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 关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从何算起 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意见认为 它作为一门科学应以本世纪的实验社会心理的兴起为起点 正如心理学以冯特的实验室的建立为标志 第二种意见认为 从近代经验科学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影响看心理学的发展 即19世纪末叶 以欧洲学者对人的社会心理的经验观察和描述为始 第三种意见认为 它作为一种思想应追溯到人类的古代文明 古希腊的学术思想 2 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以这三种意见的综合作为社会心理史的分期依据 霍兰德曾提出三阶段论 3 一 哲学分析阶段形成前的准备阶段 时间为古希腊到19世纪末 也称孕育阶段 二 经验描述阶段近代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开端 时间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也称初创阶段 三 实验分析阶段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时间为二十世纪20年代至今 也称发展阶段 4 一 哲学分析阶段 时间 古希腊至19世纪末内容 古希腊哲学的两种观点近代哲学的进一步讨论 5 l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 理性高于感性 强调公民必须接受智者的教导 追求理性生活 教育能使人达到理想社会 柏拉图设计 理想国 商人 武士 哲学家 理性代表 6 2 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根除灵魂和肉体二元论 灵魂是活的生物的一种表现 是器官的机能 活的生物又是灵魂的一种表现 认为人的灵魂主要是由生物的或本能所决定 灵魂是整个机体的机能 包括人的全部心理机能 如 看是眼的机能 也是眼的灵魂 7 近代哲学的进一步讨论 霍布士 合理的社会组织能防范由人的自私引起的社会混乱边沁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 社会应关心个人并对个人有所约束 后出现 经济人 的概念 实利人 人的行为在于追求自身最大利益 最大经济利益 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是经济的 8 康德 道德不是来自感性 而是先天己存在于我们心灵中歌德 人有潜在善性 有缺陷的社会才使人趋向邪恶 卢梭 认为婴儿诞生对本来是完美无缺的 教育的责任就是保持这种完美教育小说 爱弥尔 9 特点 主要依据权威的思辩和社会准则来阐述的社会行为 看重研究人的本性 善恶问题 灵魂与肉体关系 分割或不分 10 二 经验描述阶段 1 时间 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2 研究中出现两种倾向 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美国的麦独孤 法国的塔德 以研究情境中的个人为对象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法国的德克海姆 勒邦 美国的罗斯 着重研究群体生活 11 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塔德 G Tarde 以 模仿律 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现象都是通过模仿来 如 犯罪 习俗 时尚 麦独孤 W McDollgall 进步探讨个体行为的动力 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 提出以本能论为基础的心理学 认为社会生活根源于人的本性 e g战争 源于好斗 1908年发表了 社会心理学引论 一书 12 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德克海姆 E Dekheim 强调群体在决定人的行为方面的重要意义 提出 集体主义意识 概念 罗斯 E A Ross 是一位社会学家 强调各种社会控制形式的作用 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论述社会群体对个人影响的科学 以 暗示说 为基础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e g社会动乱1908年发表 社会心理学 一书1908成为标志社会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份 13 3 两条路线交替影响后继的研究 心理学从个体心理出发 社会学从群体出发 这两条路线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交替影响后继的研究 二十世纪20年代以前 麦独孤的本能论影响较大 但后来强调科学研究应以外显行为为研究对象 行为主义的兴起 加速了本能论的衰落 本能 逐渐为 习得 所取代 14 4 发展的客观条件 1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结束了对人性问题的思辩性讨论 2 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引起心理学家的注意 15 具体事件是 A 18世纪 德国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对人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刻 而精辟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吸收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本身的研究 为其他哲学家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作了准备 理论基础 哲学高度 B 法国思想家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注意到必须研究社会现象本身 C 冯特等普通心理学家因没有找到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方法而陷入困境 