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颓唐(tu) 琐屑(xio) 焦灼(zhu) 诘问(ji)B . 涎水(xin) 蹒跚(mn) 惦记(din) 愧怍(zu)C . 尴尬(gn) 交卸(xi) 哀悼(do) 晶莹(yng)D . 滞笨(zh) 惶急(hung) 憎恶(zng) 伎俩(j)2. (2分)下列选项中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雎鸠 寤寐 俄顷 锻练B . 仇讎 雉碟 打诨 胡诌C . 战栗 滑稽 抱怨 暗哑D . 骖乘 桴鼓 艾绶 钢镫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B .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C . 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D . 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B .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C . 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D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5. (2分)给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什么叫典?因为语言太复杂了。话虽如此,但是要每本字典、词典做到处处符合规范,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就是国家制定规范和标准也难以面面俱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规范、标准的意思。古人说,“典”者法也,范也,常也。字典、词典之为“典”,是因为他能为社会提供规范字词写法、解释和用法等。A . B . C . D .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 , 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人名。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异:其他的。正:只(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策之不以其道策:_正患己不能知患: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 . 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D . 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3)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4)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 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洛城: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1)诗中哪个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哪个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8. (4分)在本期教材(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的活动项目里,有“节日探源”的内容。请根据你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完成下列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1)以下内容中,哪项与中秋节起源的节俗完全相符?( )A .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燃放鞭炮和张贴耀武扬威的门神;B .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拜月赏月赏玩神气活现的兔儿爷;C . 嫦娥奔月、拜月赏月、祭祖扫墓、龙舟竞渡和祭拜面目狰狞的钟馗;D .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晒衣晒书和祭拜相貌丑陋的魁星爷;(2)下面有四句诗,你知道哪一句与清明节有关?( )A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B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默写填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王维使至塞上中“_,_”一联写出了塞外风光的壮丽雄浑。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 (20分)阅读一张忘取的汇款单(有删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柜台上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烦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特别幸福。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仪式。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去。一路上,总会有人问,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她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凝神听了一会儿,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下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过。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1)文章以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为题,有哪些好处?(2)第段画线句“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我”所认为的表达关爱的习惯是什么?(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至少两点)(4)父爱是无言的,是伟大的。假若有一天,你长大了,给你的父亲汇款,你会在汇款单的附言栏里对父亲表达怎样一份情意?请写出。(不少于30字)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窗前的树我的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3)结合文意,理解文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4)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5)文章结尾说“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请你探究一下,槐树与“我”可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对话?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请你根据作文格子里的作文题和开头,续写一篇文章。 要求: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