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B .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必须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接线C . 在用实验室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一定要取出来读数D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必须竖直方向拉,不能倾斜拉2. (2分)下列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B .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C .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可以适当超过它的量程;D . 任何弹簧测力计都有测量范围。3. (2分)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B .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C .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4. (2分)小亮同学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误将物体挂在了挂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刚好是4.0N,物体实际重是( )A . 一定等于4.0NB . 一定大于4.0NC . 一定小于4.0ND . 不一定小于4.0N5. (2分)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 . 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 .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 .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6. (2分)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由于粗心大意,未将指针调零,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指针已经指在0.4N处,那么他用该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物体的重力,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当把每次的读数-( )A . 加上0.4 NB . 减去0.4 NC . 不能用来测量D . 既不加也不减任何值7. (2分)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 )A . 一定等于4NB . 一定大于4NC . 一定小于4ND .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8. (2分)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B . 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C . 实际测量力时,弹簧的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D . 使用前应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二、 实验题 (共3题;共14分)9. (1分)如图所示,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方的物体重为_N。10. (6分)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各种弹簧,某同学发现,用手拉不同的弹簧时,虽然都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但是所用拉力的大小不同因此,他猜想: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可能与弹簧原来的长度有关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找来了细线、支架、钢丝钳和一根均匀长弹簧(可裁剪),还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是_和_; (2)实验前,需要用钢丝钳将弹簧裁剪成长度_(“相同”、“不同”)的甲、乙两段; (3)实验时,拉伸两段弹簧,使它们都伸长相同的长度,测量对应的拉力,记录在下表: 序号弹簧序号弹簧长度L/cm拉力F/N1甲1002甲123.23甲146.44乙1205乙143.26乙166.4对比表中第_组和第_组数据可知,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所需的拉力和弹簧的原长_(“有关”、“无关”)11. (7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对钢弹簧A和铁弹簧B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探究。实验中在两根弹簧下逐个增加规格相同的钩码,并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悬挂钧码后弹簧的总长度,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 所挂钩码的重/N123456A弹簧总长度/cm9.012.015.021.024.0B弹簧总长度/cm7.59.010.512.013.515.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表格中漏记的数据为_,A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_cm;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度比B弹簧_(选填“大”或“小”);在一定弹性限度内,B弹簧的长度l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关系式为l=_。(2)为什么受力相同,A、B两根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呢?为此小明仔细对比了两根弹簧的差异,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想_(填序号)缺少依据。(3)探究结束后,小明用A、B两弹簧分别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a、b两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_测力计(两格均选填“a”或“b”)。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12. (2分)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弹簧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D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B原来的长度均为LO C、D原来的长度均为LO1 , 且A、B、C、D的横截面均相同;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目增加了L1、L2、L3和L4 , 如至6(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图6(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_。分析比较6(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_。13. (3分)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_,分度值为 _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_ N14. (2分)射箭运动员要把箭射出去,先把弓拉弯,这说明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_而产生,要射中靶心,箭射出的箭能够继续运动,这是因为箭具有_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5分)15. (5分)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不加力的时候,指针指在A处,当加上4N的拉力的时候,指针指在B处。根据题意,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刻度为0.5N的刻度;在弹簧测力计上画出3.5N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五、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6. (5分)一根钢绳最多能承受5104N的物体,能否用它起吊质量为5t的重物?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