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手册规范--大厦扇-1223.doc_第1页
产品设计手册规范--大厦扇-1223.doc_第2页
产品设计手册规范--大厦扇-1223.doc_第3页
产品设计手册规范--大厦扇-1223.doc_第4页
产品设计手册规范--大厦扇-122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风扇公司 发布2010-01- 实施2010-01- 发布大厦扇产品设计规范(报批稿)Q/BZH 000-2010Q/BZH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风扇公司企业技术标准1Q/BZH 000-2010修 订 页编制/修订原因说明:为规范大厦扇产品的设计质量,明确产品结构设计中的标准化要求,特制定此标准。原章节号现章节号修订(内容)说明修订人/时间规范大厦扇产品的设计质量,明确产品结构设计中的标准化要求姚洲初审意见:签名/日期:会签意见:签名/日期:审核意见:签名/日期:审批/复核: 签名/日期:事业部总经理审批: 签名/日期:注:1、流程清单内所有文件审批发布必须按照清单规定的审批流程组织审批,并在此处写明审批流程。开发部内部标准:拟稿(编制部门)初审(职能中心)会签(相关中心)审核(必要时,相关部门)审批(职能经理)风扇公司标准:拟稿(编制部门)初审(职能经理)会签(相关经理)审批(公司总)事业部标准:拟稿(编制部门)初审(职能经理)会签(相关经理)审核(公司总)复核(管理部)审(总)2、企业管理标准清单外的文件审批流程由相关部门和营运管理部共同确定。II大厦扇产品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扇公司大厦扇产品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产品设计方法及材料的选用指引。本标准适用于风扇公司大厦扇产品。其它类似产品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产品标准如:GB/T 13380 国家强制执行标准如:GB 4706.1 、GB 4706.27、GB 4706.23 、GB 17625.1、GB4343.1、GB 19606 UL507 等等3. 术语大厦扇: 通过用贯流风轮风道系统送风的电风扇。大厦扇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一般来讲,开关风速、定时、摇头由琴键开关、机械定时器、及摇头安键制控的为机械式大厦扇;开关、风速、定时、摇头及风类选择由电子板控制,由机身按键或遥控器选择功能的为电子式大厦扇。风道系统: 涡舌板、挡风板与风轮组成风道系统。涡舌板、挡风板一般用二次ABS料,风轮一般用AS+GF料。风轮支架: 支撑风轮的结构组件,橡胶包着个铜轴承,固定在铁支架或塑料支架上。我司早期产品用的是铁支架,现在普遍选用ABS塑料支架TF129、TF130、TF131。 前、后底座:组合成底盘组件,起支撑作用的连接件, 材料一般为ABS。电机安装板:支撑电机的零件。360度摇头机构与S8摇头机构用电机固定板FS10-S6-11(钣金件)支撑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电机安装板用2.5厚的ABS料;8H摇头机构的电机安装板直接支撑电机,用螺栓连接,8H摇头机构的电机安装板用2.5厚的FRPP+20%GF料。4. 产品主要结构爆炸图1旋钮18螺钉35螺母2单键开关19电机支架36垫片3琴键开关20支撑板37支撑杆4定时器21限位板38销5顶盖22活动限位销39铰接杆6装饰面罩23转盘40垫片7后壳24弹簧41铰接片8后壳连接板25弹簧压片42电线索带9风轮支架26压线板43接线帽10螺钉27电源线44电容11定位钉绝缘胶塞28后底盘45挡风板12风轮29螺钉46涡色板13开口挡圈30胶脚47前壳14电机31前底盘48前网15开口挡圈32摇头转接板49线束16垫片33同步电机50线夹17固定套34支撑板51连接板5. 