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II )卷一、 单选题 (共7题;共7分)1. (1分)下列描述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 A . 一名中学生的正常身高约为800mmB . 小明百米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C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D . 我国家庭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2. (1分)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 . 震耳欲聋B . 鬼哭狼嚎C . 掩耳盗铃D . 一呼百应3. (1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C . “闻其声,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D . “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 (1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 . 冬季大雪纷飞B . 秋天霜打枝头C . 夏天大雨倾盆D . 春天冰雪消融5. (1分)(2014广西)为了看清物理课本上的字,小华的眼睛与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说明小华已患上( ) A . 近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 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 . 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 远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6. (1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 . 把相机向上举高B . 向前再走几步C . 向后退几步D . 向地面蹲下7. (1分)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B .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D . 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二、 填空题 (共9题;共11分)8. (1分)如图是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判断该物质一定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t2时刻该物质的内能_在t3时刻的内能。该物质在t4时刻的分子动能_在t1时刻的分子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 (1分)在建的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从杨高中路站到曹路站,全长14千米,合_米;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为90分钟,合_小时;电子的质量为9.110-31千克,合_克. 10. (1分)(2017黄冈)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11. (1分)“ 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_为参照物,以_为参照物时,船是静止的12. (1分)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 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现象。13. (1分)安全教育防灾演练中,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时,学生应采取弯腰甚至甸旬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人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上升导致其密度_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聚集在空间的_ 方 14. (1分)小敏用水平方向的力F向前推动水平面上的木箱,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第1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第2s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N,从3s到5s内,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_。 15. (1分)张林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张林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_;_;_;_。16. (3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它通常是由玉米加工而成。那么玉米粒是如何变成爆米花的呢?传统的爆米机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密封盖的铁罐子。加工爆米花时,用煤炉给装有玉米粒的爆米机加热且不停的翻动,密封在罐里的玉米粒温度不断升高,其中的水分逐渐变成水蒸气,玉米粒内部压强不断增大。部分水蒸气从玉米粒中跑出,进入铁罐内,而铁罐内气体的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压强越来越大。玉米粒像吹足气的小气球,但由于受到罐内气压的约束,它们不能爆开。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爆米机的密封盖,罐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高温高压的玉米粒突然进入气压较低的环境中,便迅速爆开,变成了爆米花。(1)加工爆米花的过程中,通过_的方式使玉米粒的内能增加。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加热过程中,玉米粒中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 (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能反映罐内气体压强p和温度t变化情况的图像是_。 A . B . C . D . (4)加工爆米花的过程中,无烟煤没有充分燃烧,则它的热值_ (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17. (1分) (1)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根据如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8. (1分)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9. (1分)如图,S是点光源。正确画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射向凸透镜的光线,以及其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要求两条光线不能重复)。 四、 实验题 (共5题;共21分)20. (3分)在探究“水的沸腾”时,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_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1. (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陈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上如图所示: (1)应先调整光屏的_,使它和凸透镜、烛焰的中心大致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_。 (2)若保持图中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至光具座的“80厘米”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3)小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他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进行实验。下表是小陈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厘米。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通过同一凸透镜成像,当_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通过(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_。若要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小陈应该保证_相同,选择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该实验。22. (4分)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将天平放在_桌面上,游码移到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84.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质量为_g;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_g/cm3.(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已知用水表示)、烧杯也测出了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 _(用字母表示).小明针对小刚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刚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23. (4分)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km/h 24. (6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应在玻璃板的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实验中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 五、 计算题 (共2题;共4分)25. (2分)小明坐在一列从苏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很开心。他想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正要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坐在车上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的时间是20秒 (1)动车的速度为多少? (2)已知车长200m,动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6. (2分)江苏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0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kg的酱油?(矿泉水=1.0103kg/m3;酱油=1.1103kg/m3 ;)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7题;共7分)1-1、2-1、3-1、4-1、5-1、6-1、7-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