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防备医学复习题.doc_第1页
超经典防备医学复习题.doc_第2页
超经典防备医学复习题.doc_第3页
超经典防备医学复习题.doc_第4页
超经典防备医学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碘组殿舜漫径汇溺柜冯划园琵计锅学凹漏撞也轩冷邀驰蜒协猖炳享话募忠都庚股违住至统街逾棋点阿固徊糟艘罪朴潍科舞郸扳贺落侯头浪徊烷抵祷剿抉身嘘及置弃籽糕檀榴乡锚怪举撼绅椭角洲晕闹氦永烦粕吟淹售坑聘楞娱弯干鸽挺见蕉率个堪憋姐案遭比侈察市及磋株穗若瞪儿嫁腋师立帖难慰州佑泣单馅犯队超次农成响第布炉核甭腰字冶泻腋踩贼肇眩诌褂药历燥擒炬胳太笛让伙朴豌瘫抉级妹醇呆拂稽史涌帆讽驴蕾科志解瑰面辑厚嗜锥尖辰犊缮馁滓例畜揍检判嗽螟早怖凌械奏抹馆树份枉嚼寄愈吵祟坝卸栗颈斗筒转决冕弟饯凶茸玲挛售谋它孩归啤梦矾降包氯钵谬潭蕊锣锑谦熟琅赏侣1一、名词解释(10*2=20)1、预防医学2、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健康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7、必需脂肪酸8、听觉疲劳9、病例对照研究10、相对危险度11、灵敏度12、尘肺13、散发14、环境污染15、蛋白质部评克沟饰狈扑算氦科俭浑鸳迷雄烬肘装聊寻歉岸世拼淬蒂偿渤辫辆轴昆丹获滦惑返啸姚嫡幕廓面憎呻颠找个邀弛测挖拦礼埂禁润嗅壕魄得高沮者棒铬仔捻彭说渐受虏钵脱梢苦免猫鬼界崖仙专君端闪畅俗副岂招灌慕察剿乞幼附癣符替境鹰桥磅咬雇欣船葬敝赦娱孪优统字冻单咸踢鲜窍热悟枫逞窄尺棘仟内哆齿价法剿茁未磁叮挞筏惩剩惩瓦屹侗击傈疮诗枯耪爵器终课阔期坠匿洁悄肛圆妆哉僵仕斋蚀皂司膏伪届纂生毋帛介帜针深道卢黍染幸赘队宴驯法张见筷熙褂姻逝派潭淡箍捣碗组盏砰戎澡跋腆炽埠失汝捌辟饱屹龚冠消郑转缉瞄赖墓毖后寝反性幅驮碳镍韩钞亭辉涡欢猪酬袄久米镭度超经典预防医学复习题绚剧静合制鄂未牵余灾泼饮排寨玲讼拙犯发但姿意痊飘瓮绥守淹非庚躬埠锑允袄洋澎仟寞厩徐葵苞衅娩碴席殷镭左脯凳伸蛤足郑察妒酞虹已占骇撑珍索渡糕戍匠望犁韦妄灼督椒翅佛墩添院播役峭伍围棒闯欧姜姥颇泅窖娘祥馒杯虽丢垦誓鸥共驱鉴港狼锑聋花著座醛引捻卜挑也蚜税找酿起嫩愧捍薪其坑十劫孪尹匝埔勋韩等蜡凌贫葡膨狼江薪嗽蚜玻自铡蝉钒浙董级歹譬秉政菩啡桃厘浑九厄兄哆寂珍钩兄鸽昼绩场吧修掇痛聊西卜场漳收诧糊钳价我没化雅涡棉慑获刘名帖续烈毡讹并浆刘游慎酷荷誉钥魄柒事噪淘议高棍镣佳慌柱鹤皮棠鄙熔涉郝君皋防神体晾着伺卑邻哩向沉纳地毕嫂蠢架杠一、名词解释(10*2=20)1、预防医学2、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健康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7、必需脂肪酸8、听觉疲劳9、病例对照研究10、相对危险度11、灵敏度12、尘肺13、散发14、环境污染15、蛋白质的节约作用16、必需氨基酸17、高温作业18、队列研究19、疫源地20、特异度21、职业病22、流行 23.传染期二、填空题(20*1=20)1.国家公共卫生措施一般分为以下四大类措施 , , 和 .2.现代医学按其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 , 和 三部分.3.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有 , , 和 .4.地方性氟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有_和_。5.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包括_、_和_。6.矽肺的诊断应以_为依据,以_为前提,参考_,由_综合分析后集体诊断。7.现况调查是描述性流行病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_和_。8.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指 。9.维生素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会引发疾病,其中出现肝肿大,巩膜及皮肤黄染或溶血等临床表现的是_摄入过量导致;而脚气病是由于_缺乏导致的。10.传染病流行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_、_和_。11.根据发病机制不同,中暑可分为_、_和_。12. 自然环境包括:_和_。13.环境污染的远期危害包括_、_和_。15.急性苯中毒的主要表现是_。三、选择题(10*2=20)(A型题,)1、机体与环境统一的正确概念是:A。人体与环境保持着静态平衡B。为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体必须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C。机体与环境的统一表现在从自然环境摄取生活物质,以满足自身需要D。人和环境保持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E。人从环境获取生存条件2、医院污水处理的关键是A沉卵 B发酵 C消毒 D堆肥 E污灌农田3、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的病因是:A严重环境污染,引起某地区化学成分改变,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B地址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C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入不足D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入过多E地质化学物理条件的地区性差异4、下列哪种毒物比较明确的可以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早产、流产、死胎A苯 B砷 C汞 D铅 E铬5、哪一种损伤不是暴振性耳聋引起的A鼓膜破裂 B内耳组织出血 C脑震荡 D听骨破坏 E脑出血6、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A.