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doc_第1页
江苏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doc_第2页
江苏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doc_第3页
江苏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doc_第4页
江苏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读送元二使安西,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 . 诗的开头勾画了一个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环境客舍,制造一种凄冷的氛围:春晨的细雨不但润湿了飞尘,而且洗涤了旅舍旁的柳树,送别的人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中分手了。B . 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挂念心情。C . 第一句写雨,制造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第二句写柳,雨后柳色虽然很美,但柳象征离别,陡然增加人们浓厚的离情别意。D . 这首诗能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诗人所流露出的强烈而真实的哀伤悱恻之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其境界并不高。2. (2分)选择诗句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感情? ( )A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B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D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3. (2分)“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句话中,“行人”的意思是( )A . 旅行的人B . 邮差C . 老朋友D . 捎信的人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古诗鉴赏。 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1)解释词语。 驱驰:_横戈:_(2)“报主情”的“主”指的是_。“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_。 (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该是( ) A . 平静B . 豪迈C . 悲凉D . 喜悦(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 5.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填季节)的景色。 (3)诗中第二句把柳条比作_,第四句把_比作剪刀。 (4)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 6. (8分)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 . 走了一路,很累。(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7. (4分)诗歌阅读。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相对:互相争比。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指太阳偏西。(1)填空。 A这首诗用“_”描写山的险峻,用“_”描写山的秀美。B这首诗用“_”描写水的湍急,用“_”描写一叶孤舟。(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 8. (1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凉月如眉挂柳湾。_A圆圆的月亮。 B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_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_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9. (8分)重点段落品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比喻句是:_。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 _。 (3)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一幅是_。 10. (5分)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_恃:_抖擞:_(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11. (18分)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母亲河她像大海一样奔流,用潮水哺育人们和人们栽培的庄稼。她是食用的麦粒,又是做衣裳的棉花。她是我们欢乐和希望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为人民造福是她的生活准则,她对一切人公正无私,殷勤灌溉着每块土地,不分贫富,她一律带给丰收,你一旦收获,就赶紧耕耘吧!她永远奔流不息,乍一看却像凝然不动。一望无际的河水倾泻奔流,是如此雄浑,又如此安详;可是只要稍微激怒,汹涌的水流便泡沫飞溅,带着雄狮般的怒吼,掀起惊涛巨浪。像甜蜜的希望,她的玉液琼浆对我们无比珍贵。像龙涎香一样,她的两岸碧波荡漾,四季芬芳。尽管她泥沙浑浊,却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神圣,浩瀚的黄河啊,是我们永恒的母亲!(1)诗的第节,为什么说母亲河是“食用的麦粒”“做衣裳的棉花”? (2)第节中的哪些词语突出体现了母亲河的美好品质? (3)诗的第节,我们诵诵时如果配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曲调应当是( ) A . 急促紧迫B . 温和委婉C . 雄壮有力D . 欢乐轻决(4)诗的第节,母亲河为什么能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5)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写下几个来。 12. (7分)日积月累古朗月行(节选)_ _不识_,呼作白玉盘。_疑瑶台镜,_青_端。(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唐 宋代诗人_杜甫 李白写的。 (3)诗人把月亮说成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并写一写月亮还像什么。 13.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滁 州 西 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_、深树黄鹂、春潮晚雨、_。(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3)最后一句中“横”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_。14. (10分)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逶迤_磅礴_云崖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 15. (15分)课内阅读。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_一旦失去了你啊,那仿_(拂 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 末)来展翅飞翔?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1)写出文中的括号里正确的汉字。 (2)在文中横线上选择正确的关联词。_ A . 只要就B . 无论都C . 如果就(3)找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再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陈述句:_(4)仿照第二小节的格式,续写句子。 追寻,追寻!(5)我们中国人的后代一直追寻着延安精神,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呢? 16. (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我的彩色梦境 , 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 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流动(1)我运用_的方法猜想“叮咛”的意思是_。 (2)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17. (12分)课内阅读。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儿。他让人准备两只很大的木船,船上装满泥沙,( )行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栓得( )的,用( )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 )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渐渐地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铁牛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淤泥里向上拔。船上的泥沙铲空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让水手们使劲划桨,两只大船终于把水里的铁牛拖回到岸边。(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第一段文字主要描写了_。(3)文中的和尚名叫_,他是_朝出色的_。(4)怀丙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试着画出捞铁牛的流程图。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1、4-2、4-3、4-4、4-5、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