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主要问题梳理汇总1.doc_第1页
三上主要问题梳理汇总1.doc_第2页
三上主要问题梳理汇总1.doc_第3页
三上主要问题梳理汇总1.doc_第4页
三上主要问题梳理汇总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阅读课主要问题梳理第一单元第1课 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问题:(一)民族小学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从题目、内容扎一找,画下来。在旁边写批注。)1.景色不同。2人物不同。3感受不同:快乐、团结(团结:穿着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一起游戏。)、和谐。(二)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对这所民族小学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第2课 金色的草地主要问题:(一)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重点学习2、3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学生要明白草地变化的原因,可以通过以下几步完成:1、明白句子之间的关系2、观察的过程、结果3、这其中表达了小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 这么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我”的心情怎样?作批注。(可与问题一解答同步。)(三) 回归整体:为什么说蒲公英成为我们最爱的一种花?第3课 爬天都峰主要问题(一)谁和谁爬天都峰?结果怎样?(结合主要内容)(二)爸爸为什么说他们相互汲取力量? 1天都峰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需要汲取力量)2他们是怎样汲取力量的,画出相关内容,批注他们汲取的力量是什么。(三)想象这样的力量在今后的日子中会发挥什么作用?(续写一个小故事。)训练方案一:教小姑娘部分,放老爷爷部分。训练方案二:教爬山前部分,放爬山中部分。检测题目:1. 解释汲取。2. 天都峰什么特点第二单元第 5 课 灰 雀(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哪些语句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用曲线把句子画下来。(三)精读课文,感受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通过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落实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呈现课文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孩子的对话分层引导精读,训练。1、 读一读对话部分,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结合小男孩所说和所做想象他是怎么想的,批注下来。【教】2、 再读对话部分,想一想,从列宁的话语中男孩子听出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把你列宁心理所想批注下来。【放】第 6 课 小摄影师(第二课时)一、 整体感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学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回忆:课文围绕着“小摄影师给高尔基拍照”讲了什么?(可以呈现第一课时的填空练习帮助学生回忆);继而可以结合主要内容从事情的发展划分逻辑段。(便于后面教放。)二、 精读课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感受到高尔基对孩子的关怀。(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很喜爱这个小摄影师?把你找到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把高尔基给你的印象批注下来。(学习高尔基放小男孩进到自己办公室部分;扶高尔基协助小男孩照相部分;放高尔基为小男孩着急,等待小男孩部分。)(二)读课文,想一想:高尔基为什么这么喜爱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身上的什么品质打动了高尔基?(又看出高尔基是怎样的人?)或在高尔基的眼中,这是一个( )的小摄影师?(三)结合课文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是一个拓展部分。)第 7 课 奇怪的大石头(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出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的填空练习帮助学生回顾。)本环节任务:1依据课题使从刚开始的奇怪到最后解决问题相关联,提出经过部分。2梳理出小时候和长大后两部分。二、在解决这个奇怪的问题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四光?(学生可以初步说说自己的认识: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善于提问,不懈追求)1【教】扶助学习小时候发现大石头和询问的部分,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把句子画下来,把李四光给你的印象批注下来。2【扶】运用方法放手学习李四光长大后部分。三、整体回归,体会作者怎样把内容写具体。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李四光为什么能够取得震惊全世界的研究成果?(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归整体,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2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小时候和长大后两部分整个过程:小时候,出国留学,回到家乡(三)李四光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总结李四光的精神)第 8 课 我不能失信一、 整体读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 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好品质。(一)默读课文感受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教师提问:爸爸要带庆龄去伯伯家,庆龄想去吗?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二)再次默读课文,感受宋庆龄的心理活动体会她言而有信的好品德。1、教师提问: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宋庆龄没有失信?把句子画下来。2、交流反馈,教师抓重点语句加以引导: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两首(一)阅读古诗,边读边体会古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二)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习过程中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认识注释;重点理解课后问题中的诗句。)(三)通过学习诗句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渗透:借景抒情)第10课风筝(一)课文围绕风筝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先读懂每段写了什么,再归纳总结)(二)孩子们在过程中心情如何?从哪体会到的。想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批注在书上。(画出重点词语,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孩子心情的变化。)(三)孩子们为什么苦苦寻找“幸福鸟”,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值得吗?(结合全文内容回答)第11课秋天的雨(一)秋天的雨( )。读一读每个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中秋天的雨的特点。进而直接进入最后一段,提出欢乐和丰收。(二)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重点学习比喻句、拟人句,体会修辞的好处,感受秋天的美丽、有趣,想象丰收的景象等;感悟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为仿写做准备。教学中体现教扶放。)(三)回归整体: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是欢乐的歌,丰收的歌? 第四单元第13课.花钟1课文介绍了哪些有趣的知识?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这位植物学家做法妙在哪?第14课.蜜蜂1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什么结论?2.是怎样得出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第二自然段到标记号:抓住人物的行动,想象为什么这么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扶】后面部分。