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营养与疾病 第一节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是只指在中等及大动脉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块 这些脂肪斑块主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成 发生部位 冠状动脉 脑动脉 股动脉髋动脉 并发症 冠心病 脑卒中 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 产生原因 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 1 冠心病的血管粥样斑块 2 3 死亡率 1 100 000 脑血管病 心脏病 上海居民几种主要疾病死亡率的变化 1950 1985 来源 赵法及等 1991 4 上海居民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变化 死亡率 1 100 000 5 心血管疾病 癌症和其他疾病占死因的比例 死亡率 35 69岁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美元 来源 WHOTechnicalReport797 1990 6 发达国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0 70年代呈上升趋势 80年代以后逐渐降低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80年代起急剧升高 90年代继续高趋 7 人群分布1 年龄 性别分布 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40岁后 每增加10岁 患病率增加1倍 男性高于女性 但绝经期妇女患病率明显升高 男性以心肌梗塞多见 女性以心绞痛偏多 冠状动脉病变可起源于童年时代 8 2 职业分布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高度集中者多发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发病比例为2 1 9 3 种族差异 中国 日本远比欧美国家低 在我国 哈萨克 藏 蒙等族发病率低 种族差异可能与饮食 劳动强度 生活习惯 水质有关 10 一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11 1 血浆脂蛋白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包括 胆固醇 cholesterol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ester 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 磷脂 phospholipid 游离脂肪酸 freefattyacid 12 脂蛋白分类 密度与沉降速度 1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 是食物脂类吸收以后的工具 主要是运输外源性脂类 特别是外源性甘油三酯进入血循环 2 极底密度脂蛋白 verylow densitylipoprotein VLDL 由肝脏合成 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脂类 尤其是内源性甘油三脂 3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lipoprotein LDL 是VLDL的降解产物 主要含有内源性胆固醇 4 高密度脂蛋白 higih densitylipoprotein HDL 主要由肝脏和肠壁合成 是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被转运到肝脏代谢和排出体外的唯一途径 HDL水平与AAS的危险性之间呈负相关 13 二 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 hyperlipemia 指血脂水平高于正常上限 实际上血浆中的脂类几乎全部与蛋白质结合存在 脂蛋白可以被看成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能单位 目前认为用高脂蛋白血症这个名称能够更好地反映患者脂类代谢的失常情况 14 二 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1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膳食脂肪摄入总量 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2 有研究表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 monounsaturatedfattyacid MUFA 如橄榄油和茶油的油脂 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 且不降低HDL 3 目前研究发现EPA和DHA具有明显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 因为它们阻止了甘油三酯渗入到肝的VLDL颗粒中 引起血甘油三酯的降低 此外还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EPA还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因此在预防血栓形成上有重要意义 15 4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都观察到膳食胆固醇可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 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5 磷脂是含有磷酸和氮的化合物 包括卵磷脂 脑磷脂和神经磷脂等 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 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颗粒变小 并保持悬浮状态 从而有利于胆固醇透过血管为组织所利用 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减少 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避免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 故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16 三 膳食热能 碳水化合物与AS 热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量时 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组织 储存于皮下或身体的各组织中 形成肥胖 肥胖者的冠心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 除引起肥胖外 还可直接诱发高脂血症 尤其是 型高脂血症 主要表现为血浆VLDL和TG增高 这是肝脏利用多余的碳水化物合成甘油三酯增多所致 由于我国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所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症较为常见 17 四 膳食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有动物试验证明 