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后山景观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吉林农业大学后山景观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吉林农业大学后山景观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吉林农业大学后山景观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吉林农业大学后山景观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后山景观调查与分析姓 名:尹天杨 专 业:风景园林指导教师:杨立红摘 要: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吉林农业大学师生对校园景观的看法和需求,对校园后山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本文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后山景观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利用语义差别法,图表等形式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和概括。采用心理学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阐释和分析。文章首先对现状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包括师生在校园环境中的行为心理需求和校园物质环境对人们不同层次需求的提供。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支持、满足正当的行为需求,陶冶情操,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人性化的、安全校园的形成。关键词:校园景观;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Landscap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ountain landscape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me: Yin Tian-yang Maj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utor:Yang Li-hong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view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and needs, reasonable on the hills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vestigating the hills landscape analysi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using the 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ce, charts and other forms to colla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sult of the questionnaire. Using psychological theory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naire and summar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provement methods and measures, includ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ampus environment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campus physical environment for people to provide different hierarchy of needs. Through a good campus environment,.Keys: campus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landscape architecture1 研究目的与背景1.1研究背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它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1.2研究目的大学校园是城市中特殊的社区单元,具有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属性。校园景观环境包括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从文化角度看,校园环境包含了人及社会关系,同样也渗透着文化属性。由此看来,大学校园所要担当的角色不仅是满足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功能,更要能为使用者提供新的交流平台和活动空间。吉林农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农业院校,学校约有2万余师生,校园景观与师生的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后山是吉林农业大学的一个象征和符号,是大多数高等院校校园缺少的天然景观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该地块,进行合理改造,使其更加方便学生生活,增加校园景观,传播校园文化,成为具有功能性,美观性,生态性的校园场所。1.3现状分析本次调查问卷的地块位于吉林农业大学校园东侧,主要由水体和后山组成。水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从南至北分别是蓝湖、青湖和湿地。水体东侧及南侧为后山,西侧为图书馆、实验楼和综合教学楼。后山上生有大量树木和地被植物,生态性良好。水体整体情况一般,其中蓝湖为活水湖,青湖及湿地水均有蓝湖引出,故湿地水量少且水质最差,降水少的年份水中杂草丛生,缺少观赏性。靠近校园建筑一侧,场地多为硬质铺装,绿地面积较小,缺少可供师生进行娱乐活动的场地和良好景观。2 相关心理学理论2.1格式塔知觉理论格式塔系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经验,一个是行为。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当时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即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直接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是行为,把行为分为显明行为和细微行为,前者指个体在自身行为环境中的活动,后者指有机体内部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是显明行为。