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次,错爱人一生.doc_第1页
一人一次,错爱人一生.doc_第2页
一人一次,错爱人一生.doc_第3页
一人一次,错爱人一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 一、学习目标:1、能叙述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并能判断所给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2、能表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会判断电极的正、负极,能正确书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3、能运用原电池的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4、能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电池。二、重点难点:重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难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电池三、主要知识点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正负电极的判断方法、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正确书写、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四、自学提纲1、阅读课本P40-41,思考下列问题:(1)把_能转化为_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3)怎样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4)请阐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5)请在课本的铜锌装置图中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2、疑难解析:(1)人们通常将铜、锌电极插入稀硫酸中构成的原电池,用“ZnH2SO4Cu”来表示。则在FeHClZn和FeHClSn中,哪一个保护了铁?为什么?(2)活泼金属一定作原电池的负极吗?在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材料作正极。这里的“相对活泼的金属”通常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靠前的金属。但是,如果将其绝对化,则会引出错误的判断。例如,在MgHClAl和MgNaOHAl中Mg分别作什么极?为什么?五、研究性学习自制简易电池1、水果电池利用柠檬等水果的果汁为电解质,选用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片充当电极,保持一定距离插入水果中。连接导线及毫安计,可测得电流。水果电池的两极所用金属片的组合:锌片银片、锌片铜片、镁带铜片、镁带铁片等。2、棉花上的铜锌电池(1)用铜片、锌片、棉花、导线(带有鳄鱼夹)、毫安计(或电压计)组合成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并用橡皮筋扎紧。(2)在A、C区的棉花上,用滴管加入2mol/L的硫酸铜溶液;B区的棉花则要保持干燥(加入的硫酸铜溶液使棉花湿润即可,不宜太多)。(3)将电路用导线和毫安计(或电压计)连接起来,毫安计(或电压计)指针一动,立即取开鳄鱼夹使成断路。如果不动,仔细检查电路连接的情况。(4)结合物理课所学原理,分别测定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思考下列问题并用实验来检验你的判断是否正确。A、如果将硫酸铜溶液换成稀硫酸或盐酸,重复步骤(1)至(4),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原因。B、如果单用一种金属(全改为锌片或全改为铜片),重复步骤(1)至(4),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原因。C、如果将硫酸铜溶液换成食盐水或氢氧化钠溶液,重复步骤(1)至(4),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原因。六、课后作业:1、以FeH2SO4C为例,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画出该原电池的装置图,并注明电极名称,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2、请根据Cu + 2Fe3+ = 2Fe2+ + Cu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画出该原电池的装置图,写出电极反应式。3、上网查询有关资料,评判原电池的功与过,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评论稿。 七、课外阅读世界上第一个电池的发明家简介(供参考)伏打(AlessandroVlota 17451827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巴黎科学院国外院士。1745年2月18日生于科摩,1827年3月5日卒于同地。成年后出于好奇,才去研究自然现象。伏打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伏打电堆。伏打在伽伐尼实险的基础上,致力研究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他得出了新的结论,认为两金属不仅仅是导体,而且是由它们产生电流的。用伏打自己的话来说:金属是真正的电流激发者,而神经是被动的。伏打并把这种电流命名为“金属的”或“接触的”电流。伏打不仅发现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会发生电流效应,而且发现当金属浸入某些液体时,也会有同样的效应。伏打开始是用几只碗盛了盐水,把几对黄铜和锌做成的电极连接起来,就有电流产生。1800年3月20日,伏打在给伦敦皇家学会会长约瑟爵士的一封信中,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发现。他说:“在桌子上或台子上,我水平地放一块金属片,例如银片,在这一片上我放上第二片,即锌片;在第二片上我放上了一张浸液片;然后放上另一块银片,紧接着是另一块锌片,上面再放上一张浸液片。如此,我以同样的方式,总是在同一方向上,把银片和锌片合起来,那就是说总是银在下面锌在上面,或者相反,这要看我是怎样开始放的,在两对合起来的片子之间,都夹上一层浸液片。我如此继续下去,就形成了一个高到不致自己垮下来的圆柱。”伏打证明这个堆的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这就是伏打堆。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这是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装置。有了持续电流,对电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伏打电池的发明,使得科学家可以用比较大的持续电流来进行各种电学研究,促使电学研究有一个巨大的进展。伏打的成就受到各界普遍赞赏,科学界用他的姓氏命名电势,电势差(电压)的单位,为“伏特”(就是伏打,音译演变的),简称“伏”。伏打电池1799年,伏打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 将不同的金属片插入电解质溶液形成的电池,通称伏打电池。背景: 当时对于电已经有相当的认识(静电、导电、电的种类),加上对雷电的正确了解,尤其是避雷针的研制成功,消除人们对于雷电的畏惧。特别是蓄电装置的发现后,科学家开始动脑筋去想如何能够有效地运用电。青蛙腿的启示: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的解剖学教授贾法尼(Luigi Galvani 17371798)经常利用电击研究生物反应,1780年秋天无意间发现,即使没通电源的情况下,剥下来的青蛙腿也会发生痉挛的现象,后来经过十年的研究,在1791年发表成果。他一直认为这是一种由动本身的生理现象所产生的电,称为动物电,因此开发了一支新的科学 电生理学 的研究。同时也带动了电流研究的开始,触使电池的发明。关於这次意外的发现说法如下; 一次寻常的闪电,使贾法尼解剖室台上的起电机发生电气火花的同时,放在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连接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而此时起电机与青蛙腿之间并无导体连接。接著他把青蛙腿的一只脚吊高,再用黄铜钩刺在脊髓上,并使其接触银制的台板,让另一只脚可以在台板上方自由活动,当它碰到银台时,脚的肌肉就起收缩而离开台板,但是离开台板后即又再度伸长碰到银台,如此反覆摇摆。如果将钩与台改换成同一种金属,就看不到这种现象。伏达和贾法尼的争辩:意大利利帕维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伏达(Alessandro Vlota 17451827),反复重做贾法尼的实验,仔细观察后发现电并不是发生于动物组织内,而是由于金属或是木炭的组合而产生的。于是伏达完全不使用动物的组织,仅用不同的金属相接触,使用莱顿瓶及金箔检电器进行实验,发现在接触面上会产生电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