动物性蛋白质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性蛋白质明显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发现食用动物性蛋白质高的地区 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食用动物性蛋白质低的地区显著增加 而植物大豆蛋白质则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 目前有研究发现某些氨基酸有保护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例如牛磺酸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加 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 同时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和肝脏胆固醇的作用 18 五 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 维生素E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维生素E有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 维生素E的生理学功能是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而防止自由基对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损伤 维生素E还可促进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 后者有扩张血管 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 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引起的过氧化作用 应适当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 一般每克不饱和脂肪酸需要0 6mg维生素E 19 二 维生素C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羟化反应 例如参与胆固醇代谢形成胆酸的羟化反应 使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 参与体内胶原的合成 使血管韧性增加 脆性降低 可防止血管出血 同时维生素C也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可捕获自由基 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维生素C还可使维生素E还原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形式 20 三 其他维生素 维生素B6与动脉壁的组织介质 酸性粘多糖 的代谢以及脂代谢中的重要酶类 脂蛋白脂酶的活力有关 亚油酸需在维生素B6存在的情况下转化为花生四烯酸 后者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 此外 当维生素B6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 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维生素B12 泛酸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等在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 降低血脂水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21 膳食纤维与动脉粥样硬化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 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人体血浆胆固醇水平和降低动物血浆和肝的胆固醇水平 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大麦 燕麦麩 豆类 蔬菜和水果中 膳食纤维中含粘性多糖 可使肠内容物的粘度增加 阻碍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吸收 从而使血胆固醇降低 有试验证明 燕麦麩 果胶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5 18 此外膳食纤维可使胆酸排出增加 间接地增加了从胆固醇到胆酸的转换率 从而导致血胆固醇水平降低 22 七 无机盐 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 镁和钙水质的硬度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 镁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镁缺乏可引起心肌坏死 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 血液易凝固和动脉硬化 镁具有降低血胆固醇 降低冠状动脉张力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保护心肌细胞完整性的功能 动物试验发现当饲料中缺钙可引起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而补钙后可恢复正常 23 二 铬 铬是人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 GTF 组成成分 铬缺乏可引起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 缺铬可导致糖耐量降低 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也降低 血清胆固醇增加 动脉受损 补充铬后可使血甘油三酯 血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24 三 钠 钠被认为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限制每日膳食中的摄入食盐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四 硒 硒是体内抗氧化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核心成分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使体内形成的过氧化物迅速分解 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缺硒可引起心肌损伤 促进冠心病的发展 动物试验发现 缺硒可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 前列腺素合成减少 促进血小板凝聚 血管收缩 增加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25 八其他因素 一 酒大量饮酒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 酒精可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 二 茶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化学物质 动物试验和流行病血证明饮茶也有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 抑制血小板凝聚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26 