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课件.ppt_第1页
0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课件.ppt_第2页
0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课件.ppt_第3页
0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课件.ppt_第4页
0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1 微太子言 臣何能谒之 2 灭六国者 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 秦也 非六国也 3 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4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5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具体的语境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1 题型 客观选择为主 主观解释为辅 2 使用的材料 呈现多样化趋势 从史传到各种文体并存 3 考查重点 通假字 古今异义 偏义复词 反训词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 1 通假字 3 偏义复词 2 古今异义 6 词类活用 知识网络 5 一词多义 4 反训词 积累和推断积累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 不断扩大实词量 记住 考试说明 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中学课本里出现过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偏义复词 结合教材和查阅古汉语词典 弄清所列每个实词的含义 要特别留心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 避免形成思维定势 望文生义 推断就是运用技巧推测和判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巧解文言实词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方法1 字型推断法2 结构互解法3 语法定性法4 联想推断法5 语境分析法6 代入法7排除法 一 字型推断法 口 与口及语言等动作有关 吹 吮 心 关于心理 恨 志 示 和神祉有关 祖 衣 与衣服有关 袖 襟 二 对称结构互解法 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 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 相近或相反 相对的特点 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文过饰非 我们可能知道 饰 是 掩饰之意 而对 文 则有些把握不住 这个词语中的过和非同义 那么文和饰也应该同义 文就是文饰 掩饰的意思 求全责备 全 全面 备 完备 意思同 求 和 责 意思也应该相同 求 是要求 责 也是要求 责成 寻求 这样就不会把责和备看成是 责备 了 前倨后恭 前 和 后 相反 倨 和 恭 也应相反 恭 恭敬 倨 傲慢 亡国破家相随属 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 推断 上下句以 而 连接 表并列 据 亡国破家 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 可推知 圣君治国 亦为并列关系 圣君治国 当翻译成 圣明之君 治平之国 若成译 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则为主谓关系 与前句结构显然不对应 全句可翻译为 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 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了 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 d 惊恐 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 推断 疾痛惨怛 分别陈述几种情况 译为 疾病 痛苦 凄惨 惊恐 那么 劳苦倦极 也是四种情况 倦极 不能译为 疲倦极了 倦是一个词 极是一个词 我们联想到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极 指极端的情况 劳苦倦极 可译为 劳累 辛苦 疲倦 困惫 三 借助语法分析作推断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来推断其词性 进而推断出它的含义 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威自京都省之省 探望 b 不审于何得此绢审 知道 c 自放驴 取樵炊爨樵 打柴 d 后因他信 具以白质信 使者 答案 c 樵 作 取 的宾语 应为名词 指柴草 2000年高考11题 例2 臣战河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视之 形若土狗 梅花翅 方首 长胫 意似良 日以尽矣 荆卿岂无意哉 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推断 意 后面带有宾词语 作动词 应解释为 料想 的 意 作主语 为名词 的 意 用法与此相同 联系前文 可知应解释为 样子 的 意 作 无 的宾语 自然也是名词 应解释为 意图 或 心意 四 联想推断法 联想课文有关语词中的用法 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 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1高考题a 城之不拔者二耳拔 被攻取b 齐人未附附 归附c 使老女子乘城乘 巡视d 齐人追亡逐北北 指败逃者 联想 这些词都在课本里学过 a其后秦伐赵 拔十城 拔 攻取 廉 蔺 b怀敌附远 附 归附 论积贮疏 c乘鄂渚而反顾兮 乘 登 涉江 d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北 败逃的人 过秦论 可见答案是c 荆州之民附操者 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 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诗 卫风 氓 乘 登上 登临 要点提醒 联系课本这是最好的最重要的途径 此外 还可联系成语 名言警句 以旧解新 以熟解生 效果很好 如 秦桧炎炎 不附者惟卿一人 联想 趋炎附势 趋炎附势 是对称结构 炎 势 同义 是 势力 权势 之义 炎炎 就是权势很大 又如 腥臊并御 芳不得薄兮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登高而呼 声非加疾也 每责一头 辄倾数家之产 简析 句中的 薄 字 可借助成语 日薄西山 中的 薄 字来推断 日薄西山 中的 薄 为 接近 之意 那么 句中的薄字也可用 接近 试解 句中的 速 字 可借助成语 不速之客 很容易推断出是 招致 招引 的意思 句中的 疾 字可用 疾风知劲草 中的 疾 字推断出是 强 的意思 句中的 责 字可由成语 求全责备 推知是 寻求 寻找 之意 另外 我们还要注意联想到与这个词有关的一些词 通过组词筛选来确定词义 我们可以称之为 添加语素解词法 例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 劝告 2003高考题 讽 理解为 劝告 对不对 以讽组词 嘲讽 讥讽 讽劝 讽喻 讽刺 根据语境 并联系 邹忌讽齐王纳谏 筛选 这里的讽应为讽劝 劝告 译成 劝告 是正确的 这也是我们解词翻译常用的最简捷实用的方法 五 语境分析法 1 石钟山记 郦道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 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2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平不与 篡改 赞同 推敲 联系全篇及背景看 渔工水师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但因为文化水平低 没法用文字记下来 因此应理解为 记载 3 广之将兵 乏绝之处见水 士卒不尽饮 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 广不尝食 b 将兵 将领和士兵 2002高考题 将 可当动词 率领 讲 也可作名词 将领 讲 b项对还是错 推断 联系后文 既然说到 士卒不尽饮 广不近水 可见是李广对部下的关爱 带兵有方 说的是他领兵的情况而不是指李广手下的将领和士兵 所以b项错 推断 知 字如译为 知道 或 了解 都是不合逻辑的 因为 不知道 与 不了解 是不可能 皆为尽哀 的 这里只能翻译为 熟知 不熟知 即一般了解 也 皆为尽哀 可见李广深得人心 这样翻译才合情理 4 及死之日 天下知与不知 皆为尽哀 02年全高考第16题 六 代入法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03年高考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 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 讥笑c恐为身祸 每遇人尽礼遇 优待d太宗初即位 务止奸吏务 致力 c 七 排除法 记住一个规律 文言文中 几乎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偏义复词 1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今有一人入园圃 窃其桃李 2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 反 便可白公姥 及时遣我归 如何辨析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死生 昼夜事也 从实际情况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