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等词的意思。2、 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朗读、合作交流,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3、 情感态度价值感: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重难点:1、 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2、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最基础的要求就是掌握8+12个生字,以及“供”和“泊”两个多音字;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因为本课历史背景与现在相距较远,学生没有历史实感,需要老师提前带领学生补充了解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并同时联系上学期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加强理解;本篇课文篇幅较短,文章内容的结构和事件都很清晰,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所记叙的事件并尝试自己概括归纳;最后再让学生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2、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不太爱动脑思考,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但是发散思维较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设计了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环节,在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上,我采用了朗读和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真切地体会“再见了,亲人”这一句所包含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的感情,并且在第二课时中尝试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方法:1、 教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2、 学法:教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理清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教学用具:自制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 (PPT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首先,老师要给同学们展示两幅和本课息息相关的两张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2 请几名学生尝试描述。(军人的军服、朝鲜族服装、挥手告别的动作、眼神依依不舍)3 老师讲解历史背景:(PPT战争图片)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鸭绿江,毛主席毅然出兵支援朝鲜,先后有30万中国志愿军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挥洒热血!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有关朝鲜战争的的什么文章?4 生答:青山处处埋忠骨!(毛岸英烈士)师小结:是的!在这场战争中,有30余万忠骨永远地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而幸存的志愿军在战争胜利之后陆续返回祖国,这两幅图就是描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师板书课题,先不写逗号)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5 生指出缺少逗号6 师重新加上逗号:加上逗号之后,我们再一起来读一下课题,注意逗号要停顿一小会儿再见了,亲人7 师:同学们觉得加逗号好,还是不加好?8 生:加上好!这样更能体现出他们的不舍和哽咽!2、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师引导:在大家的理解中,什么是“亲人”?2、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3、师:对,一般我们说亲人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人,那在这篇课文中的亲人,他们有血缘关系吗?为什么他们要互称为“亲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2、学生初读课文,老师巡视,适时指导。3、反馈、交流(1)、教师抽读生字:两组同学开火车读生字,强调“妮n”“谊y”“耗ho”等生字读音。(2)、生思考回答问题: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的感情深厚,所以互称为亲人!(3)、师提问:这篇课文讲了哪些亲人?(4)、生回答: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5)、师提问:朝鲜人民做的哪些事让你觉得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呢?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6)、生答:大娘: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为了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腿 (师板书)4、 速读课文 (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2)、指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自然段)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1师: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深情厚谊,依依不舍)2生汇报、交流(PPT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小组互相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全班有感情地齐读。3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齐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