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课案表.doc_第1页
集体备课课案表.doc_第2页
集体备课课案表.doc_第3页
集体备课课案表.doc_第4页
集体备课课案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蔡甸区 侏儒中心小学 学校集体备课课案表 六年级 年级 语文 学科 课 题: 美丽的晋祠 参与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语:昨天请大家预习了第17课 , 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晋祠的资料,下面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指名2人,内容不同)(1)检查预习:展示交流课前收集有关晋祠的资料。(课件 1)(2)师补充(酌情而定)山西被称为晋,而境内有晋水,周武王的儿子叔虞被封到这里作诸侯,他用聪明才智带领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过上了安定富足的日子。他死了之后,人们在晋水的上游,修建了一座祠庙供奉,以此纪念他,这座祠庙因为在晋水上游,所以叫做“晋祠”。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各朝各代的人们不断修缮重建,如今的晋祠已是具有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其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被人们冠以“三绝”“三美”,更有“小江南”之称,晋祠更成为人们游览度假的胜地。晋祠到底美在哪里呢?让我们随着作家梁衡一起去观赏-17 美丽的晋祠 (读题) ( 课件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习提示: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做出适当的批注。2、读词:这篇课文辞藻优美,下面我们一齐来读读看。周柏 偃卧 径幽香远 古老苍劲 一弘深潭唐槐 旋起 草木萧疏 虬枝盘曲 细流脉脉劲直 荫护 天高水清 老妪负水 穿亭绕榭皱裂 草蔓 拾级登山 壮士托天 冉冉不绝题咏 精湛 心旷神怡 不一而足 历历可见3、这篇说明文主要围绕晋祠的美丽来写,请大家再次认真读文思考:作者按怎样的结构来介绍全文?又是抓住什么来写出晋祠的美?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交流(1)作者按总分结构抓住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来展现晋祠的美。“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既是中心句又是总起句。(2)指名读句(出示课件 3: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找这一句。(文章25自然段分别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这句话恰好概括了25自然段的内容)(3)自读这句话,你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排比)言下之意是说晋祠的山美、树美、水也美)感情齐读。句子比较: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晋祠的美,在山,树,水小结:这句总起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加强了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体现出一定的观察顺序,说明作者对晋祠的观察是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展开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5、质疑:晋祠的山、树、水究竟如何美呢?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美丽,首先一齐来看山。(三)品读“山”美1、指名读,边听边想:晋祠的山美在哪里?勾画相关语句。2、将自己勾画的语句读一读,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3、交流预设:A、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将晋祠拥在怀中。(1)这里的山怎样美?用句中的关键词语(巍巍的,长长的)(2)释词 巍巍:形容高大。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外界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3)自读,哪个字用得最好?(拥)组词,指名示范动作。 平常生活中,谁会经常拥抱我们?这拥抱中对我们充满了什么?(关爱、呵护)这里说“山将晋祠拥入怀中。”,仿佛这山对晋祠也充满了-关爱、呵护之情。(4)指名2人读,齐读。一个“拥”字把山写活了,你想对这样的山说些什么?(欣赏课件 4山图片)预设:仿佛那山俨然是温情的母亲 俨然是敦厚的父亲(5)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出示课件 5句子春秋的山景)(1)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什么?能想象出这幅画面吗?(2)释词: 黄花满山:满山黄色的菊花 径幽香远:小路僻静,花香远飘 草木萧疏:草木稀疏 天高水清:天空极高,水极清。(3)春天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秋日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草木劲瘦、秋高气爽)(4)指名读、分组读(女春,男秋)(出示课件6春秋的山景图片)(5)预设:春天的山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秋天的山尽显树木劲瘦,秋高气爽。想当然夏日、冬日的山也有不同的风采,你能想象出这幅画面吗?(6)小练习:仿照书中的形式,填空:(课件7句子)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夏日,(绿叶如盖,郁郁葱葱。)(绿叶如伞,荷花飘香。)(树木葱茏,槐花盛开。) , ;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冬至,(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大雪纷飞,粉妆玉砌。)(欣赏课件 8 四季山景图 ) , 。4、正因如此,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引读)都会心旷神怡。