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道德经.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道德经.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道德经.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经第七章教案执教者:艾江林学习目标1.了解物极必反和过犹不及的意思,正确诵读和成语相关的道德经句段。2.能读懂和两个成语相关的故事3.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4.通过学习,领悟本章的内涵意义。重难点1.能读懂和两个成语相关的故事2.领悟本章的内涵意义学习内容及过程一 导入:1.导语:2.回顾已学章节和成语.(生背诵)二授新知1.初读朗朗上口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持而 /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2.译读疏通文意:注释 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咎:过失、灾祸。 功遂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天之道:指自然规律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3.悟读领会文意A课外阅读苏安恒劝谏武则天。B增量发现 C拓展提升 D总结拓展点拨 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 三.谈体会和感悟。1.学习不可骄傲,不可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否则骄兵必败。2.做人不可恃才放旷,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含藏收敛 3.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4.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