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中学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中学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中学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中学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综观中国的整个历史,每个朝代都不乏为民请命的人。B . 一提到新化城区近几年的变化,居委会的老杨就夸夸其谈 , 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C . 暴雨不停,资江河水暴涨,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守候在河堤上。D . 我们做事时不要揠苗助长 , 否则,会吃大亏的。2. (2分)假设下面作品中的人物路遇困窘者,最可能施以援手给予救助的是( )A . 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B . 简爱中的海伦C . 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D . 童年中的米哈尔舅舅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默写。(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_,_。(2)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_,_。(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4)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_,_。(5)山中杂诗中描写世外神奇景观的一句是_ , _。(6)当你独爱这路途中视、听到闲淡宁静之景时,你可用_,_。(滁州西涧)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gung mo w yn(_)的宇宙。我看见婵娟被人n di(_),我看见你挺身而出。在无边的旷野上,在ln li(_)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n yn(_)游动。四、 其他 (共1题;共2分)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但手熟尔(只)B . 但微颔之(下巴)C . 惟手熟尔(只,不过)D . 康肃忿然(气愤)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6. (7分)名著阅读训练 (1)格列佛的什么建议使大人国国王大吃一惊?大人国国王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小人国,小人的数学才能无与伦比。皇帝以大力资助学术发展著称,在皇帝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的机械制造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B . 格列佛游记用小人国、大人国来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C . 飞岛国中,格列佛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人类最需要满足”,“需要是发明之母”。D . 小人国的党派之争以“怎么打破鸡蛋”划分阵营,尔虞我诈,争权夺利。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塑料袋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说法,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 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二十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原料。意大利实施塑料袋课税法。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势继续为人类造福。(1)如何理解:“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2)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原因有哪些? (3)第3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4)结合选文并联系实际,请你说说我们在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候,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态度。 8. (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张亚凌直到今天,我依旧最喜欢一个姓,高;最喜欢一个字,翔;超喜欢一个词儿,高翔。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突然听见几声响亮的击掌,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老班。抬头,果真。连续响亮击掌是老班训话前的招牌动作,现在想起来都会咧开嘴巴笑出声来,相当于古时官吏升堂前众衙役用棍棒敲击地面喊“威武”。却见老班旁边站着一男生:高而瘦,洁净、整齐到让人觉得失真。从这男生的目光里,我只看到一个词,沉静。而我们班那些傻小子呀,裤袋耷拉下来当潇洒,拖着鞋走路以为成熟。老班指着他介绍了一句:“高翔,从北京转回来的。”而后给安排了个座位就离开了。每每下课,我们像终于盼到了放风时间的囚犯,推着搡着冲向教室外面,尽情尽兴似乎又很无聊地蹦着喊着。而高翔,总是静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刚好落在他的脸上,细碎的阳光也化不开他一脸的沉郁。马上就有好事者打听出来了:高翔的爸妈都是搞什么研究的,爸爸因为辐射太大,病故了;妈妈要改嫁,只有一个孙子的奶奶便硬将高翔从北京带了回来。高翔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也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一成不变,什么“语言、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你们”,什么“那种好是你可以读出,可以捕捉到,就是说不出的”。倒是我自己,每每老师读高翔的作文时,就闭了眼,游走在高翔的文字里。我喜欢用那种方式去感受,我甚至跟着那些文字熟悉了高翔难以割舍的过去。他的奶奶又来学校看他了,我突然觉得她很像很像老巫婆将一个高贵的王子抹去了一切光环后残忍地丢弃在悲苦人间的老巫婆!我开始讨厌起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原本可以跟着妈妈在北京继续好好生活,而不是在这里。在这里,他连文字中的悲苦都走不出。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 挑剔地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望尘莫及,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第二名固定地是一个女生,她的勤奋可以说“废寝忘食”加“悬梁刺股”了。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里似乎也笼上了一层忧伤,处处都是高翔作文的影子。每晚,在舍友都睡着了时,我点着蜡烛,趴在床上涂写着自己的心情:看一眼他的背影与侧影,都觉得是一幅很美很美的画;听他回答问题,比老师都标准的普通话很有磁性;他皱一下眉,也是忧伤的美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页,都是高翔的点点滴滴。是早恋吧?可谁有资格去爱他呢?或许,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跟他的名字一起被表扬。这个念头都有些贪婪了,其实我只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那么美那么好的作文罢了。我们班的很多大大咧咧的女汉子都是在高翔出现后迅速收敛回归女孩,并开始用功的。那时,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在女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永恒的话题就是高翔,只是从不说出他的名字。这与老班每晚在外面查宿舍有关。“男生穿着花格子衬衫也挺好看的。”准备睡觉了,一个慨叹道,“我还以为花色布只有女孩子能穿。”“他穿啥都好看。”一个接了句。“算题咋能那么快,想都不想答案就出来了,神了!”有人又蹦出了一句。“只有他才能那么拽那么神!”记得那时中考,竞争也很是惨烈,一个班七十多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十几个。八个班里似乎不怎么被看好的我们班,成绩倒出奇地好。用老班的话说,“真是奇了怪了,边沿上的好几个女生,本来都没啥希望的,却幸运地考上了”。呵呵,是幸运吗?没看见她们为了向某个人看齐,铆足了劲地你追我赶?多年后,最铁的姐们儿芳告诉我,她一直暗恋着高翔。说那话时,她已经是大律师了。1998年,闺密婷将去英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术交流,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曾很喜欢高翔,只是害怕自己没资格喜欢他,才拼命地学习。她一直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才配喜欢他。而我,从初三开始发表第一篇习作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今天,成为各大刊的签约作家或专栏作家。回首,天高云淡,而我们,都已高翔。(选自中学生阅读,作品有删改)(1)题目“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中,“你”指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2)高翔是一个怎样的男生?请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词句来概括。 (3)文章后面写“最铁的姐们儿芳”“闺密婷”以及“我”现在的发展状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尾“而我们,都已高翔”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以下是文章摘录,请问:它饱含着“我”对高翔的什么感情?“他的奶奶又来学校看他了,我突然觉得她很像很像老巫婆将一个高贵的王子抹去了一切光环后残忍地丢弃在悲苦人间的老巫婆!我开始讨厌起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原本可以跟着妈妈在北京继续好好生活,而不是在这里。在这里,他连文字中的悲苦都走不出。”(6)于作品中的“我”,有人认为是个线索人物,有人认为是个主要人物,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9. (21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白云亭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注释】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飂飃(liol)凄冷的样子。绝境超过一切的美妙境界。间(jin)见(xin)和“层出”意思一样,都是山峰很多的意思。间,更迭。廨xi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令知县。下文“阙令”中的“令”,同义。(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下临江山_。 亭榭之胜_。止在县廨听事之后_。 阙令动辄二三年_。(2)句与例句中“而”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A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 . 近者热而远者凉C . 跪而拾之以归。D . 默而志之。(3)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白 云 亭 则 天 下 幽 奇 绝 境(4)翻译下列句子。 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5)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白云亭为什么被称为“幽奇绝境”?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 (4分)阅读下面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注释】山光:山上的阳光。池月:池边的月色。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恨:遗憾。感此:有感于此。终宵:整夜。劳:苦于。(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B . 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C . 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D . 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B . 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C . 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D . 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