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5、过渡:山因为有了树的存在才会变得巍峨秀挺,树因为有了山的荫护才会茁壮成长,那么晋祠的树又美在哪里呢?(四)品读“树”1、师范读,学生听,勾画体现树美及树的特点的语句并做好批注。2、指名说,板书:古老苍劲、造型奇特3、交流: A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课件9句子)。(1)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周柏)既然叫它“周柏”,那它是从周朝就有了的,距今已将有3000年历史了,这样的一棵古木,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2)释词 劲直:坚强有力,挺直,笔直皱裂:破裂出凹凸的纹路,从中看出这棵周柏年岁大,很古老挑着:冒出偃卧:倒着躺下(拟人化)(3)指名2人读。(出示课件 10周柏图片)文本感悟:周柏已有3000 年的历史,它历经30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如此苍劲,那周柏-(引读)生: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看到这样的周柏,你想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11 关键词:姿态优美 半躺半卧 悠然自得 不拘一格 威风潇洒 气度不凡)预设:a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b您就像一位历史老人见证了古老晋阳的历史沧桑,见证了晋祠的风风雨雨,您和美丽的晋祠同眠同息,相伴至今。今天,您仍在注视这今日晋阳的发展和变化。 B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出示课件 12句子、图片唐槐)(1)这句话写的是?(唐槐)顾名思义,唐代就有的槐树,距今历史悠久。唐槐美在哪里呢?(2)释词 老干粗大:树干又粗又大虬枝盘曲:树枝弯曲、相互环绕,从中看出树枝长的及其茂盛绿叶如盖:绿叶仿佛盖子一样,从中那个看出树叶繁茂(3)无论是周柏,还是唐槐,它们在晋祠历经千余载,依然古老苍劲,那周柏-(引读)-;那唐槐(引读)-,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引读)- C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俨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出示课件13句子)(1)这句话中的树美在哪里?(造型奇特)(2)有哪些奇特的造型?你还能想象出其他的奇特造型吗(老妪负水,释词,演示,想象)(壮士托天,释词,演示,想象)(出示课件14树的造型奇特)(3)不仅造型奇特,还不一而足不一而足:不一一列举,还有很多。最奇特的是- D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上)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转)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冒)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掉)下了一根绳。(出示课件15句子对比)(1)这句话描写的是?(左扭柏)它美在哪里呢?(向左扭,造型奇特)(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它造型奇特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a “一齐”“拧”(试做动作) 烟、绳,纹理朝同一方向b 指名2人读,师误读句子c 生对比品味,辨别冲 速度快,力度大 拧 力度大 旋 粗大 垂 直上 转 冒 细小 掉(3)体会读,指名2人读。(出示课件16左扭柏图文)这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地下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似乎是天上 。(4)这树、这烟、这绳,更是让我们浮想联翩,仿佛这树的背后藏着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让我们不仅问道:这一齐像左扭的柏树是怎么来的?(学生想象)(5)怪不得作者说:“圣母殿前左扭柏,-(引读)-(6)小结,在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满目苍翠,走进晋祠,那林林总总的参天古木似乎就告诉你:此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据说,晋祠内上千年的古树就有20多株,其中唐槐就有10余株。由于岁月的雕刻,古槐形态各异,枝干劲挺,枝叶茂盛,宛如祠中的老者在迎送着往来的游人。晋祠中的老槐古朴、神秘,更多了几分诗情画意。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引读)-显得分外幽静、典雅。(出示课件17各样树的风景图音乐)(五)小结学习内容,总结语言特色1、对照板书,小结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晋祠,你知道了些什么?(文章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起: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及名人题。今天重点学习了晋祠的山和树得美。晋祠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晋祠的树古老苍劲,作者列举了周柏、唐槐得古老苍劲,此外晋祠的树造型奇特,作者以左扭柏为例,通过“拧”、“旋”突出左扭特点,进一步说明造型奇特。2、同学们,仔细回想作者是怎样介绍晋祠的山、树的特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细致的描写,比喻、拟人、对偶、联想)有什么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让人感觉不是在观看一个物体,而更像是人与人的交流,缩短了说明对象和读者的距离)师小结:以说明为骨架(总分)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对说明事物进行艺术的渲染,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艺性说明文。同时作者在结构上采用并列构段式的方法如: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水(六)自主学习请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晋祠的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