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着的思考 对于“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是不幸,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的思考 活着是一部反映从中国四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这一段历史时期主人公富贵及其一家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命运的影片。影片描述了主人公充满悲苦、凄惨、困惑、艰苦的生活历程和对生活的各种态度。主人公富贵和我们生活的年代已是非常不同的了,但是我们和主人公面临的生活问题是一样的,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困苦、甚至是不幸,而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首先,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什么是困难、什么痛苦,必须正视这些我们一生中无处不在的东西,必须认识到痛苦的必然性。叔本华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苦恼。意志总是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这能从低级以至最高等的意志现象所显现的阶段中看出,意志没有最终目标或目的,努力是意志的唯一本质,无所谓达到目标而告终期。所以,它永无最后的满足,沿途只有荆棘障碍,就这样永无尽期的持续下去。我们所称之苦恼,就是意志和一时性的目标之间有了障碍,使意志无法称心如意;相反,所谓的快乐和幸福,即为意志达到它的目标。然而,世上没有所谓永恒的满足,通常,这一次的满足只是下一次努力的出发点而已。而努力又到处碰壁,到处挣扎战斗,因而也经常会感到痛苦,正如努力没有最终的目标、欲望无法永恒的满足一样,苦恼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存在直到死亡的到来。人们总是会通过与别人的对比而增加自己的痛苦。人们总是特别容易看到别人光鲜的外表,比如有高贵的出生,有显赫的地位,有泛滥的金钱,有奢华的生活之类,然后就极其草率而武断的做出判断:我的生活是如此的痛苦,别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之后,大量像这样消极的比较会使人对人世间的挫折和痛苦看成是罪恶之物,从而对所处的生活产生极度的厌恶感。这些人的错误在于,他们以为痛苦只纠缠于他们,而别人却没有。我以为,人生是由痛苦和厌倦所组成的,而所谓的幸福只是夹杂在两者之中的瞬间而已,每一个人都无可逃避地被痛苦抑或是厌倦所纠缠,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痛苦的地方不同而已。当我们有幸远离了痛苦,但也离厌倦更近了;若远离了厌倦,痛苦又靠近了我们,人生多少有些游移于这两者之间,他们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可能不同,单总和近似100。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太得意时人又生厌。所以,当下层阶级无休止地与困乏也就是痛苦挣扎时,上流社会却和“厌倦”打持久战。我们应该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小时侯想要买某样玩具时,而父母却不同意,此时我们痛苦,但有一天,我们获得这件心爱之物时我们无比欢愉,但往往好景不长,没多少时间我们便会对那件以前无比向往的东西生厌。而高考的经历,更让我体会到这一点。准备高考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在与痛苦做着抗争,此时我们向往着高考之后长达3个月的休假,但我们真正开始享受假期的时候却又无时无刻不被厌倦袭扰着,竟渴望开学。只有真正心灵充实的人才能从无尽的心灵财富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我们的人生很难避免相濡以沫的痛苦和厌倦。其次,既然上帝创造了痛苦,痛苦对于我们一生来说又是必然的,那么它的存在一定是具有某种意义的。伏尔泰说过:“幸福不过如同梦幻,痛苦才是现实的。”我们所有的满足既一切的享乐或幸福都是消极的;而只有痛苦才是积极的。每当我们正视痛苦、困难、挫折时才会有感觉,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反之,当我们平安无事、无病无灾,则毫无察觉,此时无疑相对有病有灾、饥渴难耐之时是幸福的,但我们怎么也察觉不到。因为幸福只不过是消极的东西,惟有痛苦才有积极性的感觉。生存的全部痛苦就在于:时间不停地在压迫着我们,使我们喘气急促,并且紧逼在我们身后,犹如持鞭的人。但是,一定的焦虑、痛苦、烦恼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一条航船如果没有压舱物,它就不能保持平稳,也就无法正常行驶,人与痛苦的关系同样如此。”这是一条多么形象而且精妙的比喻。正是工作、烦恼、焦虑这些让人痛恨的东西,几乎构成了所有人漫长的整个生涯。但是,如果人的全部愿望刚出现就得到了满足,那人又将如何填补他们的生活呢?他们又有何作为呢?倘使整个世界是一个豪奢而安逸的伊甸园,是一块流溢乳蜜的田野,在那里,每个人能毫不费力的得到自己的心上人,那么人们或者会厌倦而死,或自缢而亡;要么世界上将充满战争、残杀和谋杀,以至于人类最终不得不遭受比大自然之手现在所给予的更为沉重的苦难。没有痛苦的人生便不可称之为人生,痛苦是积极的并非消极的。有句话说“种子不怕埋没就怕吹捧”,人亦然,在优越的环境下人只能自甘堕落,惟有苦难才能鞭策、激励我们。于是,世上的那些无处不在、程度不同、永无止境的痛苦,我们应该抱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呢?面对困苦和不幸有很多方式,有很多人会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死亡”来解除自己的痛苦。因为“死亡”有着不可知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几乎所有人对死亡都是极度恐惧的。人类最大的灾祸是死亡的威胁;最大的恐惧是来自对死亡的忧虑。但有人宁愿选择死来逃避现实的苦难。柏拉图把人分为性格温和快乐的人和性格郁悒难处的人。内心本有忧郁倾向的人在现实中很容易因为一些小挫折而感到极大的痛苦或是对生命极度的厌倦。一些小小的不如意之事便会萌生自杀之念,甚至可能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会自杀。这种人因长久的不幸福而想了结余生,会冷静而坚定地执行他的决定,甚至会没有一丝战栗、挣扎和畏缩,自杀几乎成了最自然和最受欢迎的解脱工具。另一方面,世上即使最健康和最愉快的人也可能自杀,只要他对外在的苦难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就会走上这条不归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是“自杀”,两者却有极大的不同。对于快活的人而言,惟有高度的苦难才会导致自杀,非高度的苦难不足以使他结束自己的生命;对原本郁悒的人来说,只要轻微的苦难就会使他自杀。两者的区别在于对苦难的受容性不同,愈是忧郁的人受容苦难的能力愈低。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人可能会痛苦绝望,也有人可能会一笑了之;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人会看到好的一面而有的人却只咬住不好的一面。好比两个人做同一件事情,剩下一个小时,一个人会说“只有一个小时了”,而另一人说“还有一个小时”,“只有”和“还有”的区别就是两个人心态的区别。国父孙中山说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为了能够积极地面对无尽的困难和不幸,我们首先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忍受痛苦的能力,那么关键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和看问题的方法。