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可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3、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4、在15C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6、声音能够被反射,当声音被高大物体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多,我们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人耳就可以听到回声(空旷的地方);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则使原声加强(狭窄的地方).7、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8、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9、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10、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小于20HZ的叫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1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12、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13、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4、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其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16、引起听觉的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耳朵鼓膜的振动.17、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18、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分别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19、人的耳朵能判断出发声体的方向,这是由于双耳效应.立体声也是运用了双耳效应原理.20、利用声可以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