(3)只,仅仅(4)交换(5)吉祥(6)道歉(7)屈服(8)明白,懂得3(1)即使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是五百里吗?(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3)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4)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5)心理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6)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4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5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6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7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8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9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10“海大鱼”,以海喻齐国,实以海水喻齐民,以大鱼喻靖郭君,大鱼在海中最为得意,钩网对它无能为力。11“谏止三言”,妙在客进“三言”之前的请谏,故作十三字的危言,又复进八言“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加上最后的注释词共五十六言。12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认识。 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唐雎( ) 怫然( ) 休祲( ) 缟素( ) 徒跣( ) 色挠( ) 二、下面是对秦王的三句话的不同理解,从中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不错意” (1)因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 (2)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 2“轻寡人” (1)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认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2)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建议,不要采取顽固的态度。 3“先生坐!何至于此!” (1)请您坐下来谈判!何必用动武的方式来解决这么一个小问题呢! (2)请您坐下来!你们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动武呢!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 1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 ) 2唐雎不辱使命。( ) 3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 4长跪而谢之。( ) 5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6岂直五百里哉。( ) 7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8否,非若是也( ) 四、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义 1受地于先王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请广于君 4仓鹰击于殿上 5休祲降于天 6何至于此 五、选择下列句子的恰当译文,把字母填入括号内 1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A秦王不说话,安陵君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B秦王不高兴,因为安陵君派了唐雎去秦国。 C秦王不愉快,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去。 D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A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B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C秦王变了脸色,长时间跪着向唐雎道歉。 D秦王的脸色表现屈服,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六、下面几句中的“之”与“皆布衣之士也”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句子有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肉食者谋之。 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2)正确。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表现了秦王的骄横。如按(1)说,则没有“武力吞并”的意思,只剩下轻视,不符合秦王在军事节节胜利情况下的骄横心理状态。 2(1)正确。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如按(2)说,则是奉劝对方接受建议的意思,跟上文恫吓的口气不协调。 3(1)正确。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狡诈。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安陵的意图。下文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承认自己的“外交”伎俩的失败;从当时秦在军事上占压倒优势这一点来看,秦王是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三、1“甚”:副词,很。 “甚善”,很好。 “虽然”,在文言文中常作条件或转折复句中的从句用,这里可译作“虽然如此”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