选择“死亡”是一种极端的面对苦难的方法,在不到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有着从积极到消极,不同程度的面对苦难的方法。拥有怎样的心态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困难。当然,一个人不是说有积极的心态就会有的,而积极的心态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的。只有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深刻领悟的人才能够蔑视甚至无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何谓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存在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要探讨生命的意义,就必须先从了解生命的含义开始。在自然科学领域,生命是一种物质。然而,在此讨论并非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生命,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生命。在这里,一般意义上有两种:一种是整体意义上的生命,它是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另一种是个体意义上的生命,整体生命离不开个体生命,一旦离开了,它便失去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命是一段历史,是一个过程。那么生命意义,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时期,守着某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而应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恩格斯说过“人类的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正是在思维的指引下,人类才能不断深化着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地改造着周围的世界。人类借助着自己的能力,推动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刀耕火种一直发展到如今的科技、信息时代,并且仍继续前进。“创造”不仅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而且构成了人生命的基本意义,由此使人生活在价值的世界、“意义”的领域中。人以意义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并改造世界、创造世界。人类具有创造的本性,具有不断追求价值的意识。人的活动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就是追求某种价值,在发掘自身潜能的同时改造世界和创造价值,通过创造更高的价值来展现生命的意义。没有价值意识,即对自身的价值需要和外物对自身存在的价值意识,人类根本不可能提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离开了创造的活动,人类历史也不可能出现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的跃迁。此外,人类活动又是能动的创造性,是具有“目的性”的。人类在追求一定的目的就是在追求一定的价值。再者,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尺度”,也体现了其价值意义。马克思讲了人类活动的三个尺度:求真、求善、求美。求真,即符合规律性;求善,即合目的性;求美是人类最高的生命意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和谐统一。智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因而也就成为人类最高的生命意义。这便是人类整体的生命意义之所在。对于个体而言,每个人要探索自己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就必须去追求,必须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灵与智慧的成长,每一天都对世界有一些奉献与利益。“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人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吃饭”,生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一种价值追求。一个人,一种活法,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其生活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另一种人,揣怀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自私心理,损人利己,惟利是图。但不可否认的是,为公也好,为私也罢,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坚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来实现其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观念的实现是轻而易举的,那就是选择死亡,而这个仅仅是个例外。一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即是自我的实现,也就是是事业的归宿,对社会贡献应有之力。为了这个理想,无数的人不顾艰辛困难,不惜牺牲最为宝贵的生命,只要有这个理想的支撑,生命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永不枯竭!这就是作为一个人,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一旦你领悟到人伟大的生命意义和崇高的生命价值的时候,那你就会有一种信念,一种足以击败任何苦难和不幸的精神力量。人,就是应该具备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抗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生命就是这种精神,这种追求!写于此,不由得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生产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上海灯光秀施工方案审批
- 巡游出租汽车司机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业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钢结构库房制作施工方案
- 景点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武汉调岗咨询方案
- 建筑临时地面硬化方案设计
- 大学餐饮项目咨询方案
- 中国最好的建筑方案设计
- 电池(组)装配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国企党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质量策划与质量控制培训
- 个体诊所药品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化学试卷(广东卷)(空白卷)
- 智联招聘公司管理制度
- 卫生心理健康课件
- 2025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精神科暴力特征及实战技巧》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新版真题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