16 5 发展特点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事件 2 主要是一些经验论证和说明 很少进行实验研究 3 着重研究个体 忽视研究群体 4 还不了解社会心理活动的真正社会原因 17 三 实验分析阶段 心理学由强调本能逐渐发展为强调习得 社心研究也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时间 20世纪20年代至今 18 一 发展期的特点 1 从理论上阐述 经验描述发展到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2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3 提出了各种观点 建立了一定的体系4 联系实际 试图从社心角度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5 发展中的两种倾向更加明显 19 1 从理论阐述 经验描述发展到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二十世纪20年代形成不断增强的趋势 反对以 本能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强调早期社会因素的影响 强调外部因素 方法上从重视描述为主 逐步转变为以社会调查和实验分析为主 20 2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 社会促进作用 态度测量 群体动力学 21 社会促进作用 崔普莱特 N Triplett 发现竞赛情况下骑车比单个人快 莫德 W Mode 发现比赛使慢手速度上升 使快手反而下降 这个研究为实验社心的第一个较有影响的理论 社会促进理论 奥尔波特 F H Allport 研究 大房间 群体小房间 单独任务 删字母 辩图形 气味 区分物体重量 自由联想 以及反驳古代哲学家著作的片断文章发现作业性质不同 团体影响方向不同1924年出版 实验社会心理学 一书 22 态度测量 态度 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突出又最不可少的概念 瑟斯顿 蔡夫 李克特先后提出测量方法 开创了对态度的测量 23 群体动力学 对社心影响更大的是30年代后勒温的 群体动力学 研究 他对群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群体的形成 群体内聚力 领导作用 亚群体形成等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B f P E B是行为 P是个人 E是环境进行了三种领导作风 民主 专制 放任 的实验研究 24 3 提出了各种观点 建立了一定的体系 1935年 乔治 盖洛普民间测验中心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舆论调查哈里斯民意测验所罗勃舆论研究中心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兴起为政治集团和商业 金融资本家服务 25 4 联系实际 试图从社心角度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最著名的是在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 社会心理学家做的有关士气与生产效率关系的经典研究二战期间勒温等的战地研究关于说服士兵有长期作战思想的态度转变的研究 26 二 发展的客观条件 1 行为主义用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 研究外部行为占据了主导地位 促使社心由观察 描述为主过渡到以实验和社会调查为主 2 整个学科的发展 尤其是普通心理和社会学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要考虑社会因素冯特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不适合用严格实验 社会因素 语言 神话 风俗 艺术分析社会学要考虑心理因素 仅凭社会因素 不足以说明社会事件 二者结合与渗透 27 3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与加深需要社心帮助解决e g 工人与资本家矛盾 e g 霍桑工厂 需社心家帮助 提高士气 提高生产效率4 社心在帮助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方面可能做一定的工作 e g 日本工作紧张 工头惩罚工人普遍 引起挫折感 情绪发泄控制室 28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一 美国社会心理学近况二 前 苏联社会心理学历史与现状三 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29 一 美国社会心理学近况 一 研究队伍 二 研究指导思想 三 研究方法 四 理论建设 30 一 研究队伍 在所研究问题 组织机构 人员 出版物等方面发展很快 影响很大 队伍庞大 两亿人口中加入心理学会的就有5万人 从事社心专业人员不少于5千人 出版物很多 其中1968年版 社会心理学 手册就有五大卷 250万字 最近出版的以 社会心理学 为书名的教科书有几十种 同工矿企业学校 医院 家庭建立联系 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战后 美国政治 经济 文化的扩展 社心理论向国外输出 31 二战后 美国政治 经济 文化的扩展 社心理论向国外输出 主要杂志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JournalofAbnormalSocialPsychology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 32 二 研究指导思想 过去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较深 强调研究行为 现在认知心理学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如 认知不协调 认知平衡 33 三 研究方法 过去强调实验法现在更多地主张现场研究 综合方法 注意运用先进技术方法注重研究行为的形式而不注重研究行为的本质 善于把科学成果及时 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 