八其他因素 三 大蒜和洋葱大蒜和洋葱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提高HDL的作用 此外大蒜还可延长人体凝血时间 增加血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大蒜和洋葱的降脂作用与其含有的硫化物有关 四 香菇和木耳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木耳还有抗凝血作用 所以这两种食品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都是有益的 27 九 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 一 控制总能量摄入 保持理想的体重 二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三 多吃植物性蛋白质 少吃甜食 四 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五 饮食宜清淡 少盐 六 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 少饮酒 28 十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 饮食 运动 药物 29 二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 220mg 100ml甘油三酯 160mg 100ml 30 饮食治疗原则 a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轻 300mg 日 中 重 200mg 日b 限制脂肪的摄入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 植物油 P s 1 5 2 0 31 c 除非合并有肥胖或超重 总热能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必限制 蛋白质也不必限制 d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e 增加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摄入 葱 大蒜 香菇 木耳 草头 大豆及制品 32 三 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 160mg 100ml Ch 220mg 100ml 33 饮食治疗原则 a 限制总热能的摄入 增加运动 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 b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60 50 左右为好 忌吃砂糖 水果糖等单糖类 c 中度限制胆固醇 300mg 日 34 d 适当补充蛋白质 大豆蛋白 瘦肉 去皮家禽 鱼类等可适当进食脂肪摄入量一般不限制过严 占总热量 30 f 增加膳食纤维 保证有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 35 第二节 膳食 营养与糖尿病 糖尿病 DM 中医称之为消渴症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 或者胰岛素效应差 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 结果导致血糖升高 尿糖增加 出现多食 多饮 多尿而体力和体重减少的所谓 三多一少 的症状 一旦患糖尿病 目前还不能根治 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 还降低其劳动能力 甚至致残 致死 给个人 家庭 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36 一 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 一 诊断标准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糖尿病诊断标准 1997年 糖尿病危险人群 老人 肥胖 有糖尿病家族史 高血压 高脂血症 有妊娠糖尿病 GDM 史 应激性高血糖等 或有糖尿病症状者 口渴 多尿 乏力 体重降低 皮肤瘙痒 反复感染等 空腹血糖 7 0mmol L 或任何一次血糖值 11 1mmol L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结果可疑 应再作葡萄糖耐量试验 37 成人空腹服75g葡萄糖后测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值 11 1mmol L可诊断糖尿病 7 8 11 1mmol L为糖耐量降低 IGT 单独空腹血糖6 1 7 0mmol L 称为空腹耐糖不良 IFG 无论空腹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在临界值左右的病人 需隔一段时间 2 4周 复查 用口服葡萄糖试验来证实 直到肯定诊断或排除糖尿病为止 38 二 分型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糖尿病分型标准 1997年 1 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低限 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 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 多有糖尿病家族史 起病急 出现症状较重 39 2 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占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总数90 在我国占95 发病年龄多见于中 老年人 起病隐匿 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 不一定依赖胰岛素治疗 40 3 其他糖尿病如孕期糖尿病 GDM 感染性糖尿病 药物及化学制剂引起的糖尿病 胰腺疾病 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糖尿病等 对于在正常上限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血糖者 称为空腹耐糖不良及 餐后 耐糖不良 它们是从正常血糖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中间阶段 不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类型 41 二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一 患病率有人估计到2010年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 糖尿病发病正呈增高趋势 目前在农村地区 尤指城郊 的患病率比城市的增长更快 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是中 老年人高于年轻人 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 超重或肥胖者高于体重正常者 城市高于农村 富余地区高于贫穷地区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42 二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1 饮食因素能量摄入多消耗少 脂肪摄入过多 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过少 2 生理病理因素年龄增大 妊娠 感染 高血脂 高血压 肥胖等 3 