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与节地规划.doc_第1页
柯布西耶与节地规划.doc_第2页
柯布西耶与节地规划.doc_第3页
柯布西耶与节地规划.doc_第4页
柯布西耶与节地规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勒柯布西耶与城市节地规划Le Corbusier and landefficient urban planning6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和我国最新提出的节地规划思想与实践,并分析两种思想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对我国城市规划的意义关键词:勒柯布西耶 阳光城 城市规划 节地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s in urban planning of Le Corbusier and landefficient urban planning,and analys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and the significance they may produce on urban planning in China.Key words: Le Corbusier, urban planning, landefficient pattern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城市问题相继浮出水面,并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比如:土地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的加重和越来越拥堵的城市交通,使得城市效率运行低下。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城市真正成为让“生活更美好”的地方?其实,一直以来,城市规划学者和建筑师们都在为此进行研究和探索。最近,就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模式“节地模式”正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而发明的。然而早在上个世纪便有了关于土地利用的改革,其中与“节地模式”理念最相近的正是勒柯布西耶的阳光城。1勒柯布西耶的阳光城与7V道路交通循环系统众所周知,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他的思想和作品深刻的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他的城市规划理论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明日的城市和阳光城中。受功能主义的影响,他所设想的城市是理性的、高效和有序的,以机械化和新技术为基础,因而我们可以将他的规划理解为对工业时代基于的回应。另外他的规划愿望与田园城市一样,都是试图解决城市来解决城市人口过密,中心交通拥堵的状况,并同时增大流动性,增加公园等开放空间。1.1第一个包含道路分层的城市规划思想柯布西耶的阳光城中所体现的现代城市设想论点主要是:城市按功能进行明显分区,中心区向高空发展,建摩天楼,建筑表面积只占全部土地的12%,其余88%土地为开放空间;建筑主体底层架空,100%土地归行人所有;汽车与行人彻底分离(图1),根据运输功图1行人和汽车的分行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道路,主张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他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摩天大楼都相距遥远,所有的窗户都布满阳光,所有的建筑都底层架空,所有的空气都可以自由流通,所有的绿地都在架空的建筑底下连绵不绝,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地面上获得无际的绿色视野,所有的人都可以生活在柯布当年图2一座当代城市:自中央交通港周围的大台阶上的露天咖啡座望城市中心。中央交通港位于左侧两栋摩天楼之间,只比地面高出一点点,离开车站,快车道一直延伸至英式花园方向。基于实际生活的一种理想当中:宁静独处,又与人天天交往(见图2)。其实我认为这种愿望是很能打动人的,阳光,空气,绿色,距离如此之近,多么美好,就像“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遭受战乱和病毒入侵的城市中,人们更欣赏柯布西耶的维勒 拉迪尔斯:高耸的大厦,半空中的街道,远处的风景,新鲜的空气,还有楼宇之间的停车场”。然而,这种理论在当时遭到相当多的质疑,但不管怎样,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其中,立体式的交通体系,在市中心修建摩天楼,扩大城市开放空间,创造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等原则,已被许多城市的规划全部或部分地采用。由柯布西耶亲自负责修建的实例有昌迪加尔规划。1.2 7V道路交通循环系统柯布西耶主张采用棋盘式方格网道路(见图3),并对道路进行分级,他的7V系统是为了城市经济而高效的运行而分的,其产生来源于对秩序的要求,7级道路之间不会混杂,能和谐的支持现代交通循环系统。V1连接各省,穿越乡村和城市。V2供小汽车、大客车和卡车等高速行驶,并设置特别的环岛连通V3.图4一条架空5m的高速路重型卡车行驶于地面,人行道从其下穿过。V3为小汽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专用,不设人行道,沿路出图3三百万人口城市全景来有加油修理站之外便是草木。V4与人的生活联系密切,就像传统的大街或大道,与地形相呼应,穿越城市内部,沿路设有各项日常服务设施。V5由V4导出,V5导向住宅并引出V6V6构成住宅的“内部街道”,服务于各个楼层。V7连通V4和V6,通向绿色空间,如学校,俱乐部,各种活动中心等。柯布西耶的七级道路循环系统主要服务于居住区,住宅门前便是布满绿化的人行道,除了自行车和低速行驶的小汽车外便是林荫道上的行人,在此既可以欣赏风景,又可以进行各种日常活动。柯布西耶认为,他的7V道路相互间构成了不同的区域,其中包括居住区(高层和低层的)、历史保护区和娱乐修养区,这些区域的丰富多样便构成了和谐的现代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可以享受秩序井然的城市生活,而不再让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2城市规划之节地模式延续 & 创新也许是对现代交通拥堵问题感到深恶痛绝,也许是想为我国城市规划指明道路,董国良先生跨行研究发明了“节地模式”,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上个世纪,柯布西耶为解决马车时代留下的道路能容下汽车的问题而规划出了阳光城。