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b 课前演练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 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 使用了下列小标题 点燃革命之火 武汉的形势 排满兴汉宣言 列国的态度 等 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八国联军侵华c 甲午战争d 辛亥革命 课前演练 d d 课前演练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 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 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侵犯了这种神圣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 维新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 b 课前演练 2008 广东单科 民报 创刊号刊登黄帝像 见下图 的主要目的是 a 提倡民主自由b 宣传排满革命c 倡导个人崇拜d 反对帝国主义解析黄帝被看作是汉族的祖先 其用意显然是尊汉排满 b 课前演练 左图中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囯 代替 國 取 王 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d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解析 囯 字取 王 居其中之意 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太平天国大花钱 a 课前演练 下图为反映辛亥革命的一幅漫画 国 字传统写法是國 但在下图中却为 囻 口内一个民字 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 1 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什么 2 请解释该思想观念形成的社会原因 1 思想观念 国家主权在民 2 社会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斗争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规定 课前演练 2009 广东单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了 a 总统制b 联邦制c 君主立宪政制d 责任内阁制解析此题考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 回顾其内容即可 d 课前演练 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 能全面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a 推翻 洋人的朝廷 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势力b 颁布 临时约法 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c 按 分权与制衡 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d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课前演练 有人曾说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 被迫解散b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孙中山出走海外c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未完成革命任务d 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 迫使孙中山辞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 实质考查辛亥革命失败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 说革命不结果实 主要是指革命任务未完成 故c项正确 c 课前演练 自我测评 列出1894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重要革命活动 1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此后通过在海内外宣传革命思想和在国内多次组织小规模的革命起义而扩大革命党人的影响 2 1905年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并创办 民报 于1905年至1907年间与康 梁等保皇派展开了一场思想大论战 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好了舆论准备 3 同盟会领导了多次国内武装起义 如1907年5月到1908年4月间在华南地区连续发动了6次武装起义 1911年4月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的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 4 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 革命浪潮席卷全国 5 1912年1月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894年 兴中会成立 标志着 1905年 在东京成立 以 为宗旨 被孙中山概括为 1911年4月 爆发 5月 清政府裁撤军机处 成立责任内阁即 皇族内阁 10月 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 为都督 11月 清政府委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成立 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3月8日 临时参议院通过 3月10日 接替孙中山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大事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中国同盟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黄花岗起义 黎元洪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 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思想准备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三民主义保皇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政体之争 组织准备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社会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1894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中国同盟会1905年 军事准备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一 革命的酝酿 背景和条件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性质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 未明确反帝 无彻底土地纲领 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林觉民喻培伦 黄兴 左图 部分参加黄花岗起义的被俘人员 下图 然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二 从武昌起义到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终结 1911年10月10日 革命党人熊秉坤 金兆龙首先发难 武昌起义发动 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成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8小时 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 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 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123天 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一组关于武昌起义的数字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2 各地响应起义 1911年底 孙中山自海外归国 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三 革命的高潮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 两大革命成果 成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 民国元年 首都 国旗 改用公历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 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五色旗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在南京正式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性质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4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意义 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由此确立 结合美国共和政体与中国封建政体思考问题 1 第一章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与中国古代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 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 第三 四 五 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组织原则 4 临时约法 的直接目的 意义 第一章 总纲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人民得享有人身 言论 集会 结社 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 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法官独立审判 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临时约法 的意义 1 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3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 目的 限制总统独裁 维护民主共和 否定君主专制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及 人治 观念 重点探究一 临时约法 原则与意义 制订背景 内容 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帝国主义和旧官僚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由参议院制订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制度 责任内阁制原则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重点认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讨论 辛亥革命后 尽管革命发展迅速 但全国政局混乱 你能从各政治势力的状况分析袁世凯掌握政权的原因吗 清政府 在革命打击下土崩瓦解 丧失政权势在必然 帝国主义 为维护在华利益 扶持袁世凯作为新代理人 立宪派 旧官僚 谋求政治地位 助袁掌权 革命派 为推翻帝制 寄望于袁世凯 软弱妥协表现 袁世凯 掌握清政府军政大权 玩弄权谋 志在必得 3 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成果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表示如果清帝退位 袁世凯赞成共和 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 旁立者 宣布退位诏书 清朝覆灭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 各抒已见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为什么 各抒已见 成功说 革命党人的直接目标基本实现 1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2 颁布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失败说 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 1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这个封建势力的代表所夺取 2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辛亥革命失败 原因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 主观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表现 直接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根本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 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材料三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 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 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 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纷纷自行剪去 当时流行的服饰 中山装 西装 领带 皮鞋 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请回答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阅读资料 开始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革除旧风 三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 性质 是一次 比较完全意义上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主要功绩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性质 地位 影响 政治 政体变化 它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经济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内对外 辛亥革命的意义 学生活动 泰戈尔诗云 天空了无痕迹 鸟儿已经飞过 百年的光影 有时略显斑驳 有些几近发黄 但只要我们怀着对历史的敬意 循着历史的脉络 总能找到那些打动人心的时光印迹 百年辛亥 早已化为一枚历史的书签 清晰标注着一个伟大的时代 一段难以磨灭的史诗 成为一个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 以1911年10月 1912年3月任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报导对象 以 民国的壮举 为题 以自身感受为内容 写一篇评论 1 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在于 a 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d 中华民国代表人民的利益 学以致用 2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理论是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是 比较完整意义上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d 从此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 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c动摇了封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磁性-等离激元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及光-热特性研究
- 通辽市中医院新生儿护理技能考核
- 多尺度光响应聚乙烯醇基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Inception V2和CBAM的轨边声学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环烯烃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与介电性能研究
- 忻州市中医院科室质量管理考核
- 婚纱摄影服务合同范本2025升级版
- 2025年建材回收利用合同(橱柜回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规级芯片国产化进程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报告
- 2025年燃气管道工程保修合同协议
- 2025年图书管理员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
- 潜流湿地施工方案
- 测绘公司成果管理制度
- 冀教 九年级 英语 下册 Unit 3《Lesson 17 Staying Safe in an Earthquake 》课件
-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面
- 2024阿拉善盟产业发展和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培训
- DB65-T 4874-2024 公路除冰雪作业技术规范
- 《建筑机器人的应用》课件
- 2025营养指导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