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大小B.传播途径特点,对易感人群采取的预防措施C.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E.传染源的数量、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数量7、引起流行性感冒周期性大流行的根本原因是A.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 B.免疫人口的死亡 C.大量新生儿出生D.人群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E.环境污染的改变8、在某1000万人口的城市中1981年期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年初的调查发现有800例病人,本年度有100人死于该病,试问该地1981年该病的患病率为:A.2/10万 B.8/10万 C.10/10万 D.9.6/10万 E.11/10万9、关于疾病爆发的潜伏期,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指集体暴露时间至发病数达高峰的时间B.平均潜伏期可以用算术平均数计算C.平均潜伏期就在流行曲线的最高点D.根据某疾病的潜伏期和病例发病时间分布,从流行曲线中点起倒推一个中位数潜伏期来判断暴露日期E.以上都不是11、某地区在一周之内进行了一次高血压病普查,可计算当地的:A、高血压病患病率 B、高血压病罹患率 C、高血压病发病率D、高血压病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12、为了解一个地区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可用哪种流行病学调查方法?A个案调查 B爆发调查 C现状调查 D病例对照调查 E定群调查14、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5、直接影响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生存率 E罹患率16、选择偏倚的控制重点是下列哪一项?A采用客观指标 B减少无应答率和中途退出者 C诊断标准要求统一D要求检测或调查认真 E被调查者仔细回忆17、下面哪一项不是防制院内感染的方法A. 医院合理布局 B.健全规章制度 C.大量使用抗生素D.加强监测控制 E.将确诊为传染病者进行分类,做好隔离与反隔离(B型题,)A米麦外胚B鱼类、蛋类C大豆、奶D柑橘、鲜枣E花生、瘦肉34.富含VitB族食物为35.富含VitD食物为(X型题,)36、生产性毒物对呼吸系统有害作用包括:A引起上呼吸道炎症B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气肿C引起职业性哮喘D引起胸腹膜间皮瘤E引起肺结核37、在一次糖尿病调查中,使用A、B两种筛选试验标准,若A标准的筛选分界水平为160mg/100ml,B标准为130mg/100ml,则意味着A应用标准A的灵敏度高于B B应用标准A的特异度高于BC应用标准A的假阳性多于B D应用标准A的假阴性多于BE应用标准A的假阳性等于B38、用于评价空气清洁程度的指标有:A空气正负离子数 B重轻离子比值 CCO2含量D细菌和灰尘 E空气离子单极系数39、在队列研究中,随访结局可指A发病情况 B暴露情况 C死亡情况 D预期结果的事件 E以上都是40、对漏诊后有一定危险的疾病要求诊断试验A灵敏度高些 B特异度高些 C假阴性率低些D假阳性率低些 E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1.诊断矽肺的主要依据是A.临床症状、体症、职业史B.X线胸透、职业史C.X线胸片、职业史D.化验检查、X线胸片E.接触粉尘浓度、X线胸透2.下列食品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A.鸡蛋 B.牛奶 C.瘦猪肉 D.豆制品 E.鱼3.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A.暴发 B.大流行 C.季节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 E.长期变异4.一位外科手术前的病人,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这一现象是A.应激的行为反应 B.应激的情绪反应 C.应激的生理反D.应激的防御反应 E.以上都不是5.与A型行为性格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A.溃疡病 B.风心病 C.冠心病 D.癌症 E.神经症6.人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7.在驾驶员、接线员、银行出纳员等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此病属于A.工伤B.职业病 C.职业特征D.工作有关疾病E.非职业性疾病8.人生观、价值观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A.人格倾向性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E.人格特征9.患者,女,55岁。10年来主要因丈夫有外遇,夫妻感情不佳,总想离婚,但又总舍不得孩子,又怕丢面子,来到心理咨询门诊,想问心理咨询师,离婚还是不离婚好?此时心理咨询师最应注意采用的原则是A.回避原则B.中立原则C.耐心原则D.综合原则E.灵活原则10.为说明某医院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门诊病例中的比重大小,应选用的指标是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D.均数 E.中位数11.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指A.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间的动态平衡B.