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十二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人教版十二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人教版十二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人教版十二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人教版十二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十二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5题;共29分)1. (11分)(2011铁岭)文言诗文填空。落红不是无情物,_。_ , 将登太行雪满山。_ , 草色遥看近却无。感时花溅泪,_。学而不思则罔,_。策之不以其道,_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轼用“_ , _ , _”表达了自己有志于亲上前线、保卫边疆、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人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许我们还没有找到施展抱负的天地,但我们可以用古人的诗句激励自己:_ , _。2.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日里,在鸣虫的怂(cng)恿下,枫叶酝酿(ning)了一夏的能量,迫不急待地爆满枝头,红得逼退了所有的色彩。B . 一个在工作上不拈(nin)轻怕重,对别人毫不吝啬的人,一定会比咄咄(du)逼人的你受大家的欢迎和尊重。C . 商场里人头攒(cun)动,既有狡黠(xi)的摊主与客人的讨价声,也有找不着自家孩子而惊慌失错的大人。D . 乐观地面对生活,我们就可以贪婪(ln)地领略大自然的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享受或净谧或高邈(mo)的四季美景。3. (2分)选出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A . 自出心裁 阻遏 菜畦 进退维谷B . 因地制宜 轩榭 赋闲 巧妙绝伦C . 周而复始 缥缈 磐石 微不足道D . 气息奄奄 劫难 感慨 消声匿迹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谈起互联网,这个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B . 大家熟悉的囊萤映雪的故事,用来形容刻苦攻读。C . 罗布泊,让人看到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D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5. (12分)综合性学习:在学会利用图书馆的综合性学习中,班里要开展一次借阅图书资料活动。(1)如果你要借西游记,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应查哪一类呢? ( )A . 历史类B . 童话类C . 科幻类D . 文学类(2)学校图书馆的违规处罚规定(节选):读者借阅后应按时归还,逾期不还者,每日处以罚款05 元/册,直至归还为止;逾期不还者不能再借阅。读者要爱护图书,不得在书内写字、划线、批注以及折叠书角或撕页、剪挖,如出现乱涂乱画、批注等情况,按05 元/页赔偿;如出现撕页、剪挖等损坏图书的情况以及丢失图书,须买回与原书相同的版本或经本馆同意的新版本赔偿并交纳5 元加工费。偷窃书刊资料者,处以原书价10倍以上的罚款或取消借阅资格并通报全校公开点名批评,情节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从这份规定中我们可获知该校图书馆读者的违规问题有哪些?(3)针对以上违规问题,根据示例,请你为该图书馆拟一则语气委婉的劝说语。示例:轻取轻放,爱护书籍。二、 阅读 (共3题;共67分)6. (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初,阳武人陈平,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及诸侯叛秦,平事魏王咎于临济,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平亡去。后事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使平击降之。还,拜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杖剑亡,渡河,归汉王于脩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赐食,遣罢就舍。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注:里: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宰:主持割肉的人。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及诸侯叛秦( )平亡去( )使使归项王( )愈益幸平( )(2)下列各句划线字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平事魏王咎于临济A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B .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C .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D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于 是 汉 王 与 语 而 说 之(4)翻译下列句子。汉王召入,赐食,遣罢就舍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5)根据这段文字,探究项羽和刘邦在用人上的不同之处。7. (25分)(2013株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母亲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1963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但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那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檐帽微微歪戴着,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话说了很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在台阶上不走。”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天渐黑了。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的尊严。终于,年轻警察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给你们吧!”他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年轻警察,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站住!”年轻警察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一撇小胡子。我不由得将我的“精神食粮”紧抱在怀中。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年轻警察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等在这儿,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年轻警察转身就走。他却是去拦截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节选自梁晓声母亲,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年)(1)第段画线句的描写与“我”失去小人书的痛苦有什么关系?(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回答)(2)“我”失去小人书非常痛苦,第段却说“我不要了”,为什么?(3)母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4)年轻警察为母亲和“我”拦车,却是“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话,联系全文,年轻警察是一个怎样的人?(5)从母亲要回小人书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8. (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江声浩荡“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 ,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我一直压在 心底。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1)第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2)结合语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3)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9. (5分)作文:读了拜见母亲大人,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平时尽力照顾父母的生活细节?请你自拟小标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10. (5分)以“带着 , 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