总体设计要求5.1主要结构件装配截面图出风口进风口涡舌板风轮组件挡风板5.2 外观要求5.2.1外观件防止出现无圆角过渡的棱边,曲面和圆角在相切处保证光滑过渡,尽可能符合外观设计要求。5.2.2外观件正面配合间隙及渐变设计应均匀, 边缘尽量避免尖角或斜边,防止模具分型面出现飞边和批锋。5.2.3外观件的设计外形要满足风道系统要求,借用件能便于安装。(常用91、101.5风轮风道曲线见下图) 91风轮(FS10-5AR的风道曲线,风速大) 91风轮(FS10-6N的风道曲线,出风柔和) 101风轮(FS10-5HR的风道曲线)5.2.4外观件内部如有加强筋,筋底部尽量要求做变壁厚设计,以防止表面缩水。加强筋厚度不超过产品壁厚的2/35.2.5外观件的设计要满足进风面积大于出风面积要求:进风面积:出风面积=(1.82.1):15.2.6外观件的设计要满足1-2度的拔模斜度,外表面磨砂处理,拔模斜度要求3。5.2.7外观件的丝印设计与要求参照风扇丝印设计规范进行5.3 主要部件设计5.3.1摇头机构设计5.3.1.1大厦扇摇头机构现通用的有S8摇头结构,8H摇头机构,360度摇头机构。建议选择性借用。5.3.1.1.1 S8摇头结构:60度摇头,有离合机构(转头板)。电机安装板在设计时要注意与转头板、固定套的配合,外、内径与转头板、固定套的配合间隙如下图,电机安装板用料ABS,壁厚2.22.5mm, 加强筋的厚度为略壁厚的2/3。5.3.1.1.2 8H摇头机构:60度摇头,无离合机构。可以整套组件借用,如要更改设计摇头安装板,要注意与轴套的配合,内直径要过渡配合,外直径要间隙配合,配合间隙0.1-0.2mm.摇头安装板与摇头支座用ABS料,壁厚2.22.5mm,加强筋的厚度为壁厚的2/3,摇头支座与连杆固定用特殊螺钉。5.3.1.1.3 360度摇头机构:摇头角度大于60度,可以选择摇头角度:60、90、120、180、360等, 建议不选用。5.3.2底座 5.3.2.1 索母固定式底盘方式 前、后底盘在设计分件时,底盘的最大宽度尺寸要小于机身的直径尺寸+15mm,以便于包装,减少装柜影响。前、后底盘在配合时要有2-3mm的重叠,美观线间隙0.5mm。前、后底盘以柱、孔限位,柱、孔做成楔形配合,基准为6.5mm,前、后底盘用索母与机身固定,在索母固定处壁厚2-2.5mm重叠加强索母固定。5.3.2.2 碟型螺钉固定式底盘方式前、后底盘在设计分件时,底盘的最大宽度尺寸要小于机身的直径尺寸+15mm,以便于包装,减少装柜影响。前、后底盘在配合时要有2-3mm的重叠,美观线间隙0.5mm。前、后底盘以柱、孔限位,柱、孔做成楔行配合, 基准为6.5mm, 前、后底盘用碟型螺钉与机身固定,机身上的摇头转头板镶铜螺钉。5.3.3 顶盖 顶盖与前壳用FS10-5AR-17连接板连接,考虑到注塑与装配的影响,保证美观线的一致性,前壳与顶盖连接时用扣位预固定。5.3.4 前、后壳5.3.4.1 前壳 采用变壁厚,边缘2.2-2.5mm,正面设计壁厚为2.02.2mm(根据整机强度选择),出风栅格厚度2.2-3mm,间隔宽6.57.0,长60-70mm,深度大于6mm, 前壳上做结构抬夹住电机安装板或摇头安装板。5.3.4.2 后壳 采用变壁厚,边缘2.2-2.5mm,正面设计壁厚为1.82.2mm。(根据整机强度选择)后壳在电机处开宽度小于2.5mm的通风槽,后壳上做结构抬夹住电机安装板或摇头安装板。5.3.4.3 前、后固定在外观条件允许下,尽量采用3对螺钉+一对扣位固定。如果要采用扣位+螺钉固定,在扣位处10-20mm内加止扣筋,扣合面预留0.1mm间隙,扣合长度大于等于0.8mm。5.4 美观线的设计 具体设计要求参照落地扇产品设计规范-6535.5 螺钉与螺钉柱的设计要求 具体设计要求参照落地扇产品设计规范-6545.6琴键开关选择及其安装固定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