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30分)1. (9分)诗文默写。 (1)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其二)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_,_。 (4)泛舟水漾惊鸟飞,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描写。欧阳修在采桑子中写道:“_,_”;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_,_。 2. (17分)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小题。(1)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味。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2)“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 以“鸟”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不超过8个字)(4)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出对话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啊?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一下。大爷:你这意思有点大了。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了啊!A . 和B . 和C . 和D . 和3. (2分)(2016黔南州)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B .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C .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D .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 . 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 . 禤级长奖励级委昊子同学一个苹果,昊子吃完苹果后说到:“这苹果不大好吃。”D . 执信中学第34届校运会圆满结束,班主任对校运会上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总结。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5. (4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爱我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杨柳青木板年画,始创于明末,在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画采用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的独特风格,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二】天津话是中国北方方言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周边地区。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材料三】天津快板是一种发源于民间,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的曲艺形式。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材料四】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为张明山。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泥人张彩塑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津一绝,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五】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这五条河流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1)上面是某同学为“探寻家乡特色艺术”主题活动搜集的一组资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_、_。(2)请你仿照划线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天津,我可爱的家乡,怎样才能表达对你的深情呢?如果我是摄影师,我一定用多情的镜头拍下你迷人的倩影;_ , _。三、 阅读 (共5题;共52分)6. (3分)(2014常州)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 鲁滨孙出身体面家庭,但厌恶平庸生活,不顾父母反对,私逃出去过冒险生活。B . 历经多次危险,鲁滨孙逃到了伦敦,经过一番奋斗,拥有了一座甘蔗种植园。C . 在孤岛上,鲁滨孙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和星期五一起尝试播种大麦和水稻,虽然连续三次失败,但他锲而不舍,终于成功。D . 我平时叫他阿妈,憎恶她的时间叫她阿长。其实她是补真阿长的缺,大家叫惯了不再改口这就是长妈妈称呼的来历。E . 我在父亲逼迫下背完鉴略再去看五猖会,可是,风景、点心、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都已兴味索然。7. (5分)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依次是:_、_和_。这段故事情节,后人一般称之为“_”。此外,对连环画中提到的皇帝的行为及后果,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是这样总结的:_。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道士救虎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土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视道士,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词。具( ) 躬( ) 以(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9. (20分)(2014孝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刘戟锋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论证思路。(2)第段划线句子起什么作用?(3)第段中画线词语中的“废”字具体指哪几方面内容?(4)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搬到“绿岸”小镇?作者对此持何态度?10. (9分)(2017长沙)说明文阅读民以“食”为天俞水生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喜悦,讲究色、香、味、行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与风俗的主食相对,故称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练习。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讲不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这种美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玉熙坊“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说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适于食”的观念。从古至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即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了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了健康、长寿而吃了。(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 . 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B . 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C .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D . 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以及礼俗文化。B . 第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的饮食习俗。C . 第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划线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D . 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在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链接材料】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老板,一是做菜的口味要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二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张伯为什么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时稍微咸一点?张伯为什么嘱咐要做一道红烧鱼?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滑过的声音。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