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3 纪念白求恩 (3).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3 纪念白求恩 (3).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3 纪念白求恩 (3).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3 纪念白求恩 (3).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纪念白求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读准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理解并运用“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五个成语。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二)能力目标 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三)情感目标 学习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及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二、重点难点(一)重点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及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的现实意义。(二)难点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课本前的插图白求恩。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学生预习课文,弄清楚课文中的重点字,词。2、 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文章的主要任务;思考这篇文章的文学体裁;每一段的重点句和要点。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 想一想 抗战时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筹经费辗转数国,以唤起国际的支持,有一个加拿大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请问他是谁? 白求恩。二、介绍白求恩生平 诺尔曼.白求恩(1889-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三、讲授新课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讲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2、讲解课文A、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B、各段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C、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论证的?对比论证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这篇文章有较大的难度,一是由于文章所写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二是本文的结构与规范的议论文的结构不同,不是典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