故美国的研究方法在其它国家享有很高声望 34 四 理论建设 不重视一般理论的研究罗默顿提出 中等效力范围论 35 二 前 苏联社会心理学历史与现状 在 前 苏联 社心经历了一条作为独立学科一度存在 被否定 重新发展的起伏 曲折的历程 早在十月革命前就己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 十月革命后起一条曲折的道路 一 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一度存在 1917一1930 二 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被否定 1930年 1959年 三 社会心理学重新发展 60年代至今 36 一 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一度存在 别赫切列夫 第一个发表了社心的专著 集体反射学 从一般反射学原理出发 分析集体的反射和反应瓦格纳 发表了 群体心理学和集体心理学 他认为人的集体心理来自动物的群居生活 动物有 领导型 群居型 社会型和反社会型 人也是如此 加上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显然这是一条生物学化的研究路线 37 布隆斯基 试图把社会心理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 他指出人的行为乃是他周围社会的函数 人的行为依赖于他所属的阶级 他第一个谈到阶级心理 维果斯基 虽不主要从事社心研究 但他的文化 历史理论 广义地说有许多思想也可列入社心范围 38 二 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被否定 30年代批判儿童学和心理技术学 也批判了社心 指责它是 资产阶级伪科学 为反动派服务 否定社心存在的权利 30 50年代社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不存在的 但关于实践中提出的与社心有关的应用性研究也在进行 如研究集体中个性的形成 儿童集体的特点及其组成等 只是不再使用社心名称 而是作为普通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教心等课题进行研究 39 三 社会心理学重新发展 五十年代末 苏联心理学界又重新考虑社心问题 如科瓦廖夫发表专文 论社会心理学 指出研究社心己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62年又开了一个 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哲学问题 的会议 对50年代的两院 科学院 教育科学院 联席会议作了总结 62年的这次会议实际上纠正了联席会议上的一些问题 明确提出了要搞社会心理研究 63年二届全苏心理学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社心的对象 任务 方法 从此被否定了20多年的苏联社心进入了重新发展阶段 且发展得很快 40 60 70年代 其注意力集中在探讨社心的一些基本问题上 如对象 学科性质 方法论等 至于应用研究 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集体 个人 小群体 个人 后来就出版一些著作 库兹明的较早 其 社会心理学 代表70年代的水平 安德列耶娃的 社心 1982 代表80年代的水平的是彼罗德罗夫斯基的 集体社会心理学 41 前 苏联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与政治关系非常密切 为当时政治服务 重视理论建设 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重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不仅研究个体 还研究群体 并把群体分成几个层次 历史短 不够成熟 42 总的说来 社心目前还在发展形成之中 处于尚未完全发展成熟阶段 分支地位己确立 但思辩性质较强 美苏两国社心特点美 注重实证研究 材料丰富 前 苏 注意理论研究 观点较准确 43 三 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 解放前 评介国外社会心理著作 二 解放后到1980年 基本未开展工作 三 八十年代初 社心有了较快发展 44 一 解放前 1 评介国外社会心理学著作 20 30年代 美 爱尔马特 社会心理学 美 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 马林儒斯基 两性社会学 普列斯 儿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心理 匹斯伯利 民族心理与国际主义 布特 法律心理学 哈特曼 广告心理学 45 2 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陆志韦 社心新论 1924 陈东原 群体心理 B C 潘菽 社心基础 1931 高觉敷 群众心理学 1934 1944年社会学者孙本文著 社会心理学 上下册正式出版 全书六编 30章 内容自成一较完整体系 理论与实用并重 是我国一本较全面的社心著作 46 3 开展了一些研究如张耀翔关于中国青年情绪研究 民间的迷信活动 从中分析迷信的起源和旧社会的心理状态 陶德怡的 中国善恶学之研究 陈鹤琴关于婚姻问题的研究他用问卷调查若干问题 如你想得到一个怎样的女子为妻 回答 品貌端正 中庸就可 若秀美则更妙 教育程度在中学以上为最好 性情温和 身体强健 善于治家且能交际 47 总之 从20年代初到解放前社心受到我国学者的注意 研究方面也较广 但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发展缓慢 从内容上也多以参照国外资料为主 并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即从理论到研究方法多抄袭西方 48 二 解放后到1980年 受 前 苏联心理学影响 基本未开展工作解放后 心理学在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社心则是另外一种处境 由于受 前 苏联影响 一直对社心持否定态度 尽管50年代末 60年代初苏联对社心态度有了转变 但我国依然如故 49 三 20世纪八十年代初 至今 80年代初态度开始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