2.2生态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人感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因此,对我们来说,不需要从环境作用于我们的各种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经过重建和解释的中介去建立意义,这种意义已经存在于环境刺激的模式之中,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性的直接产物。2.3概率知觉理论由布伦斯维克提出,概率知觉理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学习的作用。环境知觉使人主动解释来自环境感觉输入的过程,认为环境提供农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环境的特性。2.4马斯洛需要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下一个层次的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3 调查分析3.1 调查问卷 人的空间行为是环境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使用者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思想和文化共享交流。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感受,设计出能够反映设计完成后使用者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和心理感受的环境空间,并且设计出的物质和空间形式都能满足使用者的行为。根据孙老师布置的后山规划设计任务,结合设计内容并根据后山现状,本人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详见附录)。问卷共提出24个问题,分别从后山整体印象、生态、水景、植物资源、硬质铺装场地、公共设施,交通状况,主要活动时间段与安全问题等各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均为农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包括本科和研究生),相比于其他人员,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对待该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内容的回复更具有专业性,更具有参考意义。3.2 语义差别法下面是利用语义差别法针对调查结果作出的分析结果。非常 很 一般 很 非常2 1 0 -1 -2普遍印象好 整体印象差距离近 距离远交通方便 交通不方便活动场地足够 活动场地不够 水景形式多 水景形式少生态环境好 生态环境差休憩设施多 休憩设施少植物种类数量多 植物种类数量少 植物色彩丰富 植物色彩单调 植物有特色 植物没特色 四季景观丰富 四季景观单调 照明设施多 照明设施少安全 不安全公共设施多 公共设施少 (与校园)文化 (与校园)文化联系密切 联系不密切后山现状景观主要感觉品质3.3 数据分析3.3.1去后山活动的频率选项小计比例A.经常去2 5.71%B.常去4 11.43%C.一般7 20%D.不常去20 57.14%E.没去过2 5.71%3.3.2.去后山活动的时间选项小计比例A.6:30-8:002 5.71%B.8:00-11:406 17.14%C.11:40-14:305 14.29%D.14:30-16:3013 37.14%E.16:30-19:309 25.71%F.19:30-23:000 0%3.3.3.后山活动的主要内容选项小计比例A学习0 0%B.散步锻炼15 42.86%C.聊天休憩10 28.57%D.集体活动7 20%E.其它 约会3 8.57%3.3.4.后山景观对校园环境的重要程度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重要19 54.29%B.很重要10 28.57%C.一般4 11.43%D.不太重要2 5.71%E.不重要0 0%4 总结4.1 后山环境的行为心理分析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1. 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常去后山活动。原因包括距离远,交通不方便等等。个人认为后山景观本身不够丰富,缺少特色,没有吸引力,加之其他因素,所以大多数师生不愿意前往后山活动。2. 后山缺少照明和其他公共设施。缺少路灯,夜间照明差,容易发生事故;后山面积大,缺少标志性景观,没有方向指示牌,容易迷路;没有座椅,不方便游人休息。3. 大多数人认为在后山活动缺少安全性。后山植被茂密,极容易藏匿不法分子;另外照明系统存在问题,夜间活动不方便;湖水较深,湖边堤坝倾斜,缺少围栏,附近没有救生装置,易发生危险。4. 下午和傍晚去后山活动的人流量较大。尤其在夏季,湖边绿树成荫,局部小气候凉爽宜人;西侧建筑物投下阴影,可以在湖边乘凉。5. 大多数人后山进行的活动基本以散步、休闲、交往为主要目的,极少数人去后山学习。个人认为后山现状环境没有座椅,没有私密空间,景观缺少美观性,不方便学习也缺乏学习气氛。大多人选择去后山散步而不是学习,并非他们不想去学习,而是后山目前的环境只适合散步。6. 后山缺少活动场地。后山除了湖边的道路和实验楼后侧小广场,没有可供多人聚集、活动的广场;植被多且杂乱,缺少能够单独交流或休憩的私密空间。7. 后山存在一定的交通混乱现象。后山道路系统不完善,步行路较少,道路较窄也没有完整铺装;人车混行路占多数,车流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会影响一些人的游览体验。8. 大部分人认为后山景观对校园很重要。后山景观作为吉林农业大学景观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农大的景观符号。同时生态性和绿化良好的后山也吸引着师生前往。但目前后山景观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缺少景观特色,和农大的校园文化缺少关联,难以让人联想到后山是农大的一部分。4.2 反思和探索4.2.1景观空间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就校园内的主要活动人群-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调查,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扬盖尔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其中社会性活动发生的条件最高,不仅与环境相关,而且与他人相关,往往需要共同参与来实现。适当改善环境会见接地促成社会性活动。大学生对环境的心理需求体现在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需求。开放空间为学生提供社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和集体精神。个人空间是满足人们的自我意识所需要的空间,有支配环境及无拘束的表达自己情感的场所。因此,校园户外空间设计要满足学生们的各种需求,主要包括公共性、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舒适感的满足,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后山缺少可供学生活动的空间,造成后山活动的参与者人数较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在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布置开放性场所,并增加具有安全性的私密空间。