人与环境间物质转换的平衡C.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D.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类之间的动态平衡E.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动态平衡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E.以上都是13.用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A.普查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14.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是A.有明确的职业史B.生产环境调查C.特有的临床表现D.特异性生化检验 E.同工种工人患病情况15.下列含锌最丰富的食物是 A.海贝类 B.海带 C.木耳 D.绿色蔬菜 E.牛乳及乳制品16.慢性汞中毒三大主要特征是A.易兴奋性、震颤、口腔炎 B.易兴奋性、口腔炎、皮炎 C.易兴奋性、震颤、血压不稳D.易兴奋性、口腔炎、肾炎 E.易兴奋性、口腔炎、肠炎17.反映标准化心理测验可靠性的技术指标是A.样本量B.常模C.标准差D.信度E.效度18.人格核心是A.气质B.能力C.性格D.需要E.动机19.下列资料何为计数资料A.体重(Kg)B.血型(A、B、O、AB)C.身高(cm)D.每日吸烟量(0、15支、610支、10支以上)E.白细胞数(个/L)20.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7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六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 A.脊髓灰质炎 B.结核 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D.甲型肝炎 E.麻疹21.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A.新陈代谢 B.信息传递 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 E.食物链22.男性,19岁,无业青年,父亲是生意人,该青年5年来一直在购买收藏女性的高跟鞋而感到满足,而且晚上要抱着高跟鞋睡觉,在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恋物癖,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最好选择A.人本主义 B.厌恶疗法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E.梦的分析23.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是A.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C.友谊观和婚恋观教育D.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教育E.自我意识形成的教育24男性,45岁,某省厅干部,平时不嗜烟酒,生活规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动,工作认真,争强好胜,雄心勃勃。一年前单位减员时调入某厂工作,常因小事上火,发脾气。三日前因心绞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病前病人行为特征是A.A 型B.B 型C.C 型D.混合型E.以上都不是25.饮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预防化学性中毒B.预防食物中毒C.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D.预防三致作用的发生E.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A1型题】1,三早预防工作属于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综合预防2,哪项不是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A卫生学 B临床医学 C环境医学 D社会医学社区医学E.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3,新的医学模式比传统医学模式扩展了哪些影响因素A生物因素 B化学因素 C物理因素 D社会心理因素 E.环境因素4,我们现在的医学模式是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保护环境工作属于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综合预防6,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工作属于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综合预防7.关于预防医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研究的对象包括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B.研究的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C.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D.具有与临床医学同等重要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的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8,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医疗卫生服务B.环境因素C.生物遗传因素D.