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节奏加快 竟争激烈 应激增多 享受增多而体力活动减少等 4 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病 43 三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原则 一 糖尿病综合调控原则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 提出了糖尿病 五套马车 综合治疗原则 即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 其中饮食治疗则是 驾辕之马 意指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控制最为重要 44 对新诊断的糖尿病人 一般先用饮食治疗 在用单纯饮食 包括运动 治疗1 2月个效果不佳时 才考虑选用口服降糖药 无论选用何种药物方法都必须长期坚持饮食治疗 45 二 饮食调控原则 1 饮食调控目标接近或达到血糖正常水平力求使食物摄入 能量消耗 即体力劳动 与药物治疗等三方面治疗措施在体内发挥最佳协同作用 使血糖水平达到良好控制水平 保护胰岛 细胞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体内血糖 胰岛素水平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46 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 接近或达到血脂正常水平 预防或治疗急 慢性并发症 如血糖过低 血糖过高 高脂血症 心血管疾病 眼部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 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 增强体内抵抗力 保持身心健康 从事正常活动 提高生活质量 47 2 历史上饮食调控原则的改变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 饮食调控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百年来饮食调控原则不断发生改变 其变化趋势是脂肪摄入比例减少 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增加 蛋白质比例变动不大 199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在营养建议中提出 热量来源比例要强调个体化 意指饮食调控原则或饮食处方应因人而异 要根据每个病人的营养评价结果确定 48 3 饮食调控原则 最基本疗法 1 合理控制总热能 合理控制总热能摄入量是糖尿病饮食调控的作用总原则 以下各原则都必须以此为前提 a 体重是检验总热能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最有效指标 建议每周称一次体重 并根据体重判断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 49 b 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并注意增加运动 消瘦者应适当增加能量摄入 直至实际体重略低于或达到理想体重 c 糖尿病人每天摄入的热能多在4 18 10 89MJ 1000 2600kcal 之间 大约占同类人群RDA的80 左右 应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并结合病情和营养状况确定每日热能供给量 具体计算方法参见表4 3 年龄超过50岁者 每增加10岁 比规定值酌情减少10 左右 50 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 kJ kcal kg bM 51 2 选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热能的60 左右 一般成人轻劳动强度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150 300g 相当于主食200 400g 如果低于100g 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 最好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 如 玉米 荞麦 燕麦 红薯等 亦可选用米 面等谷类 注意在食用含淀粉较多的根茎类 鲜豆等蔬菜 如马铃薯 藕等 时要替代部分主食 限制小分子糖 如蔗糖 葡萄糖等 的摄入 52 3 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可选用高纤维膳食 建议每日膳食纤维供给量约为40g 可溶性膳食纤维 如一些半纤维素 果胶等 具有降低血糖 血脂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 主张多用 不少研究表明 主要含葡甘聚糖的魔芋精粉有降血糖的功能 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还有整粒豆 燕麦麸 香蕉 杏等 玉米和大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于稻米 53 4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糖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饮食应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5 选用优质蛋白质 多选用大豆 兔 鱼 禽 痩肉等食物 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 3 54 6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补充B族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1 尼克酸 维生素12等 可改善神经症状 而充足的维生素C可改善微血管循环 7 食物多样 糖尿病病人常用食品一般分为谷薯 包括含淀粉多的豆类 蔬菜 水果 大豆 奶 瘦肉 含鱼虾 蛋 油脂 包括硬果 等八类 55 8 合理进餐制度 糖尿病人的进餐时间很主要 要定时 定量 两餐时间间隔太长容易出现低血糖 一天可安排3 6餐 餐次较多时可从正餐中抽出一小部分作为加餐用 9 防止低血糖发生 如果降糖药物过量 饮食过少或活动突然增多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10 急重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和营养师的严密监视下进行 56 第三节膳食 营养与肥胖 一 肥胖的定义及诊断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 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 或 细胞体积增大 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 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度 常表现为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20 以上 针对肥胖病的定义 目前已建立了许多诊断和判定肥胖的标准和方法 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人体测量法 物理测量法和化学测量法 57 人体测量法 1 身高标准体重法这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极力推荐 文献中最常见的衡量肥胖方法 公式为 肥胖度 