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doc_第1页
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doc_第2页
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doc_第3页
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doc_第4页
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水县农业局关于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县政府: 先随文上报清水县农业局关于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请审阅。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水县农业局关于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甘肃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周密部署,下大力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为确保全县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吃上放心的农产品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一、主要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一年来,按照年初制定的清水县农业局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我局主要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利用集会和乡镇逢集日市时间开展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的法律宣传工作,活动期间,在我县城镇居民聚居点、主要街道出动宣传车32次,悬挂宣传幅18条,张贴标语180余份,同时特邀县主管领导进行电视讲话一次,开展新闻媒体专题报道4次,并在我县人流较大的东关、西关两个农产品贸易市场,超市,供销大厦、西关什字等地设立现场宣传咨询点3个,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还特邀我局农业领域资深专家2个,介绍农产品安全消费知识,解答消费者疑问。为配合这项法律的顺利实施,力争使全县消费者有口皆碑,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意识,我局还从2011年3月15日至18日,分成四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和专业规模养殖村,开展实用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共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16期(次),受听人数达3000余人,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县的宣传效果;二是全面开展农业种植规范化管理。在今年春秋播之际,利用有利时机,全面示范推广无公害农药13.5万亩(次),其中生物农药4.3万亩(次),在全面退用高毒、高残留、高致病的农药后,利用“3.15”之际,全面清理整顿市场现售的不合格农药,保证了广大农户使用安全 的农药,同时也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有进一步提高;三是大力整治农资市场,坚决杜绝违规农药上市使用。一年来,我局联合县工商、质检、公安、畜牧等部门,开展了违规农药退市下架整治活动。至今年11月底,对我县东、西关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红堡、永清、白沙、黄门、松树、秦亭、贾川等7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8类200个样品的农药残留量通过省市检测3次,包括蔬菜叶菜类77个,根茎类39个,果实类84个。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显示,全县农产品农残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列居五县两区首位,全省排名第三。通过农资市场整治农残抽检,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完全退市。3月份以来,全县共累计出动农资执法人员87人(次),检查农资经销点(企业)131个,专项整顿农资市场42个,其中种子经销市场12个,清理兽药经营市场8个(次),检查经营户46户(次),检查规模养殖户69户(次),查获过期劣质兽药109盒10支4瓶9包48袋,饲料添加剂141袋,涉案货值共593.95元,涉案人员共10人,共使用简易程序办案10起,结案10件,结案率100%,共计罚款1187.6元。同时,结合在全县开展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共印发宣传资料1.2万余份,进入集贸市场宣传各类农业法律法规12场(次),受宣传人数达2万人(次)。通过市场整顿,我县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二、主要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责任落实。一年来,我局按照县政府统一安排,专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总体部署下,由质检牵头,工商、公安、供销、物价等四部门配合进行,对全县各类经营生产资料的市场、企业、单位和代销个人场所进行集中检查,对种子、化肥、农药、农机配件、饲料、兽药、等经营场所作为重点清理整顿对象,在清查整顿农资市场的同时,把阶段性目标,重点工作和各负责领导的职务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狠抓组织,来保证治理工作有效开展。2、加强市场监管,力争从源头治理。一年来,我局对所属经营农产品场所逐一建立了档案记录制,实行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行证许可制度,对已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已不具备资质的或存在违法行为和已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依法进行了注销或撤销许可,对证照不全的单位、个人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坚决给予了取缔。同时,鼓励生产企业在我县进行直供直销,并发展连锁经营,力争从源头上断绝劣质农产品流入市场。3、强化服务指导,引导科学使用农资。结合春耕、夏收秋播生产,我局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发布农资供求和质量信息,并开展物技结合,加大了对农民使用农农产品培训的服务力度。同时结合在全县开展的 “送科技下乡”、“送放心农资下乡”和“放心农资宣传周”活动,向农民群众宣讲如何识、辨假种子、假农药,切实提高了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利用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查抽查制度,有针对性的在春耕生产期间发布不定期动态质量抽验结果,曝光一批,处罚一批。二是利用全省设立的 “12316”等电话投诉举报制度,按照“闻报必动,有诉必接,接案心查,查必到底”的处理机制,加大查涉力度。三是利用建立的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从组织领导、投诉举报、市场检查、质量抽验等方面,记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效,列入季度考核档案分值之内,并通过季通报,来激活打假力度。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认识完全不到位。主要是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还不强,诚信经营的意识还不够,缺乏必要的责任感;部分申报企业存在着重视申报、轻视管理的现象,产品通过认证后证书常常束之高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往往流于形式,从而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重隐患。二是农资质量监管难度大。我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有关的职能部门虽然都能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恪尽职守、有所建树,但是部门之间通力协作、联合监管的力度还不够,整体合力还不强;有些禁用农药仍然通过非正常渠道销售,由于销售者隐蔽和使用者分散,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我县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运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与监测网络体系。 三是监测监管体系待健全。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不配套,农业标准覆盖率还不高,农业投入品主要是农药的使用难以完全监管到位;二是对无公害产地环境质量监管不力,缺乏系统的、动态的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控和有效的监管手段;三是由于目前大多数安全农产品产地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农产品质量溯源还不能真正付诸实施;四是缺少快捷的信息反馈和统计平台,难以及时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动态,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政府监管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脱节,难以实现实时监控。五是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落后,检测经费严重不足。四是监管工作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和监管任务重,面对千家万户进行有效监管十分困难,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标准化基地建设、“三品”认证、农产品监测等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监管工作经费仍显紧张。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局将按照立足当前,规划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思路,围绕我县整治行动的3大重点、8大任务和20个工作目标进行重点部署,狠抓落实: 1、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小事为舆论导向,上下联动,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层次营造氛围,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引导生产者、消费者按标生产、健康消费。 2、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法律法规,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做好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执法体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建立主导品种发布制度。建立假劣产品曝光制度。加大抽样送检力度,特别是重点肥料产品和重点农药产品,凡抽检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要依法通过媒体曝光,及时控制假劣农资产品下田,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建立举报投诉制度。3、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现有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资源的配置,认真规划检测体系的建设,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强化检测检验网络的建设,加强我县检测中心、产地、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速测点的建设,明确各自分工,形成高效运行、构建完善配套的监测网络,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求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