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doc_第3页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doc_第4页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默写 (共1题;共9分)1. (9分)乡书何处达?_。_,风正一帆悬。我寄愁心与明月,_。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句子是:_,_。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2. (19分)(2012东营)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 ,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选自永州八记)【注释】: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嵚(q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罴(p):棕熊。澧(fng)、镐(ho)、鄠(h)、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而:_烈火而焚之烈火:_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虽:_农夫渔父过而陋之陋:_(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描写丘“石”的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3)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4)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3. (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返。【注释】媪(o):老妇人。阕:止息,终了。扣:问,询问。鼓:弹琴。(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以弹絮为业 _酷类其声耳 _(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杰出琴师的教授。B .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不同琴师的教授。C .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不同的人教授琴技。D .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其他的人教授琴技。(3)文中从侧面表现乔山人“善弹琴”的语句是“_”。 (4)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4. (25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他们就是我的城市秦珍子我女儿一岁半,她最熟悉三种职业,医生、警察和快递员。因为定期体检、打预防针,她能准确识别白大褂和听诊器。偶尔需要动用“权威”使她听话,警察的“不许动”很管用。对幼小的她来说,“快递员叔叔”是神奇而甜蜜的存在。他们会在一天里某个随机的时刻出现,“叮咚”摁门铃,送来水果、饼干和玩具。“快递员叔叔来了,你的礼物就到了。”我曾经一边在网上下单买书,一边对女儿说。她装认真地想了几秒,答:“和圣诞老人一样!”比起那位传说中的红衣老爷子,这些叔叔才走真正穿越风和雪,把她想要的东西送到她身边的人。这几年,一直是一位家在赤峰的小哥,往我家送快递。我刚搬来时,没有特别留意过他。女儿出生不久后,某天我忽然收到他的短信:“在家吗?我是快递员,方便开门吗?”收了快递,我忍不住问他:“你怎么不摁门铃?”他不好意思地说:“上次来,看你肚子挺大,估计这会儿已经生了,怕吵着宝宝睡觉。”我逗他:“你还挺有经验?”他笑答:“我女儿5岁啦,跟我在北京呢!”我家楼上那户也有孩子。每天晚上11点之后,我还常常能在客厅、卧室、婴儿听见天花板上传来各种声响杂物落地、轮子滚动、器皿破碎、孩子尖叫、大人斥责沟通过数次,没有任何改变。最后一次,操着本地噪音的男主人打开门,一脸坦然地说:“我也没辙呀,那您报警吧!”小区旁边不远,临街有几间商铺,附近居民赖以生存的蔬菜摊就在那里。卖果蔬的是一家早出晚归的安徽人。老爷子收菜钱,侄儿打杂。侄儿活络,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的永远挂在嘴上,今天让你尝个草莓,明天手一挥五毛不要了。猕猴桃放久了,还提醒“别给小孩买”。在这个时代,我和邻居可以互不相识,但我们不会不熟悉这家人。有一次,我新买的电脑出现故障,退换需要包装上某个标贴,可是纸箱子早扔到楼道里了,因为每天都有人来收。我跟物业、保安打听一番,在另一栋楼的地下室找到小区收废品的两口子。他们租住在最多5平方米的小屋,睡上下铺。听完来意,大哥立即行动。他打开另一间屋子,里面从地到天摞满了各式各样的纸壳箱,无法计数。他一张一张地往外抽,抽了一个多小时,抽空了半间屋子,终于找到我要的纸箱。我掏出钱感谢,大姐冲出来,把我轰走了。有天我晚归,深夜一两点遇见他俩,才知道他们收拾楼道弃置物品,为了不影响居民出入,不占用电梯,都是夜里悄悄进行。在商场买好家具,东北大哥和他万能的金杯车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夏天空调坏了,背着工具箱的四川小伙敏捷地钻出窗户,修理外挂主机。家务实在忙不过来,上网找个电话号码,上门支援的湖北小阿姨能麻利搞定孩子的饭、老人的茶、地板上的毛发。他们如此真实、有力地活着,需要着这座城市,也被这座城市需要着。我们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接纳服务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城市的职责所在。容纳东北大哥、四川小伙和湖北阿姨的奋斗,则是城市的灵魂所托。即使谈不上“建设者”,只是地下通道里的一个流浪歌手,也能让窝在办公桌前加班的年轻人,听见爱和自由。在不可或缺的日常细节中,他们是抱着尿不湿的巨大纸箱而来的快递小哥,是用冻伤的手给我做早餐的煎饼摊老板,是我吓得拉住他工作服生怕他掉下窗台而他耐心宽慰我的四川小伙。那些面孔那么具体,那么鲜活。对每一个这样的个体来说,出身、天赋、教育、命运、能力、志趣、环境都可能决定他们将离开哪里,走向哪里。我知道,有的小摊食品细菌超标,有的大哥搬个柜子可能漫天要价。还有人会说:“等火烧到你家你就闭嘴了。”可是,难道这座城市,没有了他们,就没有谎言、罪恶和灾难了吗?在人性和劳动面前,谁也不比谁高一等。反正,下一次快递小哥来的时候,我会跟我女儿说:“这个快递员叔叔就是圣诞老人。”在她还相信美好的年纪。(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文中“我”的女儿为什么说快递员叔叔“和圣诞老人一样”? (2)选文第段写楼上本地男子的表现的目的是什么? (3)选文第段中,面对“我掏出钱感谢”之举,“大姐冲出来,把我轰走”表现出了大姐怎样的态度和性格特点? (4)解释文中划线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一脸坦然地说:“我也没辙呀,那您报警吧!”容纳东北大哥、四川小伙和湖北阿姨的奋斗,则是城市的灵魂所托。(5)作者为什么说“他们就是我的城市”?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 (15分)请你根据要求,以“培养自主个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谈谈美国人和中国人在教孩子吃饭上的不同。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2)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抓紧还是放手”的专题讨论会,就传统与新型的两种不同教育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传统教育观:孩子还小,不可能放手不管,就应该无微不至地照顾,给孩子最好的。新型教育观: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个性,避免造成孩子对大人的过度依赖性。(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培养自主个性”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自立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梦想号:自主如启航,启航可以让帆船驶向大海,自主能够让我们走到远方。小青虫:自主是一种蜕变,只能靠自己努力破茧,才能真正成为蝴蝶。五、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6. (5分)根据要求作文。 金圣叹在批注西厢记的“拷红”一折时,见红娘妙语连珠,连用三十三个“不亦快哉”表达畅快之情,令人拍案叫绝,现摘录七则如下:其七: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其十六: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其十七: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其廿八: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其廿九: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其三十:看人风等断,不亦快哉!其三十三:读虬髯客传,不亦快哉!上述摘录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不亦快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写作提示】可以叙述身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