实际体重 kg 身高标准体重 kg 身高标准体重 kg 100 判断标准是 凡肥胖度 10 为重 20 29 为轻度肥胖 30 49 中度肥胖 50 为重度肥胖 58 2 皮褶厚度法用皮褶厚度测量仪 常用Harpenden皮褶卡钳 测量肩胛下和上臂肱三头肌腹处皮褶厚度 二者加在一起即为皮褶厚度 此外还可测量髂骨上嵴和脐旁1cm处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一般不单独作为肥胖的标准 而是与身高标准体重结合起来判定 59 60 判定方法是 凡肥胖度 20 两处的皮褶厚度 80百分位数 或其中一处皮褶厚度 95百分位数者为肥胖 凡肥胖度 10 无论两处的皮褶厚度任何 均为体重正常者 61 3 体质指数 BMI BMI 体重 kg 身高 m 2判断标准为 BMI 18 5为慢性营养不良 20为体重不足18 5 25为正常 25为超重或肥胖 近几年国外学者多数主张使用BMI 认为BMI更能反映体脂增加的百分含量 BMI主要用于衡量肥胖程度 而不一定适用于判定人体发育水平 62 体质物理测量法 指根据物理学原理测量人体成分 从而可推算出体脂的含量 这些方法包括全身电传导 TOBEC 生物电阻抗 BIA 双能X线吸收 DEXA 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法 CMS 和磁共振扫描 NMRS 其中后三种方法具有某些优越性 可测量骨骼重量和体脂在体内和皮下的发布 但其费用相当高 63 化学测定方法 理论依据为 中性脂肪并不结合水和电解质 因此机体的组织成分可用无脂的成分为基础来计算 假设人体去脂体质 FFM 或称之为瘦体质的组成是恒定的 那么通过分析其中一种组分 例如水 钾或钠 的量就可以估计FFM的多少 然后用体重减去FFM的重量就是体脂 化学测定法包括 稀释法 40K计数 尿肌酐测定法 64 二 肥胖的发生机制 影响因素及分类 一 肥胖发生的内因主要是指肥胖发生的遗传生物学基础 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从而导致一种罕见的畸形肥胖 现已证明其第15号染色体有缺陷 其二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肥胖 65 二 肥胖发生的外因 1 社会因素儿童肥胖率的递增速度恰巧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吻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明显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性食品 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 由于交通的发达 方便快捷 人们的活动质量明显减少 由于电视机的普及人们坐着的时间明显比活动时间增多等等 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能量摄入大于支出 从而引起肥胖 66 2 饮食因素饮食诱导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在胚胎期 由于孕妇能量摄入过剩 可能造成婴儿出生时体重较重 另外出生后人工过量喂养 过早添加固体食物和断奶 进食速度快及食量大 偏食 喜食油腻和甜食 吃零食等都可能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67 行为心理因素部分肥胖儿童由于经常受到排斥和嘲笑 因而自卑感强 性格逐渐形成内向抑郁 从而养成了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抑郁寡欢 不愿活动 这些行为心理方面的异常又常常以进食得到安慰 68 肥胖的分类 肥胖按发生原因可分为如下三大类 1 遗传性肥胖主要指遗传物质 染色体 DNA 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 这种肥胖极为罕见 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 2 继发性肥胖主要指由于脑垂体 肾上腺轴发生改变 内分泌紊乱或其他疾病 外伤引起的内分泌障碍而导致的肥胖 3 单纯性肥胖主要是指排除由遗传性 代谢性疾病 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 病理学肥胖 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 69 三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 肥胖与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缺血性心脑疾患 癌症 变形性关节炎 骨端软骨症 月经异常 妊娠和分娩异常等很多疾病有明显的关系 一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肥胖可导致儿童全血粘度增高 血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和载脂蛋白 APO B 等的浓度显著增加 70 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肥胖儿童的肺活量和每分钟同气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说明肥胖症能导致混合型肺功能障碍 极量运动时肥胖儿的最大耐受时间 最大摄氧量及代谢当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71 3 对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影响 肥胖与人体内分泌改变有关 肥胖儿童的生长激素和泌乳激素大都低于正常的低值 甲状腺素T3升高 T4大都正常 性激素 肥胖男孩血清睾酮降低 血清雌二醇增加 而肥胖女孩雌激素代谢亢进 可发生高雌激素血症 胰岛素增多是肥胖儿童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肥胖儿往往有糖代谢障碍 超重率越高 越容易发生糖尿病 72 4 肥胖对体力智力 生长发育的影响 肥胖儿童热能摄入往往超过标准 普遍存在着营养过剩的问题 但常有钙和鋅的摄入不足现象 男女肥胖组骨龄均值皆大于对照组 男大0 6岁 女大0 7岁 肥胖组儿童拇指内侧种仔骨萌出率高于对照组 男女肥胖儿童第二性征发育率均显著早于对照组 73 二 肥胖对成人健康的危害 a 肥胖是引起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者周围动脉阻力增大 从而使血压升高 肥胖也能增加心脏工作的负担 据报道肥胖可引起心肌病 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b 肥胖者易患糖尿病 腹部脂肪增多和体重增加可加重糖尿病的危险性 常表现为对葡萄糖不耐受 对胰岛素有抵抗性 74 c 一些研究还证明了肥胖与胆囊病有关 20 30岁肥胖妇女比正常体重妇女患胆囊病的危险性高6倍 到60岁时 肥胖妇女中几乎有1 3可能发生胆囊病 其原因可能是肥胖者胆固醇合成增加 从而导致胆汁排出的胆固醇增加 d 肥胖者的内分泌和代谢常发生异常 75 76 世界上最胖的人 77 减肥前后脂肪细胞变化 78 五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肥胖是一种易发现的 明显的 却又是复杂的代谢失调症 是一种可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也就是说肥胖本质是一种信号 预示机体存在更难预防或治愈的严重 疾病 肥胖治疗原则当然是达到能量负平衡 促进脂肪分解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一下几种 79 1 控制总热能摄入量限制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和摄入食物的种类 以便减少摄入的热能 减少热能必须以人体能从事正常的活动为原则 同时为了达到减肥的目的 