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木兰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3.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4.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5.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诵读感悟法、创设情景法。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的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木兰的形象中感悟学习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的美德。2.学习花木兰勤劳朴实、勇敢机智的性格,善良淳朴、顾全大局、不慕名利的品德。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3.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1.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2.学习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教学时数 2课时资料助读乐府“双璧”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喻称。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叙事长诗之一,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长达三百余字。内容写少女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奔赴疆场、屡立战功而又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女英雄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打破了“女不如男”的封建传统观念。它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诗的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精妙工整的律句。句型或整或散、长短错落,排句的反复咏叹,譬喻的新颖出奇,都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诗名篇,因其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名。最早见于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全诗一千七百多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歌颂了兰芝夫妇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孔雀东南飞艺术成就较高,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这些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全诗语言朴素流畅,叙事中兼有浓厚的抒情,描写上运用铺张排比,是当时五言叙事诗的代表作品。这两首叙事长诗,以其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强烈的反抗精神,以及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诗歌宝库中一对放射奇光异彩的宝石,被称为乐府“双璧”,受到历代人民的喜爱。关于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作“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吟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养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予高度重视。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迹,描绘她的传奇形象。它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摘自陈绪万、尚永亮主编汉魏六朝乐府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正确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2.背诵全诗,了解故事大意。3.初步认识木兰的英雄形象。教学重点1.背诵全诗,了解故事大意。2.初步认识木兰的英雄形象。教学难点通过情节的分析,初步认识木兰的英雄形象。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 ,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板书课题:木兰诗】朗读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正确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2.背诵全诗,了解故事大意。3.初步认识木兰的英雄形象。一、朗读诗歌1.教师抽查学生的朗读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辨析字音。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鸣啾啾()鸣溅溅()赴戎机()传金柝()阿姊()著我旧时裳()磨刀霍霍()答案zhtikhnnjinpiYnjjijinrngtuzzhu chnghu【生快速辨认读音,组内互相检测,齐读两遍,巩固认识。】2.辨析通假字。帖花黄明确“帖”同“贴”,粘贴。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明确(1)唧唧/复/唧唧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万里/赴/戎机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2)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同样是五字句,(1)组为“二一二”节拍,(2)组为“二三”节拍,(3)组为“二二一”节拍。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意”的原则。】4.学生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音韵美。然后齐读,指名读,教师纠错。二、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用工具书,自主翻译诗歌。2.画出疑难词语和语句,组内交流,班内集中释疑。3.班内交流翻译效果。【教师指名翻译,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人译。其他同学纠错。】4.重点语句(特殊句式)翻译展示。【师课件出示重点语句,生自主翻译,师讲解翻译方法。】(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明确(1)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2)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才得胜而归。(3)希望驰骋一匹好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4)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5)它们一起贴近地面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三、积累词汇(一)积累如下重点词语。【生独立完成词语的解释,加深对词语的印象。】唯闻女叹息(只)愿为市鞍马(买)旦辞爷娘去(早晨)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只)关山度若飞(过)朔气传金柝(北方)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策勋十二转(记功)赏赐百千强(有余)出郭相扶将(外城)著我旧时裳(穿)雄兔脚扑朔(动弹)雌兔眼迷离(眯着眼)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二)教师梳理出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重点文言现象。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班内展示。1.一词多义市 策 强2.古今异义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窗户)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3.词类活用愿为市鞍马(名词活用作动词,买)策勋十二转(名词活用作动词,记下)四、初读感知【生再次顺读课文,在读顺的基础上,组内讨论,了解故事大意,明确层次划分。】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2.木兰诗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强调情节划分注意时间和地点)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征程,十几年征战沙场的生活。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类比,赞美木兰。五、指导背诵1.学生结合对每一段内容的概括,抓住每一段语句的规律,进行独立背诵。2.组内开展背诵比赛,互相交流背诵方法。3.班内展示背诵效果。【背诵不熟练的,可以作为课下作业。】课堂小结一千多年来,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诗歌,对其又有了进一步了解,希望同学们再读一读、品一品这首乐府诗歌,更深入地领会它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可汗(khn)辔头(pi)鞍鞯(jin)B.啾啾(jiji)朔气(su)燕山(yn)C.云鬓(bn)金柝(tu)铠甲(ki)D.红妆(zhung)著(zhu)傍地(b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B.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D.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做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4.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1.B(“朔”读“shu”。)2.C(A项“贴”为“帖”;B项“渡”为“度”;D项“辩”为“辨”。)3.D(“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4.A(注意互文修辞的运用。)布置作业1、 背诵木兰诗。2、 翻译课后练习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2.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3.学习花木兰勤劳朴实、勇敢机智的性格,善良淳朴、顾全大局、不慕名利的品德。教学重点1.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2.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3.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明白本诗为什么如此安排详略。教学过程一、前情回顾1.按要求用原句填空。(1)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2)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诗句是:(3)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4)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明确(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翻译下列句子。(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明确(1)记最大的功勋,赏赐的财物成百上千。(2)打开我东阁和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3)雄雌两兔一起贴近地面跑,怎能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共同疏通了文意,知道了故事的大致内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详细研读课文,欣赏木兰这一形象美,欣赏本文组织情节的恰当美。朗读学习目标1.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2.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3.学习花木兰勤劳朴实、勇敢机智的性格,善良淳朴、顾全大局、不慕名利的品德。二、再读课文,探究人物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生独立找寻相关语句。】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第五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6.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明确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三、精读课文,读透技法1.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1)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明确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十几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女英雄的高尚品格。(2)再读第四段和第六段,思考作品详略安排的用意。(3)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4)学生在全班展示。明确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详略的处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达主题为目的的。同样,木兰诗在刻画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同时,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核心构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儿情怀。诗歌泼墨如雨般地详写木兰战争前的忧思、孝顺、思亲,凯旋后归乡的迫切、团聚的欢乐、对闺房及女装的喜爱以及再见战友时的俏皮、娇媚。而对十多年的征战生活则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种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把一位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刚健又有女儿的娇美的形象刻画得极富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而这也正是这一形象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1)仍以第三、六段为例,详写就是行文中大量运用铺陈、渲染、烘托等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思考: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加以详写的?(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共同示例归纳:复沓:如“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排比: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句。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以上修辞手法都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的效果。(4)请学生齐读以上句子,再感受一下它们的表达作用。(5)除了上述修辞手法以外,诗歌还运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请同学们举例并赏析。顶真: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明确以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四、齐背课文,畅谈感悟1.齐背一遍。2.思考: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明确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报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几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3.思考:学完本诗,我们应该从木兰身上学习什么?4.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5.学生展示,畅谈感想。6.教师综合学生所谈,概括引导:木兰的勤劳勇敢、淳朴智慧、淡泊名利、爱家报国的优秀品质都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她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发扬光大。作为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享受着祖国发展带来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享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呵护与关爱,因而更应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对自己负责;体谅父母,分担家务对家庭负责;关心集体,同学互助对学校负责;遵规守纪,热心公益对社会负责只有有了这样的责任感,你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将来也才能成为一名有益于国家的好公民。让我们努力!课堂小结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总结撰写技巧
- 商场财务核算工作总结
- 供应室护理责任组长竞聘
- 中学古诗词教学课件模板
- 全屋定制直播讲解
- 膈疝术后护理查房
- 大学寝室长工作总结
- 集体土地合同14篇
- 鱼塘承包合同 合集15篇
- 婴幼儿的皮肤护理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解读2025.7.25
- 煤改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和措施
- 布病的护理教学课件
- (2025年标准)预售小麦协议书
- 2025年院感测试题及答案
- 公司培训防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