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地区语文科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诗歌鉴赏测试卷评讲资料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1页
福建漳州地区语文科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诗歌鉴赏测试卷评讲资料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2页
福建漳州地区语文科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诗歌鉴赏测试卷评讲资料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3页
福建漳州地区语文科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诗歌鉴赏测试卷评讲资料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4页
福建漳州地区语文科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诗歌鉴赏测试卷评讲资料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段必修3第二单元诗歌鉴赏测试卷评讲 主讲人 许志东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后面题目 4分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诗中的 梅 生长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分 答 作者描写梅花 表达了什么情感 2分 答 偏僻 僻静 严寒 寒冷 洁白 高洁 高洁的品性 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答案 僻静 偏僻 严寒 寒冷 作者通过描写严寒中傲然怒放 洁白芬芳的梅花 表达了对其顽强生命力和高洁品性的赞叹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6分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 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 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 第二句写塞上 孤城 及环境 从表现 孤城 的角度看 这一句运用了的手法 3分 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 孤城 是 画卷 的主体部分 那么首句与 孤城 是什么关系 1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2分 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 本题涉及视角的变化 注意学会正确使用术语 上或远上 反衬或对比 参考答案 第二题 自下而上 或 由近及远 上 反衬 3分 首句是 孤城 的背景画面 1分 意境雄阔 悲壮苍凉 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2分 诗的意境 景物借助语言文字描写思想情感借助景物描写抒发宣泄 诗人 读者 借助想像和联想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 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新 清幽 悠闲 雄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阔远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意境 苍凉悲壮 思想感情 誓死杀敌的豪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意境 寥阔苍凉 思想情感 将士思乡和报国之志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意境 阔远明丽温馨 思想情感 安适欢悦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 蓬窗灯昏 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 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 惊残孤梦 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 况半世飘然羁旅 意境 寂静昏暗凄迷悲伤 思想情感 悲叹岁月蹉跎 英雄老却 事业无成 漂泊羁旅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月 意境 孤寂凄清思想情感 离愁别怨 3 阅读下面两首诗 按要求答题 6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 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江总 岑参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注 江总 南朝陈诗人 陈亡 入长安 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 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岑参 盛唐边塞诗人 安史之乱中 长安沦陷 故有此诗 1 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 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 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 2分 2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 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依据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第三题 1 重阳节 1分 赏菊登高或饮酒 1分 2 江诗 从诗的第三句中 篱下菊 的用典 1分 可知 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 流露出了归隐田园 1分 的情怀 岑诗 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 故第三句有 遥怜 1分 二字 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 1分 的渴望 温馨提示 注意看注释 每一个注释都是有价值的 一定要看 4 阅读下面的唐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 枫叶落纷纷 注 谢将军 东晋谢尚 官镇西将烟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 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 邀袁过船长谈达旦 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 谈谈 空 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第四题答案示例 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 江夜寂寥 天水一空 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 第二联正面写怀古 一个 空 字使作者知音难觅 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 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 也表达了自信 旷达 洒脱 豪放之情 附加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1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 追赶雁群的形象 其形可悯 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 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 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3分 2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附加题参考答案 1 3分 颔联用反衬的手法 一片影 形容其形单影只 万重云 形容道路辽远 构成极大的反差 极言其 孤 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 作者以 一片影 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 诗人流落他乡 亲朋离散 天各一方 这孤零零的雁儿 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 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 焦虑 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 反衬 手法 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 使用了陪衬的写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 它那么痛苦劳累 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 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 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 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 3分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 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答出两点即可 补充材料1 阅读下面一首词 回答问题 6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 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 登台怅望寒云里 猎骑返城西 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 白雁哀鸣去 绝塞易黄昏 孤城早闭门 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 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3分 一般说来 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 可文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 请通读全词 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 龙沙 落日 山 水 寒云 猎骑 大将旗 等 龙沙 落日 山 水 寒云 等体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 1分 而 猎骑 大将旗 等凸现了边塞将士特有的生活 1分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 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 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 刻画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 1分 答 词的下阕甚至全词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抒情的句子 但通读全词 从 登台怅望 一语中 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主人公登台远眺而生思归之愁 1分 下阕 飞蓬 句 飞蓬 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 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 鸟路 原指险仄山径 也可比喻归家之路 而一 迷 字 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 1分 而 白雁哀鸣 既是写景 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 1分 补充材料2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韦庄 836 910 晚唐京兆杜陵 今陕西西安 人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 台城柳 无情 2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答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 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 不管人世沧桑 人间兴亡 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 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 因此诗人说它 无情 答出 六朝如梦鸟空啼 而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 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2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