和柯布西耶一样,董国良认为汽车是一种文明,不能理解为可以任意加以限制的交通工具,而城市病的根源是“现行的城市模式与汽车文明不相容”,如今我国的汽车拥有率还没大道饱和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那么随着汽车的继续增加,出行困难是必然的。而城市又不能靠占用更多的耕地来建更宽的道路,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严格计算,“节地模式”便应运而生。2.1“节地模式”的概念根据董国良先生在采访时的介绍,我了解到“节地模式”其实“就像把市区中各个建筑的地下停车库拔高到地面上,变成地面上的架空停车库,再把架空停车库扩大到能停下所有的车,再将停车库屋顶架空平台相互间用连廊连起来,形成在整个市区四通八达的步行、自行车道路,从而将地面道路全部留给汽车行驶。由于人车全面分离,地面上没有了行人和自行车,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改造成四通八达、没有红绿灯的快速路系统,道路通行能力可提高至倍,基本消除堵车现象,交通拥堵这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那么“节地模式”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创造一种空间有序化的节地畅通宁静的生态城市系统。2.2“节地模式”的几个特点图5节地模式之道路剖面一,人车全面分离:即在地域范围以内的三维空间中划分四个单一功能的独立空间,分别用于机动车道、停车库、慢行道和无机动车户外活动空间。也就是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见图5、6)。图6节地模式之道路效果图二,公交少停顿、换乘方便:公交车站台设置在机动车道路分隔带上,并设在机动车道路平面交叉路口等待信号灯时公交车停顿的位置。在相互交叉的两条图7公交换乘点机动车道路上的公交车站台之间设置高架慢行道路和楼梯,供乘客换乘时的通行(见图7)。三,机动车系统无冲突点:以地面道路为基础,将机动车道路交叉路口改为立体交叉路口,即无冲突点交叉路口。这是一种供不停顿的连续行驶的路网。此方法是对现有城市交通系统的根本性改造,据计算能提高约4倍的通行能力(见图8)四,街区封闭但机动车能自由通行:图8无冲突点的机动车道整个街区结构纵向有地面层和架空平台两层,街区内的机动车道路和街区内人的活动空间相互隔离,这种将人的活动空间进行封闭性围合并不影响机动车在街区内的机动车道路上自由穿行。人的活动空间放置在架空平台上和与架空平台想连通的公共绿地上,由有间隔设置出入口的围栏将街区围合成一个整体。据发明者说这种街区结构既能保证道路畅通,又能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五,生态、高效、畅通的有序化城市模式:绿地率超过60%,有较多的开放空间;立体式交通网络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隔离机动车噪音,环境污染减少。根据董国良的研究设计,“被架空后的城市地面层面积分配比例为25%的道路、35%的停车库和40%的绿地,其中35%的停车库屋顶架空平台又可分配为9%的人行道、15%的房屋和11%的架空花园。“由于架空平台相当于增加了35%的城市土地面积,所以,为建设花园城市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创造了较大空间。由于地面交通完全畅达,在一般情况下,修建地铁和其他地下交通工程的理由将不复存在,既简化了城市交通系统,提高了可达性,又缩短了建设周期并节约了巨额投资”,虽然不知道这是如如何计算的,但这些数据听起来的确挺诱人。3“节地模式”与柯布西耶其实在了解“节地模式”的过程,我越发觉得它是柯布西耶思想的延续。首先,他们都认为城市病的出现是源于功能性的老朽,此时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模式来解决这些城市病。因此便出现了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为主的城市规划,从而出现了追求统图9瓦赞规划图10“节地模式”下的城市一的简单但宏伟的城市面貌(见图9、图10)。然后,他们认为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完全可以运用技术手段来解决。他们肯定小汽车的出现是文明的进步,而且欣然接受其使用的增加,对于交通拥堵,他们采用立体式交通格局予以解决。另外,他们都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柯布西耶意图打造公园城市,“节地模式”试图创造花园城市,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见图11、图12)。图11阳光城:每栋楼的窗户都朝向中心大花园图12“节地模式”的城市中心绿地景观既然这两种城市规划模式有如此相似之处,那么最后,他们的思想变革会被公众接纳吗?我们知道,在柯布西耶的阳光城提出来以后,质疑声占大多数,尽管阳光城美观、高效、经济,但它过于理性,忽视了传统的街区布局,也就忽视了人在使用过程中的精神愉悦性,正如大卫 路德林所说的:“我们可以将柯布西耶的规划设计理解为一幅城市功能的图解,但是如果对城市生活的复杂性作出任何迁就,这种规划设计就毫无意义了”。 也许因为柯布西耶致力于解决战后人们的居住问题,把城市想象的过于简单,而没有考虑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复杂多样性,甚至批判传统的街道,这也是他的城市外表遭到雅各布斯批判的根本原因。当他努力挖掘技术潜力的时候却忽视了人民的潜力,导致他的规划实质上成为了典型的精英规划。另外,柯布西耶虽然强调开放空间的优势,却因为以小汽车交通为中心,消灭了传统步行街区这一重要的公共空间。任何思想的局限性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有关,无论怎样,在一个世纪的考验中,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不断地为之后的学者提供灵感和指导,比如通过建筑高度来解决人口密度问题,高速公路的出现,巴黎德方斯新区和其他城市的立体交通,开放空间的的重要性等都源自柯布西耶的思想。如今我国城市规划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众多问题到底改如何解决?“节地模式”真的适用?当听说“节地模式”被冠以创新型城市模式之名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是继承了柯布西耶思想的又一个理想模式。那些诱人数据的是否科学合理先不考虑,就从城市的布局来看,所谓的“畅通城市”与“阳光城”就是功能分区的规划模式,当城市建成后也许会成为第二个布局机械缺乏亲切感的昌迪加尔也说不定。至于长沙新河三角洲采用“节地模式”改造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现在无法知道,但这种立体交通模式对我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很有借鉴意义。小结Garreau曾经说过:“所有的城市都是由它那个时代的交通设施的技术发展水平所塑造的”。早在1933年雅典宪章就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