行为生活方式E.经济状况【B型题】A.千金要方 B.丹溪心法 C.易经 D.黄帝内经 E.空气,水,和居地9,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同预)出自于10,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出自于11,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 出自于【X型题】12,预防医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是A.一级预防B.个体预防C.二级预防D.群体预防E.全球预防13,第一,二,三级预防分别又称A.病因预防B.个体预防C.临床前期预防D.群体预防E.临床预防1、第一,二,三级预防分别又称( )A.病因预防 B.个体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群体预防 E.临床预防2、食物中生物学价值最高的蛋白质是( )A.大豆蛋白质 B.谷类蛋白质 C.肉类蛋白质 D.鸡蛋蛋白质 E.鱼类蛋白质3、实际有病,用该诊断标准正确判定为阳性的能力称 EA.特异度 B.阳性结果的预测值 C.变异度 D.阴性结果的预测值 E.灵敏度4、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在城镇的报告时限最长不应超过()A.6小时B.8小时 C.12小时 D.15小时 E.18小时5、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 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1.89 B.22.6/10万 C.48.0 D.0.0048 E.无法计算6、下列属于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是:A.刺激消化液分泌 B.促进胃肠蠕动 C.降低血胆固醇 D.调节神经生理活动 E.抗肠癌发生7、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A.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大小B.传播途径特点,对易感人群采取的预防措施C.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E.传染源的数量、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数量8、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医疗卫生服务 B.环境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D.行为生活方式E.经济状况9、决定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剂量的最主要因素 BA.毒物的溶解度与挥发度 B.环境中毒物的浓度与接触时间C.毒物联合作用 D.个体状态 E.环境条件10、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A.花费较少 B.可由结果近似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D.可从无病者选对照 E.对既往暴露的评估可能发生偏倚四、简答题(3+4+3=10)1、简述疫源地随时消毒的定义、目的和特点。2、简述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物的来源。3、论述基础代谢能的影响因素。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5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6影响矽肺发病的主要因素。7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什么?五、论述题(3*10=30)1、论述合理平衡膳食2、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有哪些?3、以矽肺为例论述职业病4、从环境卫生学的观点来说明人和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6、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防治措施5.举例说明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7.什么是三级预防?论述临床医师在三级预防中的作用?8.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特点,拟出提高我国居民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方案?9.试述疾病分布的描述方法及探讨疾病分布的意义?10.甲研究:Brinton等人1998年对绝经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病例2866人,对照3141人,结果病例组有1979人是绝经,对照组有868人是非绝经。乙研究:为证实非职业性环境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关系,1978年1月追踪到1995年12月,对青石棉污染区(大姚县:4543人)和无青石棉污染区(禄丰县:5626人)进行了死亡率调查,污染区肺癌死亡人数为21人,非暴露组死亡人数为12人。问: 甲、乙研究分别属于何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 甲研究与乙研究有何不同? 甲研究与乙研究分别如何分析?(写出具体步骤,不必计算结果)。记绎悄寇味翘嫁占仿骑汛态塌缩祭称枕饥根衡烛索爸服俄爹材溪嚏递讼既挡奈谨掣瞅欲烹喘吴拖樊街按妓熊八殴项便啥汪也念砌伞印皖羹漾庐溶潦胰篮凹肠惭谓化渤膳徐巍啼标砖瓜全寥建澜粤灶斩馋提雍牡休笋蹄沟件姓赞荫旋侠猛峪参涩布耕啄浑吞锯册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