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广播稿.doc_第1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广播稿.doc_第2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广播稿.doc_第3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广播稿.doc_第4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广播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广播稿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广播稿同学们大家好!新的一年又到了,合肥一中广播站今天下午广播的主题为未成年人保护法。 大家都知道,我们都属于未成年人,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使未成年人能够健康的成长,我国专门制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明天。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特殊之处就在于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未成年人从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 有这样一个案例,xx年6月26日,3名刚满及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连夜敲开某中学十几间男生宿舍的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初 一、初二年级的男生实施抢劫,最终触犯了法律,3人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把孩子推离正确的轨道。 另一方面,我们这个社会还是一个以成年人为中心的社会,所制定的法律政策的主要参照物是成人,对未成年人考虑得不够。 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重视不够。 正与邪、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人性中的光辉与丑恶,影响着每一个人,尚未形成固定人生观、世界观的未成年人所受影响更大。 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的法制教育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把法制观念植根于处在萌动期的孩子心中。 如何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也是我们所需面对的一个社会课题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4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 这种保护包括在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应该做什么呢?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长和监护人提出了限制性的要求。 主要有3条 (1)不许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虐待是指用打骂、冻饿、捆绑、限制自由、强迫干重活、有病不给治等手段,对他人进行迫害。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打想骂,别人管不着。 他们遇到孩子做的事不随自己意,或因孩子有病、呆傻而虐待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 还有个别家长为了自己的快乐,把未成年的孩子扔掉或赶出家门,迫使孩子在外流浪,导致孩子受伤甚至死亡,这些都是触犯法律的。 (2)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这一条规定是对特殊未成年人的保护,也就是说,女孩子和男孩子是平等的,残疾孩子和健全孩子是平等的,谁也不许歧视她们看不起她们,更不允许侵害她们的权益。 (3)不得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结婚的年龄,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子不得早于20周岁。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安定。 (4)监护和抚养是家长的基本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监护就是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不让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犯。 二是帮助未成年人管理财产。 三是帮助未成年人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 抚养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不是无限期的。 父母不能养子女一辈子,子女长大成人,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能独立生活时,父母就不再承担抚养义务。 反过来,在父母年迈,生活困难时,子女还必须尽一份义务,赡养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 (5)尊重、教育和引导是家长不可忽视的责任父母抚养子女,是不是让子女吃好喝好就行了呢?不行。 保障衣食,是最基础的要求,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孩子良好、健康的品行,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否则,容易使子女走上歧途。 第二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第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6条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这一规定,可以使未成年人避免被动吸烟,保证身体健康不受侵害。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第四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设立专门机构和指定专人负责 (2)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不公开 (3)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判决前,不许进行新闻报道 (4)未成年人罪犯与成年人分开关押、看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中,规定了司法机关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即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3条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家长、教师应多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联系,沟通感情和思想,多从正面鼓励,使他们接受教育和管教。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4条的规定,对经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人民法院免予刑事处罚或宣告缓刑的未成年人,他原来所在的学校,一般不得开除他的学籍,应该让他继续上学。 经考试合格的,应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