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测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1. (1分)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对于以下估测你认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 A . 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cmB . 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C .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2D . 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2. (1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3.6km/h=3600m/sB . 1.5h=90sC . 200cm=2mD . 36m/s=10km/h3. (1分)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 . 分度值是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用尺B . 分度值是1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C . 分度值是1mm,长度是2m的钢卷尺D . 游标卡尺4. (1分)(2011淮安)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 . 春天柳絮飞扬B . 夏天荷花飘香C . 秋天落叶飘零D . 冬天雪花飘飘5. (1分)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A . B . C . D . 6. (1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B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C . 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悦耳动听,不可能成为噪声D . 人听不到的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7. (1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C . 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D . 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8. (1分)有一段长为34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 . 1次B . 2次C . 3次D . 4次9. (1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 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 . 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 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10. (1分)位于山西永济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B .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C .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D .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11. (1分)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B . 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C . 深秋的霜冻凝华D . 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固12. (1分)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 ) A . 冬天,窗户玻璃结满“冰花”B . 秋天,屋顶有霜形成C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D .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13. (1分)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 C .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 D . “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14. (1分)在同一座大山的山顶、山腰和山脚,先后用同一个壶将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的冷水煮沸,若先后三次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和Q3 , 则( ) A . Q1=Q2=Q3B . Q1Q2Q3C . Q1Q2Q3D . Q2Q1Q315. (1分)(2015鄂尔多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五月,牡丹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 . 两手摩擦,手会发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 .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 .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16. (1分)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个长100m的山洞,需要的时间是( ) A . 60sB . 50sC . 40sD . 30s二、 多选题 (共2题;共2分)17. (1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 .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 .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 .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18. (1分)下列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为38,则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B .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C . 使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 . 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三、 填空题 (共4题;共6分)19. (1分)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_ mm。小红用该刻度尺对实际长度为70.0cm的课桌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据约为68.7cm。经过分析,导致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改正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要进行_。 20. (1分)被国外媒体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通车运营,以在大桥上行驶的客车为参照物,桥边的栏杆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客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具有惯性而突然向车辆的_(选填“前方”或”后方“)倾倒。 21. (3分)节能电动车为上海世博园区的观光提供了绿色交通服务。若一辆电动车在中国馆附近的水平路面上以27Km/h的速度沿直线行驶了40s,则通过的路程为_m;刹车时,电动车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与匀速行驶时比较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1分)冰箱冷冻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就会变干,这是_现象,冷冻室内四周有霜形成,这是_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2分)23. (4分)小明和小强在家中探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 (1)他们选用手机作为声源,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提出了下列两个方案: 方案一:人站在离声源的一定距离处,用不同的材料将手机盖住,然后比较所听到的声音响度的大小。方案二:用不同的材料将手机盖住,然后不断地远离声源,一直到刚好听不到声音为止,并测出此地离声源的距离,然后比较距离的大小。你认为方案_(填“一”或“二”)更好,理由是_。(2)他们从中选择了最优方案,用手机的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_(填“调大”或“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_(填“大”或“小”,人恰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 _(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_(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3)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的泡沫板,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 (4)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人恰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8475分析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24. (3分)“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 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模拟“区间测速”的实验装置图小车由斜面顶端下滑,图中的圆圈内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测量的: (2)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填“大”或“小”)一些;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_开始下滑: (4)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与真实值相比会偏_(选填“大”、或“小”): (5)小车在A. 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m/s; (6)AC段的平均速度vAC_ AB 段的平均速度vA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7)甲乙两个同学在计算BC段的平均速度v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甲: ;乙: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 (选填 “甲”、“乙 ).25. (3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_(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26. (2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海波的熔点约是_;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海波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_(填“大于”、“等于”、“小于”)海波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海波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写出一种即可)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7. (3分)中国空气质量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宝骏E100(如图所示)上市后的三个月内,柳州市PM2.5数值相比同期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该车(空车)质量750kg,其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为155m,最高车速达到100km/h。在几次记录中,该车每百公里电耗为8.4kWh求:(1)该车空车时的重量是多少N? (2)该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该车行驶100km所耗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汽油?(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指标转让协议与汽车按揭贷款合同3篇
- 工厂车间生产管理经营承包合同书3篇
- 医用纯水销售合同范本
- 快递代收点合同范本
- 聘用简单运营合同范本
- 焊工作业压力焊模拟题及答案
- 智博英语必做题目及答案
-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计划2025(5篇)
- 2025年生物心脏瓣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首调旋律听写题库及答案
- GB/T 33339-2025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 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 探讨跨界融合创新在智能数字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面料培训资料
- 失血性贫血的护理
-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培训
- 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
- 工商业光伏施工总承包合同
- 参考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 中信集团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