【放】等待蜜蜂归来。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3法布尔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第15课.玩出了名堂1.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2.为什么能玩出名堂?想象思考制作实践发现成功(玩与名堂紧密联系起来体会人物)第五单元第17课 孔子拜师一、整体感知:初步感受老子和孔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二、细读理解:(两个层次:孔子 拜师过程,人物品质;学无止境的理解。)1【扶】孔子部分:抓住他们的言行,怎么做?怎么说的?怎么进行学习的?从拜师过程中,孔子的哪些言行令你感动,请你画下来,说说为什么?1拜师原因。 -学无止境体现之一(已有所成就还要学习。)(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2)、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2求师过程。学无止境体现之二(历尽千辛也要拜师学习。)(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体会重点词语:相距上千里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终于引导学生依据重点词语先谈词语的意思,再谈自己的感受。提炼:拜师心切 学无止境3随师学习。学无止境体现之三(珍惜时间才能学得更多。)l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l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提炼:勤学好问、尊师、谦虚、永不满足3【放】运用刚才的方法边画边批注,说说老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架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迎候-(3)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提炼:真诚无私、谦虚4、找共性的特点,进行在整合。人们为什么佩服他们的学问和言行?(1) 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离开家乡拜师(2) 赶路的艰辛,风餐露宿,日夜兼程。(3) 行礼(4) 再行礼(5) 毫无保留读写结合点:有一天,我们也回到他们生活的时代,根据我们了解的信息,我们写孔子学习的一天。第18课 盘古开天地一、整体感知:盘古怎样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划分逻辑段基础上)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神奇,神话的特点:想象丰富、人物精神品质集中。)二、细读理解:1盘古在为人类创造世界过程中哪部分最令你佩服,为什么?把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画下来,把令你佩服的原因做批注。(1)盘古开天辟地,他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总结学法,我们抓住了盘古的动作,展开想象,感受到盘古的勇气、力量)(2)用这种方法学习盘古顶天立地部分。(3)最后盘古怎么样了?哪里让你感动?加入自己的想象复述课文。第19课 赵州桥一、整体感知:说明性文章,要引领学生感受到整体感知的时候,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叙述上是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说出赵州桥有什么特点?二、细读理解赵州桥特点:从哪看出赵州桥有这些特点,给你什么感受?1学习第一个特点:“雄伟”一段。(1)查字典“雄伟”什么意思?(雄壮、伟大)(2)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象哪部分写了赵州桥“雄壮”的特点,哪部分写了“伟大”。用不同符号画出来。(伟大部分要结合句子意思的理解进行)(赵州桥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它能承受普通桥所不能承受的重量。4个小桥洞像4座坚实的桥墩分担了大桥所承受的压力,当洪水泛滥时,又能减缓急流对桥身的冲击力,大大增强了大桥抵御大自然侵袭的能力。并且这样设计节省石料。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可称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说它是建桥史上的创举。)2结合过渡句,找一找赵州桥的“坚固”体现在哪?三、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体现在文章中的什么地方,还有哪些?第六单元第21课 古诗两首 一、天门山的景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望庐山瀑布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分别是怎样的?二、每句话分别写出了怎样的画面?运用古诗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三、每处不同的景物都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第22课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的西沙群岛一、课文从哪些地方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每个地方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明确每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写的?)二、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些景物,为什么?(作批注)三、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第23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 读第一自然段,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树多)二、 四季的树有什么特点,从哪看出来的。三、 树对“物产”起着怎样的作用?四、 理解“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为什么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树多) 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二、春、夏、秋、冬的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三、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四、再读,想一想树木为美景、宝库做了什么贡献?第24课 香港,璀璨的明珠一、为什么说香港是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二、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三、人们称香港为“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的理由。四、对香港你还有哪些了解? 第七单元第25课. 矛和盾的集合一、用上课题中的词语,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从哪些词句看出“盾太小了”?(教)还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放)三、法1:为什么发明家能发明坦克?法2:为什么这次矛和盾相处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变成威力无比的坦克呢?第26课.科里亚的木匣一、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科里亚的哪些事?二、埋木匣:怎么埋?为什么埋?挖木匣:怎么挖?为什么这样挖?(2次:思考前思考后)三、科里亚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课文说说科里亚明白的道理的意思?科里亚是个怎样的孩子?第27课 .陶罐和铁罐一、陶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铁罐呢?为什么?二、哪些词句使你有了这样的印象?陶罐和铁罐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三、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28课.狮子和鹿一、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读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这是一只怎样的鹿?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鹿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第八单元第29课掌声1掌声给英子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画出两次掌声。2两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为什么要把掌声给她,读课文(学第一次)做批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