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戴望舒《 雨巷》 的艺术特点.doc_第1页
浅析戴望舒《 雨巷》 的艺术特点.doc_第2页
浅析戴望舒《 雨巷》 的艺术特点.doc_第3页
浅析戴望舒《 雨巷》 的艺术特点.doc_第4页
浅析戴望舒《 雨巷》 的艺术特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本文档下载自文档之家,如果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doc/e1c08dc4d5bbfd0a79567308.html浅析戴望舒雨巷的艺术特点 浅析戴望舒雨巷的艺术特点巩占龙( 甘肃省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定西 743000)内容摘要 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早期的诗歌大多沉溺于个人的情感之中,格调比较低沉。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我国二十年代新诗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作者以象征性的抒情手法和舒缓沉郁的节奏,抒发了自己沉重的情绪,寄予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失望和痛苦的情绪。 关 键 词 戴望舒;雨巷;艺术特点;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血腥屠杀,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作者因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这首诗,集中地体现了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内心的痛苦与迷惘、希望与追求。本文就雨巷的艺术特点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象征性的抒情手法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创作,深受法国十九世纪象征派的影响,在表现方法上,注意挖掘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情感,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这首诗歌就集中的体现了诗人“对诗的音乐美,诗的形象的流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追求;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意象模糊和精密紧密结合、把强烈的情绪寓于朦胧的意象的主张,/doc/e1c08dc4d5bbfd0a79567308.html对他的影响甚为明显”1。诗中那悠长、寂寥的雨巷;那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独自彷徨的“我”;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全诗借雨来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充满了浓重的感伤气息,给人一种美丽却不可捉摸的情调。在这首诗中,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2象征了当时黑暗而窒息的社会现实。这里冷漠孤寂,没有声音和阳光,令人失望。“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3的“我”,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爱国青年。他们曾满怀希望,追求理想,但黑暗而残酷的现实使他们痛苦、失望,他们在雨巷中彷徨,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遇到“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4,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象征了美好的理想。诗人知道,这个理想很难实现,因为她和自己一样充满愁苦和惆怅,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5一样。诗人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6,空留下“我”独自在雨巷中彷徨,在黑暗的现实中追寻。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诗中的“我”,那“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在雨巷中社会现实的氛围、寂寞徘徊的心境、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描写的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doc/e1c08dc4d5bbfd0a79567308.html象,这种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二、富于音乐美韵律和节奏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句,共四十二句,每句字数虽然长短不一,参差不齐,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句多以三顿为主,有二十六句,间有二、四顿,二顿十六句,四顿三句,这是为了避免诗歌节奏的单调,不但没有破坏整体结构,反而增加了舒缓沉郁的节奏感。另外,每节诗尾一句都以双音节收尾,押相同的“江阳”韵,如“姑娘”“彷徨”“惆怅”“迷茫”“雨巷”等。诗中三分之二的诗句押内韵,有的一句七个音节,但韵音就出现了三次,这样音节的停顿若断若续, 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义的连绵与音节的回环相应相合,给人一种凄迷徘徊之感。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词和词组的重叠,“彷徨在悠长,悠长”“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7;句子的重叠,“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她静默的走近,走近?,她静默的远了,远了”8。诗的首尾两节,除“逢着”换 “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运用了复沓的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如第三节中的“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四节中的“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doc/e1c08dc4d5bbfd0a79567308.html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叶圣陶先生曾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9。三、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和创新丁香是一种花卉,形状象结,花开在仲春季节,呈白色或紫色, 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之感。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们对着丁香花往往伤春,抒发愁心,说丁香是引愁之物。如唐代杜甫江头四咏丁香诗中的“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唐代李商隐代赠诗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景浣溪沙词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宋贺铸寄贺方回诗中的“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近代王国维点绛唇词中的“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等等。丁香成了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在雨巷中,诗人吸收了古典诗词中描写愁情、创造意境的方法来表现怅惘伤感,而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诗中优美的词句,清丽的意境,淡淡的愁怨,音乐性的节奏,绵绵的吟咏,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使诗人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借鉴了前人成果,又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创造。(一)古典诗词中以丁香花本身象征愁心。而雨巷中则不是单纯的愁心,升化为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意象既包含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与多层次的审美意蕴”10。梅雨季节的江南小巷这个场景的设置,一方面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方面营造了一种表达诗情的氛围。结合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环境,“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有可能是他心目中恋人的写实,也可能是他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象征,这需要读者从诗/doc/e1c08dc4d5bbfd0a79567308.html歌所传达的社会语境和诗人个人创作的心理去分析。(二)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表现了更多的时代的气息,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虽然雨中这一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意象带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但这一意象由于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善于把握住人的印象直觉的优点及惯用意象的叠加和联络的奇特的特点结合起来,从而就带有一种现代色彩与审美眼光,给人以一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效果”11。(三)丁香花,在古典诗词中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而雨巷中则包含了诗人想象的成份,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诗人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雨巷中的审美意象,并不是一种定型化的抒情形象,它有着很大的自由度,有其形象的不确定性与形象的延展性,从而扩大与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使诗中的意象获得了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艺术美感”12。雨巷这首诗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和蒙蒙的细雨等环境渲染和“我”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来暗示的。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是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总之,雨巷是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幅幽雅而凄迷的雨中画,一尊超越时空美感永驻的艺术精品,它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最凄美的意境和最美丽的感受,让我们再一次撑着油纸伞走进那悠长而又寂寞的雨巷吧!/doc/e1c08dc4d5bbfd0a79567308.html 参考文献:1 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P2,P692. 2-8 钱谷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P214-215.9 杜衡.望舒草序J.望舒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110-12 孔波.雨巷艺术手法探寻J. 中学语文,2004(11)P29-30 作者简介:巩占龙(1970.8-)男(汉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