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13).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13).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13).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驿路梨花 精彩开篇词春日融暖梨花开,欢颜轻绽,清香暗播,开一树洁白,洒一路芬芳。梨花醉人,人事更美。不管是搭建木屋的解放军战士,还是照料木屋的梨花和那群哈尼族小姑娘,亦或是受过木屋恩惠又给予回报的打猎老人,哪个不是如梨花般纯美?用自己的善良、热心撑起一路后来人的欢乐笑颜。梨花美,人情暖,中华美德自在心间。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时时开,善良、热心、文明、乐于助人的精神本就该你我相传,代代相传。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读音,生词含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在整体感知全文基础上,弄清文章巧妙的构思,象征手法的运用和梨花的深刻含义。3.感受“梨花精神”,在生活中也做一个乐于助人、文明善良的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几张梨花图片 世间花朵千万,作者为何单单描写梨花这一朵,是因为朵朵梨花洁白,树树梨花灿烂?我想,原因不仅仅是这些,美丽的外在固然让人喜欢,品质、精神才是永恒的存在。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彭荆风的笔伐走进哀牢山,走向驿路梨花海,看一看它养了谁的眼睛,暖了谁的心田,魅力何在!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陡峭(qio) 着急(zho) 露宿(l ) 喷香(pn )菌子(jn) 麂子 ( j ) 撵走(nin ) 修葺(q ) (2)根据注音写汉字:晶yng(莹) b(避)风 y (驿)路 立j(即) 竹mi(篾) 火tng(塘) 打ro(扰) 香气四y(溢)(3)注意下列字的字形。陡峭 花瓣 竹篾 桥梁 徒然 辨别 蔑视 高粱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修葺:修理房屋。葺,用茅草覆盖房顶。折损: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驿路: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楚。恍惚:不真切,不清楚。简陋:简单粗陋不完备。延伸:延长伸展。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溢,水满外流。 3.作者简介彭荆风,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1952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文革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4.背景链接文革时期,作者被投入囚牢;在牢房中,还坚持写作。“四人帮”垮台后,他的作品才重见天日。驿路梨花是作者坐了七年监狱以后重新提笔的第一部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作家对党的无比信赖,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确如作者在驿路梨花一书的后记中所写:“我热爱生活,尽管我的功力有限,我还是要尽力为欢乐的生活奏乐。”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下,作者才写出驿路梨花这样温暖如春阳的文章。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与路边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 【交流点拨】“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修建小木屋、照料小木屋、回报小木屋,只是为了方便后来人,让这片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得以传递。作者描写小木屋,则是为了让这种淳朴的民风,乐于助人的精神、善良的美德被更多的人知晓、学习。2.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学生讨论:3.请学生复述课文。要求:1.按课文记叙的顺序复述。 2.按小茅屋修盖、维护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解析,精研细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1.设置悬念2.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有何表达效果?3.文中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有四处:(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小结:以梨花美景来衬托美丽的梨花姑娘,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出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4. 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交流点拨: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题目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还指梨花其人、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即雷锋精神)的象征。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这是以物喻人,使自然界梨花同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辉映。在内容上点出了雷锋精神之花像梨花一样处处开放,从而深化了主题。 “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二)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云南边疆哀牢山中路边一间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三)小结课文:本文从学习雷锋这一主题中翻出新意,展现出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生命力,悬念的设置、巧妙的穿插,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运用梨花双关,笔墨饱含深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四、拓展延伸仔细读课文,想想,为修建和照料驿路上的小茅屋,哈尼姑娘梨花和梨花妹妹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