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D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D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D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D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ci_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y_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_ li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j_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 (2)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4)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闻笛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与木兰诗中“_,_”的描述颇为相似。 (6)爱国,是古诗词常见的主题。请写出一首中的连续两句: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3. (4分)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_通_;意思是:_。尊君在不。_通_;意思是:_。日扳仲水环漏于邑人。_通_;意思是:_。满坐寂然。_通_;意思是:_。4. (22分)(2017兰州)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厚币:丰厚礼品。饰非:作假骗人。(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时时而间进_自子之居即墨也_封之万家。_(2)用“/”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4)回答下面问题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_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5. (7分)(2013南平)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祥子呆呆的立在(茶馆)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节选自骆驼祥子)选段中“一老一少”是_(填人物),祥子“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是因为_。(2)阅读水浒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他捆在树上,薛霸双手便举起棍来,望他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节选自水浒)A选文中的“他”是谁?(填人物),其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B高俅为什么要陷害“他”?又是如何陷害“他”的?请简述。(100字左右)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6. (1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藏起母亲的秘密母亲病了,在特别繁忙的工作中倒下,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爱女心切,立即拖着臃肿的身体,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心事焦灼地赶来看望母亲。母女俩阔别已久,待病床前见面时,居然相拥而哭,惹得旁人也掉了眼泪,也被感动了。姥姥开始不停的嘘寒问暖,唠唠不停,手也不停交互揉搓着,可见她心中的急切。她问母亲:“你到底感觉如何,气色这么不好?”母亲微笑着说:“感觉还好,就是没有什么食欲,米饭都不想吃。”姥姥急了,说:“孩子,不吃东西怎么行呀?你想想到底想吃点什么?”母亲诡秘地笑了:“其实我就想吃你包的芹菜饺子了。”姥姥顿时微笑起来,仿佛终于找到治病的良方,拍膝而起,说:“好!我去给你包,你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芹菜饺子!”说完便起身拉我回家,和面包饺子去了。在家里和面包饺子的时候,姥姥不让我插手,因为我向来不进厨房,她怕我坏了她的好事。我在厨房门口,悄悄看着,姥姥包得极为细心,搓揉扭捏间,老泪轻流,看得我心事阑珊。一个多小时后,芹菜饺子终于做好了,个个饱满鲜香,姥姥将它装进保温饭盒,扯着我就匆匆出门了。姥姥一路上步子走得很急,巍巍颤颤的,我知道她定然是怕饺子凉了!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刚去一会,母亲又对我说:“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于是我也去了。把外婆接回来的时候,我们忽然看见母亲已经吃开了。母亲笑着说:“嘴巴实在馋了,干脆吃了。”我看母亲的饭盒,里面只剩三两个饺子了。姥姥责骂她还是那样嘴馋,脸上却浮起笑容,因为母亲终于还是吃下东西了。接下来的几餐,母亲依然病重,但食欲却变好了,总是把姥姥包的饺子吃个精光。第二天晚上,我留下来陪母亲。母亲在一旁看书,而我坐在桌前写东西。此间,一个不小心,笔掉在了地上,滚进了母亲的病床底下,于是伸手去摸,笔没摸到,却摸到一袋东西。拖出来一看,我满脸惊讶,竟然是一大袋饺子。我连忙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叫我塞回去,红着脸说:“待会你拿去扔了,不要让姥姥看见了。”我问:“饺子你都没吃呀?”母亲叹气说:“我点滴食欲都没有,哪吃得下呀?不要让姥姥知道了,她知道我没有吃,会很担心的。”“你没食欲,那你还叫姥姥包饺子干什么?”“你姥姥千里迢迢来照顾我,要是帮不上忙,眼睁睁地看我生病,会很伤心的。知道不?”我顿时被母亲的话震撼了,终于醒悟过来:原来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我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饺子来到病房后院,扬手一挥,饺子被隐没在黑色的夜里。秘密已经被我藏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有一种沉甸甸深藏心底的爱意,却永远挥之不去。(都市心情2005年第5期)(1)概括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 (2)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把饺子藏起来。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下面这段文字是文章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联系全文思考:这段文字能否从文中删去?为什么?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刚去一会,母亲又对我说:“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于是我也去了。(4)谈谈你对文中结尾的理解。(5)从小家长、老师都在教育孩子要诚实,而文中的“我”的母亲及“我”都做了不够诚实的事。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7.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有删改,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B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C . 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D . 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 (3)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请简要分析本首词何以称为“壮词”。 (2)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24节气”申遗成功,但是“非遗可能死在博物馆中”却成为专家们的一大担忧。请紧扣材料,为动态传承“24节气”文化出谋划策。 材料一:2016年11月,“24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材料二:“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24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很多国家人民的生活。材料三:但是专家说,联合国有关公约不仅看重非遗的实践价值,也看重其创新传承,24节气可被记忆和品读,但创造性传承与发展却困难重重!自豪感固然需要,但文化背后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如何弘扬?网上把清明节译为Tomb - Sweeping Day(扫墓的日子),很明显,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外语翻译和准确对外交流的问题能解决吗?公众到哪里、去向谁咨询学习非遗的有关知识?跟24节气有关的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状况如何?中学生不喜欢这些古董文物怎么办?(采自中国行业资讯网等)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书写工整,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