4.2.2 绿化与植被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及绿化养护要在继承本校文化的基础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指导思想,采用综合、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把其中的人和景观客体当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必须尊重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客观规律,尊重环境,保护环境。设计时要考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协调,规划融合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的生态观。建设时力求与自然和谐统一,使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从而使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具有统一性与凝聚性。园林绿化是校园环境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景观绿化可以作为校园文化沉淀的一部分,像一些百年名校高大雄伟树木成荫,一棵树、一座亭、一面湖都成为校友终身不忘的一部分,所以校园的景观绿化要与校园的文化结合。4.2.3 小品设施校园景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参与者对环境的细节体验。小品设施,灯具,垃圾桶的材质和位置,都会对参与者的愉悦感产生影响。这一系列公共设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校园文化相符,从细节处体现场所内涵。4.2.4 道路规划道路不仅仅是一处通往另一处的通道,而是应当被视为整个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后山目前道路系统不完善,可以通过打开入口空间空间、做好道路重要节点的环境优化、注重道路两侧的植物搭配、强化道路基础设施的管理等措施,整合后山环境,完善后山道路系统,后山景观将随之得到整体提升。注意道路绿化带乔、灌、草等植物的搭配,注重色叶树种的种植。另外,可以利用行道树加强道路辨识度,不同级别、不同位置的道路用行道树区别。4.2.5 景观与文化文化与景观的作用是相互的,文化通过景观来反映,文化改变着景观。文化与景观在一个反馈环中相互影响,现代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高品质景观的标志,拥有文化内涵,就拥有了高质量的景观。大学作为典型的文化地,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文化要素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大学校园景观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的挖掘及表达的程度。校园环境空间意象是基于校园行为模式,研究校园环境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的表达。校园的空间意象对大学生的品格修养的塑造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后山作为农大的景观符号,是最有特色也容易唤起记忆的场所,应成为学校形象和文化内涵的载体和体现。作为校园景观的一部分,后山的景观缺少人文精神,缺少与校园文化的联系。设计应体现校园文化内涵,使参与者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精神所在。参考文献1 郭彬,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2 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保罗贝尔.环境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徐磊,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5(日)相马一郎,(日)佑古顺彦著.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6 黄朝晖,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海峡科学,2008(5)7 王瑛,王媚,赵伟韬.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河北林业科技2009(3)8 李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的研究D.中南科技大学20139 赵萍,环境行为与行为意向间关系的一致性检验D,吉林大学,201010 冯刚,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D,天津大学,200511 杨艺红,高校绿地景观文化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12 许溪沙,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着力点研究,中国建设教育12(12),200713 李团胜,景观生态学中的文化研究,生态学杂志16(2),199714 梁永基, 王莲清.校园园林绿地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15 梁永召等,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解读大学文化的内涵.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16 李团胜, 景观生态学中的文化研究,生态学杂志,199717 吴正旺,景观生态学在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应用. 华中建筑26(11),200818 俞孔坚,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设计,2006(07)19 万敏,吴亭,许晓林。景观化校园N.中国建设报,200320 胡长农.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1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附录一吉林农业大学后山校园景观调查问卷1. 您对学校后山景观的整体印象是( ) A.非常好 B.很好 C.一般 D. 很差 E.非常差2.您经常去后山活动吗( ) A.经常去 B.常去 C.一般 D.不常去 E.没去过3. 您觉得后山的距离远吗( ) A.非常远 B.很远 C.一般 D.很近 E.非常近4.您觉得后山交通方便吗( ) A.非常方便 B.很方便 C.一般 D.很不方便 E.非常不方便5.您觉得后山人行和车行混乱吗( ) A.非常混乱 B.很混乱 C.一般 D.不太混乱 E.不混乱6.车辆来往会打扰您的休闲活动吗( ) A.非常影响 B.很影响 C.一般 D.不太影响 E.不影响7.您通常去后山活动的时间主要是( ) A.6:30-8:00 B.8:00-11:40 C.11:40-14:30 D.14:30-16:30 E.16:30-19:30F.19:30-23:00 8.您在户外空间活动的主要内容( ) A学习 B.散步锻炼 C.聊天休憩 D.集体活动 E.其它 约会9.您觉得后山的公共活动场地是否足够( ) A.足够 B.勉强够 C.一般 D.很少 E.不够10.您觉得后山户外需要增设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