还应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暴饮暴食 吃零食 偏食等 80 运动法 长期低强度体力活动 如散步 与高强度活动一样有效 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大多数肥胖病人不习惯于体育活动 并会中断这种充满活力的养生法 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 骑自行车等人们很容易坚持 常是肥胖病人首选的运动疗法 但也有贵在坚持的问题 通常的做法是 运动疗法节食法并用 这样会取得更有效的减肥效果 81 3 药物疗法国外常用西药治疗肥胖 国内常用中药减肥 4 非药物疗法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肥胖中所表现出的独到之处 主要有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法 艾灸疗法 指针减肥法 推拿按摩法等多种方法 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疗效 82 第三节膳食与高血压 83 1 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2 诊断标准 140 90mmHg 正常 160 95mmHg 成人 高血压 3 发病率 中国 3 10 北方 南方逐步上升欧美 10 20 84 4 病因与发病机理病因 遗传 精神紧张 过度疲劳 精神创伤 缺乏体力锻炼 肥胖 摄入食盐过多 吸烟等 发病机理 遗传 环境 综合因素作用5 临床表现 缓进型 轻型 急进型 恶性 85 高血压对血管的影响 86 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 87 高血压对脑组织的影响 88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并可引起心 脑 肾 眼等多种器官损害 心引起心脏病发 心脏扩大脑形成脑出血或脑梗塞 引起中风肾造成肾脏缺血 引起肾脏功能衰竭 心脏扩大 脑中风 肾脏功能衰竭 89 6 饮食防治的原则a 限制钠盐 适当补钾急进型 Na1 2g day 一般 6g 选择含K丰富的食物 调整Na K比值 Na K 2 3 b 控制热能摄入 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 90 c 适当补充钙 镁 防止低镁血症d 适当限制脂肪与胆固醇 产热量 30 P S 1 1 5 Ch 300mg 日e 多食含K Mg I Zn高的食物 适当增加膳食中的Zn Cd比值Zn可对抗Cd的不利作用 91 f 蛋白质不必严格限制 鱼类蛋白 大豆蛋白可防脑卒中发生 g 补充多种维生素 VB族 VC 多吃海产品 I 饮食清淡 h 劝阻吸烟 控制饮酒 忌浓茶 92 酒精与血管功能适量的红葡萄酒摄入能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0 的高血压因过量摄入酒精造成 每天喝酒超过60ml 白酒 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 建议减少饮酒量 93 体重与血压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压腹型肥胖者 中心型或男子型 比四肢型与高血压相关性更强体重下降或体脂水平下降可使血压下降 94 小结 低盐 低热能 低脂肪 P S比值高 低胆固醇 有丰富维生素 不饮酒 戒烟 95 7 降压食物简介 a 芹菜 性甘凉 有清热 利湿和降压等作用 菜肴 煎汤 绞汁 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不吃为佳 b 荠菜 性甘凉 有清热 止血 降压等作用 含Ca Fe 胡萝卜素 VitC较多 c 马兰根 性甘寒 有清热 止血作用 96 d 玉米 性甘平 有利尿 止血和降压作用 玉米须20g 决明子10g 甘菊花6g 开水冲汤代茶 e 荞麦茎或叶 性甘寒 有降压及预防中风和视网膜出血的作用 f 荸荠 性甘寒 有清热利尿和降压作用 g 柿 性甘寒 清热 解毒 止血 降压 H 甜菜汁 97 98 冠心病的营养治疗 99 2 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 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均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 血压愈高 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愈严重 愈易发生心肌梗塞或冠心病 开始患高血压的年龄越早 以后患冠心病的危险越大 100 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 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 胆固醇在体内形成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沉积形成斑块 动脉硬化 冠心病 101 血清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4 4时 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年龄越早 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102 超重和肥胖体重增加10 冠心病危险增加38 体重增加20 冠心病危险增加86 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 50 的患冠心病 103 生活方式 吸烟a 烟中尼古丁造成血管收缩b 烟雾中CO造成心血管损害c 吸烟量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呈剂量 反应关系d 戒烟者随戒烟时间延长 冠心病死亡率降低 104 饮食动物脂肪 鱼除外 鱼油 植物油 膳食纤维等 体力活动 105 其它因素 体力活动少 精神过分紧张 水质硬度 阳性家族史 高尿酸血症 痛风 凝血机制 免疫功能 以及其它环境因素 106 二 各类营养素与冠心病1 热能摄入过多与冠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与价格关联性-洞察及研究
- 部队交通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xx建设承诺书4篇
- 【2025年秋七上语文阶段测试】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解析版)
- 山东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信息表
- 车险销售原理课件
- 基于区块链的分离式墨盒供应链溯源系统构建瓶颈
- 城市更新浪潮中商务综合体功能迭代与社区服务融合的设施适配性
- 国际奢侈品赛道中东方纹样溢价权争夺的定价权困局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EnglishDrama英语戏剧写作及表演技巧课件
- DB11T 827-2019 废旧爆炸物品销毁处置安全管理规程
- 社会组织管理概论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DB31∕T 926-2015 城镇供水管道水力冲洗技术规范
- (完整版)IATF16949新版过程乌龟图的编制与详解课件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 满堂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 LY∕T 2705-2016 樟脑磺酸
- GB∕T 3099.4-2021 紧固件